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越南曾滅柬埔寨,對其改土歸流設立郡縣,推行漢文化

2020-12-20 越南古與今

越南歷史上曾是稱霸東南亞的一方霸主,早在15世紀就滅了具有千年歷史的古國佔婆。之後越南的政權繼續一路南進,歷史上廣南國攻佔殘餘的佔婆人及柬埔寨的部分肥沃的土地。到越南最後一個王朝阮朝建立時,越南佔有柬埔寨近一半土地,並在明命時期設置郡縣,短暫滅了高棉王國。

所謂的大南帝國

越南阮朝冊封高棉國王並賜予漢式服飾推行漢化

阮福映在廣南國滅依託昔日水真臘地區的嘉定等地起兵復國,在屢次失敗後,阮福映最後一次起兵成功,並在1802年正式成立越南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阮朝。阮朝的建立對於高棉(阮朝將柬埔寨稱為高棉)來說是新的厄運開始,阮朝逐漸恢復昔日對高棉的宗主權,並繼續推行南進,繼續蠶食高棉領土。

1807年高棉正式恢復昔日與越南的宗藩關係,向阮朝正式朝貢。

《大南實錄》正編第一紀 卷三十三 嘉隆六年九月 真臘匿禛遣其臣屋牙位奔瀝來請封。

而且阮朝利用高棉與暹羅的矛盾,出兵高棉。1813年,嘉定總鎮黎文悅派阮文瑞出兵高棉對抗暹羅,扶立親越的高棉國王安贊(越南稱為匿螉禛)復位,此後越南在高棉建立南榮、盧淹兩越軍城堡,越軍成為高棉太上皇。而且阮朝還在高棉推行漢化,賜予國王大臣漢式服飾。

越南阮朝官員的服飾

《大南實錄第一紀》對越南對高棉漢化賜予漢式服飾有詳細記載:

初藩王匿縝既受冠服、藩僚見而美之、皆願改從我國服色、嘉定城臣為之請。帝命群臣議定藩僚十品至七品冠服、視朝廷三品以下官、六品以下不得預、乃令圖家制十品九品冠服二十三副、賜藩僚二十三人、又制八品七品冠服四副為式、遣邊和訪簿陳明義賚賜之、藩王拜受於柔遠堂。自此臘人衣服器用多慕漢風、蠻俗漸改革矣。

而控制高棉後的阮福映也開始效仿先祖手法以農業蠶食高棉。阮福映統治時期,先在嘉隆十六年(1817年)準備開鑿通往高棉永濟運河來幹預高棉,當時阮朝還上演了高棉國王安匿螉禛朝貢請求開通運河戲碼。

《大南實錄第一紀》載「此河一開,臘民獲蒙其利,藩王(指匿螉禛)亦有此願,不敢請耳」。

最終認真出演此戲的阮福映表示很高興,於是下令開永濟運河。阮福映去世後永濟運河還沒有完全開通,繼任的明命帝繼續開鑿,最終在明命四年(1824年),永濟運河開通,此運河開通有力的維護越南在高棉的利益,負責修建該運河的阮文瑞還長期擔任駐高棉的阮朝代表(欽差統制行保護高蠻國事務)。

阮朝建立之初的法國顧問

明命帝對高棉郡縣其地,建立大南帝國

越南歷史上開拓疆土最大的帝王明命帝在位時越南是多事之秋,明命十四年(1833年),越南南圻出現黎氏之亂,昔日高棉宗主國暹羅人趁虛而入,親越高棉國王和越軍都被暹羅軍打出高棉。後明命平定內亂,並在第二年與暹羅發生第一次越暹戰爭,並在戰爭中將暹羅逐出高棉,恢復在高棉的保護地位。明命帝派軍隊護送此前棄國出逃高綿國王匿螉禛回到高綿,並在高綿的戰略要地南榮、尋奔、爐安、蛇能、巴嫩各處設立越軍城堡和汛卡,以加強對高綿的控制。

隨著保護程度加深,明命帝已經不滿足高棉只是藩屬國地位,最終在高棉國王安匿螉禛死後無子的情況下直接吞併高棉,明命帝先是上演了與其父類似的請求納土的好戲。當時駐紮高棉的越軍最高首領張明講連同高棉大臣茶龍、壬於、羅堅上表,請求「郡縣其地」。出演這齣大戲的明命帝模仿永樂帝,最終將高棉改為阮朝直接管轄鎮西城,並冊封高棉王室公主為郡主和郡君,而阮朝鎮西城下設三十三府和二蠻,並逐漸改土歸流。

金樓白象製圖

《大南實錄·高蠻列傳》載有鎮西城下屬府縣名字:

三十三府:南榮府。辰秋府。尋敦府。綏臘府。巴南府,一作巴求南府。巴來府。平暹府。哥扒府。爐圓府。海東府。金長府。輸忠府。歌謳府。望雲府。河平府。徵耒府。山甫府。山卜府。尋於府。開邊府。海西府。哥森府。梯笠府。錦牌府。爐越府。龍樽府。廣邊府。化夷府。真才府。薏苡府。真誠府。密律府。烏門府。二蠻:芹制、芹徒。

吞併高棉後,阮朝明命年間成為越南史上版圖最廣的時期,明命帝也因此自認為阮朝是南方之大國,以「大南」自號。

阮屬鎮西城時期,越南在高棉推行漢化,任命郡縣知府和知縣,要求高棉人穿漢式越南服飾和說越南語寫漢字,接受儒學思想廢佛。

這些舉措使得高棉人十分反感,最終高棉貴族開始聯絡暹羅。

暹羅幹涉,短暫屬於阮朝高棉最終成為自主的緩衝國

眼見越南吞高棉,昔日高棉宗主國暹羅主動出擊,利用高棉國王安匿螉禛死後無子,支持親暹高棉貴族在阮朝滅高棉五年後進行反叛。當時暹羅支持匿螉禛的弟弟安東(越南稱匿螉)對抗越軍,最終經過7年反越抗戰,阮朝紹治皇帝效仿明朝宣德帝放棄郡縣的做法放棄了鎮西城,重新恢復與高棉的宗藩關係,紹治帝在紹治七年(1847年)遣使冊封安東為「高蠻國王」,高棉再次成為越南和暹羅兩國的緩衝地帶,之後隨著法國人殖民者到來,安東之子主動成為法屬保護國,避免高棉成為暹羅和越南的附庸。

安東之子

總之,越南自17世紀開始對古代柬埔寨進行攻擊,一步步侵佔水真臘等肥沃土地,壯大為東南亞一個地區霸國,而昔日的高棉帝國被越南及暹羅蹂躪數百年後淪為中南半島一個小國一個長期處於黑暗時期的越泰緩衝國。

參考文獻:

越南古籍:《大南實錄》、《大越地輿全編》

中國學者論文:《越南阮朝《大南國疆界彙編》考析》、《越南廣南國政區的形成與發展:兼論其圈層結構問題》、《19世紀初期越南永濟運河開鑿與阮朝印支霸權的興衰》、《越南「鎮西城」始末》

相關焦點

  • 湄公河三角洲:曾經屬於柬埔寨上千年,為什麼卻被越南搶走了?
    ,柬埔寨土著高棉人歷來在三角洲地區種植水稻,設立港口積極發展海外貿易,因而它得到另外一個名字「下柬埔寨」。,柬埔寨當今的國土面積不大,經濟也處於不發達狀態,但它卻是東南亞最早建國並有著最長歷史的國家。公元1世紀,柬埔寨地區就開始出現政權,在王朝更迭的過程中,先後出現了扶南、真臘、吳哥等政權,還留下了著名的文化遺蹟吳哥窟。而它的鄰國越南、泰國直到10世紀左右才出現政權。
  • 越南青年:我曾因為越南是漢字文化圈的一員而感到羞愧
    而南越國便是將文化再次向越南的嶺南傳播的一條重要途徑,直接影響著越南今後的文化發展方向。根據史書的記載,趙佗不僅將這片土地歸於秦國的旗下,更在這裡推行了華夏文化。史書中對於南越國的發展有這樣的描述:「以詩書而化訓國俗,以仁義而固結人心」,也就是說,這時的漢字在伴隨著詩書禮儀的傳播已經在越南有所推廣,並對這些地區的未來發展起著引導作用。漢朝時期,漢武帝又在越南設立交趾、九真等郡縣,並深入推行漢文化。
  • 越南廢除漢字:不僅是歷史的「割裂感」,更是這個民族永遠的傷疤
    1、越南地帶曾是西漢郡縣在西漢時,我國已經在越南設置了郡縣,開始對越南進行了直接管轄,在最早文獻中也有"凡交趾所統,雖設郡縣,而語言各異,重譯乃通"的記載。對於郡縣名,例如"北帶"、"無切"等地,基本都是本地音譯地名。
  • 越南是如何一步步脫離中國的?
    我國擁有多達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廣闊陸地疆域,而作為一個經歷過悠久歲月的文明古國,許多如今的"外國"在歷史上都曾經受到我國的管轄和統治。舉例來說,現在的朝鮮半島北部就曾經被漢武帝設置樂浪、玄菟等"漢四郡"來進行管理。
  • 為什麼越南號稱「南國小中華」,且中國流行文化在越南大火?
    現代越南版圖裡的中部和南部在歷史上分別屬於佔婆王國和真臘(今柬埔寨)。越南從中國獨立之後,安南人(越南北部人)先後侵佔了中部地區的佔婆和高棉地區,形成了現代越南的版圖。(現代越南疆域歷史上分為三個部分)北方對越南的千年統治:越南有可靠文獻記載的歷史始於中國秦漢時期徵服越南北部及中部之後。
  • 《越南古代史》說道:「越南歷史就是一部中國侵略史」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越南」的意思是百越之南,是清朝嘉慶皇帝冊封的國號。在越南歷史博物館中大多展示的是越南人民反抗「中國侵略者」的英勇事跡。越南政府出版社推出的《越南古代史》說:「越南歷史就是一部中國侵略史」。徵氏姐妹古代中越之間究竟有怎樣的恩怨衝突,以致越南如此耿耿於懷?
  • 越南歷史上的大象:冷兵器時代的尖端武器,是天下太平的吉祥象徵
    越南中部古國佔婆古代常常向中國進貢大象上述所言,由於古代越南產大象,漢朝南越國就像中原進貢大象。後南越滅亡,漢朝在越南北部設立郡縣,當時郡縣也常貢獻大象給皇帝,如《晉書》卷二十五《輿服志》載:「武帝太康中平吳後,南越獻馴象,詔作大車駕之,以載黃門鼓吹數十人,使越人騎之。元正大會,駕象入庭。」這裡的南越指的就是晉朝關係的交州地區。
  • 越南歷史長期欺負鄰國,現代柬埔寨人常以阮蔑稱他們為越南鬼子
    近代柬埔寨就一直提防著越南,當越南衰弱,柬埔寨人就拼命擺脫越南,如法國人侵越,柬埔寨主動成為屬國。現代美國參與越南戰爭,柬埔寨也不跟著參和,以中立國自居。越南統一,柬埔寨不願再忍受歷史上的亡國之痛,毅然拒絕黎筍的「印支聯邦」。
  • 看古今疆域:中國歷史上完美的領土疆域排名
    在中華五千年的漫漫歷史長河中,神州大地上自秦開始出現了大一統的王朝。:秦,漢,唐,元,明,清。因宋朝只是一割據政權,本文便不予詳解宋朝。秦朝: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
  • 他是越南大將,曾兩次到中國軍校留學,1979年率軍入侵柬埔寨
    他是越南大將,曾兩次到中國軍校留學,1979年率軍入侵柬埔寨 越南十大將軍系列之黎仲迅 上一次我們講到越南文進勇此人曾留學中國學習軍事,越南戰爭時打敗美國滅了南越統一越南,本篇為大家講講一位曾在黃埔軍校受訓的越南將軍
  • 越南使用漢字1000多年,為啥不用了?原來和另一個國家有關!
    漢文化博大精深,深深的影響著中國周邊國家,比如說越南、朝鮮半島、日本等,曾經很長時間使用漢字作為官方語言,特別是越南,使用漢字作為官方語言長達1100年。但是,越南後來廢止了漢字。這是為什麼呢?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越南)歷史上,越南中北部長期為中國領土。
  • 湄公河三角洲是如何從柬埔寨一步步成為了越南領土?
    柬埔寨高棉人是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的原住民,先後經歷了扶南、真臘以及吳哥王朝的統治,吳哥也是柬埔寨最輝煌時期,甚至還和越南爭奪過佔婆。越南歷史上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在中南半島其實挺晚的。不僅比柬埔寨要晚,就連南邊的佔婆,都要比越南更悠久。越南歷史是中國的一部分,後來趁著五代十國時期的混亂,才獨立了。
  • 從祖先到入侵者:越南人眼中的南越
    一、古代越南對南越的認同 阮福映對南越國的認同,在越南歷史上並不是個例。下面是寫於1427年的《平吳大誥》,是阮廌在黎利驅逐明軍之後,以皇帝黎利的口吻所作。其中阮廌極言其國家歷史之悠久,如是論證: 「自趙、丁、李、陳之肇造我國,與漢、唐、宋、元而各帝一方,雖強弱時有不同,而豪傑世未嘗乏。」
  • 每日一解:改土歸流
    材料: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時期羈縻州縣制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其實質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認各少數民族的世襲首領地位,給予其官職頭銜,以進行間接統治。……元朝在滇、黔、桂、川、湘、鄂等6省少數民族中普遍推行土司制度,但弊病很多,土司對內殘暴統治屬民,對中央叛服不常,騷擾與之接壤的漢民,土司之間也不斷發生戰爭。
  • 韓國、越南真是在幾十年間就把國家語言文字更改了嗎
    目前已有文字的民族中大多數存在借用其他民族的文字這種現象:歷史上古埃及、古希臘、古印度以及中華文明這幾大古文明較早形成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周邊民族往往會對其文字進行借鑑。歷史上中華文明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漢字書寫系統,然而當時周邊的其他民族大多還處於一種只有口頭語言而無書面文字的狀態。
  • 以前漢字被越南廣泛使用,後來是如何退出越南歷史舞臺的?
    雖說這幾年越南不是很安分,動不動就騷動一下,但是追究其歷史,我們發現,現如今他的所作所為也算是有先例的。歷史上的越南和中國也是很有淵源的。與中國關係最大的兩個歷史時期,當屬北屬和藩屬時期。秦始皇自統一六國之後,建立秦朝,在地方上實行郡縣制,那時候越南的北部就歸象郡管理,秦末趁著天下大亂,有了南越國,其首都在今天的廣州。後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設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後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裡,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國各朝代的直屬領土,這就是越南歷史上的北屬時期。
  • 越南青年:我曾因為越南是「漢字文化圈」的一員而感到羞愧
    然而這樣一個具有悠久的文化內涵的地域圈子,越南一個青年學者龍鳴發表了"我曾因為越南是漢字文化圈的一員而感到羞愧"這樣的言論,並不希望越南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部分。2.漢字文化境外受容圈漢字文化的境外接收國,大都是古代時期中國的藩屬國,也成為附屬國,歷史上泰國、日本、韓國和越南都曾經來朝進貢,但要說漢字文化的接收者,首先韓國和日本文字如今也鮮明的存在漢字的歷史流印,但泰國似乎並沒有太強的漢字文化的歷史傳承。
  • 富國島曾是柬埔寨領地,後華人「租借」,現為越南領土對中國免籤
    富國島,被稱為越南的「海南島」,它的面積同新加坡差不多大小,但它距離越南有40公裡遠,卻離柬埔寨只有11公裡,至今兩國對此島還存有爭議。富國島現在大力開發旅遊,對中國人可以落地籤,這也是越南唯一對中國人免籤的地方,目前中國廣州有直達飛機,兩個多小時就到了。
  • 詳講土司制度&改土歸流
    除了文武兩種土司,明代還有衛所土司,因明代創建「都司—衛—所」的軍事制度,在邊疆和內地都有不設郡縣只設衛所的情形,在這些地區有時又是少數民族聚居地,於是設在這些地區的衛所就被稱為衛軍民指揮使司、軍民千戶所。這些衛所的官員也「參用土人」,任命為土指揮使、土千戶等。土官衙門的設立及土司稱呼的出現。「土司制度」開始於元朝,但「土司」稱呼並沒有出現在元朝,而是出現在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