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中閏月,彰顯古代中國科學計算力

2020-12-13 安壹

農曆是我國傳統曆法,又稱華歷、夏曆、中歷、國曆、俗稱陰曆。這是由於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曆法,所以擁有這些稱謂。直到漢武帝時期全國曆法統一,並且編寫《太初曆》。之後經歷多個朝代在此基礎上逐漸完善,其形式一直延續至今。中國農曆是世界上最早曆法之一,農曆的出現對國家經濟、文化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曆法中包含了太陽曆(陽曆),太陰曆(陰曆),和陰陽合曆三種形式被世界不同的國家地區使用。而我國的農曆是屬於陰陽合曆,兼有陰曆月與陽曆年的特性。

農曆中的陽曆年的制定,和西方的曆法一樣,以一個回歸年為一年,回歸年則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約365.2平太陽日,即太陽中心自西向東沿黃道從春分點到春分點所經歷的時間,一年也分十二月份。

農曆中的陰曆月是按月亮的運行規律為基礎制定的,也就是一朔望月的周期確定的,總共有十二月。由於朔望月的平均長度大概二十九天半,而且農曆中的月份分為大月與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所以全年的總天數為354或355天。但是一個回歸年約是365天,並且上面我們講到農曆屬於陰陽合曆。 這樣陰曆年與陽曆的一個回歸年天數無法協調。

於是就在農曆中設置了閏月和二十四節氣來協調朔望月與回歸年之間的關係。關於閏月,農曆實行的十九年報加七個閏月的辦法,即每十九年設置七個閏月。這樣每十九年的陰陽裡中的「年」之間的時間差就被消除很小,基本上就在兩個多小時,而這種方法的首創是在春秋時期,所以不得不佩服中國古代人的計算能力。

解決了時間之差這個問題之後,另一個問題是十九年中的七個閏月怎麼合適分配呢?問題的解決辦法是古代智慧的中國人訂立了——二十四節氣,它作用是指導農事兼補充曆法,也反映季節的變化。是古人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和氣候的演變的次序,將一年分為二十四個部分,每個部分隔半個月,分布在十二個月裡面。由於每個月有兩個節氣,月初的稱為「節氣」月中的稱為「中氣」。原本農曆一年有十二個月約354天,與回歸年差了11天左右,而二十四節氣只與太陽的黃道位置相關,這樣的話,每隔兩三年左右的時間就會有某個農曆月份只有節氣沒有中氣,曆法會把該月作為上個月的閏月。就是這樣協調好農曆中陰曆就與回歸年的關係。最終一部最科學,最嚴謹的曆法形成了,廣乏的幫助農業生產與人民生活,並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巨大的影響。

在今天看來中國的農曆比純粹的陰曆或西方普遍利用的陽曆實用方便,這都是智慧的中國古人觀察天象運行和掌握農時的結果。農曆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準確巧妙,常常被中國人視為驕傲。並且我國各地區以及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節日均以農曆計算,至今漢字文化圈的國家和民族大多仍遵循農曆的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七夕節等。可以說,農曆就是一部中國史,包羅萬象。

相關焦點

  • 【焦點】農曆中的閏月是怎麼回事兒?
    我國農曆將二十四個節氣分為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中氣,以立春為始,排在單數位的就是節氣,排在偶數位的就是中氣.二十四節氣在農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遲的,於是有的農曆月份,中氣落在月末,下個月就沒有中氣.一般每過兩年多就有一個沒有中氣的月,這正好和需要加閏月的年頭相符.所以農曆就規定把沒有中氣的那個月作為閏月.
  • 農曆中的閏月是怎麼回事?
    農曆中的閏月是怎麼回事?兩個農曆「四月」共計59天。天文專家表示,作為一種曆法現象,「閏四月」比較罕見,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出現一次。就21世紀來說,「閏四月」的年份一共有8次,下一次是2058年(戊寅年)。「閏四月」雖比較罕見,但也是正常曆法現象,無關吉兇福禍,公眾要以一顆平常心來面對。那麼,農曆中的閏月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用?戳視頻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農曆中的閏月是如何設置的?
    在中國,通常使用公曆,還有就是民間還使用到農曆。像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都是規定在農曆上的某月某日。如,中秋節就是農曆八月十五。在農曆中還經常遇到閏月,比如2020年農曆就閏四月,也就是說農曆要過兩個四月。
  • 科普:二十四節與農曆閏月
    所以我決心要再次理解閏月的問題,也解決十年前那個我最後產生的那個疑問。我注意到了主播在說到閏六月的時候說這個月裡只有一個節氣「立秋」,下一個節氣「處暑」在陰曆七月了,她說這是閏月的一個重要特徵,即閏月的那一個月裡只會有一個節氣,她為什麼會從節氣的角度來解釋閏月呢?
  • 農曆的「閏年」和「閏月」如何設置?需要先澄清對「農曆」的誤解
    閏年和閏月,在中西方曆法中都有。從實際來看,中西方的早期置閏方式都比較接近,周期基本都是「十九年七閏」,大概隔三四年就會置一個閏年。 從以太陽為參考的陽曆(公曆)來說,閏年和閏月很好解釋,為了方便闡釋「農曆」,我們需要簡單地概括一下。
  • 今年農曆為什麼有兩個四月?農曆的閏月是怎麼定的?
    有些人高興了為什麼有兩個四月,或者說為什麼農曆要有閏月?我國古代先人是根據北鬥七星的勺子柄轉動的規律總結出來的,厲害吧! 另外,其主要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的,所以現在叫「農曆」。既然農曆年比太陽周期少了11天左右,那麼,我們就需要隔幾年增加一個月。一般來說,比較準確的說法是,19年裡面有7個閏月。於是,問題又來了,把閏月安排在哪個時候合適呢? 不能太隨便吧? 這方面絕對能體現出我們先民的聰明才智!
  • 為什麼農曆雞年有384天? 閏月是怎麼計算的?
    為什麼農曆雞年有384天? 閏月是怎麼計算的?時間:2017-01-17 11:00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農曆雞年有384天? 閏月是怎麼計算的? 在有10來天,農曆丁酉雞年就將到來。 天文專家表示:即將到來的農曆雞年有一個閏6月,是個閏年。
  • 農曆丁酉雞年共有幾天?「雙春閏月」是怎麼產生的?
    不僅如此,雞年還是個「雙春年」——年初的正月初七立春,年末的臘月十九又立春,而上一個「雙春閏月年」是2014年甲午馬年。那麼,「雙春閏月」是怎麼產生的?在這樣的一個年份裡,閩南人喜歡做什麼?我國農曆是一種「陰陽曆」,為了填補這個33天的「陰差陽錯」,增設了一個「閏月」來補平。「這有效避免了正月裡穿襯衫、六月天下大雪的怪事。」因此,每19年中,就有7個年份多出1個農曆月。  陽曆一年中肯定有24個節氣,農曆平年和閏年的天數相差懸殊,即將到來的丁酉雞年是農曆閏年,有25個節氣,而即將過去的猴年是農曆平年,只有23個節氣。
  • 農曆中的閏月是怎麼回事?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農曆中的閏月是怎麼回事?兩個農曆「四月」共計59天。天文專家表示,作為一種曆法現象,「閏四月」比較罕見,一般相隔8年或11年,最長相隔38年出現一次。就21世紀來說,「閏四月」的年份一共有8次,下一次是2058年(戊寅年)。「閏四月」雖比較罕見,但也是正常曆法現象,無關吉兇福禍,公眾要以一顆平常心來面對。那麼,農曆中的閏月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用?戳視頻一起來看看吧!
  • 明年農曆「閏6月」 農曆閏月這麼算
    農曆雞年384天閏月是這麼來的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說,在陽曆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回歸年,平年365天,閏年有366天。而我國傳統的農曆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為依據,一個月約29.5306天,12個月為354天或355天,比陽曆年少了11天。
  • 公曆、農曆閏月之別及與節氣關係|文化傳家·曆法
    那麼,閏月究竟是什麼?公曆和農曆有什麼區別?閏月和節氣之間有關係嗎?別急別急,今天就帶你來盤點閏月那些事。什麼是閏月在公曆中四年一閏的閏月是固定在2月,農曆的閏月是怎麼回事?農曆閏月是一種中國傳統曆法置閏方式,在亞洲(尤其在中國),閏月特指農曆每逢閏年增加的一個月,閏月的作用是為了防止農曆年月與陽曆年及四季脫節。
  • 「百科雜談」農曆等同於陰曆麼?閏月是怎麼來的?
    實際上我國的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嚴格來說並不等同於陰曆。只是在日常使用中,大多數情況下二者是等價的,屬於一種民間的誤稱,比如我們說「農曆新年」、「陰曆生日」其實指的是同一回事。「陰陽合曆」通俗點說就是看太陽確定年,看月亮確定月。另外,很多人誤以為陰曆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曆法,別的國家都用陽曆,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 博白農曆閏月的風俗
    閏月包飯包。2020年5月26日這天,是農曆閏四月初四,家住博白縣城區的龐女士張羅起來,米飯、豬肉、秋葵、胡蘿蔔……她把它們做成了香噴噴的飯包,送給母親品嘗,希望母親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同時還包含著祈求娘家老老少少健康平安、順順利利、如意吉祥的美好寓意。龐女士表示,每到農曆閏月,她總要給母親親手製作飯包,請她和娘家人品嘗。
  • 農曆閏月影響當年氣候?貴州省氣候中心副研級高工張嬌豔這樣解答
    閏月,即每隔2到3年,增加一個月,增加的這個月為閏月,在今年,我們同樣會迎來兩個農曆四月,其中公曆的2020年5月23日—2020年6月20日為閏四月。不少人認為農曆閏月會影響當年的氣候,對此,貴州省氣候中心副研級高工張嬌豔表示,閏月,是一種曆法方式,不會影響當年的氣候。
  • 農曆閏月,你的家鄉都有什麼風俗?
    今天是農曆年的閏四月初一,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農曆年有閏月,卻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閏月。我們中國的農曆為何會設置閏月呢?這是因為按農曆計算,一年只有354天左右,而按公曆計算一年有365天左右,兩種算法相差11天。
  • 今年農曆6月只有29天,你知道為什麼嗎?閏月又是怎麼回事?
    而中國古代用以紀年的「幹支歷」實際上就是一種「陰陽合曆」,並不單單是「陽曆」或者「陰曆」,老百姓常說的「農曆」或者「陰曆」其實都是指的這種「陰陽曆」。在這種「陰陽曆」中,每月的天數是依照月相盈虧而定的,以月盈而定月中之時,月虧則為月之初終。
  • 為什麼有的農曆年份沒有立春 閏月又是怎麼回事
    2021年農曆辛丑年春節是公曆2月12日,立春日2月3日,春節在立春之後。這個辛丑年的最後一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九,公曆的日期是2022年1月31日。而2022年的立春日是2月4日,農曆壬寅年正月初四。農曆辛丑年全年354天,沒有立春日。民間對沒有立春節氣的農曆年份稱作「寡婦年」。
  • 你知道農曆為什麼會多一個月的閏月嗎?
    那麼我們中國傳統的曆法——農曆是怎麼一個情況呢?為什麼農曆有時會多出一個閏月出來呢?(太陽和月亮黃經的計算十分繁瑣和複雜,這裡就不予介紹了)至於定農曆日曆中月份名稱的根據,則是由「中氣」來決定的。(沒有包含中氣的月份作為上月的閏月)農曆的「身世」傳說中的古曆法(古六歷,黃帝、顓頊、夏、殷、周、魯六種古歷的合稱)大都沒有流傳。後世的說法是,古曆法對於歲首的定義不同。
  • 農村俗語:「閏月鞋,閏月穿,閏月的老人活一千」,有更深的意思
    農村俗語:「閏月鞋,閏月穿,閏月的老人活一千」,有啥說法?卻有更深的意思!關於閏月的農村俗語還是很多的,比如有叫「閏四月,吃樹葉」,還有「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等等。2020年自然是個閏月年,又是閏四月,今天是農曆四月十七,還有十來天就進入閏四月份了。而在閏四月的時候,農村裡也是有很多講究的,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關於閏四月的事情。比如這句俗語「閏月鞋,閏月穿,閏月的老人活一千」說的是什麼呢,在農村有啥說法?李子來回答。
  • 閏年和閏月一回事嗎?今年太特別,公曆366天,農曆今年384天!
    這是按照農曆來計算的。閏月大概19年閏7次。什麼意思?因為農曆每個月大約是29.5天(要照顧到每月十五、或十六是圓月)所以,12個月只有355天,這比365天要少10天。所以,差不多每三年加一個月,而加的這個月就是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