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國將帥中,大將陳賡是極具傳奇的人物,人稱「開心果將軍」。在陳賡的世界裡,沒有按部就班,總是出人意料,事後卻又不得不佩服他的奇思妙想。比如在百團大戰中,陳賡就略施小計,讓身材矮小的日本鬼子叫苦不迭。
陳賡,原名陳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於湖南湘鄉。出身將門,其祖父為湘軍將領。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畢業後,留校任副隊長、連長。參加了平定商團叛亂和討伐陳炯明的東徵。後在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129師386旅旅長。歷經北伐、南昌起義、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韓戰,援越抗美戰爭,為人民的解放事業立下汗馬功勞。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要說陳賡,就不能不說386旅。七七事變後,紅軍被改編為第八路軍,陳賡的部隊也改名為第129師第386旅,陳賡任旅長。陳賡將軍帶領的386旅紀律嚴明,打起仗來更是厲害,幾次讓小日本吃過虧。日本人對這支部隊恨得牙痒痒,然而派過飛機、派過坦克,卻都無濟於事。為此,他們還放出過「專打386旅」的口號。
在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中,陳賡和蔣先雲、賀衷寒並稱「黃埔三傑」,但大家都說:「蔣先雲的筆,賀衷寒的嘴,靈不過陳賡的腿」。從黃埔畢業後,陳賡在大革命時期、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法援越、抗美援朝等各時期大顯身手,將自己的軍事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其中的土城之戰、神頭嶺伏擊戰、沁源保衛戰、豫西牽牛、南疆追擊戰等等戰役都是精彩絕倫的經典戰例,堪稱世界軍事史上的神來之筆。可以說,陳賡大將是目前我國唯一和日、美、法等多國侵略軍交過手並都將之擊敗傑出軍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