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帶背57·測量⑥:測驗常模/標準參照測驗

2022-01-10 是周周周吖

【帶背作用】

幫助312統考的小夥伴在背誦的過程中抓重點、捋思路、梳理框架、查漏補缺。347自命題的小夥伴如果考試科目及考試重點和統考很相似的話,也可以進行參考。

● 【更新順序】

按照普心→社心→發心→教心→實驗→統計→測量的順序來依次就裡面的每一章進行講解,有的章節內容比較多的話我會分上、下兩篇進行講解。

【參照資料】

大家需要準備的資料:①2022統考大綱,這個我有分享,去公眾號後臺回復【2022統考大綱】即可領取,建議把它列印出來;②自己認為的比較好的輔導書(不指定一定要哪本,因為我也會給大家提供我自己做的筆記,我的筆記也是同時參考好幾本輔導書做的)。

【重要聲明】

分享的畢竟是我的個人經驗,所以非常有必要聲明:可以進行參考,但是不要視為權威或絕對標準!

上圖是關於整個【測量】這一科目的學科框架,結合統考大綱目錄和每章內容的多少,我將測量的帶背分為以下8篇,分別是:

測量①-【心理測量的基礎】

測量②-【經典測量理論】(上):誤差+模型+信度

測量③-【經典測量理論】(下):效度+項目分析

測量④-【項目反應理論】+【概化理論】

測量⑤-【心理測驗的編制技術】+【心理測驗的施測】

測量⑥-【測驗常模】+【標準參照測驗】

測量⑦-【常用心理測驗】(上):成就測驗/智力測驗/能力傾向測驗/特殊能力測驗/創造力測驗

測量⑧-【常用心理測驗】(下):人格測驗/態度測驗/興趣測驗/心理健康量表/發育量表;【心理測驗的應用】

所以按照上面的計劃,預計也是一周左右給大家更新完【測量】全部章節內容的帶背。

今天分享的是測量⑥-【測驗常模】+【標準參照測驗】背誦講解。

第一部分測驗常模即常模參照測驗,包括三小節:常模與常模團體、常模的編制和幾種常用的常模;第二部分標準參照測驗包括它的定義與作用、題目分析、信度與效度和分數解釋四小節。之所以把這兩部分給大家放在一起帶背是因為常模參照測驗和標準參照測驗這兩個是比較相似的概念,在文章的最後我也有對這兩個測驗的不同點和相同點做了一個總結,所以結合起來一起背誦更有利於對這兩種測驗的理解。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常模的含義,常模即指根據標準化樣本(也即常模團體)的測驗分數經過統計處理而建立起來的具有參照點和單位的測驗量表。它的作用是可以解釋被試所屬團體的一般水平分布狀態。那麼常模團體就是指由具有某種共同特徵的人所組成的一個群體或群體中的一個樣本。確定常模團體的注意事項需要有個印象,可能多選題會考到。

那麼常模具體如何編制呢?就有如上幾個步驟,這裡16年出過一道簡答題,再繼續出簡答題的可能性不大,但也要熟悉常模的編制步驟,選擇題還是有可能考到的。

常模參照測驗最重要的內容是關於分數的轉換。分數轉換即原始分數轉換為導出分數,導出分數可以是百分等級分數、標準分數、標準分數的變式或標準九分數等。這裡需要重點把握標準分數的概念、轉換和評價,以及標準分數的變式的表達式,包括T分數、CEEB分數、EPT分數,需要分別記住它們的平均數和標準差是多少,這是選擇題可能會考到的地方。

19年考過一道原始分數轉換為標準分數的方法,這是考察的比較細節的地方,所以這裡建議大家背詳細一點。最後是關於各導出分數間的相互關係,需要記住單位等距的包括哪些導出分數,不等距的包括哪些導出分數,選擇題也可能會考到。

第四是分數合成,就是需要將幾個分數或幾個預測源組合起來以獲得一個合成分數或作總的預測。包括項目的組合、分測驗/量表的組合以及測驗或與預測驗的組合。那麼分數合成的方法就有以上四種,分別是臨床診斷法、加權求和法、多重回歸法和多重劃分法。這幾個具體的方法需要根據它們的含義進行區分,是比較可能出選擇題的一個地方。

最後是關於幾種常用的常模,包括年齡常模和年級常模;智商、組內常模;以及關於常模呈現的方式,包括兩種,分別是轉換表和剖析圖。這裡記住就行,當作選擇題來準備。

第二部分是標準參照測驗,首先是關於標準參照測驗的定義和作用。標準參照測驗也叫目標參照測驗。它的定義的核心關鍵詞是「界定明確」、「絕對標準」,這也是它和常模參照測驗最本質的區別。那麼它的作用自然就是可以了解個體自身的絕對水平。

標準參照測驗的項目分析包括項目內容範圍的確定、效度、難度、區分度的分析以及測驗的預測。這個地方稍微了解一下有個印象即可。

接著是標準參照測驗的信度和效度,也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即可,注意標準參照測驗中的校標關聯效度即決策效度。

然後是對標準參照測驗分數的解釋。記住一個關鍵詞就是「分界點」。標準參照測驗是根據分界點來確定被試合格或不合格,那麼分界點如何確定就顯得至關重要,具體的確定方法就有以上兩種,每種方法又可以進行細分,這裡大家依然有個印象即可,不需要去了解具體每種方法是如何操作的。

最後是常模參照測驗和標準參照測驗的區別與聯繫,這是可能會出簡答題的一個地方,大家需要進行理解性記憶。它們的不同點可以從參照體系、目的、信度、效度、難度、區分度、分數解釋和應用範圍這幾個維度來進行思考,而相同點則可以從性質、特點、構成要素等方面進行思考。

(07-58)將Z分數轉換成T分數時,需要進行(  )

A正態轉換

B非正態轉換

C線性轉換

D非線性轉換

(07-62)已知某次學業成就測驗的平均分數是80,標準差為4.如果某考生得分為92,則該分數轉換為標準分後是(  )

A1

B2

C3

D4

(14-56)下列選項種,具有等距單位的常模參照分數是(  )

A發展順序量表

B教育商數

CT分數

D百分等級

(16-57)在各類選拔性測驗中,若不同測驗分數可以相互補償,則用來合成不同測驗分數的最恰當方法是(  )

A原始分數相加法

B線性等值法

C多元回歸方法

D彙編柵格法

(16-74)某學生在韋式智力測驗上的IQ得分為115,如果要採用另外的方式報告這一分數,還可以表示為(  )

A標準分數1

BT分數60

C百分等級84

D標準九分數8

(17-58)下列導出分數中,不屬於等距變量的是(  )

A 百分等級

B CEEB分數

C Z分數

D T分數

以上就是【測量】第七、八章【測驗常模】+【標準參照測驗】的知識點


總結一下就是:常模參照測驗比標準參照測驗的內容要重要,重點把握常模參照測驗中分數轉換的相關知識點,以及記住常模參照測驗和標準參照測驗的異同點。

【測量】第七、八章【測驗常模】+【標準參照測驗】PDF電子版網盤連結:

連結:https://pan.baidu.com/s/1y-VAIthOApjQi1i0JR-Iow

提取碼:b3na

如果大家覺得背誦時對照我的公眾號看比較麻煩的話,可以將PDF列印出來,每次背誦前就先看一下再去背,或者也可以邊對照我的背誦指南邊背!

大家可以在公眾號【菜單欄】→【知識鋪】→【周周帶背】裡去查看往期帶背,也可以在搜索欄輸入帶背關鍵詞或每個章節的名稱也可以快速找到你想要看的章節帶背哦~要善於利用公眾號的一些功能和規則哈~

倒計時34天打卡!

相關焦點

  • 第八章 常模參照測驗 筆記
    第八章 常模參照測驗第一節 常模參照測驗概述一、常模參照測驗簡介1.在心理與教育測量中,測驗分數必須與一定的參照物和參照體系比較
  • Graphic Notes--常模參照測驗(上篇) | 心理測量學
    由於常模參照測驗這章的內容當時自學得最坎坷,涉及抽樣、標準分數、百分等級、正態分布等知識,而且名詞很多是同樣的意思但叫法不一樣,當時總結了很多圖形筆記,所以優先總結內容最多的一章。但測量學的很多內容比較零散,而且實踐難度較大,阿貓也只是個心理學初級小白,所以如果有不正確的內容歡迎夥伴們加以指正,我們共同學習與進步。
  • 筆記|《心測》C8 常模參照測驗 之三、常模參照測驗分數的解釋與...
    三、常模參照測驗分數的解釋與應用主要的常模參照分數1.發展量表(1)年齡常模:年齡量表最基本的假設是所測量的特質隨年齡作系統的改變。年齡量表的基本要素:①一組可區分不同年齡組的題目;②一個常模團體;③常模對照表。
  • Graphic Notes--常模參照測驗(下篇) | 心理測量學
    這裡分組分數資料的百分等級計算公式與《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張厚粲 第四版 P83中的公式一致,有關百分位數與百分等級的差異量數的基礎知識,可參照該教材進行學習,測量教材中的內容也有針對兩個公式的例題,理解起來並不難。
  • 2016考研專業課:心理學之心理測量學測驗常模(上)
    在2016考研心理學中,心理測量學是心理科學、教育科學的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之間起著一個中介作用。每年真題中會考察各種各樣的心理測驗以及計算方法。測驗常模是心理測量學的重要考點,那麼,何為常模、常模團體,何為分數轉換?下面作者就帶各位考生來探討一下。
  • 周周帶背59·測量⑧:人格/態度/興趣/心理健康/發育量表/應用
    】(下):效度+項目分析測量④-【項目反應理論】+【概化理論】測量⑤-【心理測驗的編制技術】+【心理測驗的施測】測量⑥-【測驗常模】+【標準參照測驗】測量⑦-【常用心理測驗】(上):成就測驗/智力測驗/能力傾向測驗
  • D27 | 常模參照和標準參照
    常模參照測驗的主要目的在於將受測者的表現與該團體中其他受測者相比較,從而區分不同的受測者,確定每個受測者的心理水平在總體中的相對位置。早期的教育測驗和智力測驗許多都屬於常模參照測驗。測驗項目要求具有適當的難度和一定的區分度,如智力測驗、能力傾向測驗等。常使用的常模參照表有百分等級量表、標準分數(z)量表、T量表、比率智商量表、離差智商量表、標準九等。
  • 2016考研專業課:心理學之心理測量學測驗常模(下)
    在2016考研心理學中,心理測量學是心理科學、教育科學的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之間起著一個中介作用。每年真題中會考察各種各樣的心理測驗以及計算方法。測驗常模是心理測量學的重要考點,那麼,何為常模、常模團體,何為分數轉換?下面作者就帶各位考生來探討一下。
  • 心理學考研測驗常模和分數大揭秘
    社會心理學精確測量是社會心理學考研專業課的關鍵一部分,也是學生比把握的社會心理學專業技能,下邊考研網與大伙兒一起共享社會心理學精確測量關鍵知識要點:測驗的常模和分數的解,期待大伙兒努力學習。心理學考研測驗常模和分數  1、百分位常模的優勢與缺陷:便於測算、表述、好用;不會受到初始評分的分數遍布形狀的危害。
  • 心理測量學第二節 測驗的常模2
    常模的類型:發展常模、百分位常模、標準分常模。發展常模人的許多心理特質,如智力、技能等,是隨著時間以有規律的方式發展的,所以可將個人的成績與各種發展水平的人的平均表現相比較。根據這種平均表現所製成的量表就是發展常模,亦稱年齡量表。
  • 期末命題:標準參照&常模參照
    即將進入期末,雙減後,命題工作多需要教師自己完成。
  • 考研心理學知識點總結:測驗的常模和分數的解釋
    1、百分位常模的優點與缺點:易於計算、解釋、實用;不受原始得分的分數分布形態的影響。缺點是:單位不相等,特別是分數的兩端;百分位無法說明被試間差異的原始分數量大小。   2、標準分常模:標準分數最常見的是z分數。標準分數是等距量表,它可以做加、減、乘、除運算。
  • 一個測驗的好壞,取決於該測驗的標準化水平.
    (四) 測驗分數的解釋一個標準化的測驗,不僅要求測驗內容、施測過程和評分程序標準化,而且要求對測驗結果的解釋標準化。如果對同一測驗結果(分數)可做出不同的解釋,那麼測驗便失去了客觀性。某一測驗分數只有與一定的參照標準相比較,才能顯現出它所代表的意義。在心理測驗中,建立參照標準的過程也就是建立常模的過程。
  • 「申碩」《心理測量學》第四章:測驗結果的解釋
    第一節:參照常模的分數解釋一、常模團體的組成(一)常模團體的性質常模團體是由某種共同特徵的人所組成的一組群體CEEB分數:美國大學生入學考試委員會使用的測驗標準分數。維克勒斯測驗分數:維克勒斯放棄了智齡,用離差智商代替比率智商。離差智商:將一個人的測驗分數與同年齡組的人比較所得的標準分數,已經沒有了了商數的意義。
  • 考研心理學測量知識點小結:成就測驗
    並且桑代克被公認為是教育測驗的鼻祖。  二、成就測驗和智力測驗、能力傾向測驗的區別:  成就測驗和智力測驗、能力傾向測驗的測量對象都是認知性特質。這三種測驗都是測量個體從與環境的相互作用經驗中發展出來的能力。所以在本質上,它們有相同之處。能力傾向、智力測驗所測量的也可以看作一種「成就」。
  • 心理科普:什麼是常模?常模和量表的關係是怎樣的?
    關於常模和量表,這些名詞是心理測量學的專業術語,對於許多不了解的人會感覺一頭霧水。先說常模。常模是一種供比較的標準量數,由標準化樣本測試結果計算而來,它是心理測驗時用於比較和解釋測驗結果的參照分數標準。按照樣本的大小和來源,通常有全國常模、區域常模和特殊常模,根據具體應用標準和分數特徵,還有百分位常模、標準分常模等。
  • 心理科普:什麼是常模?常模和量表的關係是怎樣的?
    關於常模和量表,這些名詞是心理測量學的專業術語,對於許多不了解的人會感覺一頭霧水。最近這幾天,有很多人諮詢我關於心理測量的常模是怎麼一回事,這裡我給大家科普一下。先說常模。常模是一種供比較的標準量數,由標準化樣本測試結果計算而來,它是心理測驗時用於比較和解釋測驗結果的參照分數標準。
  • ...測量效度 之三、提高測量效度的方法 & C6 測驗的項目分析 之一...
    三、提高測量效度的方法影響測量效度的因素1.測驗的構成:當組成測驗的試題樣本沒有較好地代表欲測內容或結構時,測量的內容效度或結構效度必然會不高。若題目語義不清、指導語不明、題目太難或太易、題目太少或安排不當,都會降低測量效度。增加測驗的長度可以提高測量信度,進而為提高測量效度提供可能。
  • 測評03:筆試與心理測驗
    二是間接性,心理特質像一個暗箱,只能通過測量個體對測驗題目的反應,進而來推論其心理特質。三是相對性,在對行為作比較時,只是在一個連續尺度上的行為序列,沒有絕對零點和標準。▍心理測驗的三要素(1)行為樣組。心理測驗測的是人的行為,但並非測量所有行為,而是測量被抽取出來的、有代表性的行為樣本組成的行為樣組。
  • 筆記|《心測》C5 測量效度 之三、提高測量效度的方法 & C6 測驗的...
    三、提高測量效度的方法影響測量效度的因素1.測驗的構成:當組成測驗的試題樣本沒有較好地代表欲測內容或結構時,測量的內容效度或結構效度必然會不高。若題目語義不清、指導語不明、題目太難或太易、題目太少或安排不當,都會降低測量效度。增加測驗的長度可以提高測量信度,進而為提高測量效度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