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開通40年,每天運送千萬乘客,為什麼卻沒有一家便利店?

2020-12-19 AI財經社

撰文/ 邵藍潔

編輯/ 嵇國華

8月5日早上,一輛黃色的工程吊車出現在海澱黃莊地鐵站的A1出口,它的目標是位於地鐵口附近的樂加便利店。這家房車形狀的地鐵便利店2010年就被安置在地鐵口,不過最近街道辦以改造環境為由,希望將其移除。

蕭越一大早就在忙這件事情,她是樂加所屬的北京車行天下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助理。在她的爭取下,這輛房車免於強制性拆除的命運,將由企業於夜裡自行移走。

蕭越有點傷感,十年前樂加就開始在地鐵站前做便利店,地鐵線路越來越多,客流量越來越大,反而樂加的點位越來越少。她甚至感覺「公司可能要黃了」,但又想堅持下去,為地鐵出乘客提供便利服務。從商業模式和社會效益上看,「地鐵+便利店」並沒有什麼硬傷,政策上也有一些利好,但始終無法順利推進。

對此感同身受的不止蕭越一個人。在各個城市的地鐵鄙視鏈中,北京地鐵是一個奇妙的存在,線路最多最便捷被譽為「超級工程」,但又因為裝潢土氣、站內商業乏善可陳處於鄙視鏈底端。

吐槽北京地鐵的人大概不知道,90年代北京地鐵可以買漢堡、買牛奶、買麵包,買音像磁帶的時候,大部分城市還沒有地鐵呢。

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鐵結束了長達十年的試運營,擺脫「戰備」和「景點」身份,正式對外開放,次年客運量就高達7250萬人次,與市民生活相伴的商業需求也開始在地鐵裡露頭。

經歷了1994年到2003年的站內連鎖商業遍地開花時期,2009年之後的站外廣場地鐵餐車階段,現時北京地鐵的商業分布主要由站內各處自助售賣機構成,但獨苗難撐。

從2014年就開始醞釀的站內便利店或許會成為重構地鐵商業生態的一個支點,不過靴子遲遲未能落地。25年前,北京地鐵第一次引進連鎖商業,現在日益增多的線路、客流量以及衍生的消費需求都讓這個問題更為急迫,企業和消費者已經做好了準備,只待一聲令下。

圖/視覺中國

01

百花齊放時

1992年4月23日,在人流擁擠的王府井大街上,麥當勞開出北京的第一家門店,這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麥當勞門店,有700個座位, 29個收銀臺,當天吸引了4 萬多名顧客進門。接下來,一家又一家的麥當勞出現在北京的街頭。

看到一個小小的漢堡竟然蘊含如此巨大的商機,在西城區開海鮮酒樓的陳立群動了心思。1993年,陳立群成立快餐公司,很快就推出了「歐美風格,國人口味」的莊園漢堡。當時,由於肯德基和麥當勞這兩大巨頭已進入北京,陳立群不想與洋快餐直面競爭,他把莊園漢堡搬到了地下銷售。

1994年起,百萬莊園漢堡商亭出現在地鐵裡,乘客可以在23個站臺買到不同口味的漢堡。在此之前,地鐵站內只有西單站的服裝商鋪和各站的報攤兒。1992年11月28日,西單地鐵站售票廳層的商鋪市場開業。這個500多平方米的市場由北京地鐵商貿公司主導建立,主要經營男女服裝、鞋帽、皮包、小飾品、化妝品等商品,是北京第一個地鐵商城。西單站是地鐵大站,當時的日客流量超過5萬人,因此服裝市場生意非常火爆,租金最高時被炒到每個攤位1萬元/月。

百萬莊園漢堡商亭是第一家進駐地鐵的連鎖餐飲企業。對於北京的80後來說,小時候坐地鐵就意味著可以順便享用一頓莊園漢堡。「先有的雞肉和牛肉,後來有了火腿和三明治。」王明至今還記得,每周一去幼兒園要坐紅色的一號線,進站時先在百萬莊園買一個小漢堡和一盒早餐奶,然後在地鐵上吃完早餐。

當時北京地鐵僅開通1號線和2號線,百萬莊園漢堡在站內也只有20多家店,卻成為「地鐵漢堡」的代名詞,一炮打響。緊接著,1997年,經營錄音帶、錄像帶、CD的北京牡丹四星音像公司將「四星音像」開進地鐵。然後,凱絲恩貝西點店、盈彩衝印等也陸續進入地鐵。

2002年五一節後,物美便利店出現在地鐵站內,當時還有消費者將其稱之為「快速店」。這些店大多只有十一二平方米,以雍和宮地鐵店為例,物美便利店位於地鐵站西廳東南角,12平米,主要銷售快速食品,比如膨化食品、飲料、蒸包等。試營業的前幾天,每日營業額超過3000元。直至2003年10月,物美便利店在地鐵開出21家門店,集中在當時的一號線西段,復興門站至玉泉路站、二號線西直門站至長椿街站。

在2003年的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年會上,時任物美集團副總裁吳堅忠發言稱,地鐵便利店的定位首先要考慮滿足上班族、上學族工作與生活在地鐵站短時間逗留的緊急性需求,提供他們需要的服務性強的商品。

吳堅忠表態的本意,是想爭取把地鐵乘客的需求之一報紙納入到便利店的經營範圍裡。當時北京地鐵報攤經營300多種報刊,90%以上都是直接與報社合作的,銷量最大的報紙每天可以賣出去一萬多份。但是2003年9月,地鐵為安全疏散乘客考慮,撤銷了站臺上的報攤兒,同時也清退了西單地鐵站的服裝商鋪。

圖/視覺中國

吳堅忠提出建議,可以利用地鐵便利店店內空間進行報刊零售。但這個建議生不逢時。2003年2月18日,韓國大邱市地鐵中央路站發生人為縱火引發火災,造成135人死亡,137人受傷,318人失蹤,這場縱火案引起了世界各國的警惕。地鐵安全成為首要考慮的問題,商業運營以及顧客的需求均被擱置。

快刀斬亂麻。2004年4月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對外發布了《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第十九條明確規定,城市軌道交通車站站臺、站廳、疏散通道內禁止設置商業攤點。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及車站出入口應當保持暢通,禁止一切影響通行和救援疏散的行為。

該條例將地鐵站內的商業一刀切除,當時北京已經有4條運營線路,全長114公裡,日運客量130萬人次,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辦法》中強調,北京城市軌道交通已進入高速發展時期,但從現狀來看,安全運營管理還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6月1日《辦法》正式實施的日期臨近,北京地鐵站內的商業服務設施陸續撤出。

一切恢復平靜,仿佛商業不曾出現過,只有列車和乘客日復一日。

02

佔領站前廣場

戛然而止的地鐵商業並沒有徹底停下來,站點周邊的零散攤販每日神出鬼沒,但始終缺少一個合理的商業形態來服務每天數以百萬計的地鐵乘客。「安全」成為懸在地鐵頭上的一把劍,如何不觸動安全又能提供商業服務,在站前開店成為一個折衷方案。

從事房車生產和租賃的劉傑最先看到了這個機會。2009-2011年期間,劉傑旗下的北京車行天下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車行天下」)通過公開招標,取得了北京4、5、10號線及昌平、順義、房山、大興、亦莊5條城區延長線地鐵站前廣場便利餐飲項目的經營許可,為期15年。

2010年7月,車行天下開發的樂加地鐵便利店開始在5號線和10號線的部分站前廣場上運營,售賣、香菸、泡麵、餅乾、麵包、口香糖和紙巾,包括曾經的「地鐵美食」莊園漢堡。消費者可以支付現金,也可以刷地鐵一卡通。2011年初,樂加便利店增至51家,到了2012年,擴展到72家。按照劉傑當時的規劃,樂加房車便利店要開到800家,不僅覆蓋地鐵,還要深入到社區和景區。

在樂加運營初期,由於政策環境寬鬆,車行天下在短時間內辦下來188家門店的工商證照,但直到2013年,開到107家時就無法再繼續推進下去。2014年不僅沒有拓展新店,反而開始關店。

車行天下董事長助理蕭越向AI財經社解釋,無法繼續開店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沒有位置,在站前廣場安置房車便利店,需要地鐵運營方把站前廣場騰出來一塊空間,並配合企業出具產權證明辦理執照,協助企業門店接電,但是後者慢慢地不再配合,當時拿到的5條郊區線經營許可,一家店都沒有開出來。而有些站點根本不具備放車條件。另一方面,部分中標線路多處站點不屬京投公司管轄,許可站點無法經營,比如大興線站前廣場的投資方、經營管理方均為大興區政府相關部門。

京投公司,為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為北京市屬國有獨資公司,主要職能是對軌道交通衍生的附屬空間進行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經營。車行天下從京投公司處獲得了站前廣場的便利店經營權,也在後期發展中受制於京投公司。雙方在便利店運營中矛盾頻出,不斷激化。於是,樂加地鐵便利店的開店數量一直徘徊,難以推進,同時,部分門店還出現被拉閘限電的情況,無法經營,甚至被城管查扣。

蕭越介紹,目前地鐵站前廣場大概還有90臺房車便利店,但是能夠營業的僅有60臺左右,效益也不太好。在2015年之前,樂加房車便利店每臺車的流水大概在3000元/天。初期樂加還提供京東快遞自提、電子報刊閱讀、打氣等日常服務,後期都陸續撤掉了。

按照車行天下的發展規劃,地鐵站前項目的經營期限是15年,預計到2018年的時候會達到盈虧平衡。但與京投公司的摩擦越來越多,不僅盈利遙遙無望,連正常經營也無法實現。從2015年開始,車行天下將旗下的樂加便利店由成本較高的直營轉型合作經營,合作方一年支付幾萬塊錢費用,相當於承租了一家店,然後日常運營自負盈虧。

「這個項目前期投入太大,生產107臺車子就花了2000萬,用電的固定設施大概1000萬,前期直營模式人工成本每年3500萬左右,每年交給地鐵的用電維護費用300多萬,還有辦公、物流、庫房等等。」蕭越算了一筆帳,該項目目前已投入2億元,現階段還沒有盈利。

車行天下本來有機會脫身,最近一次是在2018年1月份,經過半年磋商,京投公司準備接管現有地鐵站點便利店,同意由車行天下來經營管理其中部分便利店。戲劇性的一幕是,合作並未如期推進,車行天下等來的是反而是斷電,責令停業的通知,以及京投公司提起的民事訴訟。

劇情大反轉的事情在它身上發生過不止一次。2012年,淨雅集團旗下的山東航海銷售有限公司提出,以1.2億元收購車行天下60%股份, 但是歷經半年多盡調後,卻發來一紙解約通知。幾乎在解約同時,淨雅收購了另外一家地鐵便利店中標企業,北京幸福恆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這家公司2012年11月中標,2013年初公司法人就變更為張桂君,與淨雅集團總經理張桂君同名。

與此同時,受困於高端餐飲的下滑,正在謀求轉型的淨雅集團,對外宣布推出地鐵餐車品牌「天天見面」,將其作為四大餐飲品牌業務主線之一,預計2013年底前在北京各地鐵站點投放餐車40餘輛。「天天見面」官方微博,認證信息為淨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但2014年4月10日就停止了更新,僅有六裡橋站A、C、D出口和朝陽門F出口共4家門店。

高端餐飲轉型成功的案例並不多, 「天天見面」也沒能給淨雅續命,更沒有能力獨自發展,只是曇花一現。但車行天下不甘心,他們還想再拼一把。

03

等待下一個爆發

2013年,大概是地鐵商業最朝氣蓬勃的一年,站外廣場的樂加地鐵便利店有100多家,「天天見面」也醞釀在地鐵站點投放更多的餐車;站內迎來了友寶自動售貨機這樣的新業態。2013年之後,地鐵站外商業逐漸蕭條、沒落,站內的自動售貨機成為主力軍。

AI財經社從友寶加盟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目前友寶在全國有14萬臺機器,其中北京有2000多臺,分布在地鐵、機場、院校等場所,在北京地鐵各線路中,友寶和旗下的泰和瑞通兩個品牌至少有400多臺自動售貨機。

地鐵裡的自動售貨機以售賣飲料為主,也有半成菜品售賣機、面膜售賣機和大頭貼自動拍照機。除了友寶和泰和瑞通,還有農夫山泉和其他小眾品牌。在北京地鐵裡,各類自助售貨機的數量保守估計,應該在五六百臺以上。

地鐵一響,黃金萬兩,但想讓早晚通勤的乘客停下來買一瓶飲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此外,在地鐵售貨的飲料比一般便利店要貴的多,比如,一瓶便利店賣2元的500ml怡寶純淨水,在自動售貨機則標價4元。「當然要貴,必須要貴,因為進地鐵就很貴啊。」上述加盟工作人員稱,地鐵招標費用不菲,商品加價是自然而然。

另外,一位自動售貨機運營人員觀察到兩個現象:放置在地鐵中轉站的機器會賣得更好,而普通站點表現一般,因為北京地鐵列車間隔時間只有兩三分鐘,乘客停留時間太短;另外一個現象是,雖然自動售貨機365天營業,但每年只有5-10月份銷售情況好一點,這個時間段剛好是春夏季節,天氣逐漸炎熱,乘客對飲水有即時需求,冬天則很少有人去買飲料。

自動售貨機雖然操作方便,不佔地方,但商品有限,多樣化的商業設施更符合消費需求。

如今,大多數現代都市在新開地鐵時,都會把站內商業服務納入建設規劃之內。以上海為例,2013年時,上海地鐵內已經隨處可見全家、7-11、羅森、可的、一五一十等眾多便利店品牌,還有克莉絲汀、新語麵包、愛茜茜裡、來伊份、莎卡婭、宜芝多等烘焙、零食、奶茶等品牌,各種商業門店超過百家。截至目前,單全家便利店就已經在上海地鐵裡面已經開出了143家門店,全家便利店在廣州、蘇州、深圳、成都等不同城市的地鐵裡面也都有門店。

2004年北京地鐵將所有商業設施清退後,其實後續建設的地鐵線路已經關注到商業配套需求,部分站點有預留專門的商業服務空間。當年,便利店、烘焙店、西單地鐵商城等多個業態同時撤出,但地鐵商城最幸運,早早拿到了返場門票。

元沃百貨和地鐵尚城是目前北京地鐵站點內兩大商城品牌。不過,北京德合信國際商城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合信」)經營的「元沃百貨」,自稱是「北京唯一的地鐵商業連鎖機構」。

其中,動物園站、公益西橋站、南鑼鼓巷站、五路居站的元沃百貨分別於2012年12月、2013年11月、2016年2月和2016年10月開業。而地鐵尚城,目前只覆蓋了4號線高米店南站和10號線首經貿站,引入商戶類型和元沃百貨基本相同,集中在中西快餐、日用百貨、便利店、兒童用品、服飾等。在地鐵尚城官網,六裡橋站也在建設範圍之列。

與此同時,在地鐵內引入便利店的事情也並未束之高閣。2014年底,北京地鐵開始針對站內便利店進行招標,當時幾乎所有的便利店品牌都躍躍欲試。一位參與招標的便利店負責人對AI財經社回憶,當時北京地鐵當時拿出16個站點給便利店,這些站點在安全性、設計通道和客流量轉換等方面經過評估,具備開店條件。

但是,高租金嚇退了一批人,每平方米25元/天,當時地面普通便利店租金最高的是每平方米20元/天。從最後中標情況來看,每平方米25元/天只是底價而已。最終全家便利店和華潤萬家vango便利店中標。

華潤萬家中標的四家地鐵門店分別位於5號線燈市口站, 6號線金臺路站, 10號線牡丹園站, 8號線西小口站,面積在15平方米-45平方米不等。全家便利店四家門店分別位於4號線和10號線換乘站角門西站,15號線北沙灘站,9號線豐臺東大街站,10號線潘家園站。

據參與人士透露,「原計劃是第一批次引入兩個品牌8家店,然後3-5年後預計開出70多家,當時已經整理出來的地鐵商業設施網點約70多個。」

從工商註冊信息看,地鐵門店基本位於地下一層站廳層。2016年1月份,地鐵燈市口站出口附近的便民服務用房已經掛出「項目施工 敬請期待」字樣,並已經貼上了vango的標誌和營業時間「6:30-21:30」。全家便利店當時也表示,地鐵門店將於一季度開業。

但此後,地鐵便利店便陷入遙遙無期的等待。有些企業不堪苦等提前結束了這個耐心比拼遊戲,2018年8月,已經裝修完畢的華潤萬家燈市口地鐵站被貼上了封條,所有的裝修痕跡都已經清除掉,成為「材料堆放點」。一位便利店業內人士稱,華潤萬家當時花高價中標地鐵門店,但遲遲不能開業,它後來的發展重點也已經不在便利店,所以主動退出了所有地鐵的門店。

全家選擇繼續等待。2019年北京市全市商務工作會議上,北京市商務局黨委書記、局長閆立剛介紹,2019年將「試點在公交、地鐵場站建設一批便民生活服務設施」。這也是地鐵便利店首次以官方規劃的形式進入大眾視野,但由於涉及到多個政府部門的溝通,目前還沒有更多消息公布。

也許很快,闊別北京地鐵15年之久的便利店就會和乘客見面。潘家園地鐵站內地下一層閘機外已經有跡可循,透過出口附近角落裡的玻璃門可以看到,店內有數個貨架,但是站內工作人對是否開設便利店一無所知。北京全家便利店也不確定什麼時候可以開業,但知情人士表示,最樂觀的預計是「十月份可以開業」。

相關焦點

  • 上海公交車要逆天:每天運送的乘客相當於一個新加坡
    上海並不是中國第一個擁有近代公共運輸的城市(天津於1906年就開通了有軌電車)。但是,由於上海是中國規模最大、經濟最活躍、商業最繁榮、人口最集中的大都市,對於公共運輸的需求很高,因此上海的公共運輸發展很快。到1949年,上海的公交線路已經達到了44條,運營車輛有934輛,每年的客運量約2.37億人次。1949年以後,上海公共運輸才迎來真正的「黃金時代」。
  • 北京地鐵16號線北段月底開通 換乘4號線3分鐘(圖)
    北京地鐵16號線北段月底開通 換乘4號線3分鐘(圖) 2016-12  12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16號線北段(西苑至北安河)計劃於2016年12月底開通試運營。西苑站作為16號線北段年底開通時唯一的一座換乘車站,將與地鐵4號線實現換乘。
  • 盤點北京地鐵歷史 罕見老照片首次公開
    2015年9月26日訊,每天的地鐵匆匆而過,運送上千萬人,像一條地下的街市,坐上地鐵你能看到眾生喧譁,也能看到一個時代。 朱德、鄧小平、彭真等為北京地鐵一期工程奠基也許是好天兒帶來的好兆頭,在一無經驗、二缺人才的情況下,克服了N多困難的北京地鐵,在1969年「十一」之前頑強地誕生了。要知道,這一年,首爾、新加坡、舊金山、華盛頓還都沒有通地鐵。這條線路從蘋果園到北京火車站,共有17座車站,到今天仍是北京地鐵的骨幹線路。剛剛建成時的北京地鐵裡面是個什麼樣?
  • 討論| 便利店進北京地鐵,滿車廂吃包子的場景你敢想像嗎?
    便利店進北京地鐵對於忙碌的上班族來說,早晨沒有時間吃飯一直是個讓人頭疼的大問題。 為什麼要在地鐵裡開便利店?雖然很多地鐵線路都通過廣播、標識、勸阻提醒等形式倡導不在車站付費區及車廂內飲食,但這僅僅是一種倡議。目前乘客在北京地鐵裡吃東西,並不違反法律法規。
  • 有的沒開通有的數量不夠 北京地鐵出入口能再多一些嗎?
    「歡迎乘坐北京地鐵7號線!」8點半,地鐵7號線垡頭站C口,扶梯上方的屏幕上飄動著紅色的歡迎字幕,地鐵到站出站的聲音從下方傳來,列車將住在東五環的上班族運送至三環以內。然而,住在垡頭站附近的居民卻無法享受家門口有地鐵的便利:C口和附近的直梯出入口均大門緊閉,電子地圖甚至不顯示該站。
  • 北京三條地鐵新線今日14時開通 北京西站通地鐵
    至此,北京地鐵運營線路達到15條,軌道交通總裡程從336公裡增至372公裡,日均客流預計突破700萬人次。8、9號線提前一年開通疏堵按原計劃,今年年底北京地鐵開通線路僅15號線一期東段的11.35公裡。為緩解城區擁堵,北京市明確提出,8號線二期北段和9號線南段提前一年開通。
  • 乘客死亡,地鐵無責:4 年猝死 5 人,北京地鐵配置 AED 為何這麼難?
    據北京日報報導,2019 年 3 月 8 日,小張來到北京地鐵昌平東關站,準備乘車上班,卻因身體不適突然倒地。40 秒後,站臺站務員趕到了小張身邊,並立刻呼叫了值班站長,站長嘗試和小張交流,但沒有得到回應,於是撥打了急救電話。
  • 北京6月26日開通912路公交車 方便天壇醫院乘客接駁地鐵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北京6月20日電 據北京公交集團官方微博消息,為方便乘客出行,加強長陽地區與總部基地之間的地面公交聯繫,完善西南部地區地面公交線網布局,結合乘客意見建議,北京公交集團擬於2019年6月26日首車起,新開912路。
  • 人民網記者探尋「不一樣的首爾地鐵」
    視頻連結:http://tv.people.com.cn/n/2012/1128/c214237-19726352.html 人民網首爾11月28日電 (記者 孫偉東 裴埈基 實習記者 石賽)對於北京的上班族來說,上班路上擠地鐵儼然已經成了每天早晨的一次考驗
  • 我在地鐵裡認識了北京
    可能無聊的時候會算一下每天自己上班要坐多少站地鐵和公交。」張文珊說。  北京擁有世界上最為繁忙的地鐵系統之一。自1981年對外運營至今,北京地鐵已經走過了36個年頭。到2015年底,北京地鐵已開通運營18條線、278座車站。據2017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年內,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總裡程將突破600公裡。
  • 北京兩地鐵線開通 多站臺內可買半成品食物、面膜
    原來,這是14號線中段開通首日的一個活動,地鐵乘客可以在新開車站免費領取一張地圖,乘客只要在每站的活動點蓋上一枚紀念戳,集齊9枚就能換得一本新線開通紀念「護照」。  16歲的地鐵迷小趙還差一站就能集齊9個車站的紀念戳,他坐在去往南站方向的地鐵上跟鄰座的乘客說,他期盼14號線中段開通很久了。
  • 北京地鐵線路圖最新規劃:2020年北京將分40線
    12月1日從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獲悉,2020年北京將分40線、段,建成線路總長逾981公裡的地鐵線。  北京市正在運營的線路有18條,包括1、2、4、5、6、7、8、9、10、13、14、15號線和八通線、亦莊線、大興線、房山線、昌平線、首都機場線。
  • 北京地鐵軍博站遭15萬人流大軍「梗阻」
    實習生 鄧偉攝  隨著地鐵9號線軍博站的開通,一度令人頭疼的北京西站「最後一公裡」在地下打通,市民可以在這站換乘地鐵1號線。昨天,這一堪稱最複雜的換乘站迎來首個早高峰,預計的大客流如期而至,其中三成客流都帶著大包小包。即使地鐵出動40多名員工「護航」,但15萬客流依然不時「梗阻」換乘路。有乘客抱怨:「不開,繞,鬧心;開了,擠,也鬧心。」
  • 世界上最長的地鐵線路在哪裡 世界十大地鐵介紹
    3、馬德裡地鐵,300個車站  這個城市地鐵和巴黎地鐵差不多大,裡程為293公裡,於1919年投入使用,每年運送乘客5億人,是世界十大地鐵之一。  4、首爾地鐵,296個車站  首爾地鐵於1974年投入使用,裡程達327公裡,每年運送乘客25億人,有296個車站,是世界十大地鐵之一。
  • 北京地鐵實現線上購票進站 北京地鐵網上買票怎麼買
    北京晨報記者體驗發現,線上購票成功後,只需將二維碼對準自助售票機,兩三秒即拿到紙質單程票。預計明年一季度,北京全路網將實現刷手機二維碼進出站。現場 手機App購票 地鐵單程票秒出昨日,北京各個地鐵站的網絡取票機啟用。北京晨報記者前往6號線南鑼鼓巷站,打開提前下載好的易通行App,完成註冊並綁定好支付方式後,嘗試購票。記者看到,通過App可任意購買各個地鐵站的單程票。
  • 北京新開通6號線西延等三段地鐵線
    地鐵6號線西延和S1線在該站換乘。昨日,北京地鐵6號線西延田村站。該站大廳為紅磚牆面。中國美術館站的壁畫《富春山居圖》。這幅地鐵壁畫從尋找底稿到燒制,前後歷經了6年多。2019年底新開通3條線路根據日前公布的「北京市2019年重要民生實事初選項目」,還有3條(段)軌道交通新線有望於2019年底開通試運營,具體包括:7號線東延(焦化廠-環球影城)、八通線南延(土橋-環球影城)、新機場線一期(草橋-新機場北航站樓)等線路。
  • 你所不知的北京地鐵:有人每天要重複960多次手勢動作
    楊子怡/攝北京地鐵每天都在發生讓人意想不到的故事。有的地鐵司機一天要喝11包咖啡,而這些人每天要重複960多次手勢動作。一名巡道工每個月都會磨破5雙棉襪,每年要檢查12萬個鐵軌零件。早晚高峰時,車站廣播員要把一句話重複1800多次。平均每月都會有20多隻鞋,70多個背包玩偶掛件掉落在西二旗站臺下面的道床上。
  • 準點率100% 元旦假期鄭州地鐵運送乘客584.14萬人次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3日,鄭州地鐵所轄線路安全運送乘客584.14人次,其中12月31日,鄭州地鐵所轄線路單日客運量達207.53萬人次,再次刷新單日客運量紀錄。節日期間,進站客運量前三的車站為鄭州東站、二七廣場站、東風路站。
  • 鄭州地鐵通過大數據繪製熱力圖:1號線每天10萬人做「潮汐運動」
    數據  地鐵1號線:日均運送乘客43萬人次  (早晚高峰期間,每天10萬乘客完成了從西向東、再從東向西的「大遷徙」。)2號線和城郊線於今年1月12日開通運營,日均運送旅客26萬人次。  根據熱力圖分析,早高峰期間,乘客從南北方向向中心聚攏;晚高峰期間,乘客從中心城區向南北分散。2號線呈現出南北方向「早聚攏、晚分散」的客流規律,凸顯了主城區的向心吸引力。分開來看,以中心城區為中心,2號線北段和南段,是兩個小型的、方向相反的「潮汐」。
  • 兩條新線今開通,送你一份新版高清北京地鐵線路圖!
    每站均有公交接駁換乘200米內為方便乘客騎自行車換乘地鐵出行,6號線西延全線車站都設置了自行車停車場,總用地面積約7000平米,滿足自行車接駁停放,並在自行車停車場設置綠化,滿足城市景觀的要求,提高車站周邊的環境和品質。此外,每座車站均有公交車接駁換乘,換乘距離一般都在200米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