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直結腸癌成為全球第三大最常見癌症

2020-12-24 健康界

近日,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顯示,世界範圍內,直結腸癌成為僅次於肺癌的第三大常見癌症。

▲2020年,全球主要新發癌症類型、人數及佔比(數據來自IARC官網,藥明康德團隊製圖)


▲2020年,全球主要癌症死亡類型、人數及佔比(數據來自IARC官網,藥明康德團隊製圖)



中國女性癌症第二大死因

全球數據:

全世界有超過193萬人被新確診為直結腸癌,佔全球新確診癌症人數的9.7%,相當於每10個新病例中就有1人是直結腸癌。

從性別看,全球有超過106萬男性和86萬的女性新患結直腸癌,男女性的新發病人數佔比分別是10.6%和9.4%,居全球男性癌症發病人數的第3位、女性癌症發病人數的第2位。

▲2020全球男性癌症死亡人數(數據來自IARC官網,藥明康德團隊製圖)


▲2020全球女性癌症死亡人數 (數據來自IARC官網,藥明康德團隊製圖


在全球1000萬因癌症死亡病例中,結直腸癌超過93萬,佔比9.4%,幾乎每11位癌症死亡病人中有1位是結直腸癌。

從性別看,有超過51萬的男性和超過42萬的女性因結直腸癌死亡,男女性的死亡人數佔比分別是9.3%和9.5%,均居男性、女性癌症死亡人數第3位。

中國數據:

在中國,結直腸癌的新發病人數僅次於肺癌,成為第二大癌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女性中,結直腸的死亡人數僅次於肺癌,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2020年中國癌症發病、死亡人數(數據來自IARC官網,藥明康德團隊製圖)


▲2020年中國男性癌症發病、死亡人數(數據來自IARC官網,藥明康德團隊製圖)


▲2020年中國女性癌症發病、死亡人數(數據來自IARC官網,藥明康德團隊製圖


2020年,中國有超過55萬人新患結直腸癌,佔中國新確診癌症人數的12.2%,即不到8位患者中有1位是結直腸癌。

從性別看,有近32萬中國男性和超過23萬中國女性被新確診患結直腸癌,分別佔中國男性和女性癌症發病人數的12.9%和11.3%,均居中國男性、女性癌症發病人數第3位。

同時,中國有超過28萬人死於結直腸癌,佔中國癌症死亡人數的9.5%,幾乎每10個因癌症死亡病人中就有1個是結直腸癌。

從性別看,有超過16萬的中國男性和超過12萬的中國女性因結直腸癌死亡,分別佔中國男性和女性癌症死亡人數的9.1%和10.2%,居中國男性癌症死亡人數的第5位、中國女性癌症死亡人數的第2位。


10個患者中8個確診即中晚期

據最新數據,我國83%的結直腸癌患者在首次確診時處於中晚期,其中44%的患者已經出現了肝、肺等部位的轉移。該數據來自「中國中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診療現狀調查」項目於日前發布的中期結果。

調查顯示,得病前

❖ 64%的患者完全不了解結直腸癌的高危因素

❖ 85%的患者不了解結直腸癌早期篩查知識

❖ 97%的患者未做過腸鏡篩查

其中,86.5%的患者未做腸鏡篩查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需要定期做腸鏡篩查

專家解釋,造成首次確診即為中晚期的一大原因,是我國結直腸癌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偏低,很多患者出現症狀才去醫院檢查。

專家呼籲,要提高公眾對結直腸癌高危因素的認知和早篩早診意識,進而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結直腸癌的早期表現和檢查

早期結直腸癌患者可無明顯症狀,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現下列症狀:

❖ 排便習慣改變;

❖ 大便性狀改變(變細、血便、黏液便等);

❖ 腹痛或腹部不適;

❖ 腹部腫塊;

❖ 腸梗阻相關症狀;

❖ 全身症狀:如貧血、消瘦、乏力、低熱等。

此外,疾病史和家族史也是結直腸癌早期診斷的重要因素。

結直腸癌的發病可能與潰瘍性結腸炎、結直腸息肉、結直腸腺瘤、克羅恩病、血吸蟲病等疾病相關。遺傳性結直腸癌發病率約佔結直腸癌的總體發病率的6%,相關相關家族史包括:林奇症候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

結直腸癌的檢查

根據《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範》(2020年版)規定,結直腸癌的檢查包括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內鏡檢查、影像學檢查和病理組織學檢查。

實驗室檢查

包括:

❖ 血常規

❖ 尿常規

❖ 大便常規

❖ 糞便隱血試驗

❖ 生化、電解質及肝腎功能等

結直腸癌患者在診斷、治療前、評價療效、隨訪時必須檢測外周血癌胚抗原(CEA)、CA19-9;有肝轉移患者建議檢測甲胎蛋白(AFP);疑有腹膜、卵巢轉移患者建議檢測CA125。

內鏡檢查

直腸鏡和乙狀結腸鏡適用於病變位置較低的結直腸病變。只要能耐受,所有疑似結直腸癌患者均推薦全結腸鏡檢查。

影像學檢查

對於結腸癌,推薦行全腹+盆腔CT(平掃+增強)掃描,可兼顧癌本身及轉移瘤好發部位——肝臟。

對於直腸癌,推薦盆腔MRI檢查。

病理學檢查

病理活檢報告是結直腸癌治療的依據。活檢診斷為浸潤性癌的病例行規範性結直腸癌的治療。


結直腸癌的放射治療

《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範》(2020年版)推薦的結直腸癌治療包括外科治療、內科治療、放療等。在放療部分明確指出:結直腸癌放療或放化療的主要模式為新輔助/輔助治療、根治性治療、轉化性治療和姑息治療。其中,立體定向放療(SBRT)被特別推薦用於結直腸癌肝轉移及肺轉移治療。

新輔助放療適應證

適應證主要針對Ⅱ~Ⅲ期中低位直腸癌(腫瘤距肛門<12 cm):

(1)長程同步放化療(CRT)結束後,推薦間隔5~12周接受根治性手術;

(2) 短程放療(SCRT)聯合即刻根治性手術(在放療完成後1周手術)推薦用於MRI或超聲內鏡診斷的可手術切除的T3期直腸癌;

(3)短程放療聯合延遲根治性手術,且在等待期間加入新輔助化療的模式,則推薦用於具有高危復發因素的Ⅱ~Ⅲ期直腸癌。

新輔助放療主要推薦用於未行新輔助放療,術後病理分期為Ⅱ~Ⅲ期且為高危局部復發的直腸癌病人。

診療規範特別指出:對於低位直腸癌有強烈保肛意願的患者,建議先放化療,如果腫瘤對放化療敏感,達到臨床完全緩解,可考慮等待觀察的治療策略;未達臨床完全緩解,建議行根治性手術。

該版診療規範指出:SBRT是肝轉移灶可選的根治性治療手段之一,給予病灶高精度、高劑量照射,是一種無創、耐受性好且有效的治療手段。

肝轉移的SBRT指徵:

(1)肝轉移數目≤3枚,最大轉移灶直徑≤5 cm。

(2)原發病灶控制穩定,無肝外轉移灶或肝外轉移灶小。

(3)預期生存期≥3個月。

(4)肝臟未接受過放療,且正常肝組織體積>700 mL。

(5)病人一般情況好,血清肝酶水平正常或低於正常值上限的200%,凝血功能正常,Child-Pugh分級A或B。

肺轉移的SBRT放療:

(1)肺轉移灶數目1~3枚,小病灶最多不超過5枚;最大徑≤5 cm。

(2)肺轉移灶分布相對局限,同在一側肺最優;周圍型肺轉移灶更適合SBRT。

(3)原發病灶控制穩定,無肺外轉移灶或肺外轉移灶已控制。

(4)病人一般情況好,肺功能正常。

(5)預期壽命≥6個月。

參考資料:

1.2020-12-16 e藥環球《權威報告丨2020年,全球新發癌症1930萬,肺癌不再是最常見癌症!》

2.2020-10-07 新華視點公眾號《這種癌,八成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

3.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範(2020年版)[J]. 中國實用外科雜誌,2020,40(6):600-630.


相關焦點

  • WHO發布最新癌症數據:乳腺癌取代肺癌成全球最常見癌症
    近期,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關於全球癌症負擔的最新估計。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已上升到1929萬例,其中男性1006萬例,女性923萬例;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萬例,其中男性553萬例,女性443萬例。
  •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2020年全球新增1930萬癌症患者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據聯合國網站消息,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15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據估計,2020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約1930萬、死亡人數約1000萬,女性乳腺癌超越肺癌,成為診斷數量最多的癌症。
  •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2020年全球新增1930萬癌症患者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據聯合國網站消息,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15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據估計,2020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約1930萬、死亡人數約1000萬,女性乳腺癌超越肺癌,成為診斷數量最多的癌症。
  • 盤點2020年十大最常見癌症,都有哪些新療法獲批?|免疫療法|前列...
    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顯示,十大最常見癌症佔新診斷癌症病例的60%以上,佔癌症死亡人數的70%以上。2020年,儘管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但美國FDA新藥審批並未受到影響,今年,FDA共批准54個新藥(截至12月30日),超過去年。所有新藥中,腫瘤藥仍以近20個的數量拔得頭籌。
  • 花旗:2030年人民幣將成全球第三大貨幣,人民幣國際化,越走越穩
    文:鐵狼花旗銀行在近日的報告中指出,預計2030年,人民幣將會成為全球第三大支付貨幣,佔比7.94%,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支付貨幣,花旗銀行將持續看好人民幣的匯率和中國債券;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之路將平穩前行。
  • 中英癌症數據對比 赫捷院士解釋癌症死亡率背後的原因
    點擊查看 「20世紀90年代,英國每年的癌症花費為1.13萬億英鎊。」 6月25日,在中英癌症大會上,英國駐華大使館吳百納爵士(Dame Barabra Woodward)一語道出英國癌症診療的負擔。
  • ...確診人數最多的癌症|乳腺癌|淋巴結|肺癌|癌症|確診|篩查|乳房|...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數據顯示:❖ 2020年全球1930萬人新確診癌症,近1000萬人死亡;❖ 每5人中就有1人將在其一生中患癌症;❖ 每8名男性、每11名女性中就有1人將因癌症而死亡;❖ 癌症診斷後5年生存人數約為5060萬;❖ 乳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 預計到2040年,全球將有2840萬人被確診癌症。
  • 全球首次承諾消滅一種癌症,宮頸癌也許沒有未來!
    眾所周知,宮頸癌是女性較常見的癌症之一。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的統計結果顯示,全球宮頸癌每年新發病例近57萬例,死亡病例約31.1萬例。譚德塞博士在這項戰略中特別表示,通過具有成本效益的循證幹預措施,包括為女性接種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進行篩查和治療癌前病變,以及改善對侵襲性癌症診斷和治療的機會,我們可以消除宮頸癌這一公共衛生問題,使之成為過去。宮頸癌,為何需要制定全球戰略?
  • 再見安卓系統,機構預測:2020年,鴻蒙會成為全球第三大手機系統
    全球第三大手機作業系統即將到來,或將正式打破安卓和ios主導智慧型手機系統的局面。按照P系列旗艦機的進度,該機會在2020年3月份發布,預計使用鴻蒙2.0版本,系統流暢度、bug、應用生態等會得到很好的解決。
  • 未來20年全球癌症例數將增60%!這張篩查表請收好
    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全球健康評估(GHE)》中指出,預估在未來 20 年中,全球癌症例數可能會增加 60%。①  另一個具體的數據是:2020年2月4日,世界衛生組織(WHO)還發布了《2020全球癌症報告》,根據癌症報告可以梳理出這幾種癌依然高發,要重點預防!
  • 我國已是全球第三大隆胸市場!「波濤胸湧」 後不可忽視...
    有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裡,全球共實施了1,677,320例隆胸手術,這無疑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整形手術之一。中國市場也不例外。醫美平臺新氧數據顯示,2019年前4個月,中國隆胸數據是2016年全年的1.05倍,我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和巴西的全球第三大隆胸市場。  隆胸這一醫美手段給不少女孩帶來了自信。
  • 中金:看好小米集團-W2021年成為全球前三手機廠商,上調目標價至30...
    中金認為,得益於歐洲和其他地區市場份額的增長,到2021年小米將成為全球第三大智慧型手機廠商。 智慧型手機:到2021年小米將成為全球第三大智慧型手機廠商。IDC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小米的智慧型手機收入同比僅下降1.2%,而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了16%。
  • 未來20年全球癌症例數將增60%!這張篩查表請收好
    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全球健康評估(GHE)》中指出,預估在未來20年中,全球癌症例數可能會增加60%。 另一個具體的數據是:2020年2月4日,世界衛生組織(WHO)還發布了《2020全球癌症報告》,根據癌症報告可以梳理出這幾種癌依然高發,要重點預防!
  • 華為發布全球第三大應用市場AppGallyery:僅次於Google Play、蘋果...
    蘋果iOS之後全球第三大應用商店。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已經不能使用GMS,不過就算沒有這個因素,華為打造自己的生態也是遲早的問題,所以就有了HMS華為移動服務,AppGallyery華為應用商店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
  • 癌症治癒率到底有多少?癌症治療存活率最高的國家是他
    據統計,全球每年新發癌症1400多萬例,每年全球有820萬人死於癌症,最常見的死因為肺癌,在全世界,肺癌依舊是死亡率排在首位的惡性腫瘤。在中國,癌症已成為疾病死因之首,且發病率和死亡率還在攀升,對公眾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
  • 乳腺癌,全球女性中第一高發的癌症
    這是一篇純科普內容,是自己之前研究癌症的時候學習的內容總結,也會有最前沿的診斷思路。 讀博的時候由於從事生物信息學研究,所以用最常見的乳腺癌來練手熟悉組學研究(主要是基因組學和轉錄組學)。而乳腺癌的診斷可以說是入門的基礎,因為這涉及到了生物信息學分析中的前置條件劃分問題。藉此機會,我從頭到尾地學習了乳腺癌的診斷問題。
  • 病在預防:最常見的癌症篩查速覽!
    受益於癌症預防的推廣、癌症篩查的普及和癌症治療的進步,據統計,美國在2003年到2012年,癌症的死亡率每年遞減1.5%。本期將重點和大家速覽一下常見癌症的篩查起始年齡。醫療工作最難的一步,是把病人請到診所來。相信大家只要在這個年齡之前去找家庭醫生,家庭醫生必會將後續的諮詢和推薦工作做好的。
  • 未來20年全球癌症例數將增60%!這張篩查表請收好!!
    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全球健康評估(GHE)》中指出,預估在未來 20 年中,全球癌症例數可能會增加 60%。①另一個具體的數據是:2020年2月4日,世界衛生組織(WHO)還發布了《2020全球癌症報告》,根據癌症報告可以梳理出這幾種癌依然高發,要重點預防!
  • 哪一種常見癌症,可能最先從地球上消失?
    文 | 菠蘿 (一) 問題:假如每個人都做好預防工作,哪一種常見癌症可能最先從地球上消失? 我的答案是,宮頸癌。
  • 《美國醫學會雜誌》:全球癌症病例十年增加近三成
    近日,《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 JAMA Oncology 發布了一篇全球癌症負擔報告,2006 至 2016 年十年全球癌症病例增加 28%,很大程度上與人口增長和人口老齡化有關。無論腫瘤的發病率、死亡率,還是致殘率,不同國家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其中,最不發達國家的增幅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