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在溝通中抓狂,不如安靜下來讀讀這幾本書

2020-12-27 職心眼兒

從小我們被教育「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真到了畢業,才發現原來「數理化」好,並沒有什麼卵用。現實職場中還有一句話,叫:幹得好不如說得好。雖然每個人都會說話,但話說的是不是在點上,有沒有效果,領導能不能GET到重點,都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工作評價。而平時與同事、合作夥伴的團隊合作,又會決定著你的工作能不能順利開展,會不會出成績。

一開始嘮嘮叨叨說了一堆,其實是想表達一個觀點:對於職場人來說,溝通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基本能力,直接決定著每一個人的職業生涯。那麼,今天我就選擇了幾本溝通方面的經典書籍,推薦給你,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1、《非暴力溝通》

為什麼溝通中會出現「暴力」呢?我們的第一反應很可能是親人之間的家庭冷暴力。但其實,很多工作場景,同樣會出現各種「不友好」,造成對對方的傷害。可以說非暴力的溝通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身邊出現。那我們要忍氣吞聲地默默忍耐,還是「誰怕誰」地懟回去?在盧森堡博士的這本《非暴力溝通》裡,我們看到了另外一種解決方案,那就是「自然流露的愛」。克服天性中的條件反射,用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實現語言溝通的最優效果。

2、《溝通的藝術》

如果說,溝通是一門藝術,相信你不會覺得驚訝。明明是一樣的話,同事的表達和自己說出的效果竟然會有天壤之別。也許你會說這是人品問題。那麼,優質的溝通也就是我們攢人品的過程。這本書再版10餘次,不僅從看入人裡的溝通者、看出人外的溝通信息,以及看人之間的關係演變三個方面將溝通這件事說透,而且給出了切實可行的提升方法。讓我們有章可循的真正掌握「溝通」這門藝術。

3、《橫向領導力》

職場裡,接到一項棘手的任務往往不是最難的,而在於平級團隊的合作中,如何實現最高效率,達到最大效果,讓很多人頭疼不已。那麼這本《橫向領導力》就專門為團隊中的成員,提供了三大策略、五個步驟,幫助讀者實現對團隊的側面領導。由於缺少了職級之間的硬性領導地位,所以要學會巧妙運用影響力去影響團隊成員,從而主動把握自己的職場生涯。你有沒有遇到過「豬一樣的隊友」呢?有了這本書,相信你們的團隊就會變得所向無敵,有如神助了。

4、《關鍵對話》

什麼樣的對話算是「關鍵」的?跟老闆談升職加薪,給下屬安排工作,要求團隊周末加班……在面對這些難以解決,卻又對工作生活有重大影響的「關鍵時刻」,我們在頭疼的同時,會如何處理呢?默默地裝作什麼都沒發生,還是快人快語地有啥說啥,或者直接拍案而起,直接下達最後通牒?相信很多人都會不知如何表達,最終導致雙方都不愉快。這本《關鍵對話》就深入剖析了溝通中容易被忽視的盲點,並提供了很多具有操作性的交流、傾聽技巧,使我們再次遇到「關鍵時刻」時,能夠告別慌亂,應對自如。

5、《高難度對話》

乍看起來,這本書與《關鍵對話》很像。都是面對不好溝通的對象,做出分析,運用技巧,從而順利達成交流目的。但不同的是,這本書從更加深入的人性本質出發,說明之所以很多對話是「高難度」的,是因為有6大需求沒有本滿足,分別是:安全、冒險、成長、接納、關聯、價值,並由此引申出六種解決工具和技巧。有了趁手的兵器和一身的本領,還有什麼溝通不能解決的問題嗎?

正如我們在學生時代習得的「數理化」一樣,溝通能力同樣可以通過不斷的練習和實踐獲得。而不是大多數人口中所謂的「天生的」。只是,我們在學校裡沒有這門課,進入社會後又發現很重要,才導致出現各種溝通問題和苦惱。今天的5本書,都是溝通領域中的經典之作,希望能夠幫到你。

成功的溝通,就像好的舞蹈。要看我們「跟」別人做了什麼,而不是我們「對」別人做了什麼。——《溝通的藝術》

相關焦點

  • 與其花錢上作文課,不如精讀這本書,親子共學作文書
    與其花錢上作文課,不如精讀這本書詩人杜甫曾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見,要想寫好作文,必須喜歡讀書。讀書是寫好作文的前提,我們甚至可以說,不喜歡讀書,想寫好作文幾乎不可能。世界兒童文學作家,義大利的賈尼·羅大裡的這首詩說的極為恰當:「做一張桌子, 需要木頭;要有木頭, 需要大樹; 要有大樹, 需要種子;要有種子, 需要果實; 要有果實, 需要花朵; 做一張桌子, 需要花一朵「」。可見,作文是一個複雜問題,想寫好作文和很多因素有關係。而喜歡讀書只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書是唐曉雲的《十堂作文課》,作者唐曉雲是百家講壇名人錢文忠的老師。
  • 多讓孩子們讀讀大地這本書
    李 軒金秋時節,鄞州區塘溪中心幼兒園把「課堂」搬進稻田,在一抹金色的稻浪中,讓孩子們察稻穀、拾稻穗,聽農民伯伯講故事,筆者不禁要為他們這一活動點一個大大的贊。想想我們這一代人,那是在讀大地這本書中長大、在大地的懷抱中成長的。六七歲就為田裡勞作的大人送飯,再大一點時插秧、割稻,學習與勞動,那是唇齒相依,密不可分的。
  • 讀讀這幾本書,讓我們明白什麼是勇敢
    手捧一本書,感受生活中馨香。有人說:「閱讀雖然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和厚度。」在浮躁的生活中,讓閱讀帶給我們一陣涼風,吹散燥熱;讓那一絲細雨,洗去鉛華。1.主人公便是在這種環境中逐漸成長,並在這個過程中了解勇氣的真諦。經典語錄: ●勇敢就是,在你還沒開始的時候就知道自己註定會輸,但依然義無反顧地去做,並且不管發生什麼都堅持到底。一個人很少能贏,但也總會有贏的時候。●你使用的語言再標準,也改變不了他們。
  • 職場中如何與同事相處,這本書也許就是最好的詮釋,讀讀看!
    職場中如何與同事相處,這本書也許就是最好的詮釋,讀讀看,在職場中你遇到過哪些奇葩的事情呢?是不是同事之間的關係都不能那麼要好呢?最近遇到一件特別惱火的事情,也許是我多想了,但是老闆真的讓我非常苦惱。這讓我非常的苦惱,因為本身我跟財務之間的關係,也僅限於同事之間一起吃個飯而已,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想法呢?難道說就是因為一起吃了兩頓飯?這也許就是職場上的一些潛規則吧,那麼在平時的職場中,我們會遇到哪一些潛在的規則呢?如果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本書也許會教會你如何在職場中輕鬆應對。
  • 洛克菲勒:在職場中如何與人溝通,這三個原則助你進行有效溝通
    在企業的溝通過程中,信息層層傳遞會受到外界幹擾等不可抗因素,導致信息遺失或變質。輕則導致上級對員工產生誤解,重則使員工對上級失去信任、產生跳槽想法。那麼在企業中,如何進行有效溝通?溝通是建立在「聽」之上,如果未能理解對方的意思,這不僅是時間資源的浪費,也是加劇溝通的鴻溝。企業管理人員在傾聽時,可以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對傾訴者的問題表現出興趣並全神貫注的傾聽,必要時可以選擇一些非語言暗示,切勿打斷傾訴者或與其爭辯,更不可讓對方的情緒影響自己。
  • 別怕,這幾本書幫你解決!
    終於到了暑假了,可天公最近並不作美,颱風來襲,大雨瓢潑,甚至多地引發了洪水,這樣的日子阻止了我們帶著孩子遊歷山河湖海,與其在家裡聽著噼裡啪啦的大雨嘆息,倒不如陪孩子一起讀書,去書裡找尋晴朗的天空。想起之前陪讀媽媽陪孩子寫作業送醫事件,暑假天天被孩子圍著轉,小編隱隱地為各位媽媽捏了一把汗,給孩子講道理聽不進去,忍不住要發脾氣的你這次可以換一個方式,陪孩子一起讀讀這幾本書,讓孩子從書中感知人生的道理,小到情緒的管理,大到為人生目標的努力,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想法,重塑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 這幾本書在教育孩子之前,建議你先讀讀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道路上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教育,家長的一言一行影響了孩子的未來性格養成,幾本書推薦給作為父母的你,讓你在孩子的教育上面更加得心應手。第二,書中給出許多簡單而又實用的操作辦法,理論和實踐完美結合,使父母們不僅立刻獲得許多有效的經驗,教育意識也隨之改善。第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但告訴你怎麼能提高孩子成績,而且告訴你怎麼教孩子做人,教你怎麼培養一個自覺、自強、自立的孩子。無數事例證明,孩子最初的行為習慣都是從媽媽身上學來的。因此,面對不聽話的孩子,媽媽要特別重視榜樣對孩子的巨大影響作用,時時處處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 不如讀讀這幾本應景的好書吧!
    古往今來描寫疫病的文學作品不勝枚舉,從中我們可以讀出跨越時代、種族的人類共性,以及人類與大自然的相處之道。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推薦幾本佳作,讓焦躁的頭腦冷靜下來,等待曙光的到來吧。故事描繪了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幾個性格迥異的年輕人的一生。黑死病在故事的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眾所周知,從1348年到1352年橫掃歐洲的黑死病,在奪去無數生命,將整個歐洲變成了人間煉獄的同時,也使根深蒂固的宗教權威受到了威脅,人們的信仰開始瓦解,從而客觀促進了文藝復興運動的產生。
  • 如果有這個想法,建議你先讀讀這本書
    如果有,建議你先讀讀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正視自己的心理和情緒問題,積極去改變,才是最應該選擇的方式。就像今天安久和大家分享的這本書《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中說的一樣:能幫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 「與其跟妻子分居,不如坐下來好好聊聊,實在過不下去就離婚吧」
    我媽沒有就此善罷甘休,一直追問我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我沒辦法,只好揀那些我能表述清楚的問題跟她說了。我媽說:「兒子,與其跟妻子分居,不如坐下來好好聊聊。你現在這種做法是在逃避現實,既然問題已經出現了,你應該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
  •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憤而崛起
    白巖松為了能夠更好的和年輕學子們溝通交流,他想到了一個辦法,辦「私塾」。他從北京市的幾所高校裡招收了11名學生,給他們每個月上一天課,而這所「私塾」的名字叫做「東西聯大」這所私塾裡只有白巖松一個老師,教材都是他自己準備的,裡面的內容則全是自己的親身經歷。 白巖松為他的「東西聯大」選擇了一句座右銘:「與其抱怨,不如改變;想要改變,開始行動。」
  • 暑假到了,與其送孩子去輔導班,不如在家裡養成這幾個好習慣
    其實家長的想法都是好的,但是我還是覺得,在假期的時候,與其去讓孩子學習那些書本上的知識,不如讓孩子養成這樣的幾個好習慣,這樣才是對孩子真正的好,會影響到孩子一輩子的,並且對他今後的學習也是很有幫助的。第一,養成孩子規律的作息習慣,通常情況下,一到假期的時候,孩子的作息就變得不規律了,通常都是睡得特別的晚,然後早上又起不來,弄得生物鐘都完全亂了,其實這樣的習慣並不好,儘管是放假了,也一定要讓孩子養成一個規律的作息習慣,這對孩子今後的成長都有好處。
  • 推薦你看這幾本書
    就像書中提到的:做決策時只需要關心兩點:1、成本;2、收益。這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能決定人和事的成敗。這讓我想起之前的一個項目,過於理想化,雖然大家很有幹勁,卻越做越糟糕。由於沒有充分考慮到成本與收益之間的平衡,再加上行業意外的發生,最後徹底失敗。
  • 當孩子情緒失控時,試一試這6種溝通方式
    6個溝通案例養成孩子高情商在孩子鬧脾氣時,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很關鍵。下面的不同的溝通、處理方式,值得所有父母思考,一起來看看吧。不如換個角度來跟他們說話,告訴他們「你正在做什麼,這個行為無法表達你想說的意思。」
  • 來讀讀這本書吧
    這本書對6歲以下的父母很有借鑑意義,我今天將介紹其中的三點,如果能把這三點運用到育兒生活中,你一定會感受到孩子的改變。一一的媽媽看見了她偏安靜的性格,並且很好地接納了她;而辰辰的媽媽則一直想按著腦海中的理想型來改造她,她想把辰辰裝進模型中,卻讓辰辰成為了一個連自己都無法接納的人。
  • 書單推薦:這幾本書讀完後內心平靜且有力量
    吃正確的食物,讀有意義的書汲取的皆是營養秋老虎還比較兇猛,不如躲在家裡讀幾本好書吧沒有特意擺拍的照片搭配上親切自然的文字,會吐槽自己偶爾失敗的料理,也會記錄日常中的小確幸。內頁是用手帳的形式展現的,版式排布清新活潑,大部分照片和插畫是由她和丈夫一起完成的。她的料理沒有複雜花式的擺盤,但卻認真對待每一樣食材,家庭的菜譜按照季節變化著,在這本書中你可以好好體會日式吃飯哲學,感受不同的生活心得。
  • 旅途,如何讓孩子保持安靜?
    大孩子,聽得懂道理,大人怎麼要求怎麼做,小孩子平時不立規矩,高鐵上、飛機上、大巴車上,幾個小時的旅途累了倦了煩了,大哭小叫,吵吵鬧鬧,讓人心煩意亂,乖孩子也變成「熊孩子」。但是我覺得這主意的好處還是為了大人多一點,孩子們想玩不在乎這幾個小時。這旅途上的幾個小時,孩子們不如用來成長,因為他們早晚都要長成大人的,大人世界裡的規矩規則就是要從小培養。 不培養,不適應,不自我約束,長大了就可能火車上發飆霸座、攔著車門不讓火車準時發車,登機遲到、大巴上搶方向盤。
  • 累了就停下來看看這些人生真理:有時候,與其多心,不如少根筋!
    而你想減去的部分,應該是流向心裡的,這就是物質不滅原則,沒有憑空消失這回事。2、世界上最幸運的事情是一個好人遇到了一個懂她的好人。世界上最應該做的事情是一個好人踹掉了一個爛人。活了那麼多年了,你總該開始明白有些人值得你對他好,有些人不值得。3、溫柔要有,但不是妥協,我們要在安靜中,不慌不忙的堅強。
  • 安靜下來,聽一首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夜聽,ID:yetingfm】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有沒有那麼一刻,你特別需要安靜?我想應該靜下來睡一個覺我想應該靜下來想一個人我想靜下來忘掉那些事情我只想靜下來去反省自己我們每天行色匆匆地走在生活中,把日子過得特別浮躁。
  • 這本書用28個攻略手把手教你《學會說話》,在社交溝通中遊刃有餘
    邊看,邊自我反思一下,不停地認同作者的觀點,又把書中非常有道理和指導意義的地方劃下來,預備第二次第三次學習。說不定,以後遇到問題,還可以像出遊前做準備那樣來找點攻略。再說說書中的內容,滿滿28個實打實的溝通攻略,每一個攻略裡,有觀點有事例,還有重點突出的紅色文字和星號標出,這是筆記都給做好了嗎?作者太貼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