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主播頻頻帶假翻車,「良心帶貨」只剩「帶貨」?

2020-12-24 澎湃新聞

大主播頻頻帶假翻車,「良心帶貨」只剩「帶貨」?

2020-12-22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快手一哥辛巴售賣糖水燕窩,最終被打假人舉報,將面臨牢獄之災和高達6000萬元的賠款。羅永浩直播間被高光出售的皮爾卡丹品牌羊毛衫經鑑定是非羊毛製品等等,主播行業籠罩上了一層假貨的陰霾。

相信每一個大主播的成長過程都是從良心帶貨開始的。當初靠1.5億實打實疫情捐款震驚世人的辛巴,也是從創新打造電商主播矩陣,構建辛選聯合做起,強調選品質量和熱愛行業,當初辛巴的產品的確是貨真價實,性價比很高,甚至比一些批發價還要便宜,再加上本人熱衷慈善,很難讓人把他和售假掛鈎,然而,最終冷冰冰的判決還是警醒了我們。

為什麼在發展成熟之後,卻觸碰假貨這個紅線,僅僅剩下「帶貨」了呢?

首先,這些直播巨頭通常都是團隊運作的。產品甄選也是團隊中有專人負責,一些成熟的主播售假,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團隊選貨以及溝通時出現了問題,或者說是團隊在審查商家資格以及對產品質量把控的時候存在漏洞,很可能主播本人並不知情,最終造成直播大言不慚售假的現象發生。然而,這不能代表主播本人就可以不負責任,正是因為這些專業團隊運作甄選產品,消費者才會對這些主播售賣的產品信任,因而他們有責任保障產品的質量。

其次,在這些頭部主播的商業模式裡,坑位費是很重要的獲利點。每次直播推介的產品有限,因而會有根據流量確定的坑位費。通常來說,假貨廠家因為其利潤空間更大,所以會繳納更高的坑位費,一些主播團隊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受利益驅使就會選擇這些假貨廠家。

同時,目前來看,電商直播領域對於產品售出後的責任界定是比較模糊的,主播也更多地是因為愛護自己的羽翼而去承擔一些產品質量的責任,並沒有非常明確的法規責任界定,這也給許多主播鑽空子的空間,從另一面推動了他們售賣假貨。

而且,在主播熱情澎湃的介紹中,消費者很容易衝動消費,迷失自我,再加上對於主播的信任,消費者的鑑別能力明顯下降,最終買到假貨,不僅如此,許多消費者權益意識比較薄弱,在買到假貨後會自認倒黴並不會訴求一些法律手段,這也是造成主播售假猖獗的原因之一。

實際上,如今的直播繁榮就像十年前的淘寶,五年前的微商,都必然會經歷一個較為混亂,假貨較多的一個發展階段,但是這些不能代表直播帶貨就是一個失敗的商業模式。該行業仍處於發展初期,還需要平臺、主播團隊、相關部門共同努力規範,淨化行業環境,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

其一,強化監管。很難想像,團隊成熟運營的大主播都擺脫不了假貨,那麼這些小主播的產品質量情況又會如何。所以,為了規範整個行業的發展,脫離假貨陰霾,就必須強化相關監管,完善行業發展規章制度,對主播的行為進行嚴格規範,對於涉嫌售假、造假的平臺主播依法依規懲處。

其二,明確責任。我們不需去爭論究竟是假貨商害了主播還是利益薰心害了團隊,最終買到假貨、承受損失的都是消費者。所以我們需要明確平臺、主播、企業三者之間承擔的責任,尤其是主播團隊,要明確其售後責任,強調其有對於產品質量保障的義務,只有這樣直播才能真的是為消費者選貨,從而發揮這個新興產物的作用和優勢。

其三,增加競爭。應當降低行業門檻,在完善行業規範之後給更多地主播機會,強化平臺反壟斷審查,增加行業內的競爭,避免因個別頭部主播獲得壟斷地位之後,在選產品、商家合作等方面獲得超額利潤,過多掌控話語權,從而左右消費者的選擇。

綜上,竊以為,電商直播這個新興事物本身並沒有錯,我們應當通過強化監管、明確責任等方式規範行業發展,主播自身也應潔身自好,健全平臺選品流程,擔負起消費者的一份信任,回歸本心,不要讓「良心帶貨」只剩帶貨。(作者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原標題:《大主播頻頻帶假翻車,「良心帶貨」只剩「帶貨」?》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大主播,帶貨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主播觸碰假貨紅線「良心帶貨」應回歸本心
    來源:新京報繼「快手一哥」辛巴(本名辛有志)以及羅永浩相繼翻車,令主播行業籠罩上了一層假貨陰霾後,近日辛有志的辛選團隊一名主播被曝小號再遭平臺封禁。其中原因為直播中進行虛假宣傳或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據統計,雙十一期間此人位列辛選銷售額第二。
  • ...李佳琦被指虛假宣傳 直播帶貨又翻車了 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
    隨著直播電商越做越大,行業市場也愈發魚龍混雜,虛假宣傳、貨不對板、質量「翻車」、售後維權等眾多亂象亟待解決。直播電商有多火直播電商到底有多火?且看近日直播帶貨界悄然開打的「三國殺」。羅永浩在首秀中交出了驚人戰績——支付交易總額1.1億元。
  • 「帶貨產品質量翻車這麼多,大家為什麼就針對辛有志?」
    而另一方面,燕窩,或是說直播帶貨這一行業中,產品質量所出現的問題數不勝數,只不過此次出事的是辛巴,因為辛巴名氣大,因為辛巴是公眾人物,因為辛巴飽受爭議,或許才是網友目光被吸引的原因。 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認為,憑什麼賣假燕窩的這麼多,帶貨產品翻車的這麼多,卻要將罪怪在辛巴的身上。
  • 案例分析:羅永浩頻頻翻車事件,看直播帶貨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4月24日晚,羅永浩第四場直播帶貨結束,這次「半價補貼」大招沒想到中途現場再次遭遇翻車。不過隨著老羅前幾次直播演練,這場直播明顯感覺老羅漸入佳境,越來越嫻熟。數據來源於第三方「新抖」從老羅帶貨看主播帶貨的必修課羅永浩作為直播帶貨新人,無論是從主播個人角度還是MCN機構運營來看,老羅這幾場直播帶貨「
  • 薇婭帶貨翻車了?網友爆料薇婭帶貨自嗨鍋發黴!
    眾所周知,薇婭是一名很出名的帶貨主播,她和李佳琪並稱為帶貨界「雙雄」,擁有直播帶貨界的頂級資源。按理說,薇婭做主播這麼有經驗,那她一定不會出什麼差錯吧?然而事實證明,一線主播也有「翻車」的時候。12月19日,河南鄭州的一位女士爆料,她網購的「自嗨鍋」方便火鍋,出現了食材發黴現象!
  • 直播帶貨總「翻車」,這事快有救了?
    「大小主播都有質量翻車事件」「即便是再大再紅的帶貨主播,如果不保證售後,也不敢再買東西了。」6月1日,曾多次在各大平臺帶貨主播裡購買產品的羅潔怡,有了懷疑:「是我自己太容易踩雷,還是直播帶貨基本沒什麼售後?」
  • 2020年年初爆發式增長年末卻頻頻「翻車」 直播帶貨要創收要流量更...
    2020年12月23日,廣州市市場監管局通報了「辛巴假燕窩」的調查處理結果,其旗下公司被處以90萬元的行政處罰,且封號60天;在此不久前,羅永浩因在直播間售賣假羊毛衫而致歉;李雪琴被爆出直播人氣刷量;汪涵被爆出直播銷量刷量……從年初的爆發到全網參與,再到問題頻出、飽受爭議,回頭看看2020年直播帶貨的發展路徑,消費者忍不住疾呼,直播帶貨要創收要流量更要合規。
  • 直播帶貨的魔幻2020
    臨近年末,直播帶貨的冰與火之歌正在奏響。但顯然,直播間呼朋引伴的火熱掩蓋不了頻頻暴雷的心寒。辛巴,這位「帶貨一哥」最近水逆得不行,上了好幾次頭條,當然對於這一天然流量,想必他是拒絕的。假燕窩風波未平,譴責之聲再起,網曝80餘人在其直播間購物後消息遭洩露,被騙600萬元,一舉衝上熱搜。
  • 辛巴糖水燕窩,方丈9.9假汰漬,薇婭忽悠,眾多明星帶貨翻車!
    眾多明星在成名之後,就會選擇去網絡直播帶貨,畢竟這收入比娛樂圈的價格高,一不小心又掙到了幾千萬不等。對於她們的帶貨一開始大家並沒有發現問題,那是因為比較相信她們這些明星。對於明星帶貨翻車都是利益在作怪,這也不能全怪明星還得說那些貪小便宜的人,如此一來肯定會吃大虧。最近辛巴團隊帶的燕窩事件,大家幾乎都是比較清楚,由職業打假人王海把整個事件燕窩事件暴露。經過專業機構檢查完畢之後,該燕窩成份含糖量4.8%,碳水化合物為5%,可以直接說等於是糖水,當初直播間做的實驗那些燕窩絲竟然不見了。
  • 直播帶貨頻頻「翻車」,如何才能保證直播間商品及貨源的真實性?
    前有「燕窩售假」,後有「品牌羊毛衫為假貨」的事件,直播帶貨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也出現了誇大宣傳、假冒偽劣、售後保障難等隱患。那麼從直播帶貨頻頻「翻車」這樣的現象中,我們如何才能做到保障直播商品及貨源的真實性呢?
  • 李佳琦帶貨卸妝巾「翻車」,這個品牌還是他一手帶大的
    李佳琦,自己帶大的產品終於還是砸在自己的手裡了。 說起李佳琦那是美妝主播帶貨界不可逾越的高峰,是數一數二的人物。之前聽聞李佳琦不僅在上海落了戶,而且還買了豪華大平層的房子,風頭一時無兩,帶貨口碑也一直不錯。
  • 辛巴假燕窩,永浩「交個朋友」,直播帶貨何以頻頻爆雷?
    近段時間,網紅直播帶貨可謂是站在了風口浪尖之上,先是網紅辛巴的「辛選818假燕窩」事件被職業打假人王海爆料,一石激起千層浪。之後羅永浩「交個朋友」直播間假羊毛衫事件再次給觀眾不安的心補上一刀。除了頭部主播以外,其他一些主播像嘎子哥被曝賣假酒等等,整個直播帶貨行業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種急需得到整治的病態亂象。就在人們茶餘飯後紛紛感嘆直播帶貨行業急需得到整治之時,天天在直播間大喊「oh my god,買它」,號稱令億萬少女瘋狂的李佳琦直播間也緊跟辛巴、羅永浩之後爆了雷,其售賣的美容儀產品被媒體指出涉及的宣傳內容根本就是矇騙不懂的消費者。
  • 直播帶貨翻車,德國康巴赫無辜躺槍
    當下疫情的關係,直播帶貨成為了一種新的銷售場景。但近日,央視財經新聞頻道卻點評了目前的直播帶貨亂象,重點指出了關於主播帶貨翻車現象,揭露了主播虛假宣傳、貨不對板、售後維權難等一系列的問題,也連帶點名康巴赫後自媒體圈居然出現一堆黑康巴赫的內容,一邊倒集中火力猛攻康巴赫,矛頭一致污衊它是"假洋鬼子",小編納悶,究竟康巴赫得罪了誰?
  • 李佳琦帶貨被指虛假宣傳 主播帶貨佣金多為銷售額20%
    幾寸屏幕上,長袖善舞的主播,正成為帶貨的重要渠道。不過,20%高額佣金的激勵下,主播帶貨泥沙俱下,涉嫌虛假宣傳的當紅主播頻現。「網紅帶貨很多涉及虛假宣傳。」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之言。他表示,必須要把網紅帶貨納入網際網路廣告監管之下。
  • 羅永浩帶貨帶出「假貨」,再好的公關都不如做好產品把關
    但看似有效的危機公關,並不能掩蓋羅永浩團隊在直播帶貨的商品把關方面的失職。羅永浩聲稱的手續齊全、流程合規,看似責任全在偽造文書、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供貨方,但作為帶貨人,本就該對粉絲負責,對產品做好把關。某律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羅永浩籤訂的合同多是從主播免責、規避售後風險的角度出發。
  • 各抒己見丨明星帶貨「翻車」,你怎麼看?
    日前,中消協發布「雙十一」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發現在今年「雙十一」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並點名汪涵、李雪琴直播帶貨「翻車」和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此消息一經發布,便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對此,您怎麼看?
  • 頻頻翻車!直播帶貨將成下一個電視購物?
    2進步意義評價直播帶貨好壞,首先要看其市場效果;其次,看其對零售行業帶來哪些改變。市場效果不用說,直播帶貨是當下電商零售的大風口。通過直播帶貨,消費者可以更容易的了解對應商品,有疑問可以現場互動,進而提升零售效率。對頭部主播來講,直播帶貨的選品環節,為消費者降低了選品的麻煩,且價格往往更便宜一些,有利於刺激消費。有些新問世的新品類,消費者並不熟悉,通過這些主播帶貨,實現了對消費者的快速觸達,一款款網紅新爆款也因此應運而生。
  • 直播帶貨迎「翻車」潮:商家、主播、MCN殺入「圍城」後
    「翻車」了。不只吳曉波,直播帶貨最近「翻車」的不少。據相關商家透露,小瀋陽曾直播叫賣一款白酒,當晚僅成交20單,第二天還有16單退貨;葉一茜為一款茶具直播帶貨,茶具售價為200元,最後成交金額不足2000元,而直播間顯示的在線觀看人數高達90萬人......
  • 網紅辛巴直播帶貨「假燕窩」,直播假貨何時休?
    近日,某平臺主播辛巴帶貨「假燕窩」一事持續發酵,因為被專業機構鑑定出是假燕窩,本質不過是糖水,主播辛巴已被立案調查,據說由於數額巨大,他本人可能面臨15年的有期徒刑。「直播」這把火一經點燃,到目前來看,是越來越旺。
  • 達人帶貨頻頻翻車,商家不再「人傻錢多」
    然而當商家湧入直播戰場,才發現現狀不容樂觀:主播不合理的折扣要求,天價的頭部直播間坑位費,居高不下的退貨率,「紅人直播帶貨」這個領域早已築好了強悍的行業壁壘,只有一些資本雄厚的商家能夠跟牌,這些被讓有志於藉助KOL影響力的商家望洋興嘆。 「知道直播帶貨水,想著擠擠水還能剩下點,誰想到全是水。」一位「中招」的商家心酸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