看舌尖上的中國 遊指針上的中國 遼寧彰武大青溝

2020-12-20 指針自由行

本文共計1251字,閱讀約需4分鐘。

「指針上的中國」是由《指針自由行》手機APP行為大家獻上的一部集各地美食與美景於一身的系列報導。如果你的身邊也有極佳的景色或者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歡迎你下載並註冊《指針自由行》手機APP,參加正在進行中的「拍美景 領現金」活動。

大青溝是遼寧一處保存完好的古代殘遺森林植物群落,水資源豐富。是當地集山、水、沙、林於一體的自然旅遊風景區。水清、溝深、藻類繁多的天然環境為魚類的生息、繁衍創造了良好的環境。除了常見的淡水魚類,大青溝還出產30多重塞外魚類,當地的清溝魚宴更是久負盛名。繼江蘇射陽湖的全藕宴之後,遼寧彰武的清溝魚宴成為了第二選擇。

清溝魚宴

良好的自然環境賦予了魚類細膩的肉質和香甜的美味,也讓大青溝的魚類有著天然綠色食品的美譽。清溝魚宴以當地特產的鯉魚、鰱魚、鯽魚、鯰魚、草魚、甲魚等30多種魚類為原料,魚鮮味美、口味純正。不同的魚選取不同的部位,採用紅燒、幹炸、糖醋、清燉、清蒸、醋溜、垮燉等不同的烹調方法,打造出清溝魚宴色、香、味、形樣樣俱全的特色。

烤羊腿

烤羊腿

自古魚羊是為鮮,大青溝不僅有全魚宴,同樣有讓人大快朵頤的全羊宴。其中手把羊肉、烤羊腿等大餐讓人垂涎欲滴。

作為國家3A級旅遊風景區,大青溝裡有著諸多奇特的自然景觀,連綿的沙丘、斷裂的峽谷、蕩漾的碧波、廣袤的草原、沙丘植物以及珍禽異獸為這裡增添了別漾風光。獨特的自然環境與地域特點為大青溝蒙上了一層面紗,在沙海碧波中品魚宴、遊森林成為當地頗具特色的體驗。

大青溝

奇特的植物與秀麗的景色讓這裡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專家和學者,溝內各種植物多達七百餘種,其中藥植物二百餘種,觀賞植物四十餘種,一年四季花開不斷。野生果樹、野菜植物等資源也較豐富。猴頭菇、雲芝、黑木耳等山珍資源也有著較大的產量。

篝火晚會

大青溝歷史悠久綿長,漢唐時期,此地就是東胡、烏桓、肅慎、鮮卑、契丹、女真等少數名族活動區域,在隨後的數千年中,當地逐漸從遊牧為主變成了農牧並舉之地。

粉沙築壩堪稱大青溝的一絕,大清溝水庫的沙壩全部用當地特有的粉沙修築,建成至今已經70餘年,仍然屹立不倒。

大青溝的細沙屬於矽砂,即可生產玻璃,也可健身,且沙質潔淨,含有多種礦物質。烈日之下埋於其中,有著治療腰腿疼痛的奇效。

大青溝

大青溝

作為「指針上的中國」系列第十五輯,大青溝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奇特區域,憑藉獨特的地理優勢養育了美味的淡水魚和鮮嫩的牛羊,讓魚羊鮮相交匯。

歡迎各位親愛的讀者可以拿起手機,下載並註冊《指針自由行》,記錄下自己身邊的美景,一起來參與到「指針上的中國」活動中來,打造屬於自己的「指針上的中國」。

指針自由行

關於指針自由行

《指針自由行》推出了獨創的旅遊生涯系統,將旅遊、生活、創業、完美融為一體,開啟全新的旅遊模式,帶給你獨一無二的旅遊體驗。

更多詳情,敬請關注 指針自由行

指針自由行 玩也行 賺也行

相關焦點

  • 看舌尖上的中國 遊指尖上的中國 四川樂山牛華
    舌尖上的中國靠央視,指針上的中國靠大家。《指針自由行》「拍美景 領紅包」活動火熱進行中,歡迎您拿起手機,拍下美景並上傳至《指針自由行》,為「指針上的中國」添磚加瓦。而後逐漸加入了各種蔬菜、肉類等五花八門的食材,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枝頭掛的、土裡生的,應有盡有。或切片、或剁塊、或撕絲、或捆縛,串在細細的竹籤上,便於食客自由挑選。在吃法上,牛華麻辣燙也根據食材的不同分為涮、煮、燙等不同的火候。
  • 品舌尖上的美味 遊指針上的中國 湖北潛江全荷(蝦)宴
    「指針上的中國」是由《指針自由行》手機APP行為大家獻上的一部集各地美食與美景於一身的系列報導。如果你的身邊也有極佳的景色或者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歡迎你下載並註冊《指針自由行》手機APP,參加正在進行中的「拍美景 領現金」活動。
  • 如果要拍《舌尖上的遼寧》,遼寧的哪些美食能上榜?
    舌尖上的中國引爆了大眾美食圈,如果要拍《舌尖上的遼寧》,遼寧的哪些美食能上榜?我們細數一下遼寧的美食,文字及圖片為遼瀋美食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遼瀋美食編輯。耳熟能詳的小吃咱先不提,專門找點不一樣的。 先看看《舌尖上的中國》曾經收錄過的遼寧美食,舌尖上的中國第四集《家常》播出後,盤錦蒲筍被炒火啦,一入龍門,身價百倍,蒲筍清熱利血,它只能依靠野外生長人工採摘的鮮蒲筍,不僅是美味佳蔬,而且是食療良藥。每年五六月是鮮蒲筍的季節,其他季節可以吃幹蒲筍燉肉,瀋陽遼河渡口的新鮮蒲筍炒肉已經一盤難求。
  • 指針自由行:指針上的中國 江蘇蘇州姑蘇
    「指針上的中國」是由《指針自由行》手機APP行為大家獻上的一部集各地美食與美景於一身的系列報導。如果你的身邊也有極佳的景色或者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歡迎你下載並註冊《指針自由行》手機APP,參加正在進行中的「拍美景 領現金」活動。文會宴是一種將飲宴與吟詩作賦結合起來,以文會友的交流形式。
  • 大青溝美在深刻
    待延伸到通遼市南部科爾沁左翼後旗快與遼寧接壤處,突然迸裂出一道地縫,出現一條南北長24公裡,深約百米,寬不過兩三百米的溝壑。溝底百泉噴湧,交匯成河,向南注入遼寧境內。它的名字叫「大青溝」。  我在青年時代當「知青」,屯墾於內蒙古西部烏蘭布和沙漠,飽受風吹沙打,切身體會到沙漠裡有水是多麼寶貴。後來上大學時知道了大青溝,說是萬頃瀚海地裂湧泉成河,稱天下奇觀。
  • "舌尖上的中國"與毒食
    《舌尖上的中國》讓「眼淚與口水齊流」  5月14日晚10點半,由央視紀錄頻道打造、長度為7集的高端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央視一套開播。它不僅成為「吃貨必看」的美食記錄片,還打敗各種電視劇,把守著電腦的80後、90後觀眾重新拖回到電視機前,每晚準點追看。《舌尖上的中國》為何這樣紅?這是國內首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畫面中的美食讓人饞涎欲滴,串聯起來述說中國各地美食生態的人物故事感動滿滿。
  • 看舌尖上的中國 品舌尖上的魯酒
    原標題:舌尖上的魯酒近日,《舌尖上的中國II》一播出,網友們便紛紛沉浸在美食的誘惑中不能自拔。一時間全國各地的朋友們爭相曬出家鄉的美食,看著一張張誘人的圖片,小編亦是激動不已。山東煎餅、單縣羊湯、九轉大腸、德州扒雞等等等等,說起山東的美食,小編與大家一樣幸福感十足。
  • 抓住秋天的尾巴,醉美大青溝最強攻略奉上!
    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2.5萬畝。大青溝在蒙語中被稱為「衝胡勒」,是內蒙古著名的珍貴闊葉林自然保護區。它地處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甘旗卡鎮西南25公裡處,是一條南北走向的綠色深谷。大青溝與溝外的沙化現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溝內的小河涓涓淌過,清冽澄明,入口甘甜芳美。溝內的景致更是朦朧中夾雜清麗,好似夢幻世界一般。大青溝不僅景色宜人,還是植物繁茂、動物樂於棲息的動植物王國。
  • 寂靜大青溝
    直到我遊歷了大青溝之後,才知道世上還有讓人更貼近自然的溝壑。     大青溝位於內蒙古科左後旗甘旗卡境內,是遠古時代的原始森林斷裂層。我是受友人邀請從昌圖縣出發,橫跨遼寧、吉林、內蒙三省,行程七百餘裡到達大青溝的。
  • 彰武旅遊「伴手禮」來了
    日前,記者從彰武縣首屆彰武旅遊「伴手禮」終審會上了解到,經過專家評委推選和網絡投票評選,16 個彰武旅遊「伴手禮」脫穎而出。它們分別是:彰武鑄鐵琺瑯鍋、純手工刺繡香包、伊妮德燕麥固體飲料、星棘沙棘茶、山藥小麥麵、金絲彩砂畫、綠維沙泉大米、海嶽烤腸、晨曦「三 寶」、恆龍豐麵粉、後新秋小米、巨龍湖散養紅心鹹鴨蛋和烤鴨蛋、瀚記香芥肉、龍德泉花楸酒、老梁足浴矽砂顆粒及鞋墊、彰武民間剪紙。據悉,這是彰武縣首次大規模評選彰武旅遊「伴手禮」。
  • 《舌尖上的中國》引動全球熱潮
    毛丹青/供圖《國際先驅導報》文章從《舌尖上的中國》令無數中國人熱血沸騰的那天起,這部紀錄片「能否走向世界」的問題就產生了。坎城電視節主席點名看片《舌尖上的中國》首映儀式上,總導演陳曉卿請了80多個國家的大使到場,他的考慮是,要儘可能地將這部紀錄片推向世界。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熱播 勾起舌尖上的鄉愁
    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熱播 片中食材銷量大幅提升 深夜開播的《舌尖上的中國2》使得不少吃貨眼淚伴著口水流。吃貨迷們一致認為,只能看得到卻吃不到是最大的煎熬。 《舌尖》饞倒外國網友:一頓飯後房租減半 圖 《舌尖2》的熱播,再次掀起對中國美食的潮湧好評,舔屏都不足以證明中國美食的誘人了,這幾天,網上盛傳《外國人是怎樣被徵服的》的長微博讓各位網友爆笑捧腹,這個本是搜集「外國人如何看待中國美食」的話題,不知不覺地就變成「外國人是怎樣被中國美食徵服的」,對中華美食最直觀的評價當然就是來自國際友人們了。
  • 遼寧省內遊去哪 既好玩又便宜
    今年的「十一」黃金周即將來臨,遼寧境內有哪些好玩的?昨日,本報記者梳理了省內的13個城市,針對每個城市的旅遊特色及景點,記者採訪到專業「驢友」為您推薦出行路線。阜新市彰武縣西北,距市區110公裡丹阜高速公路、新魯高速公路距離瀋陽約171公裡,自駕車程約3小時騎馬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處保存完好的古代殘遺森林植物群落,是內蒙古著名的珍貴闊葉林自然保護區,是一條南北走向的綠色深谷。
  • 內蒙古通遼大青溝之美,讓你領略原始森林的魅力,一起去探秘吧
    我和先生一路自駕從遼寧阜新來到了內蒙古通遼界。聽說大青溝是一處保存完好的古代殘遺森林植物群落,所以決定去一探究竟。大青溝入口我們出發前做足了功課,所以沒有參加旅遊團,而是自由行進駐大青溝。大青溝在蒙語的稱呼叫「衝胡勒」,是內蒙古著名的珍貴闊葉林自然保護區。
  • 石花膏面線糊等上《舌尖上的中國》 刷屏泉州人朋友圈
    四果湯  石花膏、面線糊、海蠣煎、土筍凍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啦!前晚,泉州人的朋友圈被《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裡的泉州片段刷屏了。前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剛剛播完,就有來泉過年的遊客打電話到丁秉正的店裡,想要吃上一份清涼可口的石花膏。丁秉正告訴記者,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有些遊客還要求和他合影留念。去年國慶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劇組來到泉州,經過挑選後「看上」了石花膏、海蠣煎和面線糊。「在店裡拍攝了一周,正好是泉州最熱的一陣子。」他說。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美食英文說法搶鮮看(圖)
    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上周末火熱開播,新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國》又帶來了哪些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呢?一起來看看這些美食的英文說法吧! 請看新華社的報導:"A Bite of China II" includes eight episodes covering the stories of more than 150
  • 以前總覺得瀋陽怪坡是個迷,沒想到阜新大青溝「八大怪」更神奇
    #最美周邊遊#查海遺址出土的玉塊等玉器是迄今為止世界考古史上發現最早的玉器,被譽為''世界第1玉」;出土的龍紋陶片和長197米的大型石堆龍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形象,被譽為「中國第一龍」。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因此將阜新譽為「玉龍故鄉,文明發端」。
  • 《超級工程》VS《舌尖上的中國》
    第65屆坎城電影節上,兩部中國紀錄片備受關注,分別是《超級工程》和《舌尖上的中國》,除了飲食文化代表的中國悠久的歷史傳承,中國還展示了近年驚人的工業成就,真正的中國,是兩者的結合體。《舌尖上的中國》:向世界傳播中國美食文化 長久以來,中餐名揚四海。相比從文化、歷史、地理的角度認識中國,美食是一條便捷的路徑。5月14日起,中央電視臺一套綜合頻道推出首部高端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每日22點30分在《魅力紀錄》欄目播出。
  • 看《舌尖上的中國3》 我一滴口水都沒流!
    比灶神更重要的是,13億中國人嗷嗷待哺、翹首以盼的《舌尖上的中國3》終於開播了!節目組特意選在這天播出,著實是講究人。我等燙壺小酒,擺點下酒菜,準備好擦哈喇子的紙巾,坐等央視爸爸8點開播。之前有傳言說這季的配音換成了老狼,我還在忐忑是否能跟上狼哥流口水的節奏,只見這頭傳來了李立宏老師的小嗓音。好樣的!還是熟悉的「自帶音效」!
  • 舌尖上的中國催熱茂曨松茸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展現了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在央視首播後,引來無數追捧。   在第一集《自然的饋贈》中,介紹的首個食材就是松茸。隨著該片在全國範圍內熱播,一時間松茸——這一被稱為 「天賦寶藏」的美味菌菇,成了全國各地高檔飯店餐桌上的高檔貨。身為松茸行業領軍品牌的茂曨松茸,更備受消費者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