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是中國漢民族的民族服飾,這次我們就來動手用紙做一件漢服吧

2020-12-18 寶寶知道

漢服是中國漢民族的民族服飾,傳承千年,歷史悠久,一部漢服史等於半部中華文明史。了解漢服就一定要深入的了解漢服的歷史,只有了解漢服的歷史才能更好地熱愛傳承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據說日本的和服和韓國的韓服都是由我們中國的漢服演變而來的,這次我們就來動手用紙做一件漢服吧,看下做好的成品圖

如果是那種好看一些的紙,效果會很漂亮的,可惜我沒有啦

過程如下:

準備一張正方形小紙片,然後將它對摺成兩個相等的長方形

然後在長方形的基礎上,再次對摺成小的正方形,然後打開剛剛變成正方形的這一步,可以看出中間的痕跡,在痕跡下方的正方形沒有開口的一端向下畫出一條

然後用剪刀將那一條剪掉,打開整個圖形,將中間有開口的兩個小長方形按著中間的痕跡折下去,就是第一部的對摺

接著左面這一邊,扯住右下角輕輕向右畫,上面那個邊挪動了一點,同樣右邊也是,扯住的是左下角

剪掉多出來的那部分,如下圖

翻到另一面,按著中間的痕跡對摺一下

然後用比在上面畫出身子的一半和衣袖,這裡注意的是,畫身子那條豎線要在下面對摺痕跡的右邊

用剪刀剪去剛剛畫出的那部分

打開它就變成如下圖啦

然後用剪刀剪去衣服兩側多餘的部分

準備一些細紙條,儘量用另外的一種顏色,才明顯

將衣服的領子還有衣袖口,以及腰部貼上上面準備的細紙條

然後再準備一塊小長方形的紙,先斜著折出一部分,然後另一邊放在腰部下面對比下,做出記號

然後頂端從做記號的部分開始斜著折出一道做裙子

再從之前剪藍色紙條的那張紙,剪出幾條弧形的紙條,將它粘在剛剛的裙子上面,如下圖

再用剪刀剪掉兩側多餘的部分,另外將最下方藍色紙條以下的部分都剪掉

準備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裙擺褶皺的樣子,類似摺扇子,有一點區別,扇子葉不像之前是一樣寬度的

最後將折好的褶皺裙粘在剛剛缺少的那一部分,整件漢服就OK啦,怎麼樣,簡單吧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淇淇寶貝噠噠噠)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漢服之殤——店員:你們民族服飾真美!我:你也是這個民族的
    今天我想跟您聊聊的,還是漢服哦!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詩經》!相信很多人都曾看到過這句詩,卻不知道為什麼那些人老是刷這句,還自稱同袍。其實,這些都是漢服愛好者之間的行話。因為很多漢族的朋友都不知道自己的民族服飾是什麼樣的,所以這句話就被挑出來了:怎能說我們沒有民族服飾呢?我跟你一起穿著漢服!
  • 2020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讓古風漢服彰顯民族情懷
    【熱點背景】  漢服,是漢民族傳統服飾。齊腰襦裙、琵琶飛袖、點絳紅唇,有人因漢服外觀好看而對其著迷,也有人熱衷於其背後所蘊含的深厚文化。「有人認為穿漢服能更好激發民族情懷,有人熱衷於漢服文化,也有人只是單純覺得漢服好看。」
  • 和服韓服與漢服,中日韓民族服飾對比
    漢服的以上這些特徵,是和其他一些民族服裝具有明顯區別的。比如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雖然二者均是來源於漢服,但是經過漫長的時間推移,已經具有了自己的特色,明顯不同於漢服了。日本還有一種禮儀服裝稱「十二單衣」,又稱「唐衣」,根據款式細節應該是來源於中國唐朝的「鈿釵禮衣」。根據歷史文獻的大量記載,在中國盛唐時期,日本曾派大量「遣唐使」來中國,學習並帶回去中國先進的文化藝術、律令制度、科學技術等,其中也包括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服裝制度。
  • 何謂漢服,何謂胡服?古代服飾與姓氏中的民族認同
    佛教造像中無論是供養人還是佛像,他們的服飾都非常直觀地反映了當時人的服飾狀況,尤其是中國石窟造像中的供養人形象,大抵都是造像功德主本人形象的狀摩。十六國北朝時期大量的造像碑記不斷地被發現,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姓氏、服飾資料,這為進一步探究當時的社會生活、民族關係等提供了方便,同時使研討十六國北朝時期的民族認同成為一種可能。
  • 從一件漢服,看中國古典服飾美學的流變
    提到中國古典風格服飾美學,旗袍、唐裝早已深入人心,大眾對於漢服卻知之甚少,從對「漢服」概念的混淆,到漢服結構的名稱,都缺乏一定的理解,更毋需說其背後的文化內涵了。所謂「漢服」,指的並不是漢代服飾,而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被稱為漢衣冠、漢裝、華服。漢代前身是華夏族,整個漢族傳統服飾可以溯源至周代,經由秦朝發展,到了漢代逐漸臻於成熟。
  • 漢服別稱「華夏服飾」意境唯美!年少不讀紅樓夢,長大已是樓中人
    漢服,怎樣的衣服算得上漢服?是電視劇古裝演員穿的服裝?還是大街小巷擺賣的戲服?仙女服?答案是否定的。漢服作為民族服飾,既非完全模仿古代服裝,也非隨意發揮戲服,而是與其他民族傳統服飾一樣,代表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外在形象。
  • 小百科,漢服的發展與樣式分類,選對你的漢服去旅行吧
    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裝,近幾年在我們的視野裡經常可以看到有年輕人穿著漢服拍照,甚至逛街。不知不覺間漢服開始在普通的民眾中流行開來,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傳統服裝的美麗。那我們今天就來科普一下漢服是怎麼產生和發展的,漢服有哪些分類樣式。
  • 淺論漢服「改良」之說
    ,深刻地影響了泛中國文化圈內各國的主流服飾風格,如中國周邊的高麗、琉球、古越南、日本、東南亞等各國的傳統服飾無不深深地打上了漢服的烙印,甚至完全可以認為是漢服體系的分支;漢服是因為暴力、非正常因素而消亡的,她承載了、記錄了太多的昔日民族文化榮耀與歷史屈辱、民族苦難。
  • 漢服的起源——時間線上的漢服發展史
    近期,總能見到一些身著漢服的年輕人,或是出沒在大街小巷,或是出沒在微博抖音,那麼關於漢服的知識,你又了解多少呢?讓我們一起來進入歷史長河來深入了解漢服吧。
  • 漢服的「野望」
    這讓我不禁想到,如今在網絡上,不少人推廣「漢服」時,拿出來的例證也是:韓國和日本在傳統節日時仍穿自己的民族服裝,為何我們反而不穿「漢服」?這實在也有點「愛貴邦衣冠,我這尊時王之制」的唏噓。  講「漢服」,而不說「古裝」,其實重點不在於傳統,而在於民族。曾經在APEC會議上引領風潮的「唐裝」,雖然傳統,卻並不為「漢服」愛好者認可,因為它的形制更像清代,是滿族的裝束。
  • 日本人能把「和服」很好的傳承,為何中國不能傳承「漢服」?
    漢服,不僅僅是一種潮流,更是一種文化傳承!接下來讓我們開始漢服之旅吧!現在我們可以在很多場景看到穿漢服小姐姐的身影,她們衣袂飄飄,溫文爾雅,形成了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正是應了那首「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而你裝飾了別人的夢」詩詞。
  • 漢服熱:不僅是一種美麗,還有泱泱華夏5000年來的文化沉澱
    說起漢服復興,很多漢服愛好者都不屑一顧,漢服的復興不就是披床單的小孩長大了嗎?其實這是非常片面的。 2002年人們普遍認為唐裝,旗袍,馬褂才是漢民族服飾,所以我們在漢語文件當中可以發現漢服有3層含義。
  • 漢服的發展及經典的形制,小配飾添彩漢服,放到現在依然驚豔時光
    漢服名稱及起源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總的來說就是指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因為漢代的前身是華夏族,故而整個漢族的傳統服飾可以溯源至周代,經過秦朝的發展,到了漢代逐漸臻於成熟。
  • 傳統生活美學系列談|從一件漢服,看中國古典服飾美學的流變
    提到中國古典風格服飾美學,旗袍、唐裝早已深入人心,大眾對於漢服卻知之甚少,從對「漢服」概念的混淆,到漢服結構的名稱,都缺乏一定的理解,更毋需說其背後的文化內涵了。所謂「漢服」,指的並不是漢代服飾,而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被稱為漢衣冠、漢裝、華服。
  • 復興之美漢服歸來 誰在傳承傳統服飾文化?
    自此,網絡上對於「中國傳統民族服裝到底是什麼」的討論層出不窮,旗袍、馬褂、中山裝等帶有一些中國特色的服飾都被提出探討,寬袍大袖的「漢服」也被人提出而進入公眾視野。隨著電腦和網絡的逐步普及,熱愛中華民族服飾的網友們開始以網絡為平臺,一起「發帖」交流。
  • 唐裝和漢服的區別 漢服和唐裝的特點
    ,漢服是指漢民族穿的衣服,唐裝是指唐朝風格的漢服。漢服的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被稱之為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自然演變成的一種,有獨特漢族風格的服裝。漢服和其他的傳統服裝有很大的區別,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是受到之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唐裝和漢服的不同1、兩者包含的範圍不同。漢服的範圍比唐裝大。
  • 漢服是什麼 漢服有哪幾種形制
    漢服是什麼 漢服有哪幾種形制 2019-12-20 14:32:31 來源:全球紡織網 漢服是什麼?漢服有哪幾種形制?
  • 漢服雖然有爭議,可它的美毋庸置疑
    相比於其它的民族和國家,有著悠久歷史的漢族反而沒有自己的民族服飾真是一件讓人困惑的事啊!隨著國力的不斷提升,如今我們怎麼說也是世界經濟排名第二的大國,人們有著對文化認同的需求。相比於韓國的韓服、日本的和服、越南的奧黛,漢服將成為漢民族的身份認同的重要道具。
  • 漢服【款式圖&結構紙樣】合集!(附漢服通用詞彙百科)
    服飾和文化,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秦漢的氣象、魏晉的風流、隋唐的大氣、宋明的格律等,無不透漏著中華文明的精神信仰和哲學理念,漢服,作為漢文化的結晶,也與這些優秀的文明一起,早已和華夏兒女血脈相連。很多朋友說,初始漢服時,已倍感親切。耳濡目染的歷史和文化,引導我們找回了原本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  漢服,不僅僅是一件衣服,還包括漢文化原有的生活格調和氣質。
  • 你為啥要穿漢服——中國人穿中國的服飾,還需要理由?
    或身著龍袍指點江山、披著盔甲馳騁沙場,又或是背上披風行走江湖……尷尬的漢服然而,漢服自明朝於1644年滅亡之後,也逐漸消失,國人遺忘它的十之有八。漢人從黃帝時期就開始繼承的服飾,如今儼然成為了「奇裝異服」甚至是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