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求求你別哭了!在孩子面前,大人有崩潰的權利嗎

2020-09-03 紐博恩

最近,很多家長熱議的話題要數:在孩子面前,你有哭的權利嗎?

熱播劇《白色月光》中就有這樣一幕,女主角張一的女兒在車後座一直哭,無論張一怎麼哄,孩子就是不停止哭泣。

而此時的女主角張一在目睹丈夫給自己帶來的傷害,內心處於焦灼狀態的她,一直處於緊繃的狀態,隨時處於崩潰的邊緣。

內心的精神壓抑、怎麼也哄不好哭泣中的女兒,她終於崩潰,泣不成聲。

有人說,怎能在孩子面前哭,會嚇到他們,對孩子的心理發展特別不好!

正如劇中的一段臺詞:「成年人沒有崩潰的自由,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地雞毛,即使內心崩潰,還要笑臉迎人」!

但同時,壓抑的情緒如果得不到緩解,人長期處於這種無法被緩解和釋放的壓力當中,不僅會給自己,也會給家人帶來傷害。

每年有多少因抑鬱而引發的悲劇事件,就是因為他們內心的壓抑,一直得不到釋放。

所以,當你感到內心的壓抑讓你透不過氣的時候,不妨在家人、朋友、孩子面前用正確的方式釋放出來。

錯誤釋放壓力的方式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有很多的案例表示,大人經常吵架,並且會在孩子面前崩潰,孩子就會感到自己的童年不幸。

追究起來,因為父母並沒有告訴孩子,他們崩潰的真實原因,導致孩子總以為是自己做錯了,所以造成了心理陰影。

有一位網友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小的時候,媽媽總會在我面前哭泣,控訴我的爺爺奶奶爸爸,這讓我感覺除了媽媽,大家都是壞人,大家都欺負我和媽媽。

長大後,才發現,事情並不像我想的那樣。

只要爸爸媽媽吵架,媽媽就會離開家,來到爺爺奶奶家各種謾罵控訴,攪得大家都不安寧,她沒有和爸爸一同去解決問題,反而去指望別人幫她解決。

《白色月光》劇照

當爺爺奶奶去世後,媽媽不能找他們了,便來找我去解決。

當我結婚後,才發現,但事實並非如此。

網友分享的這則故事中,重點不是媽媽找家人傾訴,而是媽媽在給他傾訴的時候,將自己當成完全的受害者,控訴所有的人。

這種教育方式以及釋放壓力的方式,不會是一種正確的釋放壓力的方式,也不是一種最好的教育方式。

父母的言行會影響孩子,而父母釋放壓力的方式也會影響孩子,錯誤的方式,無疑會對孩子產生消極的影響。

父母需要正確釋放壓力的方式!

妞妞認為,家長作為孩子的家長之前,首先是一個人。

在遇到一些生活壓力和瑣事的時候,人的情緒極有可能崩潰,那麼這種情況下,即使是家長,在孩子面前哭也沒關係,釋放出情緒,與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未嘗不可。

《白色月光》裡,張一怕嚇著孩子,壓抑住內心的難過與不解,盡力的告訴孩子:不要怕,乖,媽媽道歉!

1.坦誠交流 孩子心理才會更健康

看到你釋放情緒的方式,他們也會學會如何去正確釋放的情緒,有情緒的時候不會壓抑,而是通過正確的方式,緩解自己的壓力和緊張。

作為家長,情緒得到得到釋放,身為孩子,也知道如何用正確的方式去釋放自己的壓力。

2.釋放情緒壓力 別傷害到孩子

在孩子面前可以哭,但也要注意正確的方式,比如,摔東西、打孩子等極端的方式就不可取,總之,別傷害到自己和孩子。

記得如果孩子看到你哭,一定要和孩子解釋自己不開心的原因,與他們分享自己的煩惱,說不定,孩子會給你啟發。

同時,你不僅不會被孩子看不起,反而會培養孩子的同理心,你也會獲得一個貼心的小寶寶。

END

今日話題:

在孩子面前,你哭過嗎?你覺得可以在孩子面前哭嗎?

更多育兒內容,歡迎關注紐博恩,有什麼問題歡迎討論。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寶寶別哭》劉樂研Fanny資料微博照片 微博求原諒全文
    《寶寶別哭》最新消息匯總:據臺灣媒體《東森新聞雲》報導,男星王寶強與老婆馬蓉的離婚事件,引發軒然大波,鬧得沸沸揚揚,大陸片商打鐵趁熱宣布翻拍為電影《寶寶別哭》,且找來藝人劉樂研(Fanny)演出馬蓉的大學同學,怎料最後不僅慘遭換角,還被北京樂漾影視有限公司創始人甘薇抵制,因而被另一部電影換角,心情低落的她,22日開直播痛哭流涕請求原諒。
  • 劉樂研(Fanny)演《寶寶別哭》被換角 痛哭求甘薇放過視頻
    據臺灣媒體《東森新聞雲》報導,男星王寶強與老婆馬蓉的離婚事件,引發軒然大波,鬧得沸沸揚揚,大陸片商打鐵趁熱宣布翻拍為電影《寶寶別哭》,且找來藝人劉樂研(Fanny)演出馬蓉的大學同學,怎料最後不僅慘遭換角,還被北京樂漾影視有限公司創始人甘薇抵制,因而被另一部電影換角,心情低落的她,22日開直播痛哭流涕請求原諒。
  •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寶媽在女兒面前崩潰,嚇壞了孩子
    張一不帶安撫之意且顫著聲說:「笑笑,你別哭了好嗎?」可女兒越哭越厲害,張一的眼淚也忍不住了,情緒慢慢開始失控,最後大吼起來:「笑笑,你別哭了!」並緊急踩了剎車。父母在孩子面前情緒崩潰有什麼影響?,而家長實在控制不住壞情緒,那可以選擇適當方式宣洩,儘量不要選擇不管不顧的大吼大叫或傷害別人傷害自己的方式,可以適當訴苦或向孩子尋求擁抱等,釋放消極情緒之後,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大人難過了,否則孩子會覺得是不是自己做了什麼讓大人難過,陷入恐慌。
  • 家長該不該在孩子面前哭?網友:難道家長不是人嗎?​
    昨天看到一個熱搜詞條,問題是,視頻內容是熱播劇《白色月光》的片段,劇中張一目睹了丈夫出軌女兒的幼兒園老師,開車載女兒的途中,孩子一直在哭,張一從溫柔的說:「笑笑你別哭了好嗎?」再到情緒爆發喊出「笑笑你別哭了」,然後崩潰大哭,哭完發現女兒被嚇到了,趕緊拉著女兒的手道歉,讓女兒別怕,只是跟她開玩笑。
  • 「求求你表揚我」而已
    在老師第三次質問我「作業你不檢查的嗎?」時,我在輔導娃學習的壓力面前崩潰了,一個語音哭訴著懟了回去「我能怎麼辦?」「我盡力了!」。選擇做全職媽媽原本就是希望能給有些注意缺陷的孩子一點過渡,幫助他慢慢提高,逐漸符合學校的要求。可是,怎麼一不小心,我就過成了孩子的「代言」呢?圍繞學習這件事情,所有人的人仿佛都太看得起我。
  • 哭是每個孩子的權利,讓孩子別哭的家長,只是不斷摧毀孩子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尚且有七情六慾,會以各種方式來發洩自己的情緒,對於孩子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孩子也有七情六慾,表達方式卻只有哭和笑。
  • 求愛心擴散·繼續 明涵寶貝快回家,媽媽流淚呼喚(含視頻+警方通告+疑似照片)
    海外 · 讀書 · 中西 · 英語 · 親子教育|教學·閱讀|薦書·影視|MV·科技|奇趣·美食|旅行·生活|時尚海外韶 · 中西教育 | 海外親子育兒~雙語媽咪海外韶~上周又有朋友的朋友圈孩子被拐證實後我們也第一時間求愛心轉發至今 孩子尚未回來 父母焦急萬分
  • 心靈樹洞|家長應該在孩子面前哭嗎?壹粉:讓深情的眼淚盡情拋灑
    希望更多的是團聚的淚水,喜悅的淚水,幸福的淚水……壹粉「白首不分離」:我覺得做為家長有時在孩子面前哭也沒什麼不可以,比如失去親人時痛哭,讓孩子也知道親情有多重要;壓力大時偶爾哭一次孩子也會知道父母不是萬能的,不是超人,也會有解決不了的事
  • 帶娃外出,寶媽最崩潰莫過於「抱抱」,孩子求抱可能是這3個原因
    帶著孩子出遊,大人累的不行,小寶貝還要抱抱,還只要媽媽抱,寶媽心理不要提有多崩潰。外出逛街本來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情,不僅可以帶孩子漲漲見識,還可以放鬆心情,計劃的不錯但是卻成了人型坐墊抱了孩子一路,大聲說孩子不僅沒用,還會讓孩子哭個不停。
  • 女孩情緒崩潰,哭求媽媽刪掉自己出醜視頻,家長何時才能尊重孩子
    女孩情緒崩潰,哭求媽媽刪掉自己出醜視頻,家長何時才能尊重孩子由於視頻比較搞笑,小範圍內的火了一把,同學也看到了,女孩非常生氣,多次情緒崩潰,哭求媽媽刪掉自己出醜視頻,沒想到卻再次給媽媽提供素材。,女兒就有多崩潰。
  • 書評:扮失明謊遭勒索、搗亂,孩子花式求關注,你注意到了嗎?
    在《你的5歲孩子》一書中,兩位作者路易絲·埃姆斯、弗蘭西斯·伊爾克明確指出,如果5歲的孩子通過「好「 的事情並不能得到他所嚮往的關注,即來自父母的表揚和誇獎。那麼他就會有意的去做」壞「 的事情以尋求大人的關注。哪怕遭到大人的責罵和懲罰,但是也總比根本得不到任何關注都好。
  • 「對不起,媽媽不是超人」:崩潰之下,父母可以在孩子面前哭嗎?
    「媽媽跟你開玩笑的。」「媽媽是想逗你。」……當母親後,仿佛只有「溫柔而堅定」一種可接受的模式,任何崩潰都是天大的罪過。有網友笑稱,當母親的代價就是要將所有的情緒都調成靜音。父母在孩子面前哭,真的沒什麼丟臉。
  • 孩子哭泣時,父母用6句話代替「寶貝別哭了」,改變孩子一生
    有了孩子,你最怕的是什麼?首先是害怕孩子生病,其次是怕孩子哭。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哭泣時會感到心煩意亂,其實,這種情況是難以避免的。英國心理專家說:「嬰兒和孩子的哭聲,會給父母的大腦帶來特殊的刺激,讓父母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感覺難受。
  • 「媽,我不要芭比娃娃了,求你別打了!」女兒的哭訴寶媽內心崩潰
    導讀:「媽,我不要芭比娃娃了,求你別打了!」女兒的哭訴寶媽內心崩潰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我不要芭比娃娃了,求你別打了!」女兒的哭訴寶媽內心崩潰!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生為人母,該不該小孩面前哭
    ​ 你父母在你面前崩潰大哭嗎? 《白色月光》中張一目睹張鑫出軌後,在車內崩潰大哭,嚇到了坐在車後的女兒。在孩子眼裡,父母永遠是那麼的堅強,且遇到什麼事情情緒從不外露,可當突然的宣洩降臨,突然再也忍不住的克制,孩子又是怎樣的感受。
  • 詩人育邦作詞、四川音樂人胡應鵬作曲 暖心吟唱《寶貝,請別哭泣》
    最近,一個武漢孩子的新聞深深觸動了他。今天,詩人育邦聯合四川音樂人胡應鵬為這位武漢孩子創作的歌《孩子,請別哭泣》出爐。哦,寶貝,請別哭泣Oh, Baby, Please don't cry你的雙眼猶如湛藍的天空當它充盈淚水時便長出一座童話森林沒穿衣服的國王
  • 為何媽媽越指責孩子越要你?「求抱抱」的背後暗示,你都清楚嗎
    不少寶媽都有這樣的經歷,因為一件事指責孩子的時候,自己吵得越兇,孩子就越哭鬧著要找自己抱。明明媽媽在責怪孩子,可孩子怎麼不僅不生氣反而還要找媽媽抱抱?「求抱抱」的背後,孩子是不是在傳遞著什麼暗示呢?下面提到的這幾點解釋的很到位,寶媽們,你都清楚嗎?
  • 為什麼只要媽媽在,孩子就不乖?
    4 隱藏在心裡的委屈,需要找人發洩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體驗,在公司、或者其他地方受了委屈,往往只能「打落牙齒往裡吞」,面對至親的人,卻不需要掩飾,不滿能夠很快發洩出來。其實,孩子和大人一樣,也喜歡把自己的不滿和委屈,都發洩到最親近的人身上。
  • 媽媽在兒子面前崩潰流淚引起爭議:媽媽可以在孩子面前哭嗎?|媽媽雞湯
    當坐到車上,孩子可憐委屈的樣子,讓媽媽百感交集,覺得很挫敗,沒忍住,情緒就崩潰了。她覺得是自己教不好孩子。「媽媽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會當媽媽,媽媽也是在生了你之後才開始當媽媽的。明明知道孩子已經很好了,但是總想他更好。面對獨一無二的孩子,沒有任何教材告訴媽媽們怎樣做才是最適合孩子的。但是也有網友表示不應該在孩子面前情緒崩潰,這樣對孩子的影響不好。有網友稱,當母親的代價就是要將所有的情緒都調成靜音。
  • 懂事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崩潰
    孩子的脾氣真的很壞嗎?只是沒有人能理解它。表露出的不耐煩是深深的抗拒,但父母卻不能理解,因為在父母心中,只有聽話的孩子才是懂事的乖孩子,才能得到父母的愛。小孩子就像葡萄一樣,應該有青澀的時候,如果過早成熟,只會爛掉。兒童時期就做了自我,有了自我的需要,才是真實的、快樂的。他說:「讓孩子們行為端正的最好辦法就是讓他們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