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文之無文,行而不遠。缺少了靚麗的語言包裝,再深刻的立意,再豐富的內容,也會顯得默然失色。語言平庸是作文的大敵,許多學生的作文都敗在這點上,從而無緣一類文。這個結果不難理解,讀一篇文章就如觀一處景物,具有特色的景物才能吸引遊客的眼球,同樣具有特色的語言才能點亮閱卷老師的眼睛。
那些語言平淡,索然寡味,瘦得難看的文章,肯定不會被閱卷老師看好。相反,那些考場佳作,總是文採飛揚,搖曳多姿,人見人愛。因為語言鮮活,必將為文章增添一道亮色,只有語言有文採了,作文才會精彩,那麼應該從幾個方面去美化文章的語言呢?
一.錘鍊詞語
古人云:「義雖深,理雖當,詞不工者不成。」皮日休說:「百鍊成字,千煉成句。」這兩句話都道出了錘鍊語言的重要性。從古到今,許多的語言大師都在語言上下盡了功夫,「為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吟安一個字,捻斷數根須」,「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都是錘鍊語言的佳話。而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賈島「僧敲月下門」更是堪稱錘鍊語言的典範。
我們要像這些先人一樣,平時的寫作就要在語言的錘鍊上多下功夫。一定要注意語言的選擇與錘鍊,學會幾種錘鍊語言的方法,提高作文語言的表達力度。一要力求準確貼切,儘可能選擇能夠反映客觀事物,思想感情的詞語,抓住事物的特徵,正確的反應事物的本質。二要力求鮮明生動,精心選用詞語,注意使用修飾的詞語與動詞,選擇最為精當的詞句表達極豐富的內容,使語言生動形象,言簡意賅,使文章語言插上美麗的翅膀,讓讀者感悟到語言的文採之美。
二.個性化的語言
作文語言要力求展現出個性色彩。風格或典雅,或樸實,或機巧,或辯證,要麼讓作文語言更具文化韻味,要麼讓作文語言靈動生輝,要麼讓作文語言真誠感人,要麼讓作文語言充滿理性思辨。句式或長或短或整散結合,語言錯落有致,就會生動活潑,抑揚頓挫,波瀾起伏,搖曳多姿,使文章顯示出豐富的內涵和音樂美。
而那些唯我獨有、浸染著自我靈動情愫的語言;那些新穎獨特、啟人深思、引人聯想的語言;那些富有韻味、飽和哲理、耐人尋味的語言,無不顯示出作者個性的光彩。擁有這些語言,作文必將流光溢彩、文採飛揚。
三.化敘述為描寫
一篇文章如果只有空洞的敘述,而缺乏具體的描寫,讀來必定味同嚼蠟,要讓描寫出彩,成為打動人的亮點,就少不了細膩的描寫,精彩的描摹。描寫具體,敘事生動,內容充實,能使文章的主旨得以鮮明凸顯,給人以很強的感染力。如能在行文中,發揮想像,兼用比喻、排比、引用、借代、反問等多種修辭格,把生活的場景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會使人產生一種身臨其境之感。一篇生動豐滿的文章,描摹一定精彩無限。
那麼如何把文章寫具體、寫生動呢?必須注重人物描寫、環境描寫、善於抒寫情感體驗,善於展開聯想和想像。在寫作時,經常地追問自己:人物的神態、語言、行動等描寫了沒有?事情發生的環境描寫了沒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及時地表達了沒有?聯想和想像的翅膀展開了沒有?經常地這樣要求自己,並且落實到作文中,文章就會變得具體充實、變得生動形象起來。
四.善用修辭
有人說修辭是作文的魔水,如果將這些魔水恰當地撒在作文上,就可以點石成金。要保證作文的顏值高,就要使用比喻、排比、對比、對偶等修辭方法,增強文章的生動性、說服力,增強語言氣勢,使文章生動形象、情緒激昂、氣勢磅礴。
修辭手法各有各的精彩。運用比喻和擬人,使描寫對象生動鮮明,形象逼真;運用排偶疊句,句式整齊優美,鏗鏘有力,製造氣勢,讓人讀來感到暢快或是震撼;巧用設問反問,加重強調,發人深思;運用對比,形象分明;運用反覆餘韻悠然。一句話,要使語言力求優美生動,就必須運用恰當的修辭,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和表現力,使作文語言富有文採。
五.適當幽默
幽默語言被稱作作文的「黃金語言」。幽默是智者的表達方式,或針砭,或自嘲,輕鬆地調侃,辛辣的諷刺嘲笑,都能讓文章妙趣橫生,不但能使人讀之情趣盎然,充滿智慧和情趣,而且能給人以無盡的思索和智慧的啟迪,讓人回味無窮! 同學之中,會調侃的最有人氣,寫作文也是這個理,許多佳作往往寫得意到筆隨,偶爾閃出那麼一點點不正經來,文章頓然有了生氣。幽默的秘訣有大詞小用,名句化用,口語巧用,貶詞褒用,活用修辭,含蓄鋪陳,故意曲說等。
六.巧用佳句
巧用古詩詞、名言警句、俗語、諺語、歇後語、歌詞等,能增添文章的底蘊。「胸藏萬匯憑吞吐,腹有詩書氣自華。」讓筆下文採飛揚,必須廣採博學增加語言積累,在作文時旁徵博引,擷花掇英,使文章內涵豐富,含不盡之意於言外,讓人有咀嚼回味的餘地,引人思考,給人教益。引用詩詞要求我們平時一定多積累、多讀寫、多背誦。所選詩詞一定要切合實際、切合語境、切合情感。
總結:「言之無文,難得高分。」拒絕平庸,扮靚作文的語言,是獲取作文高分的必要手段。新穎別致的語言,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閱卷老師讀起來當是賞心悅目,心曠神怡。筆下珠璣媚人眼,不愁文章不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