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唐詩宋詞元曲賞讀 每天與詩詞不見不散—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
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汩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杏兒朗讀詩詞
譯文
1.離騷:離別的憂愁。王逸《楚辭章句·離騷小序》:離,別也;騷,愁也。此題目之義,歷來多有爭議。
2.高陽:楚之遠祖顓頊之號。一說即祝融吳回。苗裔(yì):喻指子孫後代。裔,衣服的末邊。
3.朕:我。皇考:已故父親的尊稱。一說指太祖或曾祖。皇,美,即光明,偉大。
4.攝提:太歲在寅時為攝提格。此指寅年。貞:正當。孟陬(zōu):夏曆正月。
5.庚寅:指庚寅日。降:降生,出生。
6.皇:皇考。揆(kuí):揣測。
7.肇(zhào):開始。錫:賜。
8.名:命名。
9.字:起個表字。
10.紛:盛多貌,修飾「內美」。內美:先天具有的美好品質。
11.重(chóng):加上。修:美好。
12.扈(hù):披。江離:香草名。闢:同「僻」,幽僻。芷:白芷,香草名。
13.紉(rèn):草有莖葉可做繩索。秋蘭:香草名。即澤蘭,秋季開花。
14.汩(yù):水流急貌。此用以形容時光飛逝。
15.不吾與:即「不與吾」。與,等待。
16.搴(qiān):摘。阰(pí):山坡。
17.攬:採。宿莽:草名,經冬不死。
18.忽:迅速貌。淹:停留。
19.代序:不斷更迭。
20.惟:想到。
21.遲暮:衰老。
22.撫:趁,憑。
23.此度:指現行的政治法度。
24.騏(qí)驥(jì):駿馬。
25.道(dǎo):通「導」,引導。
《離騷》作於楚懷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屈原被放漢北後的兩三年中。漢北其地即漢水在郢都以東折而東流一段的北面,現今天門、應城、京山、雲夢縣地,即漢北雲夢。懷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擬憲令、主張變法和主張聯齊抗秦,被內外反對力量合夥陷害,而去左徒之職。後來楚國接連在丹陽、藍田大敗於秦,才將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齊國。至懷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於黃棘,秦歸還楚國上庸之地,屈原被放漢北。
漢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遠。《離騷》當是屈原到鄢郢拜謁了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後所寫。詩開頭追述楚之遠祖及屈氏太祖,末尾言「臨睨舊鄉」而不忍離去,中間又寫到靈氛佔卜、巫鹹降神等情節,都和這個特定的創作環境有關。
《離騷》是一首充滿激情的政治抒情詩,是一首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傑作。詩中的一些片斷情節反映著當時的歷史事實(如「初既與餘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傷靈脩之數化」即指懷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對屈原態度上的幾次反覆)。但表現上完全採用了浪漫主義的方法:不僅運用了神話、傳說材料,也大量運用了比興手法,以花草、禽鳥寄託情意,「以情為裡,以物為表,抑鬱沉怨」(劉師培《論文雜記》)。而詩人採用的比喻象徵中對喻體的調遣,又基於傳統文化的底蘊,因而總給人以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感。
由於詩人無比的憂憤和難以壓抑的激情,全詩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蕩蕩,不見端緒。但是,細心玩味,無論詩情意境的設想,還是外部結構,都體現了詩人不凡的藝術匠心。
詩人先自敘高貴的身世,表示自己具有與生俱來的「內美」。再敘自己的道德和才幹,具有先天稟賦,又有後天修養,早就該立志獻身幹一番大事業。接著敘述對楚懷王的期望,期望他修明法度,駕上駿馬奔馳向前,詩人願為楚國的變法圖新作一個開路的先驅者。可是當時楚國統治集團內部卻存在著革新和守舊兩派的鬥爭。
全詩以四句為一節,每節中又由兩個用「兮」字連接的若連若斷的上下句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韻,使全詩一直在迴環往復的旋律中進行,具有很強的節奏感。
胸藏文墨虛若谷
腹有詩書氣自華
微信號
猜你喜歡:
王安石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六朝舊事,享譽千古
項羽自盡1300年後,一個女子道破他為什麼不肯過江東
辛棄疾的一首詞,把一個尋常場景,寫成了千古佳作
蘇軾醉酒回家無人開門,寫下一首詞,竟成了千古絕唱
武則天登基後慷慨激昂,寫下唐朝最狂的一首詩
大唐最笨的詩人,三年憋出兩句詩,卻成為千古名句
唐朝最悲傷的一首詩,竟然是他寫的!
曹操最有氣勢的一首詩,表明自己求賢若渴,堪稱千古名篇
漢高祖劉邦只留下兩首詩,一首激昂,一首無奈
唐朝七歲女孩兒的一首詩,只有二十字,卻成了一首經典之作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間悲歡,催人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