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在港科大讀對外漢語專業碩士的一些感受

2021-02-15 港漂青年

聖誕假期快到,香港各高校陸續開始放假了

小編也剛剛結束在科大的第一學期

🤓 🤓 🤓

有的同學很好奇 在香港讀研究生 ,平時的上課內容都是什麼,考核方式都有哪些,老師都在什麼水平等等。

今天想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香港讀教育專業的經歷,希望能給學弟學妹一個參考,和能讓大家了解一下香港的教育、上課方式等。

先簡單介紹一下,小編就讀的是香港科技大學

[ 文學碩士-國際語言教育-對外漢語分支 ] 

簡稱

MA-ILE-TCSL

英文的全稱

Master of Arts, International Language Education

 Teaching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

這個專業的另外一個分支是TESL對外英語,這裡要提一下的就是,TESL這個分支對雅思的寫作要求比較高,需要達到7分

第一學期我們需要修四門課,有兩門必修課是TESL和TCSL的學生一起上的大課,其它兩門,可以選TE與TC皆可以上的「General Elective - 綜合選修課」,亦可以選所屬分支的課,即「Concentration Elective - 專業分支選修課」

這個學期除了兩門必修,小編選的另外兩門皆是TCSL分支的課程。四門課程名稱如下:

必修課

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二語習得】

2.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Curriculum Design【語言教學法與課程設計】 

專業分支課

3. Mandarin Chinese Grammar for L2 Chinese Teachers
【對外漢語語法】

4. Chinese Writing and Culture
【漢字與漢語文化】

教學周一共12周,研究生的每門課一周一節,每節三小時。與內地大學的18周教學周相比,時間短了很多,這意味著課程進度也會比較緊湊,不能夠拖沓。

相信大家最關心的可能是每一門課是怎麼評估、有什麼作業、評分嚴不嚴格等等這些方面。大家總是聽說香港讀書學業很繁重,每天都要熬夜到兩三點,甚至通宵趕任務。

究竟香港讀研課業多不多呢?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專業每門課都是怎麼考核的:

a. 2,000 字的文獻綜述(個人)

b. 3,000 字的研究論文(個人)

c. 課程設計海報展示(小組)

a. 課程設計海報展示(小組)

b. 根據海報設計一份具體的課程計劃(小組)

c. 期末考試(個人)

a. 語法點講解展示(小組)

b. 漢語語法課堂測試(個人)

c. 研究論文 (個人)

a. 課堂測試 (個人)

b. 漢字文化講解展示 (小組)

c. 4,000 字研究論文(個人)

這樣看下來,大家覺得作業多不多呢?

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這讀書時感觸較深的幾個點:

香港高校還是創造了很多機會讓學生和老師有直接的交流溝通

例如很多課程老師會在每一節課課後通過教學平臺根據當天上課內容提出一個話題,讓同學在下面留言討論或者提問課上不清楚的內容,老師會進行一對一的回覆解答,有時候我能看見老師回復到凌晨,十分的敬業。

再比如我們交上去的論文,有的老師會給我們每個人的論文進行一對一的點評,挑出文章裡的亮點,又或者根據你論文的細節提出建議和改進的地方,與以往很多老師只是看完論文然後打上分數不同,但這種一對一的點評能讓學生知道自己的論文亮點在哪,不足之處在哪,需要改進的地方在哪,有反饋,學生才會有進步。

還有就是,很多門課的小組作業在定題目之前,會和老師約談,老師根據你的proposal給出建議,指出哪個方面需要改的,哪個方面需要拓展的,等等,不會讓你往錯誤的方向完成作業。

和老師聊天時,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

「我們不想讓你們去記、去複述我們課上講過什麼,我們希望你們把課上教的東西與自身情況結合,做出一個屬於自己的作品。

有兩門課需要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製作一個海報,到期末會有一個海報展示活動,人文學院的老師們都被邀請來參加,並根據海報向我們進行提問,老師根據我們的海報內容、展示過程等方面進行打分。

我當時為了這個海報設計,學會了很多Photoshop的快捷鍵,看著自己一點一點排版好的海報,真的比寫完一篇論文更有成就感。

相信大家多多少少有聽說「Freerider」這個詞,是用來形容小組作業裡無貢獻不幹活到作業要上交的時候十分厚臉皮的要求加上自己的名字並且老師對此一律不管。以至於很多遇到freerider的人會有這樣的想法:

但是,在這個專業裡,我們不會遇到這種freerider。

很神奇的是,這個專業的TC分支剛好都是大陸來讀書的小夥伴,大家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專業,都十分上進、有責任心。

每次小組討論大家都十分積極,比如在大家共同設計一個課程的時候,大家根據自己不同的專業知識或經歷提出各種idea,讓整個課程變得豐富多彩又嚴謹富有邏輯。每個小組作業完成後,我都收穫很多,並且和小組成員關係變得更親近。

在香港讀語言教育這個專業,我遇到來自香港、北京等有名的教授,遇到精通中文語法的日本老師,遇到會10幾種語言乃至手語的老師。這個學期我收穫了許多,並且非常期待下學期的課程與學習生活。

希望大家都可以選擇真正喜歡的東西,並且堅持自己所選擇的道路。

最後祝大家學習進步,假期快樂哦~

相關焦點

  • 案例丨我在美國讀碩士教漢語的初體驗
    我叫王春婧,2016年8月起在美國東密西根大學攻讀第二語言教學專業碩士,同時擔任密西根州安娜堡Saline校區中文老師。
  • 專訪丨憑藉耶魯教授的推薦信,我拿到了港中文和港科大的錄取offer!
    我本科學的是金融數學,同時也輔修了英語專業。當時填志願的時候,其實也不清楚自己喜歡什麼,索性就跟大家一樣,填了一個商學院下面比較熱門的選擇。進到大學後,我發現自己也沒有那麼排斥和討厭它,雖然不是百分百地喜歡,但是我至少能夠學下去。正是在這個階段,我才產生了讀 PhD 的想法。
  • 最好的時光:對外漢語專業考研解析
    對外漢語專業不是簡單地等於「外語+漢語」。它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有自己的學科特性。其「全名」是對外漢語教學,即對外國人的漢語教學。由於教學對象是外國人,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外語即學生的母語,來解釋一些漢語問題。可以說,外語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經常使用的一個重要工具。
  • 七個方面幫你詳細解讀『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和』對外漢語專業』的...
    很多考研er們是不是在為專業與院校糾結呢?況且有些專業名字類似,但是其實兩個不同的專業,選錯了專業可能會導致白白浪費一年的時間哦!那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漢語國際教育vs對外漢語專業的不同點~   1、培養目標不同   漢語國際教育和對外漢語聽起來比較像,但是漢語國際教育屬於專業碩士,而對外漢語屬於學術型碩士。
  • 零距離看專業:對外漢語專業開設課程及就業
    (提問人:秀兒 來源地區:上海)   答:(河南師範大學:但漢愈)在我們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和對外漢語專業在一個學院。有些大課我們是混在一起上的。我是這樣看待兩個專業的不同的:漢語言文學史傳承,對外漢語是傳播。所以在知識的精確度上應該是更高的。
  • 漢語國際教育vs對外漢語專業?你還傻傻分不清嘛
    對外漢語是傳統的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教育,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科學碩士」(或稱「學術型碩士」),比較注重理論研究,關注的是漢語本體以及「什麼是、如何學、如何教」對外漢語等問題; 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主要側重實踐,即對外漢語教學本身,是「專業碩士」(或稱「專業學位碩士」)。
  • 2017考研專業:對外漢語——最好的時光
    對外漢語≠外語+漢語  對外漢語是一個獨立的專業,兼顧了東西方語言的特色與美麗。作為一門交叉應用型學科,它在課程設置上不同於一般大學中的語言文學專業。  對外漢語專業要學習3方面的知識:文學、文化和語言。
  • 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科定位和課程設置
    但「對外法語」的碩士以及「DEA」(中文叫「深入學習文憑」)才是真正的對外法語專業文憑,也就是說,一般本科的「對外法語」專業畢業生,還不能成為合格的對外法語專業教師,不能獲得教師資格。在研究生階段,重點開設的課程有教學法概論、應用語言學、語法、語音、法國文學和文化以及實踐觀摩,後者佔約1/3 的學習時間。
  • 港科大喊你報名讀研究生!每月每人獎18030元港幣!
    港科大喊你報名讀研究生~每月給每個研究生
  • 香港數據科學碩士 | 港大 PK 港科 PK 港中深
    港科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在2020年QS計算機科學學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第26位,下面給大家介紹港科的大數據科技碩士。● 由港科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和數學系共同開設● 項目時長:1年(full-time)● 項目學費:HK$210,000(2020Fall)● 申請費:HK$450 ● 申請截止時間:第一輪:2020年1月1日;第二輪:2020年3月1日港科大數據科技碩士需要修30個學分,12個必修課學分+18個選修課程學分,具體課程如下
  • 2021考研,對外漢語教學考研專業介紹
    考研熱門專業:對外漢語教學專業介紹對外漢語教學是文學學科下設的一個自設二級學科或研究方向。這個專業主要學習三方面知識:文學、文化和語言。比如: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對外漢語系:對外漢語系現有對外漢語本科專業和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課程與教學論(對外漢語教學)三個碩士專業。
  • 港科大全球運營究竟是個什麼專業,讓入讀學姐感到如此驚豔?
    文| Bella,港科大全球運營理學碩士
  • 對外漢語專業就業前景慘澹
    (來源:中國日報)中國日報5月13日電(記者張玥、孫曉晨) 4月底,李果(音)完成了在秘魯一年的漢語教學志願者工作,回到了中國首都北京。她今年26歲,是北京語言大學的在讀碩士研究生,將於今年7月畢業。今年是李果攻讀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第七年了,但是她還沒有找到全職工作。
  • 我親歷的對外漢語教師培訓
    一日在新浪博客中遨遊,無意之間闖入了「對外漢語教師之家」博客,並從那裡連結到「中國語言資源開發應用中心」網站了解到研修院四月的春季培訓班課程。在與中心老師簡短的網上交流後,我決定參加研修院的培訓。      離開祖國已經快10年了,這期間在與他國公民交往的過程中,我總有自己對中國語言和文化缺乏深度了解的感受。
  • 2020香港碩士|港浸會多個專業延期截止,科大接受多鄰國成績申請
    2020香港碩士的申請已經進入白熱化,不少同學已經收到了港校的offer,對於沒有收到offer的同學也不要著急。港校的部分專業已延期截止申請。受疫情影響,暫無語言成績的同學們,好消息來了!科大可接受多鄰國考試申請,同時多個港校可接受後補語言成績進行申請。
  • 港科夜聞|香港科大商學院為亞洲區專業人士推出本港首個「國際工商管理碩士數碼課程」
    1、香港科大商學院為亞洲區專業人士推出本港首個「國際工商管理碩士數碼課程」。香港科大商學院推出國際工商管理碩士數碼課程,開創亞洲先河,率先採用彈性網上學習模式的課程,為區內有意進修的專業人士提供靈活進修選擇,切合不同的職業模式,突破地域限制。國際工商管理碩士數碼課程的畢業證書,與香港科大全日制和兼讀制的工商管理碩士課程一樣,均由香港科大頒授。學員只須於課程的首周親身到校園上課,其餘科目可在網上學習。
  • 2017考研:對外漢語碩士就業最好的十所學校
    2017年對外漢語碩士考研就業最好的10所高校,小編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你選擇院校有所幫助。   漢語文化學院作為北師大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窗口,擔負著培養前來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各國留學生(其中包括本科生和長期、短期語言生)以及「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兩個專業的中外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的教學任務,同時,還擔負著培訓國內外漢語教學師資以及有關對外漢語教學學科學術研究的任務。
  • 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專業簡析,大學生現身說法篇
    以下是正式開始砌這篇字之前想要說的一些廢話。   這可能是個對「對外漢語」這個專業很不怎麼樣的介紹,因為這是一個很不怎麼樣的外漢人寫的。   不敢奢望這篇文章會對即將面對高考、面對志願表的你有什麼幫助或啟發。如果真有的話,那是我的運氣,更是我的榮幸。
  • 跨專業學習ICA國際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的方法
    作者本人作為一名大三的在讀生,主修的專業是旅遊管理,最初對外漢語也是從來沒有接觸過,一竅不通,後來考研想要考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因此在大三上學期,還不怎麼忙的情況下,選擇了想考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提前了解對外漢語考試內容以及形式。
  • 對外漢語真的很熱嗎?告訴你一個你不了解的對外漢語!
    但是作為一名不太資深,但是卻也在對外漢語行業從業七八年的外漢人我,看到這些劇情的時候,心裡只有一個想法:what? 這是認真的嗎?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對外漢語吧!對外漢語,就是教外國人漢語的專業。本科研究生專業都是對外漢語專業,但是如果你問我當初為什麼選這個專業,我真的只能回答說我也不知道,填志願的時候我根本對這個專業沒有任何認識了解。但是既然選了,就還是認真學吧,一條道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