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結束,寶媽回歸職場,孩子不願分離,做好這些讓孩子順利過渡

2020-10-11 七悅媽

導語

期待已久的長假就這麼悄悄過完了,說起來是長假,其實每一天過得也都很辛苦。尤其是放假之後需要長途跋涉回老家的人們更是辛苦,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有更多的時間和自己的孩子相處。

長假這段時間我幾乎每天都和孩子在一起相處,短暫的幾天假期讓自己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好像突然變得很近,自己對孩子的付出孩子看在眼裡感受在心裡,孩子似乎更加的信賴自己,更願意對自己表達出自己的意願和愛意。相信這才是讓所有父母最值得慶幸和開心的事情。


幸福的事情總是短暫而又美好的,假期結束很多寶媽需要回歸職場,你做好準備了嗎?孩子哭鬧不止怎麼辦?到底是要堅持去上班還是請假陪孩子度過這段艱難的分離期呢?


其實做好這幾點孩子和你都能成功闖關。

1、提前灌輸要分離的意識和場景

孩子經常會出現分離焦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於未來不確定的環境的害怕和恐懼,這種恐懼的情緒孩子沒辦法發洩,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完全爆發出來。

假期期間孩子適應了和父母每天膩在一起的生活方式,父母的有效陪伴能夠讓孩子感到愉悅和快樂,突然的分離會讓孩子身心都會產生極度不適和難受,這種負面情緒就像越吹越大的氣球一樣,如果不能即刻阻止,不停地打氣那麼氣球就會在某一刻瞬間爆炸。

在假期結束之前的3天左右就應該給孩子灌輸分離的意識,幫助孩子大腦中形成分離後的場景,讓孩子逐漸調整心態慢慢接受現實,孩子大腦中形成一定的場景概念進行熟悉,讓孩子明白和爸爸媽媽分開不是一件特別讓人難以承受的事情。


2、提前讓接替者「入場」

寶媽重新上班一定會找人「接替」自己的位置幫助自己照顧孩子,而對於孩子來說抗拒一定是要經歷的過程。對於幼兒來說突然間換照顧人是一件非常令人難受的事情。

倘若孩子與照顧人之前接觸的少,沒有在一起生活過的話會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孩子的依賴心理會促使孩子做出「哭鬧找媽媽」甚至情緒低落、失望、難過、厭食的表現。

在假期結束之前寶媽最好能夠安排孩子與照顧人之間進行相處生活,讓孩子切實感受到照顧人對自己的態度和愛意,消除內心的恐懼和不安全感,讓雙方能夠建立起最基本的信任。


3、不刻意誇大分離狀態

有些父母或周圍的人會刻意誇大分離後的狀態,例如周圍鄰居會說「你媽媽要上班咯,沒人帶你咯」等等之類的話語,雖然看似開玩笑實則令孩子手足無措。

刻意誇大分離狀態會讓孩子內心增強對分離的焦慮情緒從而變得更加緊張和擔憂,這種狀況非常不利於父母和孩子順利過渡。


父母應該理性對待必要的分離,不盲目刻意誇大,及時阻止周圍這種誇大的言論,防止增加孩子內心的心理負擔。相反,父母更應該時常告訴孩子什麼是分離,分離後是什麼狀態,我們應該怎麼做等等,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和思維,順利渡過難關。

不論何時,只要父母與孩子需要分離都可以採用以上辦法進行嘗試,最關鍵的是雖然物理空間上分離,但父母仍然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對她(他)的愛,這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會出現分離焦慮嗎?你是如何化解的?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我是@七悅媽,關注我和我一起輕鬆聊育兒!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哺乳期,孩子和工作該怎麼兼顧?做好這四件事,想回歸職場並不難
    相對於在家照顧寶寶的全職寶媽,職場上的寶媽非常辛苦,很多寶媽在產假結束以後,就要重返職場拼搏。這對母乳餵養的孩子來說,既不方便及時餵奶,又存在吸奶、儲存和寶寶不適應等各種問題,因而寶媽回歸職場顯得特別艱難。娟娟生下寶寶已經4個月,即將回單位上班,她家離單位較遠,每天都得早出晚歸,由於寶寶一直吃母乳,這就面臨寶寶餵養的問題。
  • 孩子已上幼兒園,為何很多寶媽依舊沒有回歸職場?原因戳心窩
    不得不說,有孩子後,即便是寶媽們終於把孩子送去了幼兒園,可想要回歸職場也不是那麼簡單的。身邊不少寶媽的經歷是,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可自己依舊「家裡蹲」,想要回歸職場真的太難了。而原因,可以說過來人都很懂,下面這幾條更是說到寶媽們心坎了,太難。幼兒園放學太早,和職場寶媽下班時間往往都是有衝突的早上送孩子上幼兒園,這個時間還好說,不行了寶媽就辛苦一些,早點起床送孩子。可晚上接孩子的時間就不好把控了。
  • 寶媽回歸職場,哺乳期奶粉和背奶只能二選一?其實還有第3條路
    現代社會對女性的要求很高,成年人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僅要做好本職工作,還要不斷提升自我,否則會有更優秀的人淘汰你。因此,大部分寶媽不僅要照顧好家庭,在產假結束後還要及時回歸職場。正常來講,寶媽休完產假在回到崗位之前,應該不到三個月。這三個月以來,寶媽和孩子幾乎沒有過分別,突然就要被迫"離開"寶寶了,寶媽的內心肯定萬分不舍。
  • 「孩子都上幼兒園了,這會該上班了吧?」寶媽:你以為我不想去嗎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寶媽一旦做了辭職專心帶娃的決定,在家哄孩子的時間通常都會拖到孩子上幼兒園。那些結束了產假就上班的寶媽,其實心底十分羨慕能給孩子更多陪伴的全職媽媽。但是全職媽媽的難處通常都無法言說,除了看護孩子,再就業也是遲早要面對的一大難題。
  • 假期結束不想上學怎麼辦?做好這5件事,不怕孩子不收心
    來看看下面這幾條建議: 01 告別散漫,回歸規律生活 假期對大多數的孩子來說,是一場自律能力的考驗。 假期犯懶很正常,但是這種散漫的態度應該在開學前及時糾正過來。 開學前的這一個星期正是很好的時機,父母可以借這段時間幫孩子調整作息,規律飲食。具體的做法是:提前執行孩子在學校期間的作息時間,家庭飲食也要回歸一日三餐的規律飲食,有時間還可以適當增加點運動。
  • 孩子都上小學了,為什麼很多寶媽仍不願去工作?原因心酸又無奈
    文|好孕姐很多寶媽生完孩子,都會面對在家帶娃還是出去工作的選擇,而到最後如果家裡沒有老人幫忙和支持,大多數寶媽都會選擇在家全職帶娃。全職帶娃很辛苦,很多寶媽總是安慰自己「等孩子上了幼兒園我就出去工作」,但事實是等到孩子上了小學,很多寶媽還依舊全職在家。那麼,孩子都上小學了,為什麼很多寶媽仍不願去工作?原因讓人心酸又無奈。
  • 假期即將結束,幫自己的孩子收收心
    具體的做法是:提前執行孩子在學校期間的作息時間,家庭飲食也要回歸一日三餐的規律飲食,有時間還可以適當增加點運動。好這些準備可以有效幫助孩子告別懶散,保證在開學後無障礙銜接,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去迎接新學期。如果家長不重視,指望開學後孩子自動調整過來是很難的,他們可能需要花很長一段時間去適應學校規律的生活。
  • 二胎產假結束,回歸職場後各種不適,忍不住對老闆說……
    ,重新回歸職場。可很快發現,這些裝備根本無用武之地。首先,沒有方便吸奶的私密空間。我和另外兩個女同事共用一個辦公室,辦公室隨時有人出入,或者領導來安排工作、或者同事進出辦事。我也曾嘗試將辦公室的門從裡面反鎖,但發現給同事帶來很大不便。整個辦公樓內,找不到一個合適吸奶的地方,有經驗的寶媽無奈之下,可能會選擇去衛生間。
  • 「等孩子上學了,我就去上班」,現在這些寶媽們怎麼樣了?
    家庭的經濟實力:家庭條件好的有很多,同樣也有很多人的家庭條件並不是很好,媽媽在家帶孩子,爸爸一個人工作壓力很大。所以寶媽們便會想著等孩子上學了自己也能去賺錢,為了家也是為了孩子。自己不願與社會脫節:除了一部分自控力很強的人,其實很多的寶媽們在家不上班時,都會出現抱著手機玩的停不下來的情況。心裡一邊想著這樣不行,要學習要幹嘛,然而行動上還是一天虛度過一天。上班雖然有時候很累,但確實可以讓人不那麼懶惰,也更容易讓人進步。
  • 寶媽崩潰:孩子一刻都離不開我,是孩子的依賴也是分離焦慮
    根據美國相關統計:多數嬰幼兒在8-9個月時開始出現「分離焦慮期」,在1歲左右進入「峰值」,而2歲後又慢慢緩解,直至消失。這時有寶媽忍不住問了,既然8-9個月出現分離焦慮,為什麼我家孩子三歲多了還這樣?原因可能是以下三點:1)家長和孩子分離時間較晚家長們通常會在孩子三歲後送入幼兒園,在幼兒園前,寶媽會在家帶娃,等孩子上幼兒園後再工作。
  • 假期結束,孩子不想回幼兒園?幸好你看到這篇文章
    暑假假期過後,孩子不願去幼兒園是正常現象,假期雖然不長,但是對於還沒有自制力的孩子來說,依然需要家長策略性的引導。下面,就為家長介紹6個「收心計劃」,幫助孩子遠離「開學綜合症」,以便開學後孩子快速回歸幼兒園!
  • "孩子上幼兒園了,你還不去找工作?"寶媽的回應讓寶爸無力反駁
    &34;寶媽的回應讓寶爸無力反駁寶媽小娟有個四歲大的兒子而且全職媽媽們願意回歸家庭本就是一個勇敢且無私的行為。但是要從家庭再回歸到職場當中卻並不是一件易事,除了社會對全職媽媽的&34;外,還有著關於照顧孩子的現實難題。
  • 幼兒分離焦慮,孩子如何從家庭過渡到幼兒園
    幼兒分離焦慮,陪伴未必管用,父母需要協助孩子從家庭環境過渡到幼兒園!一、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指幼兒與親人或依戀對象分離而形成的傷心、痛苦、緊張、恐慌、憂傷、不安、煩躁、等情緒,以示拒絕分離。學齡前期較為常見,但各幼兒的焦慮程度和持續時間也是各不相同。
  • 當孩子遇上「假期綜合症」,幾招讓孩子滿狀態回歸
    ,最終還是迎來了「孩子鬧翻天,相看兩生厭」的嫌棄狀態,其實,這些都是「假期症候群」的惹的禍。從假期的無序到開學的有序,過渡的關鍵是要有一個詳盡的學習計劃,讓孩子有章可循,有追趕的目標。如玩遊戲打一局就可以了,等到明天再接著玩,幫助孩子慢慢回歸正常狀態。2、留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從假期到正常學習,家長需要多關心、鼓勵和幫助孩子。
  • 假期結束,幫助孩子儘快收心
    翻翻日曆,已經臨近假期結束,家長們這時候要注意提醒孩子收收心,為開學進入正常的學習作息做準備。-01-「收心」,準備開學引導孩子調整作息時間和心態。檢查一下寒假作業的完成情況,查漏補缺,讓孩子明白學習不能偷懶,要完成的作業不能隨便拖沓。-02-「儀式」,開學計劃心理學家建議說,終止假期也需要儀式。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做一個開學計劃,這樣也是在暗示孩子,假期已經結束了,新學期就要開始了。
  • 長假期後,孩子不願上學,給父母的3個小建議
    孩子為什麼不願上學陌生的氛圍產生焦慮感漫長的假期,讓孩子對學校產生了距離。即使當初沒有厭倦上學,但時間久了慢慢也就開始覺得陌生。正如我們成人,如果脫離社會、脫離工作崗位過久,重新進入前,內心多少有些糾結和焦慮。
  • 做好這些準備 順利過渡小升初銜接
    小升初是一個新的開始,也是一個新的起點,該如何適應初中的學習和生活,更好地做好小升初的銜接,從這個假期開始提前做好準備是必不可少的。本期《課堂外》將由蘭州市第五十四中學高級教師、城關區名班主任張瑋給準初一新生們講講如何做好小升初的過渡銜接。了解小學與初中的不同即將成為初一新生的同學,在心理年齡上仍處於半幼稚、半成熟;半獨立、半依賴的狀態。
  • 生完孩子還要工作?母乳餵養的「背奶族」寶媽,要多注意這幾點
    ,更多角色轉換的變化,當生了孩子之後,更是要適應在寶媽和職場工作人員之間的變化。就是那些休完產假之後,當時回到工作崗位按時上班,每天要為孩子備奶的寶媽們,稱之為背奶族。這類的寶媽們為了能既不耽誤工作的同時,也要給寶寶補充營養,所以才不得已出此下策。而這些背奶一族當中,據統計北京女性所佔的比例是最大的。
  • 節後如何幫助孩子,愉快回歸幼兒園,家長需要提前做好引導
    04,假期和爸爸媽媽一起度假,一時無法適應親子脫離這些因素都給孩子節後入園帶來一些麻煩,所以家長需要提前調整孩子的行為和心態。假期結束後,爸爸媽媽要去上班,寶寶要去幼兒園,讓孩子知道假期結束日,就是要去幼兒園的日期。
  • 哺乳期媽媽回歸職場,給孩子轉奶粉還是背奶?其實還有第三條路
    而產假的結束,總是有一點「殘忍」。一想到回歸職場後,孩子就喝不上「新鮮出爐」的母乳,而且要被迫和孩子分離,很多媽媽就會焦慮,我也是這樣。怎麼解決上班以後孩子的吃奶問題,是讓孩子轉奶粉,還是背奶呢?還有沒有其它更好的解決辦法?對於那時即將回歸工作的我來講,這是一個頭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