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舊城區司法所探索「四步法」,解決矛盾糾紛有妙招!

2020-09-07 錫都個舊

2020年5月19日,《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多元化解矛盾糾紛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紅河州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經報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為非訟糾紛解決機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條例》將紅河州在多元化解矛盾糾紛工作中形成的經驗加以總結提升並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從法律層面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暢通和規範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對促進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為貫徹落實《條例》,箇舊市司法局城區司法所積極探索箇舊市城區辦人民調解委員會與箇舊市人民法院採用「四步法」聯動化解矛盾糾紛的機制,為當事人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解決矛盾糾紛途徑,大大地節約了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同時也節約了審判機關的司法資源。

第一步:委託

箇舊市人民法院受理各類民商事案件過程中,將權利義務關係明確、雙方爭議不大的案件通過訴前委派或訴中委託的方式交由箇舊市城區街道辦事處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

第二步:調解

箇舊市城區街道辦事處人民調解委員會接受箇舊市人民法院的委派後,按照人民調解工作流程進行受理,並將案件指派調解員主持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

第三步:確認

經人民調解員主持雙方當事人調解達成協議的案件,可由當事人申請箇舊市人民法院對已達成的人民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確認,或採取由箇舊市人民法院製作調解書的方式結案。

第四步:訴訟

經城區街道辦事處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不成功的案件,則通過「雲南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推送到箇舊市人民法院立案進入訴訟程序。

自2020年8月1日至今,箇舊市司法局城區司法所通過「四步法」成功調處借款合同糾紛、房屋買賣合同糾紛共4件,為貫徹實施《條例》作出了積極努力。

來源:箇舊市司法局

相關焦點

  • 箇舊市人民法院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
    近年來,箇舊市人民法院積極探索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加強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非訴訟和訴訟對接,為促進個舊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建設新時代團結進步美麗個舊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 多元調解築防線 矛盾糾紛好解決
    龍井市人民法院充分整合調解資源,建立多元化矛盾糾紛化解機制高效開展調解工作,減輕當事人訴累的同時節約法院司法成本,提高調解成功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近日,龍井市人民法院通過開展多元化調解工作,成功調解了一起勞務合同糾紛。
  • 化解社區矛盾糾紛 天福街道有妙招
    化解社區矛盾糾紛 天福街道有妙招——改作風 促攻堅2020-12-09 來源: 文登傳媒網文登傳媒網訊 天福街道堅持問題導向,以幹部作風大改進行動為契機,以群眾反映問題為靶向,「大走訪」聽民聲,充分發揮城市社區的「紐帶」連接作用,切實提高幹部為民服務的工作能力
  • 猝死賠償、撫養權糾紛……員村司法所成功調解矛盾糾紛
    近日,員村司法所遇到兩個案例看看他們是如何調解的↓↓↓工作外猝死如何索賠?7月份,員村司法所接到一起意外賠償糾紛案件。員村轄區內某勞務公司僱傭一名達到退休年齡的員工在某大廈從事保潔服務工作。雙方商討無果的情況下,死者家屬向員村司法所申請調解。調解員了解到,死者家屬與公司代表雖經多次協商,但雙方對法律的認知不同以及相互不信任,導至協商無果,因此調解員馬上安排司法所公益律師一起介入調解。
  • 【聚焦「一站式」 多元解糾紛】紅河州法院四點發力:推進多元解紛「紅河模式」走深走實
    近年來,紅河州兩級法院從滿足群眾多元司法需求出發,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對多元解紛機制建設的支持,強力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在探索形成「外聚合力,內強動力」的多元解紛「紅河模式」基礎上,不斷拓寬糾紛解決渠道,通過四點發力推進了多元解紛「紅河模式」的不斷走深走實。
  • 化解糾紛有妙招!這份協議與你有關
    這時候,如果能有多種方法來替我們解決糾紛,那可真算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這是龍崗區法院進一步暢通多元解紛渠道、優化司法確認流程、深入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的又一重要措施。>深圳市消委會將根據龍崗法院的委派或委託,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深入參與龍崗法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
  • 【聚焦「一站式」 多元解糾紛】創新出臺全國首個自治州多元解紛促進條例!多元解紛「紅河模式」有何亮點?
    紅河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王勤介紹,在探索過程中,各基層法院也形成了一些很好的經驗,比如創建化解房地產矛盾糾紛「以商救商、法院監管、金融支撐、封閉運行」等多元解紛新模式,創新醫療糾紛解決模式,吸納當地少數民族代表加入特邀調解隊伍等等,促使大量糾紛在訴前化解,提升了訴源治理水平。
  • 「社會管理+司法審判」助力矛盾糾紛就地化解
    「社會管理+司法審判」工作機制,讓大量矛盾化於未發,止於未訴。訴調對接 靈活便捷有保障2018年起,針對道交、物業、家事、勞資糾紛等矛盾多發領域,黃埔法院聯合黃埔區司法局、公安分局、婦聯、工會等多個部門搭建兩站七室糾紛調處平臺,藉助專業力量化解矛盾糾紛。
  • 把矛盾糾紛化解在田間地頭——巴南區界石司法所日常工作
    去年,巴南區司法局界石司法所知曉後,立即聯繫協調相關部門解決了這個難題。此後,界石司法所長期關注李光平一家,幫助他們早日脫貧致富。 4月19日,界石司法所工作人員金承福、盧幫志帶著慰問品,伴著犬吠聲,走過土石路,再次來到李光平家。
  • 泉州泉港前黃鎮:幫助討薪有「妙招」 矛盾糾紛快調解
    近日,泉州市泉港區前黃鎮調委會成功調解一起拖欠外來工工資糾紛,切實維護外來工合法權益,及時消除潛在的不安定因素,有效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據悉,2020年3月30日至4月18日期間,雷某將位於前黃鎮坑內村大棚胡蘿蔔基地68.43畝胡蘿蔔的收割工作承包給曲某,雙方未籤訂合同導致在工資結算時發生爭議。
  • 「人民調解+司法確認」讓糾紛「就地」解決
    「我沒花一分訴訟費,也不用上法庭和人據理力爭,面對面就把糾紛解決了。」懷集的郭先生表示,本來都做好打官司的準備了,沒想到問題這麼快就能得到解決。梁村人民法庭庭長朱堅峰說:這起糾紛如果通過傳統的訴訟模式解決,當事人還要承擔律師費、訴訟費等額外開支,而且起訴、開庭到判決生效至少需要數月的時間。但是通過「人民調解+司法確認」這一模式,當事人可「零成本」化解了矛盾糾紛,而且省時、省力、省錢,得到當地老百姓充分的認可和點讚。
  • 聚焦 | 糾紛解決路上的「急先鋒」雲南昆明探索新時代「楓橋經驗」
    本社記者 湯瑜/攝推行「雲解紛」信息平臺、試行訴前有償調解、將公證引入司法輔助、建立社區微法庭……近年來,雲南昆明市政法機關全面助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探索打造新時代都市版「楓橋經驗」,取得顯著成效。
  • 棗莊:探索建立「N+456」非訴糾紛解決機制新模式
    今年以來,棗莊積極探索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新路徑,全面推行非訴糾紛化解「N+456」模式,著力構建分層遞進、銜接配套的糾紛解決體系。今年以來,辦理各類非訴訟案件28000餘件,接聽12348法律諮詢電話1500餘次。
  • 【法院新聞】司法確認助力矛盾糾紛高效化解
    首先是房主魏某某屬案件第三人,只有作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提起反訴才能將其與被告唐某某、姚某之間的施工結算、房屋質量問題一併解決,從而成就本案原告鐵某某的付款所附條件,但由於二被告訴訟期間下落不明、房主魏某某法律程序意識欠缺等原因,本案已過提起反訴的舉證、答辯期限;其次,投入大量成本的房屋卻未能產生經濟價值的房主魏某某已無力繼續承擔二次訴訟的費用;另外,由於兩份施工合同約定模糊,建房跨度已達6年,二被告作為施工人建房時賴以結算的開支
  • 牡丹江中院與市司法局對接,推動多元化解矛盾糾紛
    為進一步落實最高法院有關要求,推動多元化解矛盾糾紛,今年以來,牡丹江中院與市司法局積極對接,協調司法調解員入駐兩級法院,對訴前、訴中案件進行全程參與,實現「審、調、援一體化」實時互動工作模式。10月14日上午,牡丹江中院召開駐院司法調解員對接會議,中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張亞亮、市司法局主管領導、四城區立案庭長及6名駐院調解員參加了會議。
  • 牡丹江中院與市司法局對接 推動多元化解矛盾糾紛
    為進一步落實最高法院有關要求,推動多元化解矛盾糾紛,今年以來,牡丹江中院與市司法局積極對接,協調司法調解員入駐兩級法院,對訴前、訴中案件進行全程參與,實現「審、調、援一體化」實時互動工作模式。、市司法局主管領導、四城區立案庭長及6名駐院調解員參加了會議。
  • 呼中區公安局 「兩所聯動」化解鄰裡矛盾糾紛
    按照《大興安嶺地區行署司法局和大興安嶺地區行署公安局「兩所聯動」化解社會矛盾工作的實施方案》要求,呼中區公安局積極配合司法部門開展工作,設置「人民調解工作室」,做好「兩所聯動」各項工作。呼中鎮居民張女士以及張某某因種地發生口角,後在街上偶遇又因此事發生口角、衝突,產生較為複雜的矛盾糾紛,經過民警幾次調解都沒有結果,2020年12月8日上午,呼中鎮派出所民警以及司法所專職工作人員及時與張女士、張某某溝通,將張女士與張某某請到呼中鎮派出所會議室,進行面對面調解,密切掌握事態發展。
  • 視點:訴前司法「確認」 開闢解決糾紛新徑
    4年前,時任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的時春明,根據省高院院長郝洪濤關於「加強人民法庭建設,不僅要加強硬體建設,還要加強軟體建設」的指示,對如何建立人民法庭有效工作機制,不斷提高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進行了深入調研。    「當前,我國解決民間糾紛的主要途徑有人民調解組織的人民調解、行政機關與其行政職能相關的行政調解和人民法院的審判三種形式。」
  • 重慶南岸:矛盾糾紛化解省心省力省事省時
    本報記者 劉 洋 本報通訊員 陳曉霞近年來,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法院積極探索多元化解決糾紛的方法和途徑,整合各種資源力量,著力使多種糾紛解決機制在功能上、體系上能夠互補銜接,逐步建立起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法院推動、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模式,推進矛盾糾紛的多元化解。
  • 勐臘縣人民法院: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建設
    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建設。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完善訴源治理機制,實現從源頭減少糾紛數量。強化訴調對接工作,積極搭建各類解紛平臺,與勐醒農場、北路社區建立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實現全縣10個鄉鎮司法所訴調對接中心全覆蓋。堅持委託、委派調解工作,共委派縣司法局調解案件46件,調解成功13件,申請司法確認1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