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清淨」早睡法,破除熬夜魔咒

2020-12-20 羋月vip

大家都知道長期熬夜後會變傻、變笨,變醜。

但仍然擋不住失眠的被動式熬夜靈感噴發的主動式熬夜沉迷手機的報復性熬夜。

其實熬夜的深層原因是——「六根」在作祟。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只有它們清淨了,才能破除越熬夜越失眠的魔咒。

熬夜,等於亂作你的陽氣

各位小仙女,你們熬夜的是多少天價護膚品都補不回來的。

熬夜時陽氣不能潛藏,久了就傷陰津、氣血,黑眼圈,臉色無光就是這麼來的。

我們先來上一張早睡一周&六周顏值對比圖。

來源微博:@哎一股清流

排除六根的早睡幹擾

以我熬夜多年的經驗來說,最難入睡的原因是放逸了: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

這個理論基礎來源於佛教,但理解起來很簡單。

一切外界事物,都要六根在場才有意義。藉助於它,能產生顏色、聲音、氣味、味覺、觸碰、念頭的一系列體驗。

明明到點了都不睡,付出生命的代價來玩手機、刷劇。這是放逸六根的結果,即讓自己的心,沉浸在外物的體驗裡不能自拔。

在床上輾轉難眠,耗費心神,是因為注意力一直在自己的欲望中糾結,打轉,並已深深陷入這種無止境的空虛感中。

所以,我們要做到早睡就要把控自己的六根。

當有想熬夜玩手機的念想升起時,就創造一個不理會它的環境,順帶把自己的念頭淨化,那這件事就不會影響到自己。

睡前一小時關燈,

讓一切俗物遠離眼根

睡前臥室的燈光要暗,並關燈睡覺。

養身心法《老老恆言》中說,「就寢即滅燈,目不外炫,則神守其舍。」在燈光中入睡,會心神不寧,即使進入睡眠了,也是淺睡,很容易醒,所以睡前必須關燈。

最好能換個遮光的窗簾,在黑暗的小房間裡能讓我們睡得又飽又好。

入睡前一個小時,不要玩任何電子產品。

千萬不要把手機帶上床,儘量放在自己視線範圍內最遠的地方。這電子產品發出的藍光,其實會破壞身體自然晝夜節律。

經研究發現,屏幕發出的藍光會讓大腦產生錯覺,誤以為是白天,而不讓助睡眠褪黑素分泌

我們一直盯著它並接收光線,其實特別耗心神,並且玩著玩著,會重新調動陽氣,難以入睡。

如果真的有必要的事情要處理,請迅速開啟「夜覽模式」,並把亮度調低,釋放你被手機困住的靈魂吧。

睡前聽半小時白噪音,

訓練耳根的清靜

睡前可以聽半個小時的白噪音。

白噪音自然的聲音和音樂 - 大自然 - 鳥叫的聲音 | 水聲 | 波浪 | 蟬鳴 | 白噪音 | 放鬆身心 | 冷靜一下 | 輕快背景音樂

白噪音,是大自然純粹的聲音——它是山河中的流水聲,森林中的鳥叫聲,雨天的雨滴聲。

這種相對平和的性質的能量是純淨的白色,能讓人睡得更香甜、安定心神。其他不具有這一性質的噪音是「有色嗓音」,不均勻且雜亂無章,有擾亂耳根的反作用。

良心推薦兩個能聽白噪音的寶藏app

白噪音有中和、屏蔽的作用,如果我們在嘈雜的環境中無法入睡,那麼通過就可以白噪音讓我們的大腦不去注意其他噪音,舒緩身心的焦慮。

聽大自然的噪音是沒有危害和副作用的,我偏愛淅淅瀝瀝的下雨聲,迴蕩於靜夜中的潮汐聲。

睡前把手機關掉,以免被鈴聲吵醒。

現在大家都習慣24小時待機,本來即將入睡或是熟睡當中被電話鈴聲驚醒,是一種傷害心神的行為。建議各位在入睡前就把手機關掉,一切事情以睡覺為先。

學會清明地呼吸,

打通鼻根與上焦間的通道

睡著了以後不要張口呼吸,而應閉上嘴巴,用鼻呼吸。

《玉笥要覽》曰:臥須閉口,則元氣不出,邪氣不入。此靜翕之體,安貞之吉也。否則令人面失血色。」

躺臥時一定要把嘴閉上,這樣元氣就不會外洩,邪氣也不會進入體內。用嘴呼吸容易讓肺臟受冷空氣和灰塵的刺激,涼氣入胃。

肺開竅於鼻,是於自然清氣直接聯通的門戶,在呼吸間能使人平靜和順,達到安穩的睡眠質量。

兩種快速入眠的呼吸法:透天涼&燒山火

心情煩躁、肝火旺盛無法入眠時,用透天涼呼吸法:

先把眼睛閉上,受攝眼根。嘴巴張開吸氣,慢慢地用用鼻子吐出來。呼吸過程儘可能地慢,並且不要發生聲響。連續呼吸十次,能使熱感減退,帶來一種涼絲絲的快感,瀉走亢盛的肝火。

腰背部發冷、手腳冰涼睡不著時,用燒山火呼吸法:

同樣地閉眼睛,用鼻子深吸氣,清氣越過呼吸道從嘴巴緩緩吐出。重複十次,能讓身體的熱能增加,補充陽氣。

在靜謐的芳香中快速入眠:精油按摩。

喜歡香氣是人的本性,但是亂七八糟的人工香氣也會迷亂心性。所以我們要選,就要選些天然的芳香精油,聞起來舒服又放鬆的。

睡前塗抹在額頭、太陽穴、肩頸,輕輕按摩至吸收,能保持愉悅的心情入眠。

睡前不貪口腹之慾,

保持舌根清潔

要早睡,晚餐就不要吃太飽/吃太晚,將熱量攝入儘量集中在白天,九點後儘量水都不要喝。

加班黨肯定知道,有時很晚才吃飯,吃完就精力充沛,想睡也睡不了。因為進食後,腸胃還忙於消化,胃腸道積熱,擾亂心神,人就很難安靜地入睡。

另外,孫思邈也說到「飽食即臥,乃生百病」。

晚飯吃得太飽就去睡覺,其實還沒來得及消化。食物的精氣淤滯在脾胃中,那麼會損害脾胃,破壞身體的精氣。

睡前不要大聲說話,保護元氣不外洩。

《老老恆言》:「寢不得大聲叫呼。蓋寢則五臟如鐘磬不懸,不可發聲。」

肺為五臟華蓋,主出聲音。一旦人躺下了,肺也跟著休息了,如果這時候說話,就容易耗損肺氣,這好像鐘磬一樣,不懸掛不能發聲。

保持友好型睡姿,

讓身體擁有安全感

選擇舒服的仰臥姿勢。

那些喜歡趴著睡、蜷著睡的小夥伴,請你起來重睡。

·趴著睡時,內臟和呼吸道會受到擠壓,喘氣不方便容易腰酸背痛。

·蜷著成一團睡覺的人,保持這個姿勢久了會覺得腰疼。

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佳的睡覺姿勢是平躺著仰臥睡。因為仰臥時,背部肌肉和脖子都是放鬆的,不會有過多的壓力。

多數網友票選出的最佳睡姿

睡覺時不要用被子蓋住了嘴鼻,或者是把手壓在胸上,這會招來可怕的夢魘。

人在睡眠時,心和肺的活動能力相對減弱,所以,當嘴和鼻孔被被子擋住,或胸部受到壓迫時,心臟活動會受到阻礙,並引起呼吸困難。

如果是打呼嚕嚴重、有頸脖和背部疾病、孕媽們,最好是側臥睡。

用意念來自我暗示,

練就自然心靜的法門

下載自己的一天:

私認為很有效的睡前回憶法,腦袋裡重播今天一天的工作or生活,甚至可以回溯知識點,很快就會睡著,而且明早起床記憶會更深刻。

關掉擾亂心神的鬧鐘,改用生物鐘喚醒自己:

清晨刺耳的鬧鐘,家人的反覆催促,每天突然被粗暴地叫醒的人會有嚴重起床氣。輕則起床後覺得迷迷糊糊,重則一天昏昏沉沉,頭腦不清醒。

在入睡前,默默地跟自己說「明天我要幾點鐘起」,慢慢養成自我溝通、自我交流的方法,建立自然醒的習慣。自然醒是人體在自我狀態下的一種自然恢復,起床時會有覺得神清氣爽。

以上,都是由資深熬夜選手總結出來的方法。

真正的安住身心,六根清淨:

是不貪圖網絡上的誘人小視頻、

不沉迷於電視劇中的小甜蜜,

不被玩手機、想放縱的欲望帶走,

時刻保持內心的peace,

這就是意念入睡法門的最高境界。

保持六根的覺知是不容易做到的。

剛開始很難,每次只能堅持一小會兒。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練習次數的增加。

你會發現這根本就是件自然而然的事。

相關焦點

  • 學校春遊如何破除「安全魔咒」
    原標題:學校春遊如何破除「安全魔咒」 發生春遊事故本屬小概率事件,但公眾對未成年人安全高度重視,每起春遊事故都會引起全社會的嚴重關切。如何破除學校春遊的「安全魔咒」,緩解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長對春遊活動的焦慮,是必須認真對待的重大課題。
  • 英格蘭破除「點球魔咒」,「歷史」雖痛但值錢
    最終,英格蘭破除點球魔咒,以5-4戰勝哥倫比亞晉級8強。英格蘭靠點球勝了瞬間引爆球迷!事實上,因為在此前的三次在世界盃的點球大戰中,英格蘭全部落敗,但第四次,英格蘭隊終於打破「魔咒」。雖然各界都在為英格蘭的破「魔咒」歡呼,但另一方面「魔咒」似乎也是對英格蘭隊「歷史」的一個小諷刺。雖然歷史有點「痛」,但是「歷史」卻相當值錢。
  • 女巫帽子蛋糕,只有吃掉才能破除魔咒哦~
    女巫帽子蛋糕By 模樣生活MyLiving給你萬聖夜注入點不一樣的甜蜜,放肆搞怪的甜品正誘你步步深入,只有吃掉才能破除魔咒哦~原料:低筋麵粉
  • 請先破除這幾大「魔咒」!
    今天不妨看看你是不是也被這幾大知識魔咒控制,怎麼讓你的人生不迷茫,怎麼讓你的人生更順暢,這就是本文需要討論的話題。其實我想了想其實你有可能一直被知識這個魔咒困住,什麼意思呢?往下看知識的適用範圍不明確使用只會讓你更加迷茫先來回憶一下你原先準備辭職時候的心理活動,是不是想辭職的時候腦袋裡又經常會閃現跳槽窮半年,跳槽一切歸零等思想。
  • 破除隔代教育的魔咒,只需這幾招
    如何破除隔代教育的魔咒?如果不得不讓家裡的老人帶孩子,那麼作為家長,一定要意識到並解決好隔代教育的問題,以下這2招父母可以學習學習。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多方協助、互相配合和學習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破除隔代教育的魔咒,讓孩子更好的成長。我是育兒十月說,想要了解更多有價值的育兒資訊,還請關注我!
  • 「媽媽,宅家好無聊」,這些高質量陪伴必殺技,破除網癮「魔咒」
    >帶娃宅家要懂得高質量陪伴,這些「必殺技」破除手機「魔咒」別說孩子,再這麼無所事事下去,大人都要被」憋瘋「嘍!這些必殺技也能破除「網癮魔咒」1、與孩子一起繪畫推薦指數:⭐⭐⭐家長們平時應該給孩子買了很多繪本。在孩子看來, 平時填充這些繪本很無趣,只要拿著彩筆隨便亂畫就可以。但是,家長們可以趁這個假期與孩子一起繪畫,不僅能讓親子之間享受到充分的溫情,還能提高孩子對顏色、藝術的感觸。
  • 經典回顧(一)2012東決G6:破除魔咒
    經典回顧(一)2012東決G6:破除魔咒
  • 終朝打坐參禪,漸覺六根清淨,六根清淨小議
    傳統氣功文獻中,言及「六根清淨」之處頗多,其詞原為佛家之術語,後世人喻以精神意識清淨,進入穩定的松靜氣功狀態。「六根」者,謂眼、耳、鼻、舌、身、意也。「根」者,謂有生長之意也。「六根清淨」,謂修鍊氣功者不染六塵,做到澄神靜慮,無私無營。《脈望》曰:「聖人以其心役眼、耳、鼻、舌、身、意,眾人以眼、耳、鼻、舌、身、意役其心;是以有聖愚之別耳。然六根者,此心出入之門戶也。因境而有,苟不制六根,欲安其心,未不可得。所謂繫心一緣,面壁三月,皆此法也。」《普賢觀經》也認為,「樂得六根清淨,當學是觀。」
  • 佛教中的「六根清淨」是指什麼?
    在佛教中為什麼要強調「六根清淨」呢?而且這「六根」又是指代什麼呢?佛教中把眼、耳、鼻、舌、身、意稱為六根,把色、聲、香、味、觸、法稱為六塵,而且認為六根與六塵是有所相連的,這樣就會產生種種欲望、煩惱乃至罪孽之事。
  • 四大皆空,六根清淨,講的是什麼?
    他那個六根清淨跟那還不一樣,跟這還不是一個類似的問題,一個類別的問題,六根清淨是指的什麼?是指我們自身的主觀生命,我們自身那個生命狀態一定要什麼?清晰穩定。所謂清淨是什麼?不受幹擾。如果你這個生命主旋律不夠穩定,你那個生命狀態就會層出不窮的,很多負面的起落,會對你的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所謂六根清淨是什麼?
  • 六根清淨皆具足
    我們眼睛看到、耳朵聽到、鼻子嗅到、舌頭味到、身體觸到和意識覺到的一切皆源於內心具足,生活中萬物聚集、相互交融共存,想要做到「六根清淨」,必須從源頭抵得住誘惑、懂得持戒心,管控自己的心性。心得到清淨才能指引六根清淨,不再對六塵產生傾向性的偏愛執著,看淡世間一切、想清世事浮沉、品鑑人間百味、接受酸甜苦辣、體驗盛衰榮辱、傾聽萬類音聲,這就是人生、就能六根清淨、就會六根具足。
  • 佛說:「六根清淨」世人誰能做到?
    佛門常說的「六根清淨」是指哪六根?「六根清淨」又到底是什麼意思?今天小編就說說自己對「六根清淨」的理解。圖片來源於網絡小編認為佛門常說的「六根清淨」一共分為六大類,分別是:「耳聽,鼻聞,眼見,身觸,舌味,意識」,這六根乃是人體與外界信息聯絡的基本「路線」,正因為有了這六根才會衍生出來
  • 校醫告訴你如何破除魔咒
    孩子一入園就生病,這似乎已成為困擾家長的魔咒老母親的心又開始忐忑起來:娃一上幼兒園就生病,有沒有什麼辦法破除魔咒
  • 佛家說的四大皆空、六根清淨,是什麼意思?
    佛教之中,經常提及「四大皆空」和「六根清淨」的概念。那麼,「四大皆空」是哪四大,為什麼皆為空?「六根清淨」是哪六根,為什麼須保持清淨?2.六根清淨佛教的「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能見色謂眼,能聽聲謂耳,能嗅香謂鼻,能嘗味謂舌,能感觸謂身,能知法謂意。所謂的「六根」,其實就是「欲根」,而「欲根」是無法脫離生死輪迴的根本原因。佛陀所說的涅槃,第一步就是要斷除雜染的「欲根」,也就是清淨眾生的「六根」。
  • 六根清淨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六根清淨,六根:佛家語,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達到遠離煩惱的境界為六根清靜。比喻已沒有任何慾念。出自:隋 隋煬帝《寶臺經藏願文》:「五種法師,俱得六根清淨。」近義詞有:六根清靜,反義詞有:六根不淨,六根清淨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比喻已沒有任何慾念。六根清淨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六根清淨(liù gēn qīng jìng)成語釋義:六根:佛家語,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達到遠離煩惱的境界為六根清靜。
  • 聖嚴法師:六根清淨 超越生命之流
    聖嚴法師(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六根清淨」這個名詞,在一般不知佛法的人看來,是非常浮淺的,甚至非常好笑的,他們以為凡是出了家的僧尼,一定就是六根清淨的人,如果稍微沾染了一點男女錢財的習氣那麼,為什麼要稱為六根清淨呢?因為六根是六識的工具,作善作惡,固然是出於六識的主張,造成善惡行為的事實,卻是在於六根的作用。
  • 「越怕什麼,越來什麼」,你把魔咒定律當真理,真理會越來越遠
    我陷入了沉思,想挖出這句話背後真正的原因,想著如何去破除這個魔咒?是什麼造成我們「越怕什麼,越來什麼」的思維?一、明明是一件尋常事,卻被自我放大,變成令自己想要逃避、害怕的事。每次上下班都害怕和領導坐同一部電梯,但這種偶遇時常會發生;很討厭周末下雨,影響美好的心情,可以老天還是會下雨。
  • 六根清淨——經常見到卻不明所以的佛系詞彙,原來是這意思
    強調「六根清淨」,便是要消除「六根」無始以來的罪垢,以無量的功德使之莊嚴,使之清淨潔白。而這清淨的功德,由「六根」各發出無礙的妙用,而且得到「六根互用」的自在。《智度論》說:「布施時,六根清淨,善欲心生。」《圓覺經》則說:「心清淨,耳根清淨,鼻、舌、身、意復如是。」更為詳細的是《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的說法了:「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
  • 六根清淨,六塵不染,六道輪迴,這些佛教用語什麼意思,有何聯繫
    我們提到佛教,總會想到一些成語,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關於佛教的三個成語:六根清淨、六塵不染、六道輪迴。這三個成語都是佛教用語,他們是什麼意思,他們之間又有何聯繫呢?一、六根清淨「六根清淨」是我們經常用來形容出家人的一個成語。當然,如果一個在家人如果能夠做到不為外物所惑,也可以說是六根清淨。
  • 《心經》:網絡如此發達,現代人如何做到六根清淨
    「六根清淨」出自隋煬帝《寶臺經藏願文》:「五種法師,俱得六根清淨。」很多人膚淺的認為這個境界很容易達到,甚至針對佛門子弟,如果他們稍微沾染了一點男女錢財,一些專門喜歡「揚惡隱善」的新聞記者,就會在報紙上大做他們「六根不淨」的文章。六根是指人的六種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