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能力最強寶寶」火了,跟姥爺生活一段時間,學會用拐杖走路

2020-09-17 涵寶貝劉媽媽

想要第一時間獲取育兒小知識,請您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哦~

大家都知道,孩子都是非常喜歡模仿很多事物的,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要學習很多不同的事物,而一種最快的學習過程,那就是進行模仿,特別是一些模仿能力強的孩子,也會比較聰明一些。

因為他們會在模仿的過程中,轉動腦子,越來越聰明,所以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做一個良好的榜樣,讓孩子學習一些好的行為,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才會有更多的好處。

最近有段視頻在網絡上走紅了,在視頻中,有個萌娃正在學習他的姥爺走路,因為前段時間,萌娃跟著姥爺生活了一段時間,在回家之後,看到地板上掉落的豎笛,直接拿起來當做拐杖,模仿其姥爺平常走路的樣子,萌娃的樣子非常的可愛,讓一旁的被模仿的姥爺都忍不住大聲笑出來了。

萌娃會出現這樣的行為是因為剛好處於愛模仿的年紀,萌娃的姥爺也沒想到萌娃將自己平常的走路姿勢全都模仿了下來,還能夠模仿的惟妙惟肖,並且那個彎腰的模樣也是模仿到了姥爺平常走路的精髓,所以姥爺看到之後是非常的開心,寶媽也覺得非常的稀奇,將這個畫面記錄了下來,並且上傳到了網絡上。

網友們看到這個視頻後紛紛在底下留言道:「這個寶寶的模仿能力太強了,一下子就模仿到姥爺日常中的精髓」、「我家孩子也非常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經常把一家人都給笑翻了,完全是家裡的大活寶」、「孩子模仿能力強是好事,但是也要讓孩子學習正確的事情,不然孩子以後走路可能都會是這個樣子」。

孩子模仿能力強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有很多好處的,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孩子模仿能力強有什麼好處?

孩子更加聰明

孩子模仿能力很強說明孩子會更加的聰明,因為孩子在模仿他人的過程中,腦子有在不停的運轉中,思考著該如何更好的模仿他人,而腦子如果一直都在運轉中,那麼孩子就會越來越聰明,因為他們更加懂得如何思考,當孩子遇到其他事情的時候,都能夠很好的進行思考,因為他們懂得只有經過仔細的思考,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結果。

共情能力更強

孩子模仿能力強說明孩子的共情能力也會更強,因為孩子想要模仿一個人,首先應該要懂得那個人的情緒,才能夠更好的進行模仿,在這過程中,孩子的共情能力也逐漸增強,孩子共情能力強對於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好處,孩子的情商會增強,對於很多事情都能夠很好地解決。

孩子模仿能力強是一件好事,但家長們一定要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引導,讓孩子能夠在引導下,模仿學習積極向上的事物,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想了解更多育兒常識,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點讚轉發,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萬分感謝!

相關焦點

  • 雙胞胎被姥爺帶回家後,顫顫巍巍地拄拐杖學走路火了,網友:絕了
    而動畫片有些情節中會寫上「請勿模仿」的提醒。這也是因為孩子們有非常強的模仿能力,如果不加說明,可能就會有小朋友模仿其中的動作和情節,從而造成傷害。最近微博上有家長拍了一段視頻,是雙胞胎寶寶們被姥爺帶回村子裡玩了一天之後,回來就開始惟妙惟肖的模仿爺爺的動作。視頻中,一個寶寶手裡拿著一根用報紙捲起來的紙筒,充當拐杖。然後孩子拄著拐杖,弓著腰,曲著腿,略微低著頭,然後顫巍巍地向前走。真是太像一個老人家走路了。第一個孩子走過去之後,第二個寶寶也有樣學樣,緊隨其後。一旁的姥爺看著這一幕,簡直是笑的樂不可支。
  • 「耍拐杖奶奶」帶娃火了,萌娃跟隨奶奶拄拐杖走路的樣子萌化了
    這不,近日一位「耍拐杖奶奶」帶娃的一幕也是火遍了網絡上,萌娃也學著奶奶拿著拐杖模仿奶奶走路,尤其是把拐杖使勁點一下的動作也是學到的精髓,那走路的樣子可以說是萌化了。人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表現人到了老年的狀態,骨骼等各方面出現衰退的情況,上了年紀之後也是不得不要藉助拐杖來走路,那步履蹣跚的樣子相信大家都是經常會看到的。
  • 「模仿能力最強寶寶」火了,學奶奶駝背走路,讓家長笑翻了
    ,萌娃的奶奶年齡比較大了,一直都是駝背走路的方式,沒想到這被一旁的萌娃全都看下來了,並且偷偷進行學習模仿。等到萌娃見到奶奶的時候,非常開心 的將自己模仿奶奶駝背走路姿勢的樣子做給奶奶看,大家都被萌娃的行為笑翻了,沒想到一個才剛學會走路沒多久的孩子
  • 雙胞胎學姥爺走路,萌翻網友:對待孩子模仿,家長要注意幾點?
    這對山東威海雙胞胎兄弟,因為經常和姥爺玩在一起,在家裡學起了姥爺拄拐杖、駝著背一步一步慢慢地走著是該替孩子有出色的模仿能力高興,還是替他倆老態龍鐘的樣子難過? 孩子的模仿力的發展 從出生的那天,孩子就開始了他的模仿。模仿敏感期可以持續很長一段時 間,而且模仿的形式會越來越複雜。
  • 寶寶去爺爺家住了一段時間,回來走路變成了這樣,寶媽笑彎了腰
    導讀:寶寶去爺爺家住了一段時間,回來走路變成了這樣,寶媽笑彎了腰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去爺爺家住了一段時間,回來走路變成了這樣,寶媽笑彎了腰!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學會走路的誤區
    前面說到寶寶不經歷爬行不應該學走路,寶寶的行走時運動能力發展的一種表現,從爬行逐漸到站立。再到走路,可以令寶寶的背部肌肉,四肢肌肉及運動技巧得到鍛鍊,在學走路的過程中,爸爸媽媽要避免以下幾個誤區:1. 寶寶走路不是越早越好:寶寶在八九個月時模仿成人學走路,不僅不利於寶寶的足弓發育,也容易引起寶寶的用眼疲勞,因為一歲寶寶視力沒有完全發育好。
  • 不要迷信,寶寶走路早晚跟福氣沒關,倒是跟寶寶性格有關!
    我家大女兒10個月就想自己走,不到一歲就開始走路了。回老家,鄉裡老人說,哎呀,女孩子早走路有福氣啊!我倒是一頭霧水,什麼迷信理論,我還擔心寶寶走路早腿不直呢!人類嬰兒「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一歲走路」,這是一般的人類運動發育的自然規律。
  • 寶寶愛模仿?好處超乎家長的想像,說明寶寶有聰明的頭腦
    最近,一組寶媽們分享的有關寶寶模仿的照片在網上火了起來,網友們不禁感嘆現在的孩子們太聰明了,其程度都能直接去報考表演系了。一位媽媽發現最近的寶寶有些不對勁,因為寶寶已經一歲多了,早就學會走路了,而且走得也很穩。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最近一段時間寶寶走路的姿勢開始變得奇怪起來,每次走路時都是撅著小屁股,弓著腰,兩隻小手還背在身後。
  • 孩子的模仿能力有多強?走路姿勢一個比一個厲害,網友:走的太像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說起來,孩子天生就具備一種技能,他們生下來就會,不需要後天學習,這項能力就是模仿!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家長永遠都想像不到他們的模仿能力有多強!同時,孩子在模仿的過程中,可能還會做出一些搞笑的舉動,這也給家長帶來不少歡聲笑語,出現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場面。
  • 寶寶正確的學走路方式,跟你想的大不一樣
    今天要跟寶媽寶爸們分享的是關於寶寶學走路的小知識,先給一張圖片感受下。但現實中,很多孩子都早於這個時間被輔助著學走路,而不少家長仍把早早訓練孩子學會走路作為炫耀的資本。這樣做對寶寶來說有什麼危害?養成錯誤的走路姿勢寶寶年紀小,對自己腿腳活動的意識還不夠,剛開始行走時就很可能出現腿腳僵硬的情況。
  • 「自力更生」寶寶想出奇招喝水,網友:最強模仿,還不如孩子聰明
    ,網友表示:地表最強模仿秀!(1)模仿本身就是一個學習過程對於孩子來說,他們都會對新鮮的食物感到好奇,所以家長想要培養他們行為習慣時,可以在他們面前多做一些這方面的肢體動作,孩子看的時間久了慢慢就學會了。
  • 為啥有娃走路早,有的走路晚,原因在家長
    一般來說,寶寶到了1歲左右,就會走路了,但走路的早晚,真的會有差距,有的寶寶剛滿1歲就會走了,有的寶寶1歲2個月了,腿還軟軟的,腳底下沒有根。其實寶寶走路的早晚跟家長有很大的關係,來看看寶寶走路早晚的秘密吧!
  • 寶寶多大學走路?7種親子遊戲讓寶寶輕鬆學會走路
    學習走路是寶寶1歲半之前的一項重要發展指標,寶寶學走路的大致時間段如何劃分?寶寶學習走路的階段,家長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寶寶什麼時候開始學走路?嬰兒動作發展的基本順序是:頭、肩、胳膊、腰、腿、腳,大概7、8個月的時候嬰兒可以坐起來,一旦能坐起來便開始爬行。大多數嬰兒在9-12個月開始邁出人生的第一步,1周歲後基本能單獨行走。
  • 寶寶學會走路的時間,能看出智商高還是低?媽媽們可別誤會了
    就拿孩子走路這件事來說吧,孩子學會行走,就意味著將開啟人生新的旅程,開始用他們自己的小腳丫,來感受世界的新旅程。所以家長對於孩子什麼時間學會走路非常重視,這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裡程碑。:9-12個月走路時間:12-15個月以上是孩子行為能力成長發育的時間表,所以說,孩子只要在15個月之內學會走路,都屬於正常的現象,所以家長千萬不要過分擔憂。
  • 寶寶是怎麼學會走路的?父母掌握這6點,用遊戲幫助寶寶學會走路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生長節奏,所以有的孩子走路早,有的慢。一些大人看到別人家小孩挺早就學會走路了,就很心急,也要拉著自己的孩子學走路。這根本是揠苗助長。在這期間要經過獨坐、會爬、扶站、扶著東西走,再到自己走路的過程。在孩子準備走路之前,可以多多鍛鍊孩子的爬行能力。爬行是用來鍛鍊小腦的平衡能力的,多爬可以讓孩子在走路的時候少摔跤。走路信號孩子的身體已經做好了學習走路的準備,會有哪些表現呢?
  • 什麼時候可以教寶寶走路?如何教寶寶學會走路呢?
    就是說寶寶長到一定歲數就有了一定的行動能力。一般來說寶寶走路的能力,大部分寶寶在1歲左右就開始邁步,等到1歲半之後差不多就能行動自如,當然也有一些寶寶走路要晚一點,要等到2歲之後才學會走路。一般身體健康寶寶早晚能學會走路,因此寶媽寶爸不用過於擔心。
  • 寶寶走路的早晚和智商發育有關?你家寶寶是幾歲會走路呢?
    但是如果說寶寶已經成長到兩歲左右,仍然還不能夠自己獨立的走路的話,媽媽們就該要記得帶他檢查下了。第三,寶寶這個學習走路的時間,是早是晚,到底與智商怪不掛鈎呢?寶寶走路早晚,是不一樣的,有些寶寶學會走路很早,自然就會有一些寶寶,是屬於走路學習比較慢的。
  • 「最強新生兒」火了,剛出生就想「跑」,網友:哪吒轉世?
    文 | 閩南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大家都知道,孩子成長是需要漫長的時間的,從孩子一出生到孩子學會翻身、爬行、走路等等都是需要通過時間的積累才能完成。畢竟像哪吒一樣一出生就會跑會跳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那僅僅只是一個傳說而已。「最強新生兒」火了,剛出生就想「跑」網上有這樣一段視頻,讓一位新生兒火了,網友們在玩看這位寶寶的動作之後,紛紛都稱這位寶寶為「最強新生兒」。只見這位新生兒剛出生,在剪完臍帶之後醫生就把寶寶抱到了一旁清洗寶寶身上的髒東西。
  • 姥爺摘西瓜,寶寶開「拖拉機」幫忙又摘又送,姥爺笑道:可真帶勁
    文/瀟媽聊育兒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們過得都比家長小時候強百倍,尤其是玩具,不僅款式多,還樣式新穎,而且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玩具樣式,雖然玩具是孩子玩耍的物品,但是有的時候還是能派上很大的用場。二:會走路說話的時期孩子在會走路說話的時候,是學習比較快的階段,這時候家長買一些益智卡片或者積木
  • 寶寶成長的三個關鍵期:手指、走路和說話,直接影響語言邏輯能力
    ,走路和說話的能力時,也就意味寶寶已經成長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往大了說的話,手指東西、走路和說話這也代表孩子生理、語言和社交能力發展迎來了裡程碑的變化。直接影響孩子語言表達的三項能力1、用手指東西細細觀察的話,當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用手指東西,而且這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而是寶寶的社交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