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數學——加減法啟蒙

2020-08-28 w花媽日記w

在孩子能夠熟練的進行數數之後,爸爸媽媽可以開始著手進行加減法的啟蒙了!數數能力數感發展是孩子學習數運算的基礎,孩子的數感培養的好,學會加減運算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家長們可不要簡單粗暴的讓孩子去背1+1=2這樣的算式哦!

在《幼兒數學核心概念》一書中提到,每個運算都蘊含一個故事。生活中經常出現這樣的問題:一個有多少個?A比B多幾個?少幾個?等等。數學的運算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工具。


成年人面對這些數學情境時已經習慣了用抽象的數學符號去解決問題,但是孩子的思維從具象到抽象的轉變需要經歷大量的實踐和摸索,因此在進行加減法啟蒙時千萬要注意提供大量的生活實物情境去讓孩子理解和使用數字!這樣孩子在以後進入小學正式學習時才能從容應對不慌不忙!



在平常的生活中,比如媽媽帶寶寶出去遛彎時,媽媽可以問問寶寶,你和我一共是幾個人呀?再加上奶奶是幾個人呀?再加爸爸呢?再加爺爺呢?

也可以使用教具,比如說寶寶有很多玩具小車,先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可以隨口編故事,說嘀嘀嘀,一隻小車開走了去接爸爸回家,數一數還剩下幾隻,先感受數量的變化,感受減法,不要要求孩子能直接說出答案。然後再編故事,小車把爸爸接回家了,現在有幾隻小車了,熟悉加法。在《幼兒數學核心概念》一書中提到孩子運算的基礎首先要是理解「變化」——往一個集合裡添加或者拿走物體會使集合發生變化。幾次玩了之後可以讓小朋友自己嘗試編故事啦!

也有一些現成的兒歌,但是自己編的效果反而更好。因為方法固然重要,每個小朋友發展程度不一樣,興趣不一樣,切入點也就不一樣哦。作為媽媽,幫自己的小朋友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大概是最合適人選了吧。

媽媽要觀察小朋友的程度,觀察小朋友的興趣,選擇切入點,適當改編。可以數數今天一共吃了幾塊餅乾,每吃一塊,就問問吃了幾塊,還有幾塊。

《爸爸教的數學》裡面說,這個階段的孩子,主要是熟悉數字,了解規律,再培養數學思維。從一開始的數學啟蒙,就要幫助小朋友把生活中的事物,轉換為加減法,培養數學思維。實例多了,再啟發小朋友自己找規律。這樣的啟蒙是不是更有意思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花媽說!


相關焦點

  • 別再教孩子數數和加減法了,數學啟蒙的打開方式,是開啟數學思維
    被簡單化的數學啟蒙對於「數學啟蒙」,只要提前教會孩子從1數到100或是五十以內的加減法這麼簡單嗎?說起數學,讓我回憶起自己的經歷。我從小就是爸爸媽媽向外人炫耀的談資,因為我還沒讀幼兒園之前就已經會數數和算一百以內的加減法了。甚至在初中時還得到過市裡的數學競賽獎,簡直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但好景不長,從初三起,我的學霸地位就不保,到了高中時更是因為偏科嚴重,只能選讀文科,但也因為數學成績徹底成為中等生。
  • 加減法啟蒙系列|實戰篇一(10以內加法)
    上一篇「加減法啟蒙系列之前期準備」中,我根據我們的啟蒙經歷,結合「幼兒數學核心概念」的相關理論指導,梳理了在給孩子加減法啟蒙前需要具備的能力。也有家長分享了自己不一樣的啟蒙思路,我認為只要最終的效果是理想的,那過程都是可以相互借鑑的。對於數學,我秉承「先理解,再拓展,最後總結」的原則。
  • 學霸養成記(5):數學啟蒙就是加減運算?別逗了!
    ,很多人第一反應可能是「讓孩子學習10以內甚至10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我們身邊也時常有這樣的攀比:孩子幾歲幾歲就已經會多少以內的加減法。這樣的言論仿佛在昭示著這個孩子的數學啟蒙做得很好。但數學啟蒙這麼簡單嗎?早早學會加減法就代表數學啟蒙做得好了嗎?事實上過早的機械記憶加減法並為之得意,反而會阻礙幼兒真正理解數學的意義。數學啟蒙,啟蒙的是孩子邏輯思維上的認知方法,而非超前機械記憶的加減乘除。
  • 6歲女兒會算一千內的加減法了!數學啟蒙按這兩步走,果然有效
    於是,為了提升家庭整體的學習氛圍,也為了幫助女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決定要給女兒開始正式的數學啟蒙!「紀戀碑谷」截圖小妞的爸爸在生活中,配合著摩比的進度,衍生鍛鍊小妞的思維能力和生活技能。20以內的計算練習冊,順便給她講解了各種方法,基於之前的基本數感練習,小妞很快上手,於是2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學習就開始了
  • 加減法啟蒙系列|實戰篇二(10以內減法)
    這是我加減法啟蒙的第三篇,前兩篇著重介紹了「加減法啟蒙的前期準備」以及「10以內加法啟蒙的實操經驗」,今天分享一些「10以內減法」的啟蒙心得。提到減法,可能是很多家長比較頭疼的問題。孩子順利的學會了加法,沒成想,卻止步於減法。好容易明白了減法,可無論怎麼練習,都不如加法算的快,最重要的是找不到突破口。
  • 幼兒數學啟蒙遊戲:貼近生活,簡單易懂,玩中學數學。
    現在娃對數字有一定的概念了,10以內的加減法也大概知道, 只不過很多時候還是需要用手指來數數。 我尋思著有什麼辦法,來讓娃能夠從生活中學習到數字加減法?我家娃很喜歡玩這種模擬生活場景的遊戲,其實,他並不知道老母親的用意,只是在遊戲中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計算。
  • 幼兒數學啟蒙思路及方法
    數學是一門非常抽象的學科,很難用語言準確描述數學到底是什麼,但數學卻滲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無一不跟數學有關。數學,能將問題化繁為簡,用符號幫助我們更迅捷的解決問題。因此,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而數學啟蒙,也並沒有那麼令人生畏,隨時都可以開始,不需要太多的儀式感。
  • 數學啟蒙老師
    講臺上這位笑眯眯、戴著圓圓的眼鏡,梳著長長馬尾辮,身材嬌小的老師,就是我剛上一年級時的數學啟蒙老師——黃美鳳。 記得剛上一年級時,我對數學很不開竅,20以內的加減法都算不清,後來在黃老師柔聲細語地耐心講解下,我慢慢愛上數學,還做了數學科小組長。別看黃老師戴著眼鏡,作業中出現的一點兒小錯誤都逃不過黃老師的火眼金睛,一定會用紅色筆點出來,讓我這個馬虎大王不敢粗心大意。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數數加減法,教會數學思維更重要
    家長們聊起來,總要問你家孩子學得怎麼樣,十以內的加減法都學會了沒,這讓朋友倍感焦慮。因為她家孩子相對來說開竅晚,朋友就算掰著手指給孩子算,孩子也是一臉懵懂。焦慮之餘朋友也在困惑:難道這樣子才叫幼小銜接?學了加減法就叫做好數學準備了嗎?相信朋友的疑問也是廣大家長們的疑問,甚至更多的家長會覺得理所當然應該這樣。
  • 益多分百數板 ——數學啟蒙教具
    一般來說,娃在0-2歲的時候,開始有基礎的數學感知,比如:一一對應,對於數、形、空間感等。2-4歲,漸漸進入前運算階段,開始會計數、比較,理解數字符號。5歲左右,開始學進行具體的加減運算。而在這個年齡,數感的培養對每一階段都是至關重要的!換句話說,數感不好的娃學起數學來真吃虧!但是數感和空間能力一樣,靠刷題是沒門兒的!
  • 怎樣給孩子數學啟蒙?掌握「湊十法」,算數能力越來越棒
    你家孩子現在能算多少以內的加減法了?這句話似乎成為了家長們溝通的開始話題。有的孩子五六歲就能算出20以內的加減法,有的孩子10以內加減法也需要掰手指頭算。家長都有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怎樣把孩子數學思維培養好,是很多家長都很關心的一件事。
  • 一年級數學加減法、加減混合、排列、年齡專項練習,給孩子練練手
    文/一年級數學加減法、加減混合、排列、年齡專項練習【無答案】今天是8月31日,明天就該開學了,都準備好了嗎?開始新的人生階段,不免需要一些適應的時間,緊張的學習生活就要開始了,雖然這兩天忙孩子上學的事情,但是也千萬不要忘了看到好的資料先收藏保存起來。回頭忙完了,等孩子整理好了思緒,就該開始步入學習的正規了。。
  • 不要再只教孩子數數了,數學啟蒙重要的是做好這幾點
    這些概念聽起來有點泛泛,但其實包括在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實,孩子的數學概念也正是在這樣普通和具體的事件中建立起來的。1、數學啟蒙不是加減運算很多孩子還沒上學就已經開始學習加減法速算、背乘法口訣表,甚至每天1、200道加減運算題目,這樣會導致孩子多數是靠記憶記住的,至於「3+3為什麼等於6」,「2+5為什麼等於7」是怎麼回事,他們並不清楚。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數數加減法,父母教會數學思維很重要
    曉峰的孩子如今已經上幼兒園大班了,明年都能夠上小學了,這段時間幼兒園的老師都已經開始教孩子20以內的加減法了,聽很多人說,這一年要教會孩子一些數學啟蒙,以便適應上小學之後學習更方便,但是曉峰卻很煩惱,因為自己家的孩子數學真的不好。
  • 5歲左右的孩子這樣數學啟蒙,不僅運算速度快,還能激發數學思維
    ,也可以說在數學中沒有找到樂趣。6歲孩子編纂的,裡面包括了湊十法、借十法、減補法、湊整法、混合運算、九九乘法等等。相信說到這很多家長頭都大了,其實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在生活中中家長已經不知不覺地傳授給了孩子。
  • 5歲前,怎麼快速學會加減法?1條簡單直線,孩子輕鬆易懂!
    兒童學不會加減法不是因為笨,而是家長不會教!大部分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數學早教啟蒙時,都會被這個問題困擾——「孩子做加減法必須要藉助實物才行,我把東西拿走他就會偷偷掰手指來算,根本做不到心算,這可怎麼辦啊!」
  • 英國早教EYFS中的數學啟蒙:如何學數字
    ,在平時的生活中幼兒園的老師或者家長會引導孩子對於數字概念的理解。下圖4歲時的奧利和查理在用麵團練習加減法。4)加減法模版英國孩子學習數學真正開始運用加減法公式其實是在小學預備班時(官方入學年齡為4-5歲期間),學校會運用加減法模版讓孩子運算。
  • 數學啟蒙就是教孩子加減法?死做1000題,還不如玩轉這500個遊戲
    在幼小銜接的數學啟蒙方向,我們劃分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1-3歲的數學感知階段孩子在1-3歲的階段是智力、語言、聽覺都在發展的敏銳感知期,這個時期父母的引導是非常重要的,要在生活中多跟孩子反覆重複一些數字信息,給孩子形成一個磨耳朵的過程,培養孩子對數字的敏感
  • 生活中的數學,如何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
    關於生活中的數學,我們從:數、量、形、空四個方面來說,當我們一提到數學的時候,千萬不要腦子裡面只有數字,數數這樣的概念。生活處處皆學問,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我兒子今年正好4周歲,今天中午的時候他自己去煎雞蛋,當然我給他輔助了一下,他先拿了兩個雞蛋,打開之後又去拿了三個雞蛋,然後又吩咐弟弟去拿了兩個雞蛋,在這個過程中我一句話都沒有說,也沒有問你拿了幾個雞蛋,一共幾個雞蛋。但是等雞蛋做好了出鍋的時候,他突然說今天我炒了七個雞蛋。當時我是很吃驚的,因為這件事說明孩子有非常好的數感,他的數感已經樹立起來了。
  • 別讓數學成為永遠的痛!這幾個數學啟蒙誤區,你中了幾個?
    數學是讓很多家長都感到身心俱疲的一門科目,在孩子的數學啟蒙中,想必不少家長都會陷入如下這幾個誤區。誤區1數學啟蒙就是數數一說到數學啟蒙,很多家長都會開始教孩子從1數到10,認為孩子能背誦乘法口訣就算是數學啟蒙。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