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假期快到,香港各高校陸續開始放假了
小編也剛剛結束在科大的第一學期
🤓 🤓 🤓
有的同學很好奇 在香港讀研究生 ,平時的上課內容都是什麼,考核方式都有哪些,老師都在什麼水平等等。
今天想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香港讀教育專業的經歷,希望能給學弟學妹一個參考,和能讓大家了解一下香港的教育、上課方式等。
先簡單介紹一下,小編就讀的是香港科技大學
[ 文學碩士-國際語言教育-對外漢語分支 ]
簡稱
MA-ILE-TCSL
英文的全稱
Master of Arts, International Language Education
Teaching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
這個專業的另外一個分支是TESL對外英語,這裡要提一下的就是,TESL這個分支對雅思的寫作要求比較高,需要達到7分。
第一學期我們需要修四門課,有兩門必修課是TESL和TCSL的學生一起上的大課,其它兩門,可以選TE與TC皆可以上的「General Elective - 綜合選修課」,亦可以選所屬分支的課,即「Concentration Elective - 專業分支選修課」。
這個學期除了兩門必修,小編選的另外兩門皆是TCSL分支的課程。四門課程名稱如下:
必修課
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二語習得】
2.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Curriculum Design【語言教學法與課程設計】
專業分支課
3. Mandarin Chinese Grammar for L2 Chinese Teachers
【對外漢語語法】
4. Chinese Writing and Culture
【漢字與漢語文化】
教學周一共12周,研究生的每門課一周一節,每節三小時。與內地大學的18周教學周相比,時間短了很多,這意味著課程進度也會比較緊湊,不能夠拖沓。
相信大家最關心的可能是每一門課是怎麼評估、有什麼作業、評分嚴不嚴格等等這些方面。大家總是聽說香港讀書學業很繁重,每天都要熬夜到兩三點,甚至通宵趕任務。
究竟香港讀研課業多不多呢?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專業每門課都是怎麼考核的:
a. 2,000 字的文獻綜述(個人)
b. 3,000 字的研究論文(個人)
c. 課程設計海報展示(小組)
a. 課程設計海報展示(小組)
b. 根據海報設計一份具體的課程計劃(小組)
c. 期末考試(個人)
a. 語法點講解展示(小組)
b. 漢語語法課堂測試(個人)
c. 研究論文 (個人)
a. 課堂測試 (個人)
b. 漢字文化講解展示 (小組)
c. 4,000 字研究論文(個人)
這樣看下來,大家覺得作業多不多呢?
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這讀書時感觸較深的幾個點:
香港高校還是創造了很多機會讓學生和老師有直接的交流溝通。
例如很多課程老師會在每一節課課後通過教學平臺根據當天上課內容提出一個話題,讓同學在下面留言討論或者提問課上不清楚的內容,老師會進行一對一的回覆解答,有時候我能看見老師回復到凌晨,十分的敬業。
再比如我們交上去的論文,有的老師會給我們每個人的論文進行一對一的點評,挑出文章裡的亮點,又或者根據你論文的細節提出建議和改進的地方,與以往很多老師只是看完論文然後打上分數不同,但這種一對一的點評能讓學生知道自己的論文亮點在哪,不足之處在哪,需要改進的地方在哪,有反饋,學生才會有進步。
還有就是,很多門課的小組作業在定題目之前,會和老師約談,老師根據你的proposal給出建議,指出哪個方面需要改的,哪個方面需要拓展的,等等,不會讓你往錯誤的方向完成作業。
和老師聊天時,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
「我們不想讓你們去記、去複述我們課上講過什麼,我們希望你們把課上教的東西與自身情況結合,做出一個屬於自己的作品。」
有兩門課需要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製作一個海報,到期末會有一個海報展示活動,人文學院的老師們都被邀請來參加,並根據海報向我們進行提問,老師根據我們的海報內容、展示過程等方面進行打分。
我當時為了這個海報設計,學會了很多Photoshop的快捷鍵,看著自己一點一點排版好的海報,真的比寫完一篇論文更有成就感。
相信大家多多少少有聽說「Freerider」這個詞,是用來形容小組作業裡無貢獻不幹活到作業要上交的時候十分厚臉皮的要求加上自己的名字並且老師對此一律不管。以至於很多遇到freerider的人會有這樣的想法:
但是,在這個專業裡,我們不會遇到這種freerider。
很神奇的是,這個專業的TC分支剛好都是大陸來讀書的小夥伴,大家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專業,都十分上進、有責任心。
每次小組討論大家都十分積極,比如在大家共同設計一個課程的時候,大家根據自己不同的專業知識或經歷提出各種idea,讓整個課程變得豐富多彩又嚴謹富有邏輯。每個小組作業完成後,我都收穫很多,並且和小組成員關係變得更親近。
在香港讀語言教育這個專業,我遇到來自香港、北京等有名的教授,遇到精通中文語法的日本老師,遇到會10幾種語言乃至手語的老師。這個學期我收穫了許多,並且非常期待下學期的課程與學習生活。
希望大家都可以選擇真正喜歡的東西,並且堅持自己所選擇的道路。
最後祝大家學習進步,假期快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