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反應遲鈍,畏手畏腳?那是因為你限制了他的身體自由

2020-09-03 大於眾學

健全的心智是從自由的身體開始的,如果我們不了解孩子身體發展的特徵,就談不上如何更好地支持孩子的身體發展。


身體的自由是孩子走向人生的開始,自由使用和支配自己的身體,它的意義絕不僅僅是發育身體而已,同時也是情緒、感覺、心理認知和精神的發育,所以阻礙或者破壞孩子的成長,就是從禁錮孩子的身體開始的。



出生四十天,孩子就試圖把手放到嘴裡,那一刻孩子感覺自己的身體,發現自己的身體,慢慢地,他可以開始抓旁邊嬰兒床的護欄,一次不行,就兩次,最後終於抓到了,他開心了,他發現自己的手是可以用來滿足大腦的一些願望的。

在這樣大腦的支配下,孩子的手不斷地探索,他的智慧就在不斷地發展。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曾經說過:「用手可以達成一些目的或者實現一種願望,是兒童最早的智力萌芽。」


如果寶爸寶媽們有足夠的智慧,就能把各種場所變成孩子成長的助力,在家裡孩子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身體,感覺身體的每一部分,用自己身體上的每一部分去接觸世界,從而達到身體上的獨立。

活動孩子的身體,讓孩子的身體自由,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講,其重要性再怎麼強調都不會過分。

讓身體自由就是孩子快樂的源泉,活動就是生命,就是成長,就是一切。

如果你以各種理由禁錮、限制孩子的身體,都會讓孩子的身體受到束縛,他的能量就會被卡住,而身體的束縛、能量的卡點以及身體上的萎縮和緊張就會導致心理上的萎縮,因為身體是看得見的靈魂,而靈魂是看不見的身體。


只有身體可以被自由地支配,一個孩子才會展現出鮮活的生命力,他的肢體才是柔軟的、開放的、接納的,他的身體才會有尊嚴,脊椎才能夠挺直,胸膛才能夠挺起,個子才會長高,繼而在心理上有尊嚴,在人格上有尊嚴。

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的限制是無意識的,太多限制孩子的家長,是他們本人在成長過程中,身體被禁錮產生了心理卡點,於是在這個點上,他依舊不能夠讓孩子的身心通透。

有一次,我們帶了一群孩子去玩,有三歲的、五歲的,孩子們從高處往下跳,就在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時,一個媽媽突然跑到她的孩子面前說:「誰讓你跳的?」孩子被嚇住了,不知道該怎麼辦?



於是我就問這位媽媽:「在你家裡所有的事情都是你允許孩子才能做的嗎?」

「是的!」

「你知道不知道我們設計這個活動是安全的?」

「我知道。」

「那在過往的生命中你是不是很多事情都不被允許做?你從小也是一個要得到允許才能做事的人?所以很多想做的事這麼多年你都沒有機會做。」

她愣住了,那一刻我看到了淚水在她的眼眶裡打轉,愣了一會兒,我看到她的表情開始有一些生動了,她知道了那是自己的卡點。

在後來的時間裡,她的孩子玩得很開心,甚至最後她自己也跑上臺子去說:

「我試試我能不能跳,我從來沒有被允許。」


之後,她經常跟我說:「郭老師,我今天想做一件從來不被允許做的事,我想去泡溫泉。」

我說:「那好,我願意陪你去。」


這一次的經歷對她有非常大的影響,過了一段時間,她打電話對我說:「郭老師,我周末花了兩天時間,誰都不管,我跑到海邊,整整發了兩天的呆,我好開心可以做回自己。」

我的故事講完了,聽完故事的爸爸媽媽,我希望你們從今天開始對孩子允許多一點,接納多一點,讓孩子從自由的身體開始逐漸發展出自由的心靈,因為健全的心智從自由的身體開始。

相關焦點

  • 孩子做事畏手畏腳怎麼辦?使用「馬太效應」,讓娃放開手腳
    比如孩子想要自己拿筷子吃飯,父母擔心筷子會弄傷孩子,不讓孩子用筷子,比如孩子想要自己去倒水喝,父母擔心孩子把杯子摔碎等等。總之在過度關心孩子的父母眼裡,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是危險的,他們巴不得自己一天24小時都緊緊的盯著孩子,不讓他遇到一點危險,可這樣照顧孩子,只會讓孩子變得畏手畏腳。
  • 孩子長大畏手畏腳、懦弱自卑,多與父母的「作為」有關,否認不了
    文|好孕姐有不少父母在自己有孩子之前,都會下決心,有孩子後一定要好好培養,不僅是因為要對孩子負責,把孩子教育好,讓他能夠有個不錯的人生,也有的是因為自己小時候有很多不好的童年記憶,這些傷心事伴隨著自己好久,所以就想著當年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一定不要在孩子身上上演。
  • 孩子長大畏手畏腳,源於父母的4種性格,很多人卻不在意
    ,但養出自卑、懦弱、畏手畏腳的孩子,卻很簡單。有很多孩子,或多或少性格上的缺憾,就與父母的性格有很大關係。父母的性格對孩子的性格和命運都有影響很大,尤其下面這4種性格,很容易養出畏手畏腳、外強中乾、懦弱自卑的孩子。孩子長大畏手畏腳,源於父母的4種性格,很多人卻不在意。
  • 伊能靜演技被肯定,劉端端畏手畏腳,技不如人還是另有原因
    不過,科班出身的話劇演員劉端端畏手畏腳,到底是技不如人還是另有原因。伊能靜一本正經地說道:我覺得你有點像「張東升」,你應該更張揚一點,語氣太平淡,我覺得沒有演過癮。劉端端直言不諱:歇斯底裡並不是好事,你演過癮了,節奏就不對了。 劉端端有理有據,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沒想到,彩排時候的突發事件卻讓他妥協了,表演節奏也開始被伊能靜主導。觀眾爆笑神補刀:遇到靜姐,無論是誰都會頭疼。
  • 男生微信上會各種撩,為什麼見面後畏手畏腳了?
    我身邊就有一位,可謂是人群中的段子手,人群後的單身狗。給別人講怎麼撩妹,頭頭是道,自己在微信上也可以和女生聊的熱火朝天,和心愛的女生各種情話,但是到了喜歡的女生面前,卻張不開嘴,腦子一片空白。男生微信上會撩,為什麼見面後畏手畏腳了?我來談談我的看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致家長:老師的畏手畏腳,可能是因為以下原因……
    現在的網絡對老師的流言四起,老師做事情開始畏手畏腳。現在也有部分家長表面上配合老師,讓老師嚴厲管教,該打打該罵罵,但是老師一旦真的去管教自家孩子,又心疼不已,甚至有些家長去舉報老師,讓老師因為害怕丟了自己的工作,而不敢嚴肅批評學生,很多孩子也就仗著老師的這個心理,而更是肆意妄為。
  • 曾國藩平生「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
    曾國藩說自己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的一生始終常懷敬畏之心,堅守做人為官的基本準則,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原則不動、底線不松,在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心境中度過,最終一路平步青雲,大業輝煌,成就了自我。 曾國藩,我國近代史上的軍事家、政治家和理學家,晚清第一名臣。心存敬畏意識,保持頭腦清醒,是曾國藩一生為官從政之道的核心。
  • 不必對「識字敏感期」畏手畏腳!與其焦慮,不如花心思高效教學
    其實孩子從一出生,就能接觸到很多寫著字的物品,比如奶粉罐上的商標、牆上掛著的日曆、玩具包裝盒子上的說明、出去玩的時候看到的店鋪招牌等等。父母們可以把這些大大小小的字指給孩子看,但最好不要用「這個是什麼字,那個是什麼字」等諸如此類的表述,因為如果孩子太小,他們聽不懂也記不住,根本沒效果。
  • 心理學:「如果終其一生畏手畏腳,你會過的很無趣」20句醒腦的話,叫醒你
    1、工作不能代表你,銀行存款不能代表你,你開的車也不能代表你,皮夾裡的東西不能代表你,衣服也不能代表你。你只是平凡眾生的一個。2、一生中,你會遇到很多混蛋,如果他們傷害你,是因為他們愚蠢,不要對他們的惡行有所回應,因為再也沒有比怨恨和報復更糟的,永遠保持尊嚴和自我。3、咱不能老蒙著自己,不正視現實,不正視自己的病根而拖泥帶水。
  • 反應遲鈍,總是慢半拍的星座,迷迷糊糊,心太大
    文 | 小娘娘這世上的聰明人不少,而反應遲鈍,迷迷糊糊的人自然也不會少,他們無論做什麼事情他們總是慢別人一拍,大大咧咧,有時候真是傻的可愛,那麼這樣的星座是哪幾個呢?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1、白羊座:性子急,但是反應卻很遲鈍別看白羊座平時總是一副風風火火的樣子,無論做什麼事情行動力都很強,很講究效率
  •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畏天命」,狹義上來說宗教信仰。中國人有敬畏鬼神的傳統,從無神論的角度上來看,就是一種精神依靠。在人生暮年的時候,找到一種信仰依賴,讓精神有附著之地其實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比如很多人害怕老去,害怕死亡。如果沒有信仰依賴,那麼後期人生處處都是畏懼。    孔子教我們畏懼,沒有畏懼不行。實際上中國歷史是沒有宗教信仰的,只有宗教哲學。
  • 《道德經》第五十三章:行於大道,為施是畏
    "介然"就是堅定不動搖,又心有所不安的樣子)行於大道,為施是畏。(表面意思是:人在寬路上行走,容易左右斜走,S形前進。真正意思是:人的思維與"有無"一起活動,就是施行起來是有難處,容易左或右,容易彎曲走偏。"畏":通"隈",彎曲。"大道"是寬闊,是上天建造,是現成,是道之"有無"。比如瞌睡蟲來了,犟著不睡。吃飽了,還吃。
  • 遊泳新手如何克服「畏水心理」?幾點小妙招教您輕鬆下水!
    許多人不會遊泳,但他(她)們確實學過遊泳,但他們就是不會。有些人甚至一生沒有碰過水(下水),這不怪誰。事實上,我一直認為通常有兩種人是這樣「會了」遊泳的:第一種是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會遊泳。那就是,如果你能和一個孩子一起遊泳,他會有些口語化的告訴你,學會遊泳,只需多喝幾口水,多玩耍,自然就是會了的!可他就不能具體而系統的說出自己究竟是怎麼的學會的,這可能和他們的年齡有關,但事實上,這種說法來其實不太站得住腳,因為經過我自己的實驗,消耗的水量與遊泳技能的提高並不成正比!在我開始學習的時候,我真的相信我喝的水可以賺回遊泳池的費用。結果,我還是什麼也做不了!
  • 席捲全球的勵志詩:宮澤賢治《不畏風雨》
    不畏風雨:給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你不畏雨不畏風也不畏冬雪回到1931年,《不畏風雨》誕生的年代和現在的日本是有著巨大差別的,那是曾以農耕為中心的生活,糧食自給率達到了100%,而現在的日本便利店裡幾乎都是進口糧食,那些賢治曾喜歡的生物如今已成瀕危物種。
  • 孩子長大後自卑畏手畏腳,原因有可能因為父母,仍有家長不在意
    1、 父母脾氣暴躁易怒有很多這樣的情況,因為成年人不贊成一些小事情,與孩子溝通不暢,就認為孩子不聽話,於是就發脾氣甚至大孩子!之後,又因為打孩子而感到後悔。有些人喜歡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例如:「你不知道如何做這樣簡單的事情,太愚蠢了!」
  • 跟孩子講道理沒用?李玫瑾:孩子該打就得打,要讓孩子學會敬和畏
    一位資深老教師在他多年的教學生涯中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那些平時上課時表情呆滯,聽講不認真,試卷也寫不完的,很多都是家裡嬌生慣養,沒有挨過打的。在老師看來,經常挨打的孩子,他就會閃躲,眼神變得很機警,身體也變得非常靈敏。他們會經常豎起耳朵來聽,對父母察言觀色,所以更加機智敏捷。
  • 地厚天高,不知所畏:一個木作研習所裡的格物致知和鐵骨柔情!
    他剛想著開木作工作室的時候,我只說他不知地厚天高,創業是那麼簡單的事嗎?基哥是那種一包檳榔都要計較的人,卻可以把省吃儉用的錢全部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他說服家人拿出一部分拆遷款來,然後帶著老婆孩子住進了租的房子裡,還滿臉的笑,說那是個帶院子的兩層小樓,改造後特別舒服,你嫂子可歡喜了。我只說他不知地厚天高。
  • 「大器晚成」、「畏手畏腳」、「驕傲自大」... 不同個性的英文俚語都怎麼說?
    世界之大,什麼樣的人都有,今天就讓這些英語俚語告訴你該如何形容各種類型的人!1 a wise guy 驕傲自大的人這裡的wise並不表示「聰明」,相反它含有諷刺的意味。但有時候本詞組還用於朋友之間的調侃。
  • 以平等心接受魔王供養離怖畏神咒
    他言到:我等今者愛樂大乘,守護大乘,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供養故,為怖畏故,為誑他故,為財利故,為隨他故,受是大乘或真或偽,我等爾時當為是人除滅怖畏,說如是咒「踔枳 吒吒 羅踔枳 盧訶隷 摩訶盧訶隷 阿羅遮羅 多羅 莎訶」。
  • 古代聖人所說的「三畏」與「三戒」我們常人應該如何去學習?
    古代聖人所說的「三畏」與「三戒」我們常人應該如何去學習?首先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孔子說的三畏與三戒是什麼,根據《論語·季氏》中的記載: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畏天命,就是要對自己的命運要有敬畏之心,也就是要象《黃帝內經》中所說的那樣。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如果你不畏天命,非要說自己是鋼筋鐵骨,暴飲暴食燈紅酒綠起居反常夜不能寐,那就是作死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