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走到哪,「小尾巴」跟到哪,面對黏人寶寶,媽媽可以這麼做

2020-09-06 母嬰育兒研究室

你家寶寶黏人嗎?媽媽走到哪裡,「小尾巴」就跟到哪裡;稍稍分開一小會兒,就哭鼻子喊媽媽;別的小朋友都在玩耍,就自家娃抱著大腿不肯去,要不就央求媽媽一起去……

為了黏人的寶寶,媽媽爸爸們也使出了渾身解數,比如:爸爸或玩偶臉上戴著用媽媽照片做的面具哄寶寶,有的甚至穿上了裙子,製造媽媽在身邊的假象。

黏著媽媽的勁兒,可著實令爸媽頭大。不僅讓父母做不了其他事,也不利於寶寶獨立性格的養成。那,該怎麼辦呢?

寶寶愛黏人的原因

黏人,是寶寶的一種正常的情感需求,對熟悉的親人(主要看護人)逐漸產生依戀情緒,這是寶寶成長中必須經歷的心理發展過程,它關係到寶寶的安全感、獨立性、自信心等的建立。

根據生活環境的不同,寶寶的依戀類型分為三種:安全型依戀、迴避型依戀、反抗型依戀。安全型依戀為良好的、積極的狀態。若寶寶沒有形成安全型依戀,就容易產生分離焦慮,與媽媽(主要看護人)分開時,就會因缺乏安全感出現各種的不良情緒,他們常常會大哭大鬧,難以適應他們不在身邊的新環境。

迴避型依戀和反抗型依戀則為不安全型依戀,是消極的狀態,爸媽要多觀察寶寶,如果是後兩種狀態,更要多關心寶寶,正確疏導。

面對寶寶黏人的情況,首先需要父母接納這種行為,然後進行正確引導,緩解寶寶的焦慮情緒,從而改善寶寶黏人的情況。

正確應對寶寶黏人

① 建立安全感

爸爸媽媽要讀懂寶寶的行為和情緒,及時併合理回應寶寶的需求,幫助調節他們的情緒,讓寶寶知道父母在關注他們。

通過撫觸、高質量陪伴、溝通等方式,告訴寶寶,爸爸媽媽是愛著TA的。有了安全感,寶寶才能更加獨立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② 創造機會讓寶寶多接觸其他人

除了媽媽(主要看護人)外,讓寶寶與其他家庭成員建立同樣的安全感,在日常生活中與寶寶多接觸多陪伴,一起玩遊戲、講故事等。

等寶寶大些,鼓勵寶寶探索新環境,如小區、公園等公共環境,創造機會讓寶寶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在獲得快樂的同時,慢慢建立自信和獨立性。

③ 給寶寶自主的權利

學會放手,在陪伴中,讓寶寶佔據主導,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寶寶自己選擇玩什麼,怎麼玩,讓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去活動,而非媽媽來做決定。包辦太多,限制太多,無原則寵溺太多,容易讓寶寶對媽媽的產生不健康的依戀。

④ 興趣愛好的培養,給予適合年齡的「任務」

與寶寶在一起時,可以讓他們一起做適合年齡段的任務,比如:一起整理玩具、一起做家務、一起繪畫、搭積木等,在此過程中,觀察寶寶的興趣愛好,慢慢培養,讓寶寶認識到,離開媽媽,還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做。

⑤ 短暫的分離練習

寶寶先離開自己,會讓他們對分離接受得更為容易。如,當寶寶自己爬到另一個安全的房間時,不立即跟上去,等上一兩分鐘再過去。

安全感的建立和自主獨立性的建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操之過急容易傷害寶寶的心理。寶寶得到父母愛的回應,又成長,他們會逐漸認識到爸爸媽媽不在,並沒有那麼害怕,自己有其他的家人、小夥伴一起玩,有玩具、積木、橡皮泥等好玩的事兒可以做,那麼分離焦慮就會逐步消失,寶寶會越來越適應新的環境,也會更加獨立、自信。

對於家長來說,愛有分寸,無原則的保護與溺愛會讓寶寶更加黏人,有時適當放手,可以讓寶寶更好更快地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轉發分享加關注哦

相關焦點

  • 寶寶太黏人,就像寶媽的「小尾巴」,寶爸無奈只能做個「假媽媽」
    文|小豆芽育兒記大部分寶寶都非常黏媽媽,這或許這就是母子連心,雖然寶寶黏媽媽,寶媽會有很有成就感,但走到哪裡都有個「小尾巴」,這對寶媽來說也是一件頭疼的事情!寶寶太黏媽媽,寶爸無奈做了個「假媽媽」寶寶太黏人會有哪些苦惱?日本有一位寶媽感悟頗深,寶寶今年1歲多,性格十分活潑,雖然寶寶非常可愛,但就是太粘媽媽,一刻也不願分開的那種。
  • 寶寶看到媽媽就不乖?面對無比黏自己的寶寶,聰明的媽媽會這麼做
    「我在衛生間洗臉刷牙,奶奶給寶寶餵飯,吃得好好的,一看到我出來了,立馬不肯吃了,要我喂,我趕著上班呢,哪來得及,他就哭」「我家的也是,剛跟人說平時多乖,一看到我了,有多不乖就多不乖,真是打臉!」以上,都是老母親在後臺留的言,百感交集又一臉懵逼。
  • 面對愛黏人的寶寶,媽媽們需要懂得放手,學會這5招很重要!
    我就像《爸爸去哪兒》裡面的「甩手」媽媽一樣,雖然人沒跟去,但腦子裡裝的都是他們。這不,又想起他們出門前的那一幕:小樂樂站在門口,一隻手提著垃圾袋,一隻手瀟灑地朝著我揮了揮:「媽媽,我和爸爸出去玩啦,垃圾我們來丟,拜拜!」
  • 我的世界:用Python為自己建一個跑到哪就跟到哪的小尾巴
    在「我的世界」裡為自己打造一個自己走到哪就跟到哪的「小尾巴」吧。還可以讓有用的「小尾巴」跟著你走喲。例如讓工作檯跟著自己跑,隨時打開就可以打造有用的裝備啦~~。計算玩家與小尾巴之間的距離分別取得玩家的XYZ坐標與小尾巴的XYZ坐標,相減後再平方再相加再開方就是小尾巴與你之間的距離了喲。
  • 小寶寶以下行為很黏人,卻是愛媽媽的表現,快接受寶寶的告白吧
    怎麼她家千金事事都要跟著,從出生到現在,居然沒有一刻能離開她的,甚至連睡覺都要插在兩口子之間,這讓她不禁發出疑問:「為何我家寶寶這麼黏人呢?甚至到了讓人討厭的地步。」只不過小寶寶不懂這些,他們更傾向於用本能去行動,為了讓閨蜜了解寶寶對她的愛意,我就給她講述了寶寶的「所思所想」,那些所謂的黏人,都是寶寶對媽媽的告白哦。
  • 媽媽跟奶奶哪一個更適合帶寶寶?
    可是同時對於媽媽們來說,生寶寶的過程也是非常艱難的。她們需要忍受著十級疼痛,將寶寶帶到這個世界上。然而這一切並沒有結束,在生下寶寶之後如何帶大寶寶更是一個大的難題。因此,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都因為工作與家庭的原因,沒有辦法親自照顧孩子,只能將寶寶交給家裡的老人。網上有過這樣一個調查問媽媽和奶奶哪一個帶得出來的寶寶更加聰明。針對這個問題也有專家做了專門的調查,說其實爸爸帶出來的寶寶更加聰明。
  • 寶寶黏媽媽 甜蜜負擔怎麼解?
    媽媽對寶寶的濃濃的愛,可以讓寶寶感受到自己是被這個世界接納並喜愛,並建立最初對這個世界的信任和安全感。  6個月-2歲  等到6個月-2歲,這個階段,寶寶開始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個時候,當你準備離開寶寶時,要告知寶寶暫時看不見媽媽,並不是媽媽不在了,一會就會回來。 比如,告知寶寶你要去做什麼,在什麼時候會回來。
  • 靈籤佔卜:新年你會送媽媽哪款項鍊?測你跟他能不能走到最後?
    靈籤佔卜:新年你會送媽媽哪款項鍊?測你跟他能不能走到最後? 至於你們兩個人的感情可以一直持續下去,其實這也是可以預料到的事情!
  • 媽媽只要一離開,寶寶就會哭鬧,寶寶太黏人不是好事
    只有生了孩子,才能夠體會到母親的不易。沒生孩子之前,生活很自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會有太多的顧慮。可是有了孩子之後,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自由時間,每天24小時都要為孩子「服務」,孩子也對媽媽格外依賴,不讓媽媽離開自己半步,有些寶媽很享受這種被寶寶需要的感覺,但是孩子太黏人,會產生一些危害。
  • 「爸爸,媽媽別去上班,陪我玩」寶寶黏人,原來是缺乏安全感?
    文|桃小真育兒本內容由桃小真育兒原創,喜歡文章請點個讚,謝謝支持,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觀點和個人轉發!明天就到是雙十一了,今天這篇文章是給粉絲的抽獎福利,尤其是家裡有0~3歲寶寶的家長別錯過了,文末有具體抽獎方法。
  • 孩子特別黏人,媽媽該怎麼做?孩子年齡不同,做法也不同
    上個周末,蕾蕾爸爸約了幾個同事去郊區釣魚,幾個人都帶上了家人,一起十幾個人,還有四個孩子,好不熱鬧。可是到了目的地,蕾蕾卻不和其他小朋友玩,而是在爸爸媽媽附近玩著石子兒。而且,她總是過一會兒就央求媽媽帶她去散步。她央求媽媽的時候,不是走到媽媽的身邊,而是在原地一次次地喊媽媽。媽媽一開始是建議她去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但看到她沒動,又一次次喊,只好無奈妥協,陪她散步。
  • 闢謠:寶寶愛黏人,只因媽媽陪得少?心理學家:注意「心理陪伴」
    3歲之前,他也不是這樣黏人的娃,甚至姥姥還誇過他:「這孩子一點也不纏人。」但這兩個月來,他性情大變。於是家裡的長輩分成了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孩子這麼黏人,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你還是應該再多陪他玩。
  • 11歲王詩齡近照,走哪跟哪被媽媽李湘「嫌棄」:快點開學吧
    李湘發文表示,從過年到現在一直都在帶娃,而且走到哪帶到哪。和全國大多數家長一樣,李湘現在最大的心願,莫過於學校早點開學,快點讓家裡的寶貝回到學校的懷抱。看得出來,由於特殊時期的影響,李湘成了全職帶娃媽媽。
  • 15個月寶寶,總是跟著媽媽做小尾巴,該陪他玩些什麼遊戲?
    因為疫情,全國人民大多數都宅在家裡為抗擊疫情做著一份小小的貢獻。這可難壞了很多媽媽,不能出門,家有15月齡小寶寶,每天像個小尾巴似的跟著,啥都幹不了,啥都幹不好,想有效陪一下孩子,卻又不想把孩子扔給玩具和電子產品,怎麼辦?
  • 我的媽媽,你在哪?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想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有媽的孩子像寶,沒媽孩子像草。留守在家的孩子像什麼?媽媽你在哪?怎麼還沒回來?怎麼才陪我幾天又走了,要走很久很久才來看我。嗚嗚嗚......媽媽,我要變成一根細發,在你不經意間偷偷地溜進你的行李箱啊!媽媽,我要變成一朵雲,掛在高高的空中望著你呀!
  • 寶寶很黏人,媽媽很煩躁,五招就能解決
    相信大多數寶媽們都有這種體驗,寶寶十分黏人,尤其是媽媽,很多時候,爺爺奶奶說孩子太戀媽媽了,這樣不行,而媽媽除了被寶寶黏的什麼都幹不了外,還承受著爺爺奶奶的壓力,就很容易煩躁,從而可能就會對寶寶發脾氣,寶媽們怎麼應對黏人的寶寶呢?來聽聽我的小妙招吧。
  • 寶寶「黏人」不是缺乏安全感,這樣做,區分娃屬於哪種依戀類型
    媽媽急著坐地鐵,本想拉起女孩就跑,可孩子一直拖著媽媽的大腿,嘴裡說著:「媽媽抱我」。媽媽有些不耐煩,「天氣這麼熱,怎麼抱你?跟著媽媽走,我們早點回家。」女孩還是不肯,委屈地望著媽媽,最後媽媽實在失去了耐心,拖著孩子走了。一.寶寶「黏人」,是缺乏安全感嗎?
  • 幼兒園放暑假,寶寶黏人又哭鬧多咋辦?媽媽用「魔法問句」搞定他
    孩子也是一樣,需要我們跟他互動、跟他一起玩。他為什麼淘氣?黏人?犯渾?哭鬧?因為他覺得工作搶走了爸爸,手機搶走了媽媽,電視搶走了爺爺奶奶……大家都在家,卻沒有人陪他!那麼故意來搗亂也就情理之中了。我兒子就會直接說:「媽媽,你不要看手機,你聽我說」,或者給爺爺說:「你不要看電視,看我!」
  • 全職媽媽/職場媽媽都需要的育兒神器,有它!寶寶健康成長沒問題
    ,讓寶寶安全媽媽放心。開啟哭聲安撫的功能,就能啟用媽媽原聲安撫、柔和音樂安撫、暖光小夜燈安撫,3步安撫,舒緩寶寶情緒。原聲安撫為什麼要把這個功能再介紹一遍呢?當然是因為它真的很實用啦!有了原聲安撫就像多了一個媽媽分身。
  • 寶寶咬媽媽乳頭,媽媽可以這麼做!
    通常來說,寶寶到4-6月齡就會開始慢慢萌發出乳牙,在長牙期間,寶寶的口腔,尤其是牙床可能會因為瘙癢、疼痛而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很多時候寶寶都會依靠咬東西來緩解不適症狀,這就讓很多母乳餵養的媽媽陷入了兩難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