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臺河「農」墨重彩推進鄉村振興

2020-12-23 黑龍江政府網

「十三五」期間,七臺河市農業農村戰線圍繞「三農」工作目標任務,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農村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農業戰線發展碩果壓枝

全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20億斤以上,實現「十四連豐」。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9家,特色經濟作物面積穩定在30.8萬畝左右,綠色食品標識發展到56個,有機食品標識36個,地理標誌5個,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231個,綠色有機認證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大力發展野豬、梅花鹿、肉驢等特色養殖,加快天兆百萬頭生豬項目建設。創建「網際網路+農業」示範基地,加速構建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網絡。打好寒地黑土、非轉基因、綠色有機優勢牌,完善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

三產融合程度空前緊密

全市轉型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力支撐,加快三產融合、產城融合、城鄉融合。重點推進5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50個,總投資236億元。深入推進「兩頭兩尾」,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突破25億元,尚品菽有機醬油、春力豆製品、三勝雜糧等特色食品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

一批「網際網路+農業」「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商業」的電商嶄露頭角,雙葉公司等50餘戶本地知名企業產品與多家電商平臺實現緊密嫁接,全市依託農村淘寶、黑龍江大米網等第三方網絡平臺的農村電商達到2000餘家,糧油、山特、畜禽等五大類53個優質農產品插上電商「翅膀」後迅速走紅。

推動設施農業、休閒觀光農業發展,加快龍谷田園綜合體、田潤農業生態園、金沙鄉村度假綜合體等項目建設。青山鄉田園音樂葡萄、金沙實業公司洪忠葡萄園被省旅遊局確定為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點,西大圈森林公園、薰衣草莊園、奮鬥葡萄園入選《黑龍江省休閒農業宣傳圖冊》。「忍冬小子」「三勝雜糧」「東之星高鈣菜」等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綠色產品品牌蓬勃發展,高鈣菜、藍靛果、黑甜甜葡萄等特色產品已成為七臺河市一張張「美食名片」,深受各地消費者青睞。

農村綜合改革持續推進

全市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基本完成,實行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土地經營權流轉不斷加快,全面鋪開了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納入全市區域性經濟發展綜合考核範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4個省級試點村和13個市級試點村如期完成試點任務。推進多種形式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一步壯大,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47個、家庭農場338個、種植大戶720戶、養殖大戶92戶,農民合作社達到1008個。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良好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鄉村振興創造了生態條件。加快通村道路硬化建設,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光纖寬帶網絡和移動通信已覆蓋全部行政村。深入挖掘鄉村特色文化潛能,加大宏偉鎮等特色小鎮、四新村等鄉村旅遊示範村建設,重現田園風光,留住黑土鄉愁。大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完成改造危房151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任務基本完成。大力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實施農村道路、廁所、供電、學校、住房、飲水等工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80%的村莊進行了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大部分村莊實現了清潔供暖,農村幼兒園、中小學、衛生室、養老院、便民服務中心等公共場所和農村新型社區全部實現冬季清潔供暖。

「十四五」努力實現「兩提三促」

未來五年,七臺河市將立足資源稟賦,緊緊圍繞打優勢牌走特色路發展方向,激發農村發展活力,通過規模化經營穩步提升糧食生產能力,降低生產成本,擴大經濟作物面積,銜接精深加工,增加單位產出。著力優化主糧、畜禽等基礎產業,提升蔬菜、雜糧、食用菌等優勢產業,壯大北藥、林下經濟等地方特色產業,做好「農業+N」實現「接二連三」,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第一產業提質量、提效益,促創新、促融合、促增收。(韓婷澎、解洪旺、羅丹)

圖片由七臺河市委宣傳部提供

相關焦點

  • 七臺河:「農」墨重彩推進鄉村振興
    「十三五」期間,七臺河市農業農村戰線圍繞「三農」工作目標任務,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農村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農業戰線發展碩果壓枝全市轉型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力支撐,加快三產融合、虛實融合、產城融合、城鄉融合。重點推進5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50個,總投資236億元。
  • 「農」墨重彩 治理有「度」 青衣大地催奮進
    百家池 (古良駒 攝)四川新聞網消息(餘文 文/圖)深秋時節,漫步在眉山市青神縣的田間沃野,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層林盡染、湖水澄澈,看笑意盈盈之美,品田園鄉村之味,一幅幅「富民樂居圖」在美麗山水間徐徐展開,為錦繡青神鄉村振興畫卷抹下了「農」墨重彩的一筆。
  • 以鄉村規劃引領推進鄉村振興
    以鄉村規劃引領推進鄉村振興 墊江縣普順鎮紅巖村屬縣級扶貧重點村,2018年縣委、縣政府選派了駐村工作隊到該村,助力脫貧攻堅。工作隊在謀劃脫貧攻堅思路上,不僅是摘掉貧困村帽子,還要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銜接,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鄉村振興要為脫貧攻堅提供支撐保障,以脫貧攻堅補齊鄉村短板。同時,堅持實事求是,堅持時間服從質量,堅決防止盲目冒進,做到鄉村振興事事有規可循、層層有人負責。
  • 「農」墨重彩繪好景 ——黃山市走活鄉村振興大棋局綜述
    「農」墨重彩繪好景 ——黃山市走活鄉村振興大棋局綜述 2020-12-16 10:07:06   來源:黃山日報
  • 桐鄉農展會助力鄉村振興
    農展會開幕當天,勁頭兒十足的市民徐玉芳早早就拖著小推車來「淘貨」,她邊說邊笑著向記者展示豐盛的「戰利品」。 在肉香四溢的火腿展位前,許多觀眾排隊駐足。展位負責人陳建兵忙得一刻不得閒,「藉助農展會的平臺,我們產品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極大提升。今年不僅有大量回頭客,還有許多新顧客慕名前來。」 網際網路時代「新趕集方式」使觀眾更全面地了解產品特色,更便捷地選購農產品。
  • 陳文勝:在決勝全面小康中推進鄉村振興
    藍皮書立足對省內典型縣域的調查研究,總結分析了2019年以來湖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取得的主要進展、面臨的困難與挑戰,探討了當前湖南鄉村振興的基本態勢,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推進湖南鄉村振興的對策建議。湖南以農業「百千萬」工程為總抓手,大力實施品牌強農、特色強農、質量強農、產業融合強農、科技強農、開放強農「六大強農」行動,不斷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持續完善「四跟四走」「四帶四推」產業扶貧政策措施,推動農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所有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農產品加工業、休閒旅遊經濟實現較快發展,有效保障了國家重要農產品供給,推動了農業由增產導向提質導向的轉變。
  • 借力脫貧攻堅戰,唱響鄉村振興「新農歌」
    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彼此相連,不能有偏廢、搞取捨,更不能把兩者對立起來,而是要「無縫銜接」,高度融合、協調推進,既有利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培育長效脫貧機制,又有利於促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借脫貧攻堅的力量,唱響鄉村振興「新農歌」,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借力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要立足現實,放眼長遠。
  • 遼寧省多措並舉推進鄉村產業振興
    第一產業增加值穩步增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菜籃子」產品供給能力增強、農產品加工能力不斷提升……「十三五」時期,我省多措並舉,推進鄉村產業快速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基礎和支撐。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也是解決農村諸多問題的前提。「十三五」時期,我省積極推動鄉村產業由全面覆蓋向提檔升級、可持續發展轉變,取得長足進步。數據顯示,我省去年第一產業增加值2177.8億元,同比增長3.5%,高於全國0.4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1313.1億元,同比增長3.4%。
  • 新農創科技集團到新野考察鄉村振興發展情況
    新農創科技集團到新野考察鄉村振興發展情況 2020-12-18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育賦能農人 助力鄉村振興
    南京教育人一直關心三農,將助推鄉村振興作為社區教育的主要工作目標之一。自2019年7月,市教育局啟動「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優秀項目」徵集培育工作。通過有計劃、長期、穩定的教育培訓、技術指導、引領幫扶,為區域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服務與支持。
  •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下好鄉村振興全盤棋
    省委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要推動鄉村產業融合,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打造「三生」共贏新格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建設生態宜居新家園;推進文化繁榮興盛,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強化基層基礎工作,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麗鄉村新風貌;深化農牧區改革,增強鄉村振興內生動力;開拓投融資渠道,強化鄉村振興投入保障;加強黨的組織領導,築牢鄉村振興保障機制。
  • 以旅興農,以農促旅,遊膩網助力農旅融合與鄉村振興
    農業與旅遊業融合發展便為其中之一,二者有機融合衍生出了新的產業業態,充分增加了各自的附加值,帶來了更多利潤和升值空間,也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產生了巨大的帶動作用。各地根據時代趨勢及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也努力推動農旅大融合,挖掘農業資源、發展農村經濟,並取得了一定成效,逐漸奏響了新一輪跨越發展的號角。目前,以「全域旅遊化」、「農旅一體化」發展思路引領的觀光農業、休閒農業、親子遊、農家樂、民宿等如火如荼。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人才
    全會再次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大量「三農」人才支撐。國家統計局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農業生產經營人員31422萬人,其中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人員佔91.8%,高中或中專的佔7.1%,大專及以上的僅佔1.2%。人才匱乏、素質不高長期困擾「三農」工作的開展和鄉村社會的發展。
  • 全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現場推進會議召開
    、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全省鄉村振興暨脫貧攻堅現場會議精神,分析形勢,交流經驗,查找短板,進一步明確工作任務和措施,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的淄博特色板塊。
  • 賈寨鎮:生態宜居 鄉風文明推進鄉村振興
    近年來,孟莊村緊扣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針內涵,走出了一條「兩委主導、規劃引領,試點先行,持續推進」的鄉村治理模式,孟莊村的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孟莊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28日下午,記者一行來到賈寨鎮孟莊村,村支部書記孟慶海帶領我們進行村內參觀。
  • 江蘇沛縣:推進鄉村振興 繪就「三園建設」好風景
    李輝攝近年來,江蘇沛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大花園」、農村「大公園」、農民「大樂園」三園建設為總牽引,不斷滿足群眾產業融合生產美、秀麗宜居生態美、幸福和諧生活美的期盼,奮力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 中農康源與保定市順平縣籤約「綠色發展鄉村振興順平樣板」項目
    近日,在全國農展館「第十二屆全國優質農產品展銷周」會上,中農康源(北京)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河北省保定市順平縣人民政府籤訂「綠色發展鄉村振興順平樣板「項目開發框架協議。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苗冰松、保定市副市長王月衡,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單煒力等主要領導現場見籤。
  • 無為縣紅廟鎮推進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無為縣紅廟鎮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體發展思路,強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並緊緊依託鄉村振興助推脫貧攻堅深入開展。 紅廟鎮紅色山水澗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該鎮在景區內重點打造「1+3+1」功能區,即紅色文化核心區,田園體驗區、花海暢遊區、康養品茗區,綜合服務區,堅持農旅融合、文旅融合的發展思路,確定一軸(茶徐路)+一心(紅色文化核心區)+兩翼(海雲田園體驗+正崗茶場康養)的發展方向,打造了28平方公裡的核心區建設範圍。
  • 聚焦聚力「五大振興」 奮力推動鄉村振興
    」 奮力推動鄉村振興       本報訊 (記者 焦同帥)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鄄城縣著眼鄉村振興目標任務,聚焦聚力「五大振興」,奮力開啟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   推動產業振興,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是基礎。鄄城縣始終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不斷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積極探索土地經營新模式,鼓勵農民將土地經營權流轉到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及種植大戶手中,逐步實現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   推動人才振興,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
  • 寧波共青團紮實推進青春建功鄉村振興工作
    、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隨著黨的十九大吹響鄉村振興戰略「集結號」,一個又一個生動的實踐在向我們證明:廣袤的農村,大有可為。近年來,共青團寧波市委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紮實推進「青春建功鄉村振興」專項行動,以選育青年涉農人才為核心,打造青年鄉村建功新業態、新生態和新隊伍,匯聚鄉村振興的青年力量,全面助推鄉村「五個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