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貸」犯罪具有「組織化」犯罪特徵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聯合印發《關於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下稱《意見》)規定,「套路貸」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以借貸之名,誘使或迫使被害人籤訂「借貸」等相關協議,通過虛增借貸金額、惡意製造違約、肆意認定違約等方式形成虛假債權債務,並藉助訴訟或暴力等方式非法佔有被害人財物的相關違法犯罪行為。為加強對「套路貸」犯罪的判別,《意見》還進一步指出了以假借貸之名、製造虛假走帳手續、故意違約或肆意違約、惡意壘高借款金額、軟硬兼施「索債」五種行為。該類犯罪不僅侵害被害人財產權、人身權,還擾亂金融秩序和社會管理秩序,嚴重危害社會穩定。鑑於「套路貸」犯罪法律關係的複雜性,筆者認為,須從該類犯罪「有組織化」的重要特徵入手,以期在司法實踐中準確認定「套路貸」犯罪。

「套路貸」犯罪的實踐表象

從司法實踐來看,「套路貸」犯罪特徵主要有以下五方面:一是主觀上主要以非法佔有他人財產性利益為目的。犯罪分子以較小的資金投入獲取巨額經濟性利益,或者以償債要挾被害人參與「套路貸」犯罪,還有以償債脅迫女性被害人從事色情行業。二是參與犯罪的主體系團夥犯罪,且涉案人員眾多。既有「理財型」公司的老闆,又有聘用的從業人員,還有合作的中介公司、社會專業討帳組織等。三是犯罪手段多樣,專業化分工、流程化特徵明顯,危害後果嚴重。犯罪前期通常以理財公司開展金融借貸業務為幌子,通過有計劃的分工合作,分別由不同的犯罪分子分階段實施物色被害人選、誘騙籤訂合同、製造違約、借新貸還舊貸、製造銀行流水等行為,達到做實虛高債務的目的。犯罪後期主要以毆打、威脅、脅迫等暴力或「軟暴力」手段迫使被害人乃至整個家庭償債,佔有被害人巨額財產。四是犯罪行為持續時間長、被害人對象不特定。五是侵犯的法益疊加,既有侵犯被害人財產權、人身權、名譽權的行為,又有侵犯社會管理秩序法益、金融健康秩序法益。

「套路貸」犯罪的司法認定困惑

一是該類犯罪屬於一罪還是數罪。「套路貸」犯罪侵害的法益種類較多,觸犯的罪名也多,如詐騙罪、虛假訴訟罪、敲詐勒索罪、強迫交易罪、故意傷害罪、誹謗罪等罪名。《意見》為解決「套路貸」犯罪的多個行為的罪數認定問題,第4條規定了實施「套路貸」犯罪過程中多種手段並用的,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數罪併罰或者擇一罪來處理。由此,司法實踐中就需要判斷其應按照數個犯罪來認定還是將整個犯罪行為作為一個罪名來認定。

二是能否作為共同犯罪來認定。「套路貸」犯罪需要多人分別在不同環節配合完成,其目的和手段觸犯不同的罪名,對「套路貸」行為進行整體評價,還是分別按照犯罪階段、環節的行為單獨評價,理論界和司法實務界都有爭議。《意見》第5條第2款規定了明知他人實施「套路貸」犯罪,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以相關犯罪的共犯論處,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並在第3款進一步規定了可以推定其主觀明知的認定標準。

三是如何認定其犯罪形態。刑法通說認為,犯罪既遂是指行為人實施了刑法分則規定的全部要件。「套路貸」是主要以非法佔有他人財產為目的的侵財類犯罪行為,為了實現這個目的,需要採取欺騙、威脅、敲詐勒索、故意傷害等行為來幫助完成。實踐中,當佔有他人財產還沒有完成,但其階段性行為已經構成故意傷害罪等犯罪的前提下,如何認定其主觀目的支配下犯罪的形態存有較大爭議。《意見》第6條規定已經著手實施「套路貸」,但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可以根據相關罪名所涉及法律規定來進行認定,據此,涉及「套路貸」的所有犯罪行為,符合犯罪未遂標準的,都應當認定為犯罪未遂。

應把「套路貸」犯罪認定為有組織犯罪

從刑法及《意見》的規定來看,筆者認為,「套路貸」犯罪既不屬於單罪名,也不屬於類罪名,而是多個罪名的疊加和耦合,是一種團夥性、計劃性、暴力性的侵財類犯罪,本質上屬於有組織犯罪。

從國際社會上看,「套路貸」犯罪符合國際公約關於認定有組織性犯罪的特徵。鑑於有組織犯罪特別的歷史背景、獨特的發展規律、嚴重的社會危害性,國際組織很早對其予以關注並進行相應的法律規制。聯合國於2000年4月通過的《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對有組織犯罪的認定、國際協作等方面進行了規範,並對「有組織犯罪」作出了指引性解釋,即為了實施一項或多項嚴重犯罪等獲得金錢或其他物質利益,由三人以上組成的,形成組織結構,在一定時期內存在連續實施犯罪。歐盟委員會與歐洲警察組織在1998年制定的「歐盟司法與內務委員會共同行動方案」的基礎上,於2001年聯合進一步明確了有組織犯罪必備的4個特徵,即有兩人以上的組織成員;涉及多個犯罪行為且持續存在;實施了嚴重的犯罪行為;以獲得經濟利益等為目的,也即管理性、暴力性、持續性、獲利性特徵。德國、美國、日本等國家,也都通過立法或者國家議會等,結合本國實際,制定了對有組織犯罪進行認定和處置的刑事法律規範。如,美國1970年制定的《聯邦有組織犯罪規製法》。從國際立法及國外刑法理論來看,「套路貸」犯罪所表現出來的情形均符合有組織犯罪的特徵。具體而言,其以企業開展借貸業務為由,經過周密計劃、分工實施,並通過暴力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付非正當巨額財產性權益。其所表現出來的周密安排、有目的、有組織、有分工、有手段的特徵與有組織犯罪的內涵具有同質性。

從司法實踐看,當前,「套路貸」犯罪已成為嚴重危害社會的毒瘤,因其「民事借貸」的迷惑性、借款手續的規範性、暴力性手段的隱蔽性、組織分工的複雜性,將其按照普通的刑事罪名來進行刑事規制,已經不能實現有效懲罰犯罪、有力保護被害人的目的。司法實踐中,因為一些犯罪因其引誘、欺騙被害人借款,蓄意違約,虛走銀行流水記錄,威脅、毆打等行為分別由不同的人員在不同階段配合完成,一些事中的幫助犯對組織者的犯意未必清楚,導致對一些犯罪分子不能繩之以法。如實踐中發生的一些犯罪分子因多次參與「套路貸」犯罪,但屢次被拘後因罪證不足釋放後,而又屢次作案的怪象。還有些「套路貸」犯罪公司的股東,因其沒有直接參與具體的犯罪行為,雖然獲取了巨額利益,但因缺乏客觀行為,也很難對其定罪處罰。由於當前刑事偵查措施配置不足,「套路貸」犯罪的隱蔽性、組織性、分工性、鏈條性等,給偵查取證工作帶來很大的難題。

從文理解釋來看,《現代漢語詞典》將「有組織性」解釋為整體性、系統性、結構性,而當前的「套路貸」犯罪特徵也符合這四項要求。二是有法律基礎。我國刑法雖然沒有將有組織犯罪作為一項單獨罪名來規定,但是有關機關已將其定性為新型的黑惡勢力團夥犯罪,且我國刑法還規定了有組織犯罪的高級形態,即刑法第294條的「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包括了組織性特徵、經濟性特徵、暴力性特徵、非法控制或重大影響的四項特徵。《意見》第10條規定,三人以上為實施「套路貸」而組成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應當認定為犯罪集團。符合黑惡勢力認定標準的,應當按照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犯罪處理。這為認定「套路貸」是一種有「組織化」犯罪提供了依據,但是遺憾的是,並沒有將「套路貸」犯罪的「組織化」進行系統規定,即對有組織犯罪的初級形態、發展形態沒有作出相應的規範,不利於對諸如「套路貸」犯罪等涉惡犯罪從嚴懲處。

綜上,為從源頭上有效懲治「套路貸」犯罪,保障社會健康秩序和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筆者建議,符合條件的,將其按照有組織犯罪性質的發展形態來進行認定,即將「套路貸」犯罪作為犯罪團夥或犯罪集團來進行定性處理,不局限於階段性、部分性行為,不僅從嚴懲治主犯,還要依法懲治積極參與的各類性質的從犯。通過刑事立法將包括「套路貸」犯罪作為有組織犯罪進行規定,刑法單設「有組織犯罪」罪名,涵蓋「套路貸」等犯罪形式,並規定組織者、領導者、參加者、包庇者的刑事責任。

(作者為重慶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全國檢察業務專家)

來源:檢察日報

相關焦點

  • 砍頭息≠犯罪——套路貸詐騙案辯護詞
    一、本案不具備「套路貸」的特徵首先要強調,「套路貸」不是一個刑法概念,討論「套路貸」的問題對於認定犯罪並沒有任何意義;在三段論的法律邏輯中,也根本不需要藉助「套路貸」這類中間概念來輔助判斷某種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 「套路貸」犯罪的偵查難點及其對策研究
    大量涉嫌「套路貸」的案件而是處於灰色地帶;也正印證上文所述,「套路貸」案件長此以往多以民事案件的訴訟方式被結案處理。之所以發生定性上的爭議,也正是源於「套路貸」案件具有典型的刑民交叉的這一特性,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套路貸」與民間借貸中高利貸的識別,以一則案例為例:案例:以李某為首的團夥成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無發放貸款金融資質),專門從事借貸服務。
  • 「套路貸」的刑民界分認定應以犯罪概念為基本標準
    雖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於2019年發布的《關於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套路貸」犯罪與民間借貸、非法討債的根本區別,但從當下司法實踐中的辦理困境來看,「套路貸」的刑民界分認定,仍存在理解和適用上的爭議,甚至具有要麼「民事泛化」要麼「刑事泛化」的極端傾向,致使「套路貸」淪為債務人逃避債務(「老賴」欠債不還)的避風港,有礙人民群眾從這些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 公安部正式明確:「套路貸」是新型黑惡犯罪
    許多受害人一開始貸款金額很小,但在犯罪嫌疑人的「套路」和威逼利誘之下,很快就背負上巨額債務,有的受害人為此傾家蕩產,只能賣房還債,甚至被逼自殺。二是擾亂正常金融秩序。「套路貸」團夥普遍不具有金融資質,以民間借貸為幌子從事非法放貸活動,表面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與借款人籤訂的是年利率24%的借條合同,而實際還款中往往是按照超過2000%收取利息,遠遠超過法律規定標準。三是衍生出多種刑事犯罪。
  • 公安部正式明確:「套路貸」是新型黑惡犯罪,附「套路貸」司法解釋(全文)
    「套路貸」團夥普遍不具有金融資質,以民間借貸為幌子從事非法放貸活動,表面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與借款人籤訂的是年利率24%的借條合同,而實際還款中往往是按照超過2000%收取利息,遠遠超過法律規定標準。三是衍生出多種刑事犯罪。犯罪嫌疑人為催收債務,一般採取辱罵、恐嚇、威脅等軟暴力手段,有時還伴有暴力型犯罪行為,涉嫌非法拘禁、敲詐勒索、尋釁滋事等多種違法犯罪。四是影響社會穩定。
  • 「刑事實務」審理「套路貸」犯罪案件的法律適用
    依法、準確、有力懲處「套路貸」犯罪,對於維護社會經濟生活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權益,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具有重要意義。但實踐中,並非所有「套路貸」犯罪都如此典型。有的案件中,涉案團夥對被害人明示其虛構的借貸等協議內容;有的案件中,涉案團夥以擔保人或其他第三人為侵害對象;有的案件中,涉案團夥採用了籤訂虛假委託協議等新型手段佔有他人財物;有的案件中,涉案團夥高利貸與「套路貸」手法並用。這些都需要根據「套路貸」的本質特徵加以分析認定。
  • 河口區公開宣判「套路貸」惡勢力集團犯罪案件
    2012年至2018年期間,被告人楊某帥、董某亮、吳某飛、阮某、郭某強、賈某勇、楊某東經常糾集在一起,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以民間借貸之名,誘使或者迫使被害人籤訂「借貸」或者「擔保」等相關協議,通過虛高借貸金額、肆意認定違約等方式形成虛假的債權債務關係,藉助訴訟、仲裁手段非法佔有他人財物,並多次以暴力、威脅或者以「軟暴力」的手段實施「套路貸」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百姓,嚴重擾亂經濟、社會秩序,造成惡劣社會影響
  • 東莞一「套路貸」惡勢力犯罪團夥10人獲刑
    8月26日,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對一宗涉惡案件進行公開開庭審理,10名「套路貸」惡勢力犯罪團夥成員分別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五個月至一年六個月不等,並處財產刑。該惡勢力犯罪集團主要在東莞市區、鎮街活動,以周某為首的犯罪因團夥先是利用被害人迫切需要資金周轉的心理,製造付款的虛假流水,誘騙被害人上當,被害人在經過各種變相扣費後實際到手的金額通常只有實際借款的7成左右。
  • 公安部公布打擊「套路貸」犯罪6起典型案例
    公安機關打擊「套路貸」新型黑惡勢力犯罪活動成效明顯公安部公布打擊「套路貸」犯罪6起典型案例今年以來共打掉犯罪團夥260餘個 查扣涉案資金10億元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公安部部署全國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套路貸」新型黑惡勢力犯罪活動,出重拳,下重手,全環節、全鏈條偵查打擊,堅決剷除這一社會
  • 起底房產「套路貸」犯罪團夥騙取74套房產案值過億
    依法打擊整治網絡販槍、網絡黃賭毒、網絡傳銷、網絡套路貸等新型網絡犯罪,有力剷除網絡安全領域黑色產業鏈。——11月10日召開的平安中國建設工作會議要求,要不斷健全網絡社會綜合防控體系,努力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 「綺惠說法」「套路貸」型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特徵認定
    作者:陳世偉隨著「掃黑除惡」專項行動的逐漸收官,我國各地都努力地實現「六清」,宣判的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數量明顯增多。其中,「套路貸」型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佔有一定的比例,並且不乏代表性的案例。該案公訴機關指控,2018年3月,王某與他人共謀,採取非法網絡「套路貸」的手段騙取錢財,牟取暴利。該犯罪組織以「套路貸」為基本方式,誘騙被害人借貸,收取超高利息,並通過多平臺「借新還舊」「以貸還貸」惡意壘高「債務」,被害群眾多達47.5萬餘人,採用「軟暴力」手段催收非法債務,被催收人數達39萬人,催收金額124億餘元;甚至造成被害人自殺,其夫妻、父母共同自殺或被迫犯罪的情形。
  • 西寧市城中區法院宣判一起「套路貸」犯罪案件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8月12日,城中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惡勢力團夥「套路貸」犯罪案件並當庭宣判,對被告人史某權、劉某華等5人以詐騙罪罪名分別判處九年至三年九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四萬元至兩萬元不等的罰金。
  • "套路貸"犯罪的本質與構成要素
    《關於辦理&34;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條第一款規定:&39;套路貸&39;借貸&39;借貸&39;抵押&&34;犯罪包括三要素:(1)形成之素:惡意籤約;(2)發展之素:壘高債務;(3)實現之素:不法索債。在&34;犯罪認定中,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一、侵財性是&34;犯罪的本質民間借貸是一種歷史悠久、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存在的民間金融活動。在民間借貸的發展之際,以&34;為中心衍生出不同的方式,包括:正常的民間借貸、高利貸、套路貸。
  • 最高法、公安部:套路貸是新型黑惡犯罪!定罪量刑標準大集合
    實施「套路貸」過程中,未採用明顯的暴力或者威脅手段,其行為特徵從整體上表現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被害人財物的,一般以詐騙罪定罪處罰;對於在實施「套路貸」過程中多種手段並用,構成詐騙、敲詐勒索、非法拘禁、虛假訴訟、尋釁滋事、強迫交易、搶劫、綁架等多種犯罪的,應當根據具體案件事實
  • 茂名舉辦「套路貸」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成果展
    8月12日下午,茂名市茂南區首宗「套路貸案情回顧2019年7月29日,茂南公安分局出動警力50人,對楊某華「套路貸」惡勢力犯罪集團實施收網經查明,該犯罪集團以犯罪嫌疑人楊某華、吳某為首,串聯犯罪嫌疑人餘某昌、林某梅、李某輝等人為積極參與者,以成立公司為幌子,向社會多名不特定人員實施非法高利放貸、套路貸,通過脅迫借貸人將高額利息籤為借款本金,及製作銀行虛假流水、虛構民事交易為手段掩蓋違法犯罪行為,逃避法律打擊。還通過毆打、滋擾、要挾、恐嚇等手段對借款人進行暴力討債,嚴重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 南京犯罪金額最大「套路貸」惡勢力犯罪集團受審,扣押勞斯萊斯等9輛豪車
    該案犯罪事實210起,被害人190餘人,涉案金額近3000萬元,涉及敲詐勒索、詐騙、尋釁滋事、窩藏、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等多項罪名。該案也是自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南京地區辦理的涉案被告人最多、犯罪金額最大的「套路貸」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
  • 瑞安警方搗毀兩個「套路貸」惡勢力犯罪集團
    「套路貸」黑惡勢力犯罪一直是瑞安警方重點打擊目標近日瑞安警方偵辦的兩起「套路貸」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正式宣判!瑞安首例「套路貸」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該團夥先後利用「手到錢來」「至上錢包」「小幸運」「小清新」等 APP 借貸平臺進行非法放貸,以收取「手續費」「續期費」「逾期費」等方式實施「套路貸」詐騙,涉案金額共計8000餘萬元。
  • 北京市特大「套路貸」黑社會犯罪系列案宣判!涉案金額上億元
    2019年12月30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集中公開宣判北京市特大「套路貸」黑社會犯罪系列案,對被告人林國彬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詐騙罪、尋釁滋事罪、虛假訴訟罪、敲詐勒索罪數罪併罰,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對其餘51名被告人以上述罪名中的一罪或數罪判處相應刑罰,其中11人被判處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掃黑除惡為什麼要打擊套路貸
    最近幾年來一個陌生的詞彙頻頻闖入我們的視線,那就是套路貸。根據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的關於辦理黑惡勢力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套路貸被列舉為涉黑涉惡犯罪行為之一。為什麼這次掃黑除惡,套路貸被明確提出來屬於重點打擊對象之一呢?因為實施套路貸的違法犯罪人員組織本身就具有惡勢力的一些基本特徵。(一)套路貸具有惡勢力的組織特徵。
  • 靖西「套路貸」惡勢力犯罪團夥9人受審
    9月17日,靖西市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套路貸」惡勢力犯罪案。  公訴機關指控,付某凱等9名被告人經常糾集在一起,在百色市那坡縣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形成了一個「套路貸」惡勢力犯罪團夥。該犯罪團夥還多次到借款人住宅、租房、工作單位踞守,用滋擾、威脅、恐嚇、堵車等軟暴力方式向借款人追債,並多次將多名借款人非法拘禁,擾亂了經濟、社會生活秩序,造成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