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潛在用戶的影響上看,上汽乘用車應該是「最接地氣」的汽車企業了。無論是官方活動現場隨處可見的「直播網紅」,還是深埋於底、不可道破的「網絡水軍」,上汽乘用車的傳播觸角,已經隨著「年輕化」的品牌定位,深入到方方面面。
然而,數據和金錢堆砌出的美好,真能實現上汽乘用車所期望的一片祥和嗎?
活捉疑似水軍
求是汽車近日發布了一篇名為《減配、霸王條款又怎樣,名爵6依舊月銷過萬》的報導,在各大媒體平臺上,都收到了大量的讀者評論。求是汽車虔誠地閱讀,卻發現,大量與報導內容完全無關,卻又出奇一致的言論,充斥在文章的評論列表中
這些評論從各個角度,不遺餘力地對名爵ZS、名爵6和名爵品牌進行褒讚。有評論甚至對名爵6在泰國市場的成績進行肯定,問題是,有關名爵6的海外銷售情況,在求是汽車的該篇文章中,未做任何提及。
由於功能限制,在部分媒體平臺上,無法獲知某評論用戶此前與哪些文章進行互動,但在另一部分功能相對開放的平臺,求是汽車發現,大量對名爵品牌及車型不吝溢美之詞的評論,極有可能來自專業水軍。
這些評論用戶的個人活動頁面均顯示,曾對多篇文章進行評論。求是汽車仔細比照發現,他們參與評論的文章,幾乎完全一致。
有不願具名的公關行業人士表示,同一時間內,大量用戶針對多篇文章進行系統地群體評論,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自發性的概率幾乎為零。從目前掌握的信息看,這些積極參與評論的用戶,應該是某機構僱傭或「豢養」的水軍帳號。
此外,由於不同帳號針對同一篇文章的評論文字完全不同,說明這批水軍的「質量」較高。據透露,這種原創性的評論文字,每個評論的成本至少為1元,經過代理公司的層層加價,客戶最終為每條評論支付的成本,往往可以達到3-5元。
吹捧、唱衰俱佳
在水軍密集的評論中,求是汽車發現,上汽乘用車旗下的名爵品牌,其「大客戶」的地位昭然若揭,幾乎佔據水軍帳戶評論比例的十分之一。唯一可以與名爵的評論頻次相抗衡的,只有vivo手機。此外,oppo手機、蘇寧、渝味曉宇重慶火鍋等均是其服務對象,在汽車行業,領克、博越,也被這批用戶刷出大量正面評論。
然而,水軍的業務範疇,並不僅限於為企業搖旗吶喊。求是汽車發現,這批用戶在近幾天內,還對京東、虎牙直播兩家企業,進行「系統」唱衰。
更敏感的是,這批水軍還同時做著醫療領域的生意。在與頸椎、腰椎問題相關的文章下面,利用評論推薦著一款名為「李秀榮」的膏藥貼。在有關痔瘡的文章下面,則大力推廣一款名為「姚之方」的痔瘡藥膏。
針對膏藥貼和痔瘡藥膏的推廣,水軍們還費盡心力地進行處理——不僅以各種錯別字試圖扮演真實「用戶」,還對品牌進行了「文字打碼」。這種名為「菊花文」的網絡文字,因在文字後面添加形似菊花的字符而得名。
阿里雲平臺曾對「菊花文」做出解釋,在一些論壇中,很多不雅詞彙被視為禁用詞,會被系統自動過濾掉,而「菊花文」能讓這些不雅詞彙,成功躲避過濾軟體的「火眼金睛」,堂而皇之地出現在網上。
違法案件高發
上汽乘用車對水軍的依賴早已業界聞名。名爵ZS上市初期,就有媒體撰文稱,「名爵ZS打著網際網路+汽車的旗號,但卻做出『腦袋被網際網路夾』的產品,上市之初各大汽車論壇所有有關名爵ZS的文章,評論幾乎被水軍刷爆。」
師出同門,榮威也未能免俗。在百度貼吧,有多位網友吐槽,稱某汽車論壇上,上汽乘用車水軍泛濫。
知乎上,也有多個涉及上汽乘用車僱傭水軍的問題。
事實上,「網絡水軍」,這個上汽乘用車還在高度依賴的「利器」,早已成為一個敏感詞。
2017年7月,在公安部指揮下,全國21個省市對「三打哈」網絡水軍案開展集中收網行動, 該案為全國首個利用網站實施「網絡水軍」非法刪帖炒作的案件。
自2017年5月,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機關開展打擊「網絡水軍」違法犯罪活動專項行動以來,已破獲「網絡水軍」違法犯罪案件40多起,涉案總金額上億元,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200多人,查獲並關停涉嫌非法炒作的網絡帳號5000多個,關閉違法違規網站上萬個,涉及網上惡意炒作信息數千萬條。
在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看來,「網絡水軍」從事編造虛假信息、誹謗攻擊、非法推廣等違法活動,其危害不言而喻。「網絡水軍」以獲取利益為目的,通過實施宣傳、推銷或攻擊,在網際網路上進行炒作。對此,最高法曾在2014年出臺司法解釋,明確「網絡水軍」責任承擔問題。
對於涉嫌僱傭「網絡水軍」的上汽乘用車來說,即使直接或間接僱傭關係屬實,其在「網絡水軍」傳播過程中需要承擔的責任,尚無法確定。但「黑京東、罵虎牙,大力推廣痔瘡膏」的傳播調性,想必並不是上汽乘用車喜聞樂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