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序》「露才揚己」作者考辨

2021-02-13 善本古籍

《楚辭補註》載班固《離騷序》說屈原「露才揚己」,「謂之兼《詩》風雅,而與日月爭光,過矣」。王逸《楚辭章句·離騷後敘》說:「孝章即位,深弘道藝,而班固、賈逵復以所見改易前疑,各作《離騷經章句》……而班固謂之露才揚己(洪興祖補曰『一作班、賈』)。」可知洪興祖所見版本有「班、賈謂之露才揚己」。

考《離騷後敘》,王逸謂劉安《離騷傳》為《離騷經章句》;引班、賈語與洪興祖所錄《離騷序》也不盡一致;且言「班固、賈逵復以所見改易前疑,各作《離騷經章句》……又以壯為狀,義多乖異,事不要括」,到底是班固《離騷經章句》「以壯為狀」,還是賈逵《離騷經章句》「以壯為狀」,抑或是二人皆「以壯為狀」,我們皆不得而知。班固、賈逵各有《離騷經章句》行世,王逸籠統謂「班、賈」,並沒有確說為班固。由此推測,《楚辭章句》在流傳中,後世或改《離騷後敘》「賈」為「固」,遂變「班、賈」為「班固」。而後人增補《離騷序》入《楚辭章句》時,遂依《離騷後敘》已被竄改的「班固以為露才揚己」而署名《離騷序》作者為班固。然而,此《離騷序》實為賈逵《離騷經章句》序,而另一篇《離騷贊序》則為班固《離騷經章句》序。據《隋志》,班固、賈逵《離騷經章句》唐前已佚,而其序尚存於《楚辭章句》,此易「賈」為「固」,遂成懸案,徒使後世聚訟紛紜。

宋代楚辭大家晁補之《離騷新序下》據《漢志》並舉荀子和屈原語,對「露才揚己」說的作者提出質疑:「固又以謂原『露才揚己,競於危國群小之中』……固《漢書》稱『大儒孫卿亦離饞作賦,與原皆有古詩惻隱之義』。而此序乃專攻原不類,疑此或賈逵語,故王逸言『班、賈以為露才揚己』,不專指班,然亦不可辨也。」可知晁氏所見版本「露才揚己」為統稱班、賈,並不專指班固。不管晁補之與洪興祖所見《楚辭章句》是否為同一版本,但可以肯定的是,兩者所見《離騷後敘》皆有「班、賈」的客觀存在,這為我們考察《離騷後敘》中洪興祖補曰「一作班、賈」提供佐證,說明洪氏此語並非空穴來風。

班固《離騷贊序》與《離騷序》並見於《楚辭補註》。據《楚辭補註》目錄後序「班孟堅二序,舊在《天問》《九嘆》之後,今附於第一通之末」可知,洪興祖改編了早已編入《楚辭章句》的所謂班固二序於《離騷》後。對兩序進行對比,有助於我們認清問題。《離騷贊序》言「屈原以忠信見疑,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屈原痛君不明,信用群小,國將危亡,忠誠之情,懷不能已,故作《離騷》」。而《離騷序》則言「今若屈原,露才揚己,競乎危國群小之間,以離讒賊。然責數懷王,怨惡椒、蘭,愁神苦思,強非其人,忿懟不容,沉江而死,亦貶潔狂狷景行之士」。一稱「忠信」,一稱「露才揚己」;一以「君不明」責懷王,一以「責數懷王」指責屈原;一以「群小」藐懷王之寵臣,一以「怨惡椒、蘭」責備屈原;一愍懷「忠誠之情,懷不能已」,一指責「亦貶潔狂狷景行之士」。兩序何其矛盾!《離騷贊序》言「上陳堯、舜、禹、湯、文王之法,下言羿、澆、桀、紂之失,以風」。而《離騷序》則言「多稱崑崙、冥婚宓妃虛無之語,皆非法度之政,經義所載」。一褒屈原諷諫得法,一斥屈原不合經義。兩序又何其齟齬!《離騷贊序》對屈原為人為文多所稱揚,而《離騷序》卻激烈批評。若兩序同為班固《離騷經章句》序文,如此矛盾重重的兩篇序文同出一人同出一書,實在匪夷所思!顯而易見,兩序恐非一人所作。《離騷贊序》是班固《離騷經章句》的贊序,而《離騷序》為賈逵《離騷經章句》的序言。班、賈兩書雖亡,而各書之序卻賴《楚辭章句》得以保存。

謂「露才揚己」為班固所說,只是孤例。《漢書》及班固其他著作對屈原秉持一以貫之的頌揚評價。《漢書·藝文志》云:「大儒孫卿及楚臣屈原離讒憂國,皆作賦以風,鹹有惻隱古詩之義。」《漢書·地理志下》云:「始楚賢臣屈原被讒放流,作《離騷》諸賦以自傷悼。」又《後漢書·班固傳》載班固《奏記東平王蒼》云:「靈均納忠,終於沉身……願將軍隆照微之明……令塵埃之中,永無荊山、汨羅之恨。」班固告誡東平王切不可學楚懷王,聽信饞小,疏離忠貞。此外,班固《幽通賦》、其父班彪《北徵賦》,劉師培《論文雜記》認為皆學自屈原《離騷》和《涉江》《遠遊》,可見,班固父子二人皆慕屈子遺風。

西漢重今文經,自劉歆發現古文《春秋左氏傳》,古文經漸露頭角。古文經、今文經圍繞《春秋左氏傳》進行多次論爭,東漢尤盛,光武帝時古文經陳元與今文經範升論戰激烈,而後古文經大家賈逵改變策略,將《左氏傳》與讖緯結合,迎合君王重讖緯的心理,從而使古文經地位得以提升。賈逵其父賈徽從劉歆學《左氏春秋》,並作《左氏條例》。《後漢書·賈逵列傳》載賈逵幼從其父學經,悉傳其父業,弱冠能誦《左氏傳》及五經本文。賈逵在古文經鄭興、桓譚的悲慘遭遇下做出折中策略,上書言《左傳》與讖緯相合,可立博士。漢明帝旋即拜賈逵為郎,命他與班固並校秘書。賈逵有《春秋左氏傳解詁》《春秋左氏長傳》行世。可見,《左傳》學不僅為賈氏家學,更為賈逵獨擅。賈逵與班固同朝為官,各作《離騷經章句》。由是,賈逵評價屈原用自己獨專之《左傳》學為衡量準繩,當合情合理。賈逵言「今《左氏》崇君父,卑臣子」,「露才揚己」正是站在君尊臣卑的持論立場來評價屈原,說屈原「責數懷王」,也就理所當然。此外,賈逵未有辭賦傳世,箇中緣由,耐人尋味。揚雄謂辭賦「童子雕蟲篆刻」,且又責備屈原「君子得時則大行,不得時則龍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賈逵正是以揚雄為準則,不為辭賦,於屈原人格又頗有微詞。賈逵承揚雄評屈基調,與揚雄形成前後照應,成為漢代評屈的另一主線。

《楚辭補註》所錄《離騷序》為賈逵所作,這正與班固《離騷贊序》形成對比。班固、賈逵《離騷經章句》雖佚,但兩篇序文得以留存,為我們認識班、賈對屈原人格的不同評價提供參證。賈逵與班固「並校秘書」,一人先作《離騷經章句》,而另一人或有不滿,又另作《離騷經章句》,兩人於序文中各抒己見,並與對方針鋒相對。班、賈《離騷經章句》俱歸湮滅,而王逸《楚辭章句》獨存。後人編纂《楚辭》,摘錄班、賈兩序入《楚辭章句》,遂使兩序得以保存。而王逸當初引書舉其大概,於著者名氏又稱引不明,遂使後世改「班、賈」為「班固」,將賈逵《離騷序》誤認為班固《離騷序》,致使迷霧重重,難於分辨。(湯洪)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相關焦點

  • 《離騷序》「露才揚己」作者考辨-光明日報-光明網
    《楚辭補註》載班固《離騷序》說屈原「露才揚己」,「謂之兼《詩》風雅,而與日月爭光,過矣」。王逸《楚辭章句·離騷後敘》說:「孝章即位,深弘道藝,而班固、賈逵復以所見改易前疑,各作《離騷經章句》……而班固謂之露才揚己(洪興祖補曰『一作班、賈』)。」可知洪興祖所見版本有「班、賈謂之露才揚己」。
  • 離騷、逍遙遊、陳情表、滕王閣序:哪一篇古文把你虐的痛哭流涕呢
    個人覺得難度排名最高的應該屬於是《離騷》,網友們也是紛紛表示,《離騷》難到讓人懷疑人生!《離騷》裡面很多字我們都不認識,讀通順都困難,還要背,就算背下了還容易寫錯字,這真的算做高中語文的噩夢了,很多人在學生時代直接放棄這一篇了,《離騷》真的太拗口了,至今還記得第一句: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感覺就在背天書一樣。
  • 毋煚《代茶飲序》考
    摘要:《代茶飲序》一文出自《大唐新語》,由於其對飲茶健康的重要指導意義,自《太平御覽》始,後世文獻中屢有引述,但卻在作者姓名和序文題目上多有訛誤
  • 詩歌飛揚第一百四十二集《離騷》節選 作者:屈原 朗誦嘉賓:長明
    前   言《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共373句,是中國最早的長篇抒情詩。「離騷」,東漢王逸釋為:「離,別也;騷,愁也。」《離騷》以理想與現實的衝突為主線,以花草禽鳥的比興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徵,藉助於自傳性回憶中的情感激蕩,和復沓紛至、倏生倏滅的幻境交替展開全詩。作品傾訴了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哀民生之多艱」,嘆奸佞之當道。主張「舉賢而授能」,「循繩墨而不頗」。提出「皇天無私阿」,對天命論進行批判。
  • 《蘭亭序》的現存墨跡都有哪些版本?
    《蘭亭序》自唐開始,就受到統治者從上到下的大力推崇,並組織了當時的書家進行臨摹。至宋代,《蘭亭序》摹本雖為數不多,但畫院制度的建立使得書帖刊刻成為時代風尚而盛行不衰,《蘭亭序》的單行刻帖也應運而生。在桑世昌《蘭亭考》的第十一卷『傳刻』中錄刻本一百五十九件,俞松《蘭亭續考》中所述刻本更是五花八門。元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卷六中錄一百一十七刻,加上民間刻本,總計超過千本,在相關文獻中都有詳盡記載。
  • 楊金平:《蘭亭序》真跡絕非偽作
    王羲之用行書寫下了《蘭亭序》,他以後多次書《蘭亭序》,但均不如原作,所以《蘭亭序》原稿被王羲之視為傳家之寶,傳至王羲之第七世孫智永,智永在永欣寺出家為僧,臨終時將祖傳《蘭亭序》真跡傳給了弟子辨才和尚,企望在永欣寺裡保存。
  • 屈原《離騷》中的「離騷」是啥意思?
    周赧王二年(前313),屈原被流放漢北地區(今河南西峽、淅川一帶),流放期間,寫下《離騷》等膾炙人口的作品。 楚懷王二十六年(前303),齊、韓、魏三國聯合攻楚,聲討楚違背縱約。楚向秦求救,還把太子送到秦國作人質。第二年,楚太子殺了秦大夫逃回楚國。
  • 趙團員:《漢語變調構詞考辨》讀後
    《漢語變調構詞考辨》(下文簡稱《考辨》)收錄了清代以前見於文獻的漢語變調構詞的配對詞約1000對以上,與傳統的《經典釋文》《群經音辨》等著作比,優勢有三個:一是收羅更加豐富全面,傳統文獻主要面向經學文獻,本書囊括經史子集各類文獻,並聯繫現代方言,補充了不少未見著錄的字條。第二表述清晰。
  • 公認「最難背」的4篇文言文,《離騷》只能排第2,第一名虐哭學霸
    小編提醒:公認「最難背」的4篇文言文,《離騷》只能排第2,第一名虐哭學霸! 4、《滕王閣序》 高中最難背的文言文,《滕王閣序》也是榜上有名,大家都知道其中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票選第一名是《離騷》
    《離騷》《出師表》《滕王閣序》《嶽陽樓記》等名篇紛紛上榜,被大家吐槽,有人說「高考結束了都還沒背會《出師表》。」不得不說,文言文背誦,確實是語文學習中不小的攔路虎。快報記者採訪了多位學生、老師、家長等,聽聽大家背古文的辛酸史。最難背的文言文是什麼?
  • 你知道「離騷」的意思嗎?
    ,對於文章題目意思的研究,應該也是有必要的,所以,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離騷」究竟是什麼意思?首先,《離騷》寫於戰國時期,作者是屈原,關於這個《離騷》的作者,一度還引來了爭議,一度有「屈原否定論」的熱潮,認為是淮南王劉安寫的,如果《離騷》的作者不是屈原,那麼《離騷》的題目的意思也會發生改變,但隨著1977年, 安徽阜陽雙古堆
  • 學生時代最難背的5篇文言文,《離騷》上榜,最後一個是學生噩夢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學生時代最難背的5篇文言文,《離騷》上榜,最後一個是學生噩夢!1、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想必大家應該很熟悉這句話,其來自屈原所作的《離騷》,是高中語文必修二的內容,語言優美,一般被認為是辭賦之祖!
  • 每天一首古詩詞:《離騷》屈原
    1.離騷:離別的憂愁。王逸《楚辭章句·離騷小序》:離,別也;騷,愁也。此題目之義,歷來多有爭議。2.高陽:楚之遠祖顓頊之號。一說即祝融吳回。苗裔(yì):喻指子孫後代。裔,衣服的末邊。3.朕:我。皇考:已故父親的尊稱。一說指太祖或曾祖。皇,美,即光明,偉大。4.攝提:太歲在寅時為攝提格。此指寅年。貞:正當。孟陬(zōu):夏曆正月。5.庚寅:指庚寅日。
  • 高中語文必修二人教版 同步練習含解析:第5課 離騷
    攘詬(  )    溘死(  )鷙鳥(  )    謠諑(  )岌岌(  )    攬茝(  )蘭皋(  )    侘傺(  )(  )答案:rǎnɡ kè zhì zhuó jí chǎi ɡāo chà chì2.辨形組詞。
  • 楚辭《離騷》賞析
    然而由於屈原的政治理想和改革的實踐觸犯了腐朽的貴族集團的既得利益,因而招致了他們的重重迫害和打擊,誹謗和誣衊漫天而來,而楚王也聽信讒言,疏遠和放逐了屈原;就在此時,屈原為實現理想而精心培植的人才也紛紛變質,使屈原的處境極為孤立;在此情況下,屈原看到自己的理想無法實現,「民生之多艱」,而祖國陷入「路幽昧以險隘」的岌岌可危的境地,使愛國愛民的屈原陷入極度的痛苦之中;屈原滿懷憤怒地揭露了楚王反覆無常,不辨忠奸
  • 《離騷》的題義與詩旨
    古今學人關於《離騷》題義的解釋,眾說紛紜,有不下數十種之多。但是,其中最具勝義者,當屬司馬遷的「離憂」之說。司馬遷定義《離騷》的題旨為:「離騷者,猶離憂也。」他認為,「離騷」,就是「離憂」,就是要「離去」憂患,解脫痛苦。這既是屈原的創作動因,也是《離騷》的基本內容和主題。
  • 屈辭溯源 | 《離騷》,從抒情史詩到空間詩學
    不少評論,都把這一節的自傳體開篇,稱為「序」。我當然不反對,因為這裡第八行,已經出現了我最為珍視的命名:「靈均」。如前所述,我認為這個名稱,對屈原詩來說,最有實質意義,因而最為重要。但同時,緊接著的第九行,出現了另一個關鍵詞:「內美」(「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 《西遊記》裡的一個情節盜用了《蘭亭集序》的故事
    智永臨死時,天天拿著《蘭亭集序》哭。「祖宗啊,我沒孩子了,該把這神跡傳給誰啊。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先結婚生孩子,再出家。可現在該怎麼辦啊?」這段時間,他的弟子辨才一直守在他身邊,端藥、餵飯、接屎、接尿,不辭辛苦。這孩子也是從小出家,沒有家眷,智永就想,乾脆就把這帖子給辨才吧,以後怎麼樣就看這帖的造化了。
  • 《離騷》教學設計及《吊屈原賦》
    他的代表作品:《離騷》,《天問》,《九歌》,《九章》。其中《離騷》是代表作。2、《楚辭》與《離騷》  《楚辭》收錄了戰國時期楚國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漢劉向輯。這些作品運用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風土人情,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後世稱這種詩體為「楚辭體」或「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