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首古詩詞:《離騷》屈原

2021-02-19 唐詩宋詞元曲賞讀

—關注唐詩宋詞元曲賞讀  每天與詩詞不見不散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
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汩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杏兒朗讀詩詞

譯文

我是古帝高陽氏的子孫,我已去世的父親字伯庸。
攝提那年正當孟陬啊,就在庚寅那天我降生。
父親仔細揣測我的生辰,於是賜予我貞祥的美名:
父親把我的名取為正則,同時把我的字叫作靈均。
天賦給我很多良好素質,我不斷加強自己的修養。
我把江離芷草披在肩上,把秋蘭結成索佩掛身旁。
光陰似箭我好像跟不上,歲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早晨我在大坡採集木蘭,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時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謝變化有常。
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身體逐漸衰老。
君王不趁早修好美德,又怎能將不好法度改掉?
乘上千裡馬縱橫馳騁吧,來呀,我在前引導開路!

1.離騷:離別的憂愁。王逸《楚辭章句·離騷小序》:離,別也;騷,愁也。此題目之義,歷來多有爭議。
2.高陽:楚之遠祖顓頊之號。一說即祝融吳回。苗裔(yì):喻指子孫後代。裔,衣服的末邊。
3.朕:我。皇考:已故父親的尊稱。一說指太祖或曾祖。皇,美,即光明,偉大。
4.攝提:太歲在寅時為攝提格。此指寅年。貞:正當。孟陬(zōu):夏曆正月。
5.庚寅:指庚寅日。降:降生,出生。
6.皇:皇考。揆(kuí):揣測。
7.肇(zhào):開始。錫:賜。
8.名:命名。
9.字:起個表字。
10.紛:盛多貌,修飾「內美」。內美:先天具有的美好品質。
11.重(chóng):加上。修:美好。
12.扈(hù):披。江離:香草名。闢:同「僻」,幽僻。芷:白芷,香草名。
13.紉(rèn):草有莖葉可做繩索。秋蘭:香草名。即澤蘭,秋季開花。
14.汩(yù):水流急貌。此用以形容時光飛逝。
15.不吾與:即「不與吾」。與,等待。
16.搴(qiān):摘。阰(pí):山坡。
17.攬:採。宿莽:草名,經冬不死。
18.忽:迅速貌。淹:停留。
19.代序:不斷更迭。
20.惟:想到。
21.遲暮:衰老。
22.撫:趁,憑。
23.此度:指現行的政治法度。
24.騏(qí)驥(jì):駿馬。
25.道(dǎo):通「導」,引導。

《離騷》作於楚懷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屈原被放漢北後的兩三年中。漢北其地即漢水在郢都以東折而東流一段的北面,現今天門、應城、京山、雲夢縣地,即漢北雲夢。懷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擬憲令、主張變法和主張聯齊抗秦,被內外反對力量合夥陷害,而去左徒之職。後來楚國接連在丹陽、藍田大敗於秦,才將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齊國。至懷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於黃棘,秦歸還楚國上庸之地,屈原被放漢北。

漢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遠。《離騷》當是屈原到鄢郢拜謁了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後所寫。詩開頭追述楚之遠祖及屈氏太祖,末尾言「臨睨舊鄉」而不忍離去,中間又寫到靈氛佔卜、巫鹹降神等情節,都和這個特定的創作環境有關。

《離騷》是一首充滿激情的政治抒情詩,是一首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傑作。詩中的一些片斷情節反映著當時的歷史事實(如「初既與餘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傷靈脩之數化」即指懷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對屈原態度上的幾次反覆)。但表現上完全採用了浪漫主義的方法:不僅運用了神話、傳說材料,也大量運用了比興手法,以花草、禽鳥寄託情意,「以情為裡,以物為表,抑鬱沉怨」(劉師培《論文雜記》)。而詩人採用的比喻象徵中對喻體的調遣,又基於傳統文化的底蘊,因而總給人以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感。

由於詩人無比的憂憤和難以壓抑的激情,全詩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蕩蕩,不見端緒。但是,細心玩味,無論詩情意境的設想,還是外部結構,都體現了詩人不凡的藝術匠心。

詩人先自敘高貴的身世,表示自己具有與生俱來的「內美」。再敘自己的道德和才幹,具有先天稟賦,又有後天修養,早就該立志獻身幹一番大事業。接著敘述對楚懷王的期望,期望他修明法度,駕上駿馬奔馳向前,詩人願為楚國的變法圖新作一個開路的先驅者。可是當時楚國統治集團內部卻存在著革新和守舊兩派的鬥爭。

全詩以四句為一節,每節中又由兩個用「兮」字連接的若連若斷的上下句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韻,使全詩一直在迴環往復的旋律中進行,具有很強的節奏感。

胸藏文墨虛若谷

腹有詩書氣自華

微信號

猜你喜歡:

       王安石最經典的一首詩,寫盡六朝舊事,享譽千古

       項羽自盡1300年後,一個女子道破他為什麼不肯過江東

       辛棄疾的一首詞,把一個尋常場景,寫成了千古佳作

       蘇軾醉酒回家無人開門,寫下一首詞,竟成了千古絕唱

       武則天登基後慷慨激昂,寫下唐朝最狂的一首詩

       大唐最笨的詩人,三年憋出兩句詩,卻成為千古名句

       唐朝最悲傷的一首詩,竟然是他寫的!

       曹操最有氣勢的一首詩,表明自己求賢若渴,堪稱千古名篇

       漢高祖劉邦只留下兩首詩,一首激昂,一首無奈

       唐朝七歲女孩兒的一首詩,只有二十字,卻成了一首經典之作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間悲歡,催人淚下

相關焦點

  • 屈原《離騷》中的「離騷」是啥意思?
    「屈原放逐,乃賦《離騷》。」這句話是司馬遷在《史記》裡說的,告訴人們磨難可以促人奮進的道理,同時也簡略地揭示了屈原的命運。 周赧王二年(前313),屈原被流放漢北地區(今河南西峽、淅川一帶),流放期間,寫下《離騷》等膾炙人口的作品。 楚懷王二十六年(前303),齊、韓、魏三國聯合攻楚,聲討楚違背縱約。楚向秦求救,還把太子送到秦國作人質。第二年,楚太子殺了秦大夫逃回楚國。
  • 【賞析】屈原《離騷》
    《離騷》是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詩人從自敘身世、品德、理想寫起,抒發了自己遭讒被害的苦悶與矛盾,斥責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與朝政日非,表現了詩人堅持「美政」 理想,抨擊黑暗現實,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汙的鬥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楚辭》篇名。屈原的代表作。 370多句,2400多字,為中國古代最長的政治抒情詩。
  • 《史記》16 屈原與離騷
    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 「離騷」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屈原的詩作稱為《離騷》?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世溷濁而嫉賢兮,好蔽美而稱惡」、「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這些詩句皆出自屈原的著作《離騷》。那麼,「離」和「騷」各是什麼意思呢?
  • 4歲莽哥能背上百首古詩詞 《離騷》《琵琶行》也不在話下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屈原的《離騷》長達2600多字,白居易的長篇樂府詩《琵琶行》也有800多字,這些長詩很多大人都無法背完整,而峨眉有一名年僅4歲的小男孩,小名莽哥不僅會背,還能夠根據意思表演。
  • 高中古詩詞第五彈 | 戰國屈原《離騷》最全考點整理
    屈原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他被後人稱為「詩魂"。 屈原也是楚國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吳起之後,在楚國另一個主張變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
  • 一首關於端午節的詩,描寫了賽龍舟的情節,也表明了對屈原的思念
    歷代文人寫下許多關於端午節和屈原的古詩詞,比如明朝邊貢的《午日觀競渡》一詩,不僅描寫了端午節賽龍舟的場景,還明了對屈原的思念。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注高會:指端午節會船競渡在端午節這天,圍在岸上的人們,驚怕地觀看著群龍在水上嬉戲,不知道原來這是裝飾成龍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獵獵作響震紀空中翻飛,敲響的鑼鼓喧鬧,清清的水流。
  • 使用Python分析屈原《離騷》中高頻詞並生成詞雲圖
    端午節與屈原關於屈原《離騷》的寫作背景及意義,大家自行提問。本文關鍵對《離騷》內容進行分析,分析思路很簡單,主要是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獲取《離騷》原文並對原文數據進行清洗【第二步】對《離騷》原文進行分詞統計【第三步】對《離騷》中多頻詞出現次數進行詞雲展示【第四步】簡要分析詞雲結果現在我們分步驟逐個擊破……【第一步】獲取《離騷》原文並對原文數據進行清洗
  • 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離騷》,很多生僻字卻常被後世引用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文章引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等詩句,這些詩句都出自戰國屈原的《離騷》。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餘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既替餘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 一天一首古詩詞——原創賞析/李商隱《無題》賞析
    (聲明:本文注釋、背景、賞析部分為原創,未經「一天一首古詩詞」公眾號帳號主體許可不得公開使用。)
  • 2021古詩詞日曆,每天一首古詩詞,把日子過成詩!
    「會說話」的2021古詩詞日曆,每天一首古詩詞,把日子過成詩! 377首古詩詞 377幅精美古風插畫;377首特色音頻 365面生活手帳;24篇節氣小知識 更多詩詞接龍遊戲。每天一首古詩詞,享受2021詩意生活 《365·每天一首古詩詞·2021日曆》(全二冊)的內容延續2018版、2019版和2020版體例,一面詩畫,一面日曆,每一頁都是滿滿的古典與精緻,一年365天,每天一首古詩詞,享受2021詩意生活。
  • 李清照讚美桂花的一首詞,唯美至極!
    說到讚美掛花的古詩詞,最先想到的便是李清照的這首《鷓鴣天·桂花》。綜觀古詩詞裡讚美桂花的不在少數,但推崇桂花為花中第一流的僅李清照的這一首。全詞如下: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 李清照有一首詞,非常大膽,毫不客氣批評屈原「無情思」
    在李清照的一首詞裡面,她直接的表達了自己對某一種花的喜愛之情,甚至大膽地批評屈原的《離騷》,竟然在這首詞裡面沒有寫到她心愛的那種話,那麼到底是什麼花,能讓李清照如此喜愛,以至於去批評大詩人屈原呢?
  • 《離騷》獲網絡歌曲投票冠軍,最大難題:歸功屈原還是現代作曲者
    另一首比較有爭議的作品是網絡票選第一名的《離騷》。眾所周知,《離騷》是我國戰國時期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所著,這首歌曲《離騷》是選手Winky詩(趙景旭)為其原創的編曲。爭議之處就在於,歌曲《離騷》獲得第一名是否大半功勞應該歸功於屈原呢?參賽者僅僅做了編曲,這樣的作品可以算做選手的原創嗎?
  • 每天一首古詩詞|溫庭筠: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每天一首古詩詞|李清照: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每天一首古詩詞|劉長卿: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每天一首古詩詞|仲殊:記得年時沽酒,那人家?每天一首古詩詞|曹松: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每天一首古詩詞|張祜: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洲
  • 湖科大吳廣平教授為青年學生講述屈原《離騷》的元典價值與範式意義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4日訊(通訊員 冼弘臻)4月2日下午,以「辭祖與辭聖——論屈原《離騷》的元典價值與範式意義」為主題的青馬講壇第八期第六講於湖南科技大學俱樂部舉行。全國優秀教師、該校人文學院教授吳廣平擔任主講人。
  • 詩歌飛揚第一百四十二集《離騷》節選 作者:屈原 朗誦嘉賓:長明
    「離騷」,東漢王逸釋為:「離,別也;騷,愁也。」《離騷》以理想與現實的衝突為主線,以花草禽鳥的比興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徵,藉助於自傳性回憶中的情感激蕩,和復沓紛至、倏生倏滅的幻境交替展開全詩。作品傾訴了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哀民生之多艱」,嘆奸佞之當道。主張「舉賢而授能」,「循繩墨而不頗」。提出「皇天無私阿」,對天命論進行批判。
  • 屈原臨終前留下最後一首詩歌,揭秘屈原的死,真是讓人撕心裂肺
    毛澤東曾這樣評價屈原:「屈原的名字對我們更為神聖。他不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者,無私無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裡。無論在國內國外,屈原都是一個不朽的形象。我們就是他生命長存的見證人!提到屈原,人們第一個浮現腦海的關聯就是《離騷》。
  • 一起讀古詩詞感受屈原的故鄉和國家的情懷,為不該忘記的記憶
    他來自對屈原的記憶和對自己國家的感情。楚國的醫生屈原走在汨羅江的銀行裡,他的演唱滲透了時空,影響了千百年來中國人的思想。1龍舟競渡不應該嬉戲,但更重要的是錯過宋代張耒《和端午》種族深沉哀傷千年不公,忠貞的靈魂才能回歸。這個國家亡身滅亡,世界上只剩下離騷。
  • 每天一首古詩詞|杜甫: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這是您在詩享書局打卡的第133首古詩詞。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每天一首古詩詞|蘇軾: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每天一首古詩詞|王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