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不知道為什麼,學校教師辭職的現象比較普遍。「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學校在教師辭職的事件上是非常被動的,因為勞動法保護的是員工的權益,老師不開心可以隨時提出辭職,學校要辭退一個教師比登天還難。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教師,他對於教書育人工作感到非常吃力,他說:原來小學生是這麼不好管,我上課就像上上墳一樣,回家還老是做噩夢,教師工作根本沒有任何一點趣味可言,不是人幹的,我決定辭職。
我說:你這樣不負責任地丟下學生離開學校,在教育圈裡邊不會留下好口碑的。其他學校不會再聘用你這樣的老師了。
他說他今後不會再從事跟教育相關的行業了,對於這樣的評價也無所謂,自己為自己活著,開心就好,沒關係的,你們學校想怎麼看我就怎麼看我吧!總之,我不高興,我要辭職了。
在學校擔任校長,最麻煩的就是人事工作,很多學校管理者寧願自己去當一個安安靜靜教書的老師,也不想來從事學校行政管理工作。我想,學校管理工作的最大風險就是不可預知性。你根本不知道明天一早到學校又會發生什麼樣的緊急事件,你可能還沒有熟悉一個老師,這個老師就已經開始在你辦公桌上提交一份辭職報告。
那麼為什麼在開學之後,有的教育工作者還沒有過人生中的第一個教師節就開始向學校提出辭職,很多情況是心理壓力過大。我認為造成教師工作壓力大有三大關係,這三大關係如果處理不好教師的工作挫敗感很強,職業幸福感很低,很容易提出辭職,學校變得非常被動。
關於學校裡邊的幹群關係,其實在傳統的學校裡,這種關係是非常親切的。校長就像哥哥姐姐或者是家裡的長輩一樣關心新教師、關心年輕教師的成長。所以,一所學校的人際關係就像一個家庭一樣,有長者,有小輩,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但,現在的學校幹群關係變得比較冷淡。因為現在學校要參加的會議太多了,現在的事務性工作太多了,學校行政管理人員大都忙著處理各種文件,很難得有時間跟一線教師談談心。所以無形當中幹群關係就變得非常疏遠。因為沒有關係作為紐帶,教師提辭職就是很容易的事情的。因為沒有任何的情感壓力了。很多人在做出理性決策時會考慮對方的感受,除非對方和自己沒什麼交情。
現在學校裡的同事關係也是非常尷尬,本來是大家互相幫助,在一個單位裡其樂融融。但是很多學校裡邊兒同事關係變了味兒,老教師倚老賣老,總是把任務甩給青年教師,青年教師不堪重負。還有的老教師遇到了不懂事的青年教師,責任心也不高,互相配合不好,兩個人也是各懷鬼胎,這種糟糕的同事關係造成了教師因為在學校裡邊沒有好朋友,覺得處處吃虧或者覺得沒有人可以說知心話,也容易產生辭職的念頭。
緊張的家校關係是造成教師主動提出辭職的一個重要原因,家長有時候對教師的工作十分挑剔,帶著放大鏡和顯微鏡來看教師的工作,有的家長每天都要問孩子今天老師講了什麼,有的家長對老師的作業批改情況錙銖必較,採用考古式的方式發掘錯誤,把錯誤反饋給老師,老師的心理壓力很大。當家長不再信任老師的時候,其實教師能夠做的唯一選擇就是:換一所學校開始新的一段教書生涯。
教師的苦自己清楚,生活的累自己體會。
喜歡這樣一句話:風雨之中,打傘也要前行;失敗之後,帶淚也要經營。沒地方喊累,因為這就是生活;沒有人訴苦,因為這就是選擇。
【教育好文有一個非常棒的專欄《輕輕鬆鬆管理好學校》,其中有很多內容都是關於校長如何處理教師辭職問題的,歡迎點擊下方專欄卡片去看看】
教師節是尊重教師的節日,希望家長們善待教師。對於當前教師的辭職現象,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打字不易,且看且點讚轉發
教育不易,且行且關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