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 在澳洲接待武漢人,我拒絕的是病毒,而不是某個地方的人

2020-12-27 手機鳳凰網

鳳凰新聞客戶端 鳳凰網在人間工作室出品

我叫李旻,39歲,是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名華人地接嚮導。

2012年,我到澳大利亞留學,在紐卡斯爾大學讀MBA碩士研究生。2015年畢業後,我回國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了一年,因為不太喜歡國內的工作氛圍和節奏,就選擇到澳大利亞繼續發展。

■ 2015年,李旻畢業時穿著碩士服留影。受訪者供圖

當時選擇澳大利亞,是想著可以掙外匯,掙錢比國內容易些。而且這裡薪資結構透明,有最低時薪制度保障(澳大利亞最低時薪19.49澳元),只要自己願意吃苦、肯幹,是能掙到錢的。

2017年5月2日,我從上海抵達墨爾本,開始自己的海外新生活。

■ 2019年,李旻開著房車帶團出行。受訪者供圖

到了澳大利亞以後,我和太太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

我在國內做文職工作,沒有幹過什麼技術活,像澳大利亞這邊很吃香的水管工、電焊工、汽車維修等,我沒法做,可選的工作機會很有限。當時陰差陽錯看到一家旅遊公司招導遊,主要工作是接待國內來的遊客。這份工作有兩個要求:能說會道,會開車。我在國內18歲考到駕照,駕駛經驗豐富,能夠安全地運營載客,於是選擇了這份導遊工作。

給別人打工半年之後,我成立了自己的旅遊公司。我非常喜歡這份工作,加上我人緣不錯,回頭客很多,生意越做越好,很快就成為了墨爾本當地華人嚮導接單量和評分榜的第一名。

我原本對2020年充滿了期待,但沒想到開年就暴發了新冠疫情。

1月16日,我接待了一個武漢家庭,他們一家三口來澳旅遊,我當時還不知道武漢的疫情會這麼嚴重。1月18日開始,中國媒體報導逐漸變多,直到1月20日,鍾南山宣布疫情人傳人,華人開始談武漢色變。我想到16號接待的武漢客戶,心裡一陣後怕。幾天後,我聯絡他們,他們說自己身體無異常,我才放下心來。

1月,疫情對澳洲社會和當地白人還沒有太大的影響。澳洲人知道它基本上只是分布在中國境內,而中國進行了嚴格的隔離和封鎖。新冠疫情對他們而言,只是新聞。

■ 2020年2月5日,墨爾本的唐人街一片冷清。受訪者供圖

但對澳洲華人影響非常明顯。首先受到衝擊的是旅遊業,中國遊客少了;其次是餐飲業,人們不敢去中餐廳吃飯。墨爾本唐人街有一個最著名的老牌中餐廳,直接關掉了一間。

■ 2019年11月,李旻在墨爾本接待著名歌星譚晶。受訪者供圖

澳大利亞的導遊分兩種,一種是帶大團的,導遊負責講解,司機負責開車。我是帶小團的,兼作司機和導遊,也稱為司導。在旺季,我一個月大概有40-50次包車的工作量。淡季,每月大概20個車次。

1月以後,到澳大利亞的遊客多是來自國內北上廣等大城市的,我每天戴口罩,每次運營結束後對車內消毒。我也怕接待武漢遊客,還和國內旅遊平臺溝通過,如果碰到武漢客戶能不能直接拒絕接單,得到了肯定的答覆。但實際上,我根本沒有機會遇到武漢遊客,他們都被封鎖在武漢了。

3月8日,我接了一個大洋路包車一日遊,客戶是一個武漢留學生。他落地澳大利亞已超過一個月,我接待了他。因為我拒絕的是病毒,而不是某個地方的人。

■ 疫情期間,李旻每天戴口罩接待客戶出行。受訪者供圖

2月1日,澳大利亞政府頒布旅行禁令,禁止所有在2月1日以後從中國飛抵澳大利亞的民眾入境,澳大利亞公民、永久居民以及兩者的直系親屬和機組人員除外。

此後,我和許多導遊基本上屬於半失業狀態。這段時間是澳大利亞的開學季,很多中國留學生急著回來上學,他們會在第三國呆滿14天後再中轉入境,因此我當時還有一些接送機業務。

以前正常的時候,我一天收入三四百澳幣,現在一天就只有150多澳幣了,但好歹還可以圖個溫飽。

我當時還比較樂觀,認為中國控制得好的話,4月份能恢復正常工作,最遲不超過6月份。所以即便生意不好,心裡也並沒有特別大的壓力。

利用空閒時間,我還充了電,比如考了遊艇證、摩託艇證、長槍持有證,希望通過學習能讓以後帶團更多元化一些。

到了3月,疫情風向變了。中國的情勢越來越好,海外越來越差。 剛開始是義大利,然後西班牙、德國、法國、英國……整個歐洲淪陷了,美國的疫情也越來越嚴重。但在3月初,澳大利亞的疫情還是可控的。

3月10日,澳大利亞確認感染人數達到100人,我所在的維州發現首例人傳人確診病例。而後,澳洲的總確診人數從100人到1000人只用了短短11天。疫情來得非常迅猛,各種政策變化讓人猝不及防。3月19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突然宣布「封國」,針對所有國家實施旅行禁令,所有非公民和永久居民不得進入澳大利亞,可以入境的人也必須進行14天隔離。

回看早期的澳洲,我認為他們對疫情是蠻不在乎的,不像我們華人比較惜命,很快都開始戴口罩了,在外面也很注意保持距離。澳洲人基本上沒人戴口罩,政府也不提倡戴口罩,就提倡多洗手,所以他們囤的是洗手液和廁紙。

■ 2020年3月11日,墨爾本最繁忙的南十字星火車站街頭,幾乎看不到市民戴口罩外出。黑曼巴/圖

■ 2020年3月9日,維州東部某鎮,超市裡的廁紙被搶購一空。直到現在,澳大利亞各大超市的貨架最搶手的還是廁紙,一上新就會被買完。黑曼巴/圖

■ 3月20日,李旻在超市採購,搶到了兩卷廁紙。此時,超市已經對廁紙限購,每人限購兩卷。受訪者供圖

繼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封國」之後,各州政府也陸續「封州」「封城」。所有酒吧、俱樂部和宗教禮拜堂等室內場所將關門歇業,餐館和咖啡館也停止堂食服務。總理莫裡森宣布更嚴格的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的規定,他要求人們取消所有非必要的旅行,尤其是跨州旅行。

此時,澳大利亞人才真正對疫情開始重視起來。

3月24日,我所在的維州也進入了「封城」序列。

雖說是封城,但政府並不是完全限制市民上街,而是強烈建議大家不要出門。

■ 以前車水馬龍的墨爾本機場現在變得冷冷清清。受訪者供圖

「封城」後,還有人在公園裡跑步,在街頭買東西,有人照舊上下班,建築工地也沒有關停,整體感覺跟平日差不多,只是人流量少了很多。

同時,越來越多的白人開始戴上口罩,過去真的是很少見。我在路上粗略估算了下,大概30%的人戴口罩。

■2020年3月29日,維州北部某鎮,市民在超市門口排隊等待進場購物。部分當地市民已經開始戴口罩,並且刻意保持社交距離。黑曼巴/圖

■澳洲隨處可見的防疫宣傳,強調勤洗手和個人衛生。黑曼巴/圖

在我居住的墨爾本,城市總人口500萬,華人群體大概佔50萬左右。華人中從事餐飲和旅遊相關服務類行業的是絕大多數。這些華人在中國第一波疫情時,生意就受到了影響;等到澳大利亞本土第二波疫情來襲的時候,除了少數做餐飲的還在從事外賣服務,大部分華人都失業在家了。

華人中另一個群體是留學生,很大一部分留學生因為疫情滯留國內回不來。好不容易回到澳大利亞的,又因為疫情蔓延面臨著各種新問題。學校停課,改成在家裡上網課。很多留學生原本都會做兼職掙點兒生活費,現在兼職工作也都沒了,房租、生活開支都受到了影響。

還有一些持臨時打工籤證的,包括大家經常聽到的打工度假籤,很多在市區和旅遊景區的人都失去了工作,但在農場和醫療行業的還可以繼續做。

隨著國際上疫情形勢愈加嚴峻,全球華人壓力很大,人人自危。我身邊也有很多人準備回國,對澳洲醫療條件的擔憂是其中一個原因。

據全球的數據來看,新冠病毒COVID-19病例中約有5%為「危重症」,14%為「重症」。這意味著大約有20%的COVID-19患者需要住院治療,5%患者需要重症監護,通常需要人工呼吸機的輔助。而當地媒體ABC新聞報導,澳大利亞總共有2200多張重症監護病床,大約是每10萬人8.9張重症監護病床。義大利是每10萬人12.5張病床, COVID-19已壓垮了其醫院運轉。

如果疫情繼續加重,在病床和醫護人員短缺的情況下,澳大利亞很可能會重蹈義大利覆轍。因此很多華人都想早點兒回國,躲避風波。

現在,從澳大利亞回中國的航班已經很少,連墨爾本都沒有直飛了,只保留了雪梨到上海、廣州的少數航班。四、五月雪梨飛上海的機票,最便宜的2萬一張,大部分都是3萬以上,很多航班顯示餘票緊張。我身邊甚至有華人考慮包機回國,價格在百萬以上。

考慮到價格和飛行路途中交叉感染的風險,我暫時沒有回國打算。

澳大利亞封國以後,我的收入直線下降,不知道疫情幾時結束,精神壓力極大,擔心連溫飽都難維繫了。前段時間,我開通了Uber帳號,本來想改行跑Uber掙點錢,結果跑了幾單之後,也不敢跑了,怕被西方人感染。相對於華人,我更怕西方人,他們乘車時大部分都不戴口罩。

停跑Uber後,我完全沒有收入了,面臨的經濟壓力蠻大的。

我的開銷主要有兩個,一是生活上的開支,餐飲、水電煤氣費等,每個月1000澳元左右;二就是房貸,每月3200澳元。這意味著,我每月要賺到4200澳元的才能保持收支平衡。

■李旻囤的方便麵。受訪者供圖

下個月,我計劃賣掉兩部車,挺過這段時間,再不行的話,就只能跟家裡開口借錢了。

我也可能會去政府申請中小企業的退稅,比如說我去年交了1萬塊澳幣的稅,政府今年可以把這些稅全部退回來。

進入4月,從數據上來看,澳洲已經成功將感染人數曲線拉平。上周每日新增病例都少於100個,部分州和領地新增病例維持在0,疫情得到了相對較穩定的控制。澳大利亞現有6625例感染病例,其中4258位患者已經治癒,死亡率很低,目前死亡人數71人。

在澳大利亞,全國已累計完成40萬次檢測,是全球檢測次數最高的國家之一。總結起來就是高檢測率、低確診率以及高治癒率和低死亡率。

澳大利亞能把疫情逐步控制下來,我覺得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自然地理條件,澳大利亞是一個島國,擁有一塊完整的大陸,與其他任何國家不接壤。另外,澳洲地廣人稀,平均人口密度為3.5人/平方公裡,遠低於中國的平均人口密度(145人/平方公裡)和義大利的平均人口密度(206人/平方公裡)。除了雪梨、墨爾本等大城市人口密度較高之外,大部分地區都人口稀少。這些自然條件都有利於疫情的防控。

第二,澳大利亞採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雖然沒有採取中國那麼嚴厲的強制封鎖措施,但澳洲政府很早就開始了旅行禁令,從早期的禁止中國、伊朗、義大利、韓國等國遊客進入,到擴展至全球,有效防止了海外病例的持續輸入。隨後,政府在本地的限制措施也是步步升級,禁止非必要的出行和保持社交距離。

現階段,澳洲民眾只有4個理由可以出門:購買食物和用品,醫療,運動以及工作或教育;且公眾場合聚集不得超過兩個人;如果在戶外,人與人之間須保持1.5米的社交距離。

從我看來,澳大利亞人比較好地遵守了居家隔離和保持社交距離等限制措施,大部分人都做得相當不錯。當然也有少數不聽話的人,澳洲政府採取了嚴厲的懲罰措施:如果有人違反,他們將被當場處以個人罰款1652澳元和企業罰款9913澳元。

4月初的復活節小長假,我和太太宅在家裡沒出門。有少數白人沒有遵守「非必要出行的原則」而遭到罰款。在復活節的四天時間裡,全澳洲開出了千餘張罰單,總額超過了百萬澳元。

澳洲華人在整個疫情期間的表現都不錯,又戴口罩,又遵守居家隔離令。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近期還在發言中表揚了華人社區在新冠病毒暴發之初為澳洲防疫做出的突出貢獻。

我經常看到國內一些朋友圈轉發的文章說華人因為疫情而遭受歧視的事情。我想說的是,歧視問題在各個國家都有,甚至在國內,大家還一度歧視湖北人、武漢人。這次疫情期間,在澳大利亞也有一些華人遭受歧視的現象,但還是少數個案,整體來說,澳洲社會還是很理性的。

■李旻在家做燒烤。受訪者供圖

現在,我和妻子還繼續在家隔離。宅在家裡的日子就是發發呆,打打遊戲,近日還做了頓燒烤犒勞自己。

澳洲總理莫裡森表示一些州將早於其他州和領地重啟經濟。但他反覆強調,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在今後6個月都不會取消,如果研究人員不能成功研製出疫苗,持續的時間還可能更長。

期待澳洲解封的那一天,我能恢復正常工作,繼續撐起我們的小家庭。

相關焦點

  • 3 批日本人共 565 人已回國,8 人感染病毒,接待職員自
    其實,從武漢回來的人,非常主動地要求「隔離我吧」,因為他們自己也擔心是否感染了病毒,也擔心會否傳染給周圍,因此,政府為他們尋找隔離設施。1月28日下午,千葉縣的勝浦三日月酒店,小高芳宗社長受到政府聯絡,希望該酒店能接受歸國者入住。勝浦三日月酒店答應了。酒店立即聯絡預定住在該酒店的普通客人,將普通客人轉移到鴨川市的系列酒店。
  • 這一天,我不是澳洲人
    有一年的1月26號,澳洲國慶的日子, 在Facebook上突然看到了Max 發了這麼一句話「On this day, I am not an Australian(這一天, 我不是澳洲人)」 ,他的評論區跟帖裡面 ,上百個回復,基本都是齊聲讚美他這句話。
  • 2017武漢接待指南,我在武漢等你
    當遠方的朋友來武漢做客,我們如何接待?唐朝大詩人李白到我這裡玩,寫了蠻多詩讓蠻多人都曉得我屋裡有個黃鶴樓我還多了個名字——「江城」有江有湖,有過早有宵夜,如果你十一來武漢,或者你有朋友來武漢,那就收下這份接待指南~▽
  • 讀劍橋論文:A型病毒是美國人在武漢感染,還是他們從美國帶來
    A方說該論文證明了病毒源發地不是中國武漢,而是美國。B方意見相反,說中國人英文沒學好,該論文恰恰是在指武漢就是病毒的發源地。我早晨看了英文原文後,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轉發了原文。之所以轉,是因為我讀原文後,基本認為是A方的意思。結果有博士同學和教授朋友提醒我說,這文章的確存在含糊不清的地方,至少人家沒說是起源於美國,建議我不要被人帶溝裡去了。
  •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感謝那些善良的人!
    病毒無情人有情!自國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其中也有不少人及企業捐款捐物,助力抗疫,讓所有人感受到了舉國上下、行動一致抗擊疫情的決心。在這些行動中,我們看到了一些平凡人做的暖心之舉,同樣令人動容。
  • 武漢人在外地受歧視?武漢市委書記回應來了!
    「我們防的是病毒,不是武漢人!」今日,人民網發布名為「我們防的是病毒,不是武漢人!」的文章,文中描述了全國人民對武漢人民的熱切關心和幫助。南京:市委黨校深夜迎來「特殊客人」26日晚,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應急救援部副主任許彬向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匯報了FD326航班情況。位於新城大廈的指揮部裡,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 「不是我,也會有其他武漢人回復『情書』」
    近日,支援湖北的醫療隊開始有序撤離,曾回復重慶市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王越《一封寫給武漢的「情書」》(本報3月14日至17日曾作連續報導)的中南民族大學教師熊嶽煒,寫下這樣一首詩,送別所有醫療隊員。   「如果不是我,也一定會有其他武漢人,回復王越醫生寫給武漢的『情書』。」3月18日,熊嶽煒在接受重慶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很幸運,成了第一個回復這封「情書」的人。
  • 澳洲第二架撤僑飛機今天將到達武漢!澳洲警告:這可能是最後一趟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微雪梨報導 澳大利亞的撤僑行動仍在繼續,今天(周五),澳洲的第二架撤僑飛機將抵達武漢,將滯留在武漢的另一批澳大利亞公民接回澳洲。
  • 在人間| 湖北人在澳洲:每周工時縮減為5小時,正在申領政府補助
    鳳凰新聞客戶端 鳳凰網在人間工作室出品2020年一開年,我就迎來了失業。我是湖北人,來澳洲四年,做過秘書、文案,大部分時候是在咖啡店打工。但我清楚,按照往年的習慣,每到過年,親戚們會一波波聚到我父母家,打牌吃飯看電視,熱火朝天地鬧上七八天,人多的時候,一頓飯擺兩張大圓桌都不夠坐。這還不算,家人還會去其他親戚家裡拜年。這年節的熱鬧氣氛往往從臘月就開始,到元宵節才褪去。要是這樣,感染病毒還不是分分鐘的事?
  • 上次是山火這次是病毒,關鍵時刻莫裡森又休假,澳洲人炸鍋了
    在莫裡森離開澳洲期間,將由副總理麥科馬克代行其職,並定期聽取健康和經濟簡報。在此期間,麥科馬克先生還將接受各州和領地領導人提出的,有關冠狀病毒應對措施的國家協調會議要求,包括澳大利亞國防軍的支持。「在離開期間,我將與首席醫療官保羅-凱利保持聯繫,他將就疫情問題向我做匯報。」莫裡森說。雖然看似莫裡森考慮周全,甚至還給出了詳細的方案,但依然引起了公憤。
  • 澳洲華人:當地報紙亂稱「中國病毒」,我們九萬多人要求他們道歉
    豆豆他爹在墨爾本定居,他跟薔薇姐姐說,在澳洲的華人超過100萬。最近澳洲的華人在聯名抗議,澳洲兩家媒體,他們在頭條刊登題為「中國病毒」的報導。現在聯名的已有九萬多人。澳洲目前已有300個確診病例,5人死亡,但澳洲人一點也不緊張,學校沒有關閉,大家照樣上班。只是有很多公司採用了AB組方案輪班制,一組有人感染,全部隔離,另外一組換上。
  • 口罩缺貨的日本是怎樣對待武漢人的?我在大阪的真實經歷
    我一開始就覺得疫情沒有那麼簡單,後來的事實不僅證明了日本媒體的報導,甚至疫情的發展超過了我的想像和國外媒體的預測。今天,日本發現了一起沒有去過武漢但是得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案例,是奈良一位大巴司機,1月份接待過兩撥武漢遊客,這說明病毒在日本已經開始人傳人了。我發現很多日本人有些緊張了,有人說:真正日本的考驗來了。
  • 澳洲國立大學研究:約7.1萬澳人染新冠病毒
    澳洲國立大學(ANU)的一項研究認為,澳洲受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數,可能要比檢測出的病例多6萬。由聯邦政府出資,包括副首席醫官科茨沃思(Nick Coatsworth)醫生在內的這個國家一些最資深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小組,在今年7月維州第二波疫情達到高峰前估計,澳洲可能已有高達71,400受COVID-19病毒感染。當時澳洲官方證實的確診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僅為11,190例。
  • 駐法大使館:在病毒溯源問題上,還有哪個國家接待過世衛專家考察?
    導讀:「病毒溯源政治化的始作俑者就是那位煽動攻佔國會的美國總統……時至今日還有人與這樣的人為伍,重複他的陳辭濫調,非傻即壞。」(觀察者網訊)1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專家組飛抵武漢,他們將與中國專家一道展開新冠病毒溯源工作。
  • 武漢高校學生自述:在某個瞬間曾感受到死神觸碰的恐懼
    如果她/他/他們不幸染上病毒而自身並不知情,那不是他們的錯。疫情需要第一時間預警並採取嚴格預防和隔離措施;對於不幸感染者,要抱有萬分同情,他們都是我們的同胞!以下為作者整理武漢某大學A同學的自述。1月11日我回家,早上8點多,我躺在床上習慣性地掏出手機打開微博,一眼就看到「武漢不明原因肺炎導致一人死亡」的熱搜,當機立斷決定將車票由漢口站改籤為武漢站,好像「遠離漢口站」就等於「遠離病毒」,就等於「我沒事了」。那一天的武漢下著小雨,我戴著帽子和口罩,裹得嚴嚴實實。去武漢站的路上一切如常,這座城沒有因為一個居民不明原因的離世而發生什麼改變。
  • 武漢最初的新冠病毒由進口冷鏈輸入?真相是……
    我這其實就相當於露天擺攤兒,不知能堅持多久。」記者走進附近一家服裝店,剛一開口詢問,老闆娘就笑著說:「你們是記者吧?」一度成為焦點的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距離漢口站只有幾百米,地處人口密集的區域,但現在路過這裡的人甚至不願多花一秒鐘瞧瞧它。談起「病毒從哪裡來」這個老話題,《環球時報》記者接觸的幾乎每一個武漢人都會抱怨幾句「冤」,堅信是「美國人帶來的」觀點相當普遍。
  • 「流浪」的武漢人如何安置?武漢文旅局寫信請求兄弟城市幫回家
    楊錫琨說,直到1月23號「封城」她才突然覺得「病毒的嚴重性」,以及自己可能回不了武漢的家。在她所在的一個「徵集全國住所武漢人互幫互助」微信群裡,很多人分享在全國各地住酒店被拒的經歷,以及如何回武漢的攻略。很多人寄希望於在湖北周邊站點下高鐵,然後再找其他回家的路,或者先找到一個有統一安置武漢旅客酒店的城市先住下來。
  • 我也很想她,在某個地方
    今天,我開車上路,廣播裡傳來了孫燕姿的一首老歌「我也很想他,在某個地方,我少了尷尬,你少了肩膀」。行駛在曾經繁華的街道,腦海中又翻騰出了許多畫面。大三,她告訴我家裡要送她出國,我們家不是沒有能力供我出國讀書,但是我認為出國也要選擇適合的專業和學校,並不是一味「貼金」。她的父母都是留學回來的,所以執意要將她送出去,覺得這是一份家族傳統。而那時,我對出國留學的任何準備都沒有。我預感到我們要分開了,我挽留她,她說我們以後還可以保持聯繫,可我就是覺得看不到未來了。
  • 武漢「解封」 久違了的人間煙火!女孩高喊「我的武漢,回來了」
    4月8日零時,武漢正式解除離漢通道管控,恢復鐵路民航運行。經過76天的堅守,江城迎來重啟,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離漢人員憑湖北健康碼「綠碼」安全有序流動。 零時整,江漢關大樓鐘聲響起,一名女孩激動高喊:「武漢,我的武漢,回來了!」網友表示這一句喊出了14億人76天的期待。
  • 芬蘭人對冠狀病毒感到困惑-一名武漢人被隔離,吃飯變得困難
    該酒店至少有一個隔離區周末芬蘭人被告知,在酒店有一個中國人來著武漢地區。他在酒店被隔離,並隔離了酒店的整個樓層。-在本周末才宣布有來自武漢的中國人住在此酒店。此後不久,他被衛生當局告知他因發燒被隔離。我不知道他是否已經走了,但他所在酒店的整個樓層都被隔離了。芬蘭人很快就了解了冠狀病毒和檢疫之間的聯繫,但尚未宣布他是否感染了冠狀病毒。感到困惑對於芬蘭的六個人來說,整體情況似乎不太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