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外面被打了,這是每一個家長都不願意看到的,面對孩子受到的委屈,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觀點。有些家長認為必須還手,不然他會以為你好欺負,就會一直打你。
還有些家長則認為不應該還手,擔心以暴制暴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形成了習慣會,不利於孩子的人際交往和人格修養。
其實啊,對待「還手還是不還手」的問題,關鍵是在於家長如何去幫助孩子樹立自我保護的意識和引導孩子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
具體建議如下:
當孩子跟我們傾訴被打的時候,我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去感受他的痛苦與委屈,如果我們表現出了關心的態度,就會讓孩子心中得到安全感倍增,也能讓孩子更好的體會到母親的愛。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他的內心肯定是很無助的,同時也很憤怒,他希望父母能夠理解他的感受。
我們可以先站在他的立場上譴責對方,讓他內心的負面情緒得到釋放,之後再來解決問題。
我們可以與孩子一起分析,找到孩子被欺負的真實原因。然後鼓勵和幫助孩子學會自己解決、處理問題。
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用武力解決,一般情況下可以與同學的家長、老師協商,和平解決才是上策。一味的教孩子還手,可能會惡化矛盾,留下後患。
面對別人的欺凌時,告訴孩子姿態一定要高昂,心中要有鬥志,保護好自己。
如果他人不顧我們的感受對我們做出傷害時,我們要勇敢地說不,並及時去尋求成年人的幫助。
—— END ——
更多家庭教育知識關注「九度」哦,
你的點讚、評論是我最大的動力!
m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