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是這樣煉成的

2021-02-13 楊明磊心理工作室


關於心理諮詢的

哲學、趨勢、理論與技術之學習


以大樹為例,

哲學是樹根,

趨勢是樹幹,

學派理論是樹枝,

技術是樹葉

.

樹根看不見,卻是一切的基礎,

樹葉(技術)看似最茂密,

但如果從技術學起,

看起來快,實際上卻很慢,

手上抓一把樹葉,其實啥也不會

.

武林高手把樹葉當武器,

其實厲害的不是樹葉,

而是高手自己要有內力,

以為跟高手用同一片葉子就能像高手一樣,

是空想

抓一根樹枝,上面就有很多樹葉,

就如同從理論學起,

理論一清楚,理論中的技術就很容易掌握

.

同樣道理,

如果掌握住樹幹(趨勢,例如後現代),

則與樹幹相連的所有樹枝就都掌握了

.

而了解了樹根(哲學,例如詮釋學),

則不單能掌握趨勢、理論、技術,

還能舉一反三,跨越不同領域的整合匯總

.

樹根(哲學)才是生命力的來源,

是樹木最深層的內力,

初學時很難看見效果,

求快求速效者往往缺乏耐心,

但真的假以時日,

進步速度會大大勝過學樹葉樹枝的

 

而也不能一直把一棵樹

切割成樹根樹幹樹枝樹葉不同段,

終究需要能看見整顆樹

.

也就是說,

不管從哪個段落學起,都要設法自覺,

目前所學屬於整顆樹的哪個位置,

和其他位置的關係是什麼?

.

然後需要試著慢慢像其他段落延伸前進,

因為:

只學哲學,

往往說話道理很深,卻不一定實踐的了

只學趨勢,

往往學識淵博,

卻不一定能幫的到個案,當教授比較好

只學理論,

往往分析個案很厲害,實作還是不行

.

所以,

學技術的終究要開始學理論-趨勢-哲學

學理論的,

總要開始練習技術,然後回頭理解趨勢和哲學

學趨勢的,

還是要願意分辨不同理論和實練技術

學哲學的,

最好要找機會落地,把趨勢-理論-技術想清楚

.

總之,

哲學-趨勢-理論-技術,

四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有時會在網上看到人們站在某個學派的立場批評另一個學派或試圖比較哪個學派比另一個學派優秀。

        一個學派為了突顯自己的價值,往往會藉由批評另一個學派,但這只是學派間的文人相輕,我們看看就好,不必太當真。

        其實,學派之間,往往只是"不同",而不是誰比誰好,學派之間存在的應該是適用時機/個案類別/問題類型的不同,而不是優劣之別。

        做為諮詢師,不妨讓自己超越學派間的相互攻訐,站在不同的高度,持平冷靜地看見不同學派的不同與相同,各自的優點與缺點,也充分理解每個學派分別適合運用在哪些時機/哪些個案類型/哪種問題形式,讓自己在不同學派理論間出入自如、遊刃有餘,成為跨學派/理論/技術的融會貫通者!

此公眾號裡有一些我的心理諮詢專業交流逐字稿和心理學散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後查看歷史消息參閱交流。

7月廣州家庭重塑工作坊招生中,點擊閱讀原文了解詳情。

【臺灣楊明磊博士簡介】

一、心理諮詢

諮商心理學博士,身心微語言技術創始人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前所長

臺灣註冊諮商心理師

澳門心理研究學會榮譽會長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

臺灣諮商心理師公會聯合會理事

國際華人醫學家心理學家聯合會常務理事臺灣聯絡處主任

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研究會港澳臺分會副會長

投入諮商工作30年,個別諮商人數超過一萬人次

曾以臺灣心理諮詢師群體代表身份向馬英九先生提供建言

 

二、性學與性別

臺灣行政院(臺灣最高行政機關)性評委員

臺灣文化部性別政策委員

杏陵醫學基金會(臺灣唯一性治療團隊)「性教育」特約講師

臺北市政府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人事處性別平等委員

臺灣教育部優秀性別平等論文評選委員

「性學研究」編輯委員

三、員工諮商與員工協助方案(EAP)

臺灣勞動部員工協助方案eap諮詢委員

臺北市政府職場心理健康諮詢委員

臺灣人事行政局員工協助方案eap推廣講師

臺北市政府員工協談室特約諮商師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職場健康促進諮詢委員會委員

臺灣醫療質量促進聯盟醫療產業研究委員會委員

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廣播電視節目廣告諮詢委員

多家企業特約心理諮商師、EAP顧問、心理健康顧問

 

四、危機幹預與創傷輔導

澳門心理危機幹預研究中心副主任

四川512和臺灣88災後心理援助協調中心副主任

參與臺灣921地震、非典、88風災等大型事故危機幹預

相關焦點

  • 年入200萬的心理諮詢師,是怎樣煉成的?
    我是何華彪,資深心理諮詢研究者,從業26年,有我這樣的朋友,您會更開心、更覺得生活充滿陽光和溫暖!一、為數不少的心理諮詢師沉寂,活躍、突出者收入豐厚 據有關數據顯示:2001-2017年,全國獲得國家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證書者約150萬。
  • 心理諮詢師如何創作優質心理科普文章?(系列之三)
    鄧波點評:第3篇《心理分析:惡魔是如何煉成的?作者對心理學和傳播學都有一定了解,善於捕捉和駕馭讀者心理,每個小標題旁都不失時機地展示自己的頭條號,結尾提醒讀者加關注。持續的更新,在多個平臺發表,這樣的寫作,可謂深得爆款文寫作之機巧,可以達到快速漲粉、多點開花、更快收穫的效果,不可謂不用心。
  • 優秀的心理諮詢師,都是如何煉成的?▏京師博仁雙軌制體系培養
    最直接的表現是,一遇到來訪者,在用一種療法做諮詢的時候,腦海裡面就會出現其它療法老師的聲音,就是「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你應該那樣去想」。如果用另外一套體系去做,這個體系的老師的聲音就會出來,「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他們總處在一個「對」和「不對」的紛爭裡邊。
  • 築愛心理丨原來你們是這樣的心理諮詢師
    (美國心理學會實踐研究和政策助理執行理事)。就「關於心理諮詢,諮詢師希望人們了解什麼」這個話題進行了對談。希望讓人們能在面對心理問題、尋求心理幫助的時候能夠有所準備。以下,是談話內容中心理諮詢師希望讓你了解的事。
  • 專業心理諮詢師是什麼?
    這個層次是一個門檻比較高,需要對諮詢有一定理解、辨別能力和接受督導,需要對自己心理狀態有一定深入認識。能夠全面操作方法,也需要一定的人生閱歷。2.普通心理諮詢師普通心理諮詢師其實就是一個連接諮詢師和來訪者的橋梁,作為普通心理諮詢師也是需要學習心理學知識,或者接受個人體驗,能夠掌握來訪者的信息和情緒,提供幫助,整合諮詢師諮詢體系,將諮詢師和來訪者連接起來。
  • 來訪者的移情與心理諮詢師的移情,心理諮詢師難以承受的愛恨交織
    每一次諮詢中的移情與反移情的糾纏,諮詢師承受的痛苦,壓力,還有來訪者軀體化疾病的反移情,一句保持性的關注,說得簡單,要做到談何容易被帶起來的反移情,包括:「性、攻擊、身體的疼痛,被吞噬等等」。所以我們要理解心理諮詢師也是個人,他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心理諮詢師是一個很痛苦的行業。
  • 美女被心理諮詢師強姦警示——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心理諮詢師
    根據京華時報訊,北京某心理診所的心理諮詢師韓某,對來訪者23歲的小靜(化名)以治療心理疾病為由,多次暗示小靜有性壓抑的心理問題,需要「急性療法」,在小靜不知防備、無法抗拒的情況下,對小靜實施強姦。如果您的朋友都不在接受心理諮詢,或者他們告訴您他們不喜歡他們的諮詢師,僅僅是因為不想傷害治療師的感受而繼續諮詢。那麼最好在其他地方去尋找諮詢師。你想要的不是方便性,而是一個好的專業的諮詢師,畢竟「好」和「方便」並不是經常能夠融洽地共存。我可以有一個諮詢師是離我家只有5分鐘,但我相信有些心理諮詢師值得數個小時的車程。而且,我發現開車回家是處理自己感受的重要時刻。
  • 心理諮詢師吐槽大會!
    都說諮詢師學習成本高、成長成本高,課程貴、督導貴,那為什麼這些成本不能想辦法降下來?所謂行業,是個生態,又不是獨獨諮詢師這群個體的事情。以上三點,在很多諮詢師眼中都是正常現象,而且這個行業就應該是這樣的。若如此,心理諮詢就註定了是中產以上的人才用得起的東西。哪怕我們覺得它再有必要再有價值,它也是大眾眼中只可遠觀的奢侈品。
  • 都窮成這樣了,我為什麼還在做心理諮詢師?
    編輯:大大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壹心理學院Pro」本篇文章的初衷,是聽身邊的諮詢師朋友講說:我靠主業賺的錢,來供養我的副業「心理諮詢師」的工作。不同於外界認為的「心理諮詢師聽上去都很高大上」的言論,其實,心理諮詢師的工作也是苦樂參半的。
  • 二級心理諮詢師厲害嗎?
    很多人在拿到心理諮詢師證書的時候,都會看到自己的證書上面寫得是「三級心理諮詢師資格證書」。可能,看到這裡大家都跟小編最開始接觸這個證書心裡一樣:心理諮詢師難不成還有其他等級的證書?事實確實是這樣。目前,心理諮詢師證書一共有三個等級。
  • 心理諮詢師是如何「收費」的?
    這裡面既有對諮詢收費意義的探索尚不夠深入,也與諮詢師自已對於處理衝突的能力、自戀修通程度、分析性頭腦的建立水平有關,還與來訪者投射到「收費」這件事上的心理意義有關。心理諮詢中「收費」所代表的意義,遠遠超過錢本身的意義,諮詢師能否堅定的保護收費設置,也直接影響到諮詢探索的深入度。
  • 怎麼報考心理諮詢師?心理諮詢師都有哪些科目?
    心理諮詢師指的師經受專業的訓練,運用其專業知識和技術,為來訪者提供幫助。這裡的專業,不僅僅包含了心理諮詢師的專業知識,比如對於個體在不同成長階段,以及各種情境下的心理狀態的了解等;還包含了專業的態度,比如對於心理諮詢師對於自我議題的覺察,諮詢中的節制等。
  • 心理諮詢師的日常
    心理諮詢師的日常,好像很多時間都花在解答親朋好友的「為什麼」和「怎麼辦」上。上午一位朋友說高三的女兒成績有所退步,她覺得跟女兒喜歡寫日記有關,所以今天盛怒之下,她把女兒日記本撕了,現在女兒閉門絕食,問我怎麼辦?
  • 銘科教育心理諮詢師培訓:中科院心理諮詢師證書是真的嗎?
    自從人社部2017年取消心理諮詢師國家統一考試之後,心理諮詢師培訓機構陷入亂象,市場迫切的需要一個權威的機構進行心理諮詢師的認證工作。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作為專注研究心理學的機構,在國家心理諮詢考試還沒有取消之前就負責考試教材編輯、試卷出題等,在心理學行業的影響力首屈一指。因此,在行業亂象叢生的時候,中科院推出了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證書,目前成為了國內心理學市場上含金量最高的證書,也獲得了社會、企業的廣泛認可。
  • 心理諮詢師考試為何被取消?心理諮詢師和社會工作師有什麼區別?
    我是周雲騫,4月12日,也是我把自媒體號改名叫「心理社工師周雲騫」的日子,「心理社工師」是一個很新的名詞,別說是你們,連我自己念起來也很彆扭,還不如叫「心理諮詢師」來得順暢。可是「心理諮詢師」這個詞,已經不足以概括我的特徵,雖然我有心理諮詢師證書,但是我不喜歡「心理諮詢師」這個詞,因為被濫用了。
  • 心理諮詢師支持個人報名嗎?個人怎麼報考心理諮詢師?
    相信不少的人都聽說過心理諮詢師這個名字。心理諮詢師這個名字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很少有人會聊到,除非是專業的人士。國內,很多人對心理諮詢師雖說認知,但認知上卻有很大的偏差。故而,心理諮詢師在國內發展顯得非常小眾。
  • 乾貨丨參加心理諮詢師培訓後,如何成為專業心理諮詢師?
    在工作中的各種實踐就是在積累未來賺錢的資本,心理諮詢師的工作也是如此,需要通過實習去積累諮詢能力的資本。這個資本是應對未來不同來訪者最有力的工具。為什麼心理諮詢師需要實習?在130萬的國家二、三級持證人員中,僅有6%真正踏上了心理諮詢的道路。
  • 心理諮詢師日薪可達9000元,我是當了一名假的心理諮詢師?
    ,很多人開始深深地懷疑:我難道是當了一名假的心理諮詢師?!這張截圖起源於去年4月份央視做一個報導:關注心理健康,心理諮詢業前景廣闊,心理諮詢師的春天又來啦!(說了20年的春天來了,春天到底是誰?)報導中關於諮詢師收入的數據十分刺眼,它說:「心理諮詢師日薪可達9000元。」(一口20年前的老血對著屏幕噴了出來。)
  • 心理諮詢師被誤會很久了
    從我開始學心理諮詢開始,我總是聽到很多人對我說「我沒病」。似乎不管在國外還是在國內,很多人對心理諮詢都存在著誤解。以為心理諮詢師和精神科醫生是一樣的。殊不知這兩者之間差別甚大。 精神科醫生有診斷權和處方權,可以判定病人的症狀以及給病人開藥。
  • 如何成為心理諮詢師?
    但自國家取消諮詢師證後,許多想入門的人就慌了,往後沒有一個官方認證,該如何是好呢?,取消諮詢師資格認證恰恰是為了更好地管理這個領域。以前有資格認證的時候,雖然許多人都是通過參加這個考試步入諮詢師行業,但這個考試其實是不太規範的,個別機構在其中渾水摸魚,破壞了考試的嚴肅性;再一個,有的諮詢師十年前就拿到了這個證,通過這十年督導、個案的積累,早已有了相當多的實戰經驗,而有的人不過剛考到這個證,還沒有經歷實戰的檢驗。但在外人眼裡,這兩個證的含金量是相同的,這樣的證能證明水平的高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