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果樹佔用耕地,以後糧食還能保證嗎?

2020-12-19 植保科學

在您閱讀本文前,您可以點擊右上方「關注」,以後您就可以免費收到「火種三農」每天推送的內容。感謝您的關注!

今年水果行情不好,從年初的砂糖橘開始,晚橙、菠蘿、芒果、荔枝……一路滯銷個不停。究其根本,都是產地果樹種植規模盲目擴大,導致水果集中上市的一段時間供大於求,銷量跟不上產量造成的。

種植果樹的經濟效益普遍比傳統的農作物要高,甚至經常有種植一些稀有果樹或稀少品種的果農出現「暴富神話」,吸引了相當多的人跟風種植。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來看,我國的果園面積確實是飛速增加,20年間總共增加了4333千公頃,約0.65億畝。

有不少網友擔心:「土地都拿去都去種果樹了,不種糧食,過幾年吃什麼?」

這話雖不全對,但也在理。在小編的家鄉,就有許多村民因外出務工,田土被棄耕撂為荒地,部分被人承包種了果樹;還有的水田因水土流失變為旱地,也改種了果樹、茶葉等,徹徹底底變成園地。另外,在一些大力發展水果產業的地區,幾乎所有土地都種上了果樹,糧食作物已經沒有了蹤影。

但口說無憑,種植果樹的土地大幅增加,究竟有沒有導致國內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減少呢?這還是要用數據說話,小編又去網站找到了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數據。

從圖中可以看出,2000-2003年期間糧食種植面積大幅減少,2003年以後,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幾乎連年增長,至2016年,共增加14235千公頃(約2.1億畝)種植面積,回到了上世紀末的種植狀態。隨之而來的,是糧食產量的一路增長,在2015年出現了「12年增」。

這和我們的想像完全不同,我國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前後幾乎沒什麼變化。這就意味著,從數據上來看,種果樹的土地並不來源於種糧食的土地,種糧食的土地依舊在種糧食,那是否來源於種其他農作物的土地呢?

然而事實是,農作物的總播種面積也在大幅增加,而且和2003年之後增多的種糧食的土地來源於2000~2003年期間棄耕的土地不同,種植其他農作物的土地從數據上看是來源於其他類型的土地。

我國的土地分為8大類: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居民點及工礦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其中,耕地是專門用來種植農作物的土地。眾所周知,我國每年都在強調耕地的重要性,提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於是,小編又去找到了耕地面積的數據。

不出所料,我國的耕地面積確實逐年在減少,這和很多農村的土地使用現狀是一致的。而且,我國自2002年通過《退耕還林條例》,從2003年正式開始施行法令以來,每年都有上百萬畝耕地被還林還草,再加上耕地的退化、汙染和建設用地佔用,我國的耕地在2016年已減少至20.24億畝了。

相信眼尖的朋友已經發現,上圖農作物的播種面積在2016年已經逼近166795千公頃(25億畝),而我國的耕地在2016年卻只20.24億畝,農作物的播種面積比耕地面積多了近5億畝!

為什麼農作物的播種面積會超過耕地面積???

小編經過查閱資料,終於搞明白了,原因在於南方地區很多農作物可以種兩季、甚至三季,即可以複種,這大大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在一年中,複種指數越高,即農作物播種次數越多,其農作物年種植面積也就越大。換句話說,一畝的耕地,一年內種一季小麥再種一季玉米,其播種面積就是兩畝了。

那麼可以理解為,種果樹確實佔據了部分耕地,這是現在很多農村地區表現出來的土地使用現狀,但近年來由於複種指數提高的原因,對於耕地的利用率提高了,我國的農作物播種面積和產量也隨之提高,國家「自產糧」的飯碗還是端穩了。

總的來說,對於農村裡農民「趨之若鶩」地跟風種植果樹而佔用部分農作物土地的現狀(提醒:佔用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是違法行為),目前還沒有導致出現糧食作物播種面積下降、產量降低的局面。但隨著複種指數的提高,這勢必會達到一個極限,如果一直放任一般耕地被佔用種果樹或其他佔地,長此以往,導致以後沒有足夠的土地去種植糧食,就很可能威脅到國家糧食的安全問題。

相關焦點

  • 新華時評:耕地主要是種糧食的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1月19日電題:耕地主要是種糧食的新華社記者王立彬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要求採取有力舉措防止耕地「非糧化」,切實穩定糧食生產,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
  • 耕地上可以建大棚房、生態園嗎?建了合法嗎?
    現在農村大多耕地都包給別人種了,由於面積大,很多人為了管理,就開始建起所謂的大棚房、生態園,那耕地上可以建大棚房、生態園嗎?最高檢全面回應!
  • 在農村租地栽果樹前景怎麼樣?比種糧食強,但想賺錢要靠個人
    承包土地栽果樹,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農村來說,正常情況下栽果樹的收入是要比種糧食多的。很多人都在問種植果樹的前景怎麼樣,這個問題我認為前景是很不錯的,但要分誰幹,幹什麼也是有賠有賺,誰也不敢保證一定是賺錢,事在人為,再有前景的行業也會有人賠錢的。
  • 佔用耕地建房,什麼情況下不會被強拆?
    那麼,佔用耕地建房又是什麼意思呢?這個好理解,就是把原來屬於耕地的土地,改變使用性質,在上面建房。需要注意的是,佔用耕地行為,不僅僅是指佔用用來種糧食的土地,只要是在上面這五類土地上建房,都屬於佔用耕地建房行為。還有,需要搞清楚的是,「佔用耕地建房」並不等同於「亂佔耕地建房」,更不意味著就是「非法佔用耕地建房」。
  • 在耕地上種呢?
    耕地是糧食安全的保障,關係十幾億人的吃飯問題;基本農田又是最高產最優質的那部分耕地,是「口糧田」「養命田」。現在國家對於基本農田是嚴格保護的,不允許在此上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就是為了保障每個人的「飯碗」。多項法規均禁止在基本農田種樹先明晰一下概念。
  • 國務院重磅文件: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
    糧食產銷平衡區和主銷區要按照重要農產品區域布局及分品種生產供給方案要求,制定具體實施方案並抓好落實,扭轉糧食種植面積下滑勢頭。產銷平衡區要著力建成一批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口糧田,保證糧食基本自給。主銷區要明確糧食種植面積底線,穩定和提高糧食自給率。(七)有序引導工商資本下鄉。
  • 國務院辦公廳發文 國家多舉措防止耕地「非糧化」 穩定糧食生產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11月18日訊 針對我國部分地區耕地「非糧化」趨勢的問題,昨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通過保障主糧生產面積、有序引導工商資本下鄉、落實獎勵政策等措施防止耕地「非糧化」,切實穩定糧食生產,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
  • 國辦發布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意見
    (二)堅持科學合理利用耕地資源。耕地是糧食生產的根基。我國耕地總量少,質量總體不高,後備資源不足,水熱資源空間分布不匹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必須處理好發展糧食生產和發揮比較效益的關係,不能單純以經濟效益決定耕地用途,必須將有限的耕地資源優先用於糧食生產。
  • 最高法發布耕地保護典型行政案例,哪些佔用耕地的行為不被允許?
    ,在展現法院對耕地違法行為「零容忍」態度的同時也彰顯了「依法定性、處罰」的原則。【問題三:永久基本農田能用來建養殖場、搞苗木花卉種植嗎?】日前出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中對永久基本農田所能從事的農業用途做了嚴格的規定:
  • 當下的糧食安全問題,可以「高枕無憂」嗎?
    我國耕地面積有18億畝,人均耕地面積只有1.38畝,其中9個省區人均耕地面積低於1畝,3個省區低於0.5畝。要想用這18億畝耕地養活14億人口,糧食產量必須要在1萬億斤以上。從目前的消費水平來看,剛剛能夠持平,因此這也就是我國耕地面積紅線,保證18億畝耕地,它所生產出來的糧食才能夠養活中國人。
  • 糧食進口「大國」菲律賓:明明有大片耕地,就是不去種糧食
    他們這麼做,為的就是把氣氛渲染得更恐怖一些,讓那些糧食大國把貨都攥在手裡,別往外放,等這糧價一上來,那不好意思,這把韭菜我割定了,聯合國也攔不住我,我說的!這下好,誰家也不敢再賣糧食了,生怕糧食賣光了自己的人跟著餓肚子,或者想著還能漲價牟利,所以捂盤惜售,反正都屯在家裡藏著。
  • 違法佔用0.08畝耕地建設住房被公開通報
    根據刑法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紅線是佔用永久基本農田達到5畝以上、一般耕地達到10畝以上。「這次通報的典型案例涉及面積都比較小,我們考慮主要是要體現對新增亂佔耕地建房『零容忍』的態度。」自然資源部執法局局長崔瑛解釋說,可能有一些人會認為,佔用一點點耕地建房沒那麼嚴重的後果,大家都這麼想,合起來,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必然會對國家的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造成重大影響。對新增亂佔耕地建房的行為,不論面積多大或者多小,都必須依法制止,嚴肅查處。耕地保護涉及國家糧食安全,關乎14億人生存問題。
  • 國辦發文規範補充耕地和建設用地指標調劑:佔用耕地基準價每畝10萬...
    根據《補充耕地管理辦法》的規定,耕地後備資源嚴重匱乏的直轄市,由於城市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等佔用耕地、新開墾耕地不足以補充所佔耕地的,可以申請國家統籌補充;資源環境條件嚴重約束、補充耕地能力嚴重不足的省份,由於實施重大建設項目造成補充耕地缺口的,同樣可以申請國家統籌補充。
  • 以「生態園」「休閒農莊」等名義佔用耕地,不批且要嚴懲!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受到經濟利益驅動,農村等城鄉結合部的很多耕地被以「生態園」「休閒農莊」等各種名義佔用,突破了耕地保護的紅線,不僅破壞了生態,還威脅到國家糧食安全。
  • 農業農村部負責人解讀《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
    《意見》強調,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重要性緊迫性,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科學合理利用耕地資源,共同扛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要堅持問題導向,明確耕地利用優先序,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監管,穩定非主產區糧食種植面積,有序引導工商資本下鄉,嚴禁違規佔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樹挖塘;要堅持激勵約束相結合,嚴格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完善糧食生產支持政策,加強耕地種糧情況監測
  • 國土資源部就非法佔用耕地致耕地毀壞認定徵意見
    第二條 [適用範圍]  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在查處非法佔用耕地案件中,對涉嫌犯罪向公安機關移送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需要對非法佔用耕地造成種植條件嚴重毀壞進行認定的,適用本辦法。  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對非法佔用耕地涉嫌犯罪案件偵查、批准逮捕、公訴、審判過程中,委託有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對非法佔用耕地造成種植條件嚴重毀壞進行認定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受理,並按照本辦法辦理。
  • 對話袁隆平:把海水稻種好 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我們國家鹽鹼地有十幾億畝,其中能夠種水稻的有兩億畝。如果我們雜交海水稻都搞成功,我們小面積畝產有600公斤了,大面積我們不要說多了,我是最低的300公斤來算。如果推廣到一億畝,每畝生產糧食300公斤,就是一億畝地300億公斤。300億公斤是個什麼概念?相當於湖南省全年糧食總產量。湖南省是個糧食大省,他每年的糧食產量包括水稻,玉米什麼,加起來就是300億公斤。
  • 自然資源部公開通報75起違法佔用耕地亂建房屋「小微」案件
    蠶食有限耕地資源威脅國家糧食安全從以往自然資源部(原國土資源部)通報的違法佔地案件看,從來沒有出現過違法佔地以平方米來計算的案件。據崔瑛介紹,自然資源部以新聞發布會的形式對這些「小微」案件進行公開通報,是因為今年7月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多次強調要堅決遏制新增違法亂佔耕地建房。
  • 「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被非法佔用,檢察機關嚴厲打擊
    聯合國糧農組織等五家機構日前發布《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預測在全球範圍內,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2020年飢餓人數至少新增約8300萬,甚至可能新增1.32億。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我國一直堅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 關注| 「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被非法佔用,檢察機關嚴厲打擊!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我國一直堅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然而,一些不法分子為追求經濟利益,置生態環境和法律法規於不顧,非法佔用農用地改作他用,造成耕地、林地等農用地大量毀壞。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非法佔用農用地案199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249名,涉案農用地2263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