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有一種風俗「招待姑爺攤鹹食」你吃過焦黃綿軟的鹹食嗎?

2021-01-11 聲宏紫閣

來河北省趙縣旅遊的遊客到酒店吃飯,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服務員會適時向您推薦主食,或餃子麵條、或餄餎油酥餅、或疙瘩湯鹹食。

攤鹹食

疙瘩湯鹹食算是餐桌上的絕配,尤其酒後胃裡不舒服,來碗熱乎乎的疙瘩湯,吃幾片焦黃綿軟的鹹食絕對爽。那麼鹹食到底是怎樣一種食物呢?《趙縣誌》有一章節,專門介紹趙縣人的衣食住行,飲食一節就記載了煎餅、粘糕、餄餎、苦累和鹹食等等。鹹食的做法說起來並不複雜,「以麵粉纏上細菜,如蔥絲、碎韭菜等,加水攪成糊,在煎盤或鏊子上攤成薄餅,兩面加油,蘸醋蒜食用。」講究的人家,還會在鹹食上攤曾雞蛋液,出鍋的時候,兩面金黃,油花四濺、香氣四溢,吃起來味道更好,營養更加豐富。

兩面金黃,油花四濺、香氣四溢的鹹食

其實,鹹食是一種在我們河北省趙縣周邊縣區普遍流行的民間小吃。民間有「招待姑爺攤鹹食」的風俗,所謂「招待姑爺攤鹹食」並不意味鹹食只有新姑爺才能吃,是說在過去生活不富裕,能拿出雞蛋、白面、香油實屬不易。新姑爺來了,丈母娘用攤鹹食來招待,表達了對姑爺的熱情與誠意和對女兒的疼愛。「看女婿親閨女」就是這麼來的,高看女婿就是娘家人對閨女的疼愛。

回娘家

如今,鹹食早成了趙縣一帶家家戶戶會做的小吃,蔥花、韭菜攤鹹食是最初做法,實際上,很多時令蔬菜如菠菜、胡蘿蔔絲、芹菜葉等都可摻到麵糊裡,用於攤鹹食,摻什麼蔬菜完全取決於自己口味。

民間小吃進樓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攤鹹食則反其道而行之,作為民間小吃堂而皇之地走進了大小酒樓。

相關焦點

  • 防控新冠病毒期間,網友曬出一種石家莊小吃鹹食,你學會做了嗎?
    鹹食,是石家莊一帶的地方風味小吃。成品色澤金黃,嫩滑爽口。吃時,捲成筒狀,蘸著醋蒜吃,入口綿軟適口,香氣撲鼻,加之醋蒜開胃,促進食慾,美味至極,稱得上民間美食。在過去,石家莊流傳著「招待女婿攤鹹食」的民俗,這並不意味著只有姑爺才吃鹹食,只是說明對姑爺的高抬滿敬。
  • 鏊子的美食記憶之鹹食
    在電視劇《大染坊》中,陳六子有一句調侃趙家老大的對白——「鏊子上睡覺不好受,中午請你吃燉肉」。每每看到這一段,不禁想起了小時候家裡的鏊子。 家裡的鏊子是用鑄鐵做成,平面圓形,中心稍凸,底部有三條5、6釐米的腿,呈「三足鼎立」的樣子。不過通常父母親都稱呼它為「鏊鍋」或者「平鍋」。
  • 又到香椿好食季之「香椿芽鹹食」
    又到了「不知道吃什麼」的時間了。今天嘗嘗「香椿芽鹹食」吧。「鹹食」可能有很多人還沒聽說過。這是一種菜餡加雞蛋加麵粉和成糊狀,用平底鍋放油煎制而成的餅。是山東地區的一種民間小吃,這裡有「招待姑爺攤鹹食」的風俗,意思是丈母娘對女婿的熱情與誠意。你們可能叫它「塌糊」、「面託兒」。
  • 【方志安國】舌尖上的安國 小漿鹹食
    【方志安國】舌尖上的安國 小漿鹹食 2018-09-23 0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哏兒都早點100天】第89天 攤鹹食炒蝦醬,白菜尾巴疙瘩湯
    一、鹹食和糊塌子哏兒叔祖籍保定,小時候長輩經常攤鹹食給家人當早點吃,印象裡的鹹食脆脆的,硬硬的,有香香的旱蘿蔔味兒。鹹食屬於窮人飯兒,粗糧細作的典範。聽說很多地方也有類似的東西,比如北京,管這個叫糊塌子。鹹食歷史悠久,民間文化積澱豐厚,產生的具體年代已無從考證,比較確定的是明代的時候就已經有這種食品了。
  • 5月裡一口榆錢「鹹食」,吃出媽媽的味道和鄉愁
    每一個在農村長大的人,在5月裡,差不多都吃過一種美食---榆錢「鹹食」。每一個在城裡長大的人,可能都對榆錢「鹹食」感覺陌生。但只要吃過榆錢鹹食的人,都會想到媽媽和童年。「鹹食」,是中國北方對一種烙制食品的方言稱呼,有的地方也叫「閒食」。
  • 攤鹹食時,最好不要用電熱鍋,要不然等著後悔吧!
    大家好,我是吃喝是一種享受,今天為大家分享一篇關於美食的文章。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聽說過鹹食這種食物,可能南方的朋友們沒有聽說過,就更不用說吃了,鹹食算是北方的一種麵食吧,其實就類似於像手抓餅那種食物,不過口感是完全不一樣的,小編是分喜歡吃的。
  • 白蘿蔔絲鹹食的簡單家常做法
    這是一款非常好吃的早餐餅,做法快捷,麵粉中加入雞蛋、蔥花、鹽及蔬菜調好麵糊,餅鐺攤勻,即刻成兩面微黃就可以食用了。(百度)鹹食是北方地區的一種傳統特色美食,也叫雞蛋餅、麵糊餅,也有寫作「閒食」的,明代已把「鹹食」當早餐主食來吃啦。鹹食色澤金黃,外面鮮香鬆脆,裡面嫩滑,吃起來美味。
  • 北京只有甜食嗎?這些鹹食讓你津津有味,還不想去嘗嘗嗎?
    說起北京的特色美食,可以想到驢打滾,豌豆黃,糖人,冰糖葫蘆等等,但這些都是甜食,一直吃甜食不僅對牙齒不好,還容易發胖。其實北京有很多鹹食值得探索。你知道北京有哪些鹹的食物?老北京的鹹食,最有名的是火燒夾牛肉,在金黃酥脆香甜可口的燒餅中間加幾片牛肉醬。
  • 西葫蘆不好吃,那是你不會做,試試這種鹹食做法,換換口味也不錯
    我個人最不喜歡吃的就是炒西葫蘆,為了營養均衡,我經常會把西葫蘆加些調味品做成鹹食,西葫蘆、雞蛋、半碗麵粉不用一滴水,筷子一攪5分鐘就能吃,感覺超好吃!什麼是鹹食呢?最近花椒葉上市了,今天我做的葫蘆鹹食中就用了鮮香的嫩花椒葉,家裡還有韭菜也適量加了點,所以今天做成的鹹食格外鮮香,全家人都說好吃,下面我把西葫蘆鹹食的做法分享一下。
  • 寧波老味道「寧波烤菜」,鹹鮮入味,口感綿軟香甜,你吃過嗎?
    說到寧波菜,就會想到「鹹」、「下飯」這些詞,因為寧波菜的特點就是以鹹鮮味著稱。寧波烤菜估計是浙江地區人見人愛的小菜,而且可以做烤菜的蔬菜也很多。烤菜在寧波菜中是為數不多的糖醋味型的菜。因為寧波臨海,海產品不少,遇捕撈期,大量的海產品都被做成醃製品,所以寧波菜特別下飯。
  • 浙江浦江的元宵節美食「麥餅」,又大又圓,寓意好,你吃過嗎?
    正月十五鬧元宵,你家鄉吃什麼?這一天,東北人吃凍果、凍魚肉;廣東人喜歡「偷」摘生菜,拌以糕餅煮食以求吉祥;在陝西,人們有吃「元宵茶」的風俗,即在熱湯麵中放進各種菜和水果,很像古時的「元宵粥」;而在浙江金華浦江,人們有吃吃饅頭、麥餅的習俗。
  • 冬季滋補好季節,麗水冬季這些美食,你都吃過嗎?
    麗水的冬季美食 你都吃過了嗎? 算是麗水美食的一張名片了,焦黃酥香,口感綿軟的縉雲燒餅外形小巧,味道芳香濃鬱,非常好吃。
  • 北京的特色美食,不僅有甜食,還有這些鹹食也是讓人讚不絕口!
    說起北京的特色美食,我們能想到的便是驢打滾,豌豆黃,糖人,冰糖葫蘆等等,可是這些都是甜食,總吃甜食不僅對牙齒不好,還容易發胖,其實北京也有很多鹹食值得我們去挖掘探索呢,你知道北京哪些鹹食呢?老北京的鹹食,最著名的就是火燒夾牛肉,金黃酥脆香甜可口的燒餅中間加上幾片醬牛肉,牛肉的醬香混上芝麻的香氣,吃起來讓人回味無窮,忍不住要再多吃一個呢。能和火燒夾牛肉相媲美的也就只有炸松肉了,油亮酥脆的外皮包裹著鮮香軟糯的肉餡,油而不膩是這道美食最大的亮點,一口咬下去更是十足驚豔,因此炸松肉在北京也是十分的受歡迎。
  • 現實版小雞燉蘑菇——招待姑爺的1大名菜,南方人聽聽就怕了
    我國地大物博,各地區飲食文化和習俗都有所不同,差異還特別大,所以各地飲食都各有特色,東北可算是一個飲食特別有特色的地方了,東北菜聞名全國,喜歡吃的人不在少數,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小雞燉蘑菇」,讓人驚訝的是,這個世界上不僅有這道菜,而且還是東北的一大名菜,聽聽名字就夠嚇人的啦!
  • 美食菜譜來啦,衡水幾大特色美食,有你吃過的嗎?
    哈嘍大家好又來給大家推薦美食了,烘焙早餐各色茶點還有一些家常食譜一應俱全,喜歡的美食的你千萬不要錯過,喜歡的話可以關注一下哦!導語:美食菜譜來啦,衡水幾大特色美食,有你吃過的嗎?作出的燻腸顏色棗紅,皮爛肉嫩,吃起來肥實而不膩口,味兒香醇,是酒宴客人和贈予親朋好友的上品。2、武邑扣碗武邑扣碗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名餚,歸屬於河北菜。它並不是一道菜只是一桌蒸碗。傳統式扣碗由八個「淨碗」構成,有東坡肉、豬瘦肉、白肉、肘子肉、米粉肉、雜燴肉、肉丸子、豬排骨。
  • 寧波特色美食「蟹糊」,鮮香濃鬱,味鹹酸辣,你吃過嗎?
    如有少量剩餘,請一定放在冰箱內儲存。做好的蟹糊,放在冰箱裡冷凍,可存放半年之久。不過,一瓶蟹糊,很少人能忍住太久,通常三五天就吃光了。寧波蟹糊除了直接用筷子沾取少許「壓」飯,還有一種吃法是將蒸熟的蘿蔔、芋艿的切塊蘸其中一款來「壓」飯。
  • 東北老菜,經典家常菜「八大燉」,都是東北味,你吃過幾道?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本期導讀:東北老菜,經典家常菜「八大燉」,都是東北味,你吃過幾道?東北燉菜,有葷有素,葷素搭配營養好,而且食材經過了長時間的燉煮,軟爛入味,特別容易消化。如果有機會到東北來,別忘了吃一頓正宗東北大燉菜,保管讓你吃得大汗淋漓,心滿意足。東北老菜中,有經典的家常菜「八大燉」,都是滿滿的東北味,下面一起看看都有哪些菜餚,你吃過幾道?
  • 鮮芋仙「冬有鮮」,甜食鹹食美味無限
    寒風乍起,氣溫漸涼,一款暖暖的甜品,是不是你的心頭好呢?傳統的甜品沒新意, 融入「鹹食」的創意甜品,是不是你尋求的美味體驗呢?來自臺灣的甜品專家鮮芋仙今冬推出的「冬有鮮--甜食、鹹食系列」新品,正是融合經典與創新,呈現味覺豐富、健康均衡的「冬之美味盛宴」。
  • 俗語「脹死的女婿,飢餓死姑爺」是什麼意思?你一定感同身受
    「脹死的女婿,飢餓死姑爺」這是古代的一句俗語,多數人會有這樣的疑問?「女婿」和「姑爺」指的是一個人,即女兒的丈夫,如此看來,俗語的意思豈不是前後矛盾?其實不然,在古代「女婿」和「姑爺」的稱呼有一個特定語境,不是隨便能稱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