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陸續開園,爸媽滿心歡喜的把小寶貝送去幼兒園。結果孩子回來悶悶不樂,一了解才知道,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了!你怎麼辦?
伊能靜和秦昊的女兒小米粒,就遭遇了這樣的問題。
近日在真人秀節目《婆婆和媽媽》中,當秦昊聽到伊能靜談到女兒米粒在學校被一個小男生欺負,一度情緒失控,心疼得掩面哭泣。
說到女兒被小男孩欺負的經歷,秦昊回憶:「米粒在那兒站著,那個小男孩就過來咣地擠米粒一下。」伊能靜補充說女兒被整個擠到牆壁上,也不推人家。秦昊瞬間崩潰,掩面哭了起來。伊能靜也說:「我能感覺到他的遺憾、無奈、力不從心」。
家中的寶寶在幼兒園裡被同學故意找茬兒,被調皮的同學叫難聽的外號,甚至是因為搶玩具被其他孩子抓傷身體......家長心疼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擔心寶寶被同學欺負後,會留下「心理陰影」。
那麼,當孩子說:「媽媽,有人欺負我」,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幼兒園的小朋友非常喜歡交朋友,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參加社區或集體組織的活動,利用生日、兒童節等特殊日子,請小夥伴來家做客,幫助孩子主動結交新朋友。
但在遊戲或活動中,小孩子之間難免出現矛盾和糾紛。這時候家長不要急於給出誰對誰錯的結論,而是應該引導他們自己解決問題,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遵守規則,積累人際交往的經驗。
鼓勵孩子多照顧比自己弱小的夥伴,使他們積累交往的經驗,明白不能欺負比自己小的孩子。同時,家長要多觀察孩子與同伴交往、遊戲的狀態,在需要的時候給予指導,告訴他遇到矛盾不躲避,遇到問題要有自己解決的意識。
當孩子與同齡小夥伴在遊戲中發聲衝突,如果雙方家長都在場,家長應嘗試將爭吵的孩子分開,了解情況,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兩個孩子想一想如何解決才能讓雙方都滿意,並且都能接受。如果孩子想出的辦法可行,記得要表揚孩子們的聰明和友好。
如果寶寶在幼兒園被小夥伴欺負,孩子放學後主動告訴媽媽發生了什麼,那麼他一定是在向你尋求安慰和幫助。家長一定要及時表達關心。
你可以這樣安慰寶寶:「媽媽知道你現在一定很不開心,對不對?讓媽媽看看哪裡受傷了沒有?」 孩子意識到媽媽關心自己,也在嘗試幫助自己,會心裡感覺舒服一些,也可以體會到來自媽媽的愛。
等孩子平靜下來後,再向孩子詳細了解事情的經過,告訴他問題會得到解決。但請不要著急批評欺負人的孩子,也不要因為過分擔心,提高說話的音量。
遭遇校園「小霸王」,一方面自然是對方的錯誤,但另一方面孩子也要學會如何與這樣的人打交道。法國的兒科醫生弗朗索瓦茲·多爾多在《孩子出生以後》一書中指出:「常常被欺負的孩子一般是家裡的獨生子,在家裡時,家人總是反覆教育他不要當個好打鬥的人。他從來都沒有學過如何自衛,因為孩子過去沒有機會變得兇起來。」
家長要教育孩子學會抵抗,告訴他當被其他孩子欺負的時候,不要逃避:「你要把自己藏起來的話,那就永遠不會怎麼保護自己。你要留意自己是怎麼被欺負的。不一定要求孩子打回去,但是至少可以不懼怕,並且大聲指出對方的行為讓自己「不高興」,是沒禮貌的、錯誤的,是不受歡迎的。」一段時間後,他就非常清楚如何去反擊,如何讓他人尊重自己了。
如果孩子受到的傷害並不嚴重,可以鼓勵他自己解決問題,家長從旁觀察。比如,孩子會利用團體力量來戰勝「小霸王」。有的小朋友很聰明,會和受欺負的幾個小朋友一起玩耍,如果「小霸王」搗亂,他們就一起與他抗爭。
如果孩子受欺負的現象長期存在,需要尋求幼兒園方的幫助。欺負人的小朋友有可能在自控能力和性格方面存在缺陷,需要老師和父母的共同引導。由於這種改變是需要長期訓練的,因此你需要及時與老師溝通,並與「小霸王」的父母及時交流,一起幫助孩子改變。
你的孩子班裡是否也有「小霸王」呢?
你是如何教育孩子與「小霸王」相處的呢?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