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我介然有知,(經過前兩章及其共52章的論述和研究分析,使我介然有這樣的認知與認識。"介然"就是堅定不動搖,又心有所不安的樣子)
行於大道,為施是畏。(表面意思是:人在寬路上行走,容易左右斜走,S形前進。真正意思是:人的思維與"有無"一起活動,就是施行起來是有難處,容易左或右,容易彎曲走偏。"畏":通"隈",彎曲。"大道"是寬闊,是上天建造,是現成,是道之"有無"。比如瞌睡蟲來了,犟著不睡。吃飽了,還吃。坐痛了,還坐。就是沒有做到"有無",不尊道,是"畏",是思維歪斜)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有無"很平坦,也好走,而人卻喜歡走小路,就是走"上德、下德、上仁、上義、上禮",是思維離開道的獨自之路,這條小路是壓抑、禁慾,也是貪婪、縱慾無度,是思維亂作為,亂用力,亂發功,是用心力勞苦勞累不快樂。為什麼人喜歡走"小路"?是因為人看重身體,這是可以理解的,身體也確實重要,這是人的初級認識,這個階段的人把"名利權"看得非常重要,就會走上小路"上德、下德、上仁、上義、上禮"。到了一定級段,人的認識升級,增長了智慧,有了更多的對人的了解,除了認識"名利權"以外,還認識了道,認識了"有無",知道了"有無"是人獲得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康光大道)
朝甚除,(朝庭大殿的臺階很高)
田甚蕪,(田地的莊稼很荒蕪)
倉甚虛。(倉庫很空虛)
服文彩,(但是人們的衣著卻妖豔光彩)
帶利劍,(腰間配戴鋒利的長劍)
厭飲食,(厭惡一般的平凡樸素的飲食)
財貨有餘,(像是財產和貨物有餘)
是為盜誇,(這是欺騙,是虛假的誇耀)
非道也哉!(這不是屬於道的行為)
意思是:
人們愛小徑,生活在空洞虛偽的生活氛圍裡,互相虛假,互相誇耀,一點不實際,若腳不著地,是一種人的思維離開道的精神狀態,沒有真實的根源於天的快樂,只是互相的空喜歡,建立在浮雲上。
所以秦始皇統一六國,輕輕一推,六國就轟然倒下。滿清20萬人,也可以統一大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