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取名多任性?劉邦長子叫肥仔,呂后芳名野雞,劉徹本名為豬

2020-12-11 黃門左侍郎

古人取名多任性?劉邦長子叫肥仔,呂后芳名野雞,劉徹本名為豬。

現代小夫妻,新婚後就開始思考一個重大問題,那就是如何給未來的孩子取個既朗朗上口,又寓意深遠的好名字。其實,古人對於取名之事,是非常隨意的,甚至可以用任性來形容。比如西漢皇族,他們的名字就非常有意思。

比如西漢的開國之君劉邦,他的本名叫劉季。劉季的名字還是有些講究的,古代兄弟排行,從老大到老小,依次為伯仲叔季。其中是,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老四。有史料記載的是,劉邦他老爹劉太公(名劉煓)一共有四個兒子,老大叫劉伯,老二叫劉仲,劉邦叫劉季,老小叫劉交。

史載劉邦為劉太公的三子,如果依伯仲叔季來排序,劉邦應該叫劉叔才對的。至於他老爹為何跳叔字,直接給他取名季字,可能是劉邦之前,還有個早夭的三哥叫劉叔。

劉邦兄弟的名字很正常,與明太祖朱元璋的名字有異曲同工之趣。朱元璋他老爹給取的名字叫朱重八,初名重八, 參加郭子興的義軍後,朱重八才改名為朱元璋的。朱元璋家人的名字也都是數位化的,他爺爺叫朱初一、他老爹叫朱五四,他的大哥本名朱重五(後改名朱興隆)、二哥本名朱重六(後改名朱興隆盛)、三哥本名朱重七(後改名朱興祖)。

劉邦與朱元璋的名字都算正常,但是,劉邦家人的有些名字卻讓人大跌眼鏡,比如他的大老婆呂后,本名呂雉。雉是啥玩藝?雉是雉雞,通俗地講,就是野雞或山雞。這樣的名字,在現代看來,是非常不雅的,但是,呂皇后卻樂於享有。

呂雉是劉邦明媒正娶的老婆,在呂雉之前,劉邦還和同村的一個曹姓寡婦有私,曹寡婦劉公元前221年為劉邦生下第一個兒子(比呂后所生的劉盈整整大了10歲),就是其庶長子劉肥。「肥」字在減肥一族看來,是個非常令人忌諱的詞,沒想到有人卻用它來命名。

漢武帝劉徹,西漢第七位皇帝,十六歲即位,一生徵討四方,是中國帝王中的佼佼者。但是,劉徹的本名也很搞怪,名字竟然叫彘。彘是啥玩藝?同他的老老祖母呂雉的名字一樣,也非人類。「彘」的本義指野豬,下方的「矢」字和兩邊的符號表示箭射入了野豬。其後,「彘」字泛指一般的豬。如成語「彘狗不如」,就是一句非常難聽的罵人話。

比如漢武帝劉徹有個曾孫叫劉詢,是劉邦之子戾太子劉據的裔孫。劉詢出生數月,即逢巫蠱之禍。劉詢的祖父劉據被奸人誣告謀反,劉據不得已起兵除奸,結果兵敗身死。劉據一脈多被賜死,只有襁褓中的劉詢逃過一死,雖然逃過一死,但是,也失去了人身自由,被收監關押。

後來,漢昭帝無嗣駕崩,昌邑王劉賀被大將軍霍光等人擁立為帝。但是,劉賀沒有帝王之命,只在位27天就被霍光給廢了,流落民間的劉詢才被擁上帝位,是不漢宣帝。

其實,劉詢本不叫劉詢,他的本名叫劉病已,即帝位後,才改名為劉詢的。病已,就是病好了的意思。因出身不好,生活在獄中,就是一種「病」,所以,他的親人希望他早日脫離苦海,才將「病」字入名的。

劉詢在位期間,不僅開創的「孝宣之治」,還大破匈奴,平定西羌,完成了乃祖劉徹將西域納入大漢版圖的夢想——一個「病皇孫」,「病」去「功」成,終成一代賢君。

以病入名,除了劉病已,還有西漢名將霍去病。「去病」與「病已」,都有祈福之意,看來,「汙」字也有美譽。

大家詩史時,還有發現有哪些奇怪的名字,請分享一下唄。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彘是豬的意思,漢武帝叫劉彘,漢景帝為何給兒子取名「彘」?
    反而直接說:立皇子徹為膠東王劉榮被廢後,又說:立膠東王為太子,名徹也僅僅是交代漢武帝叫劉徹,而且在立膠東王之前(武帝三歲為膠東王王娡「夢日入其懷」,隨後漢景帝又做了一個夢,他夢到當朝高祖劉邦,劉邦對孫子劉啟說:「王夫人生子,可以為其取名為「彘」。」於是,當王娡分娩生男時,該男子就被冠名為「彘」。
  • 劉肥是劉邦的長子, 卻沒被立為太子, 劉邦忌憚這個原因不敢立!
    中國古代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因為妻妾眾多,往往子嗣也很多。這麼多兒子,到底由誰來繼承父親的家產呢?皇位的繼承理論是都是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就是說皇位的第一繼承人是皇后生的第一個兒子。劉肥是劉邦在還未成親時與曹氏的私生子,劉邦正經的嫡長子是他與呂后的兒子劉盈。所以劉肥雖為長子卻是庶出,有嫡長子劉盈在他是沒資格繼承皇位的。
  • 司馬遷說呂后是劉邦「微時妃」,意思是說呂后身份是妾不是妻嗎?
    也很簡單,司馬遷已經給我們打了樣,用一個「元」字就可以輕鬆地區分出妻和妾來了,但司馬遷並沒有在寫呂后時為我們做這種區分。 這大概是因為,司馬遷也沒法分清,呂后原本到底是劉邦的妻還是劉邦的妾吧。
  • 大功臣韓信被呂后處死,死前說了一句話,劉邦聽後竟害怕不已!
    首先還是老規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韓信這個人韓信在公元前231年出生於淮陰,西漢的開國功臣,與當時的張良以及蕭何並列為漢初三傑。韓信在青年時期家裡沒錢,做生意也不善於自己管理籌劃,雖然有一身才能卻無處釋放,所以只得寄人籬下,因此也經常受到別人的羞辱。
  • 為什麼有劉邦的寵幸,戚姬還是鬥不過呂后|思想食堂
    在思想食堂《資治通鑑》系統課第三模塊課上,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姜鵬,通過智宣子、劉邦、曹丕、魏武侯以及昌邑王五個故事,站在不同角度,講述了選擇繼承人時碰到的典型問題。他說劉邦是個連自己親生父親的生命都可以做賭注的人,「非畏搢紳譏議者也」,不會被輿論牽著鼻子走。所以,司馬光認為關鍵是大臣皆不肯從,劉邦怕自己死後趙王不能獨立,所以放棄了換太子。接著司馬光又舉了一個「張良諫不聽,因疾不視事」的例子。
  • 曹參本身並沒多大能力,為何劉邦、蕭何、呂后都推薦他當宰相
    劉邦去世前,呂后到劉邦的病床前問劉邦,蕭何去世後,應該選誰當宰相(指右丞相)?劉邦說曹參。呂后又問曹參去世後呢?劉邦說王凌。但是無論是劉邦,還是蕭何,卻都只是推薦曹參當宰相。而且,呂后最後竟然也真的就讓曹參當宰相了,這是一件奇怪的事。我為什麼會說呂后讓曹參當宰相,是一件奇怪的事呢?要知道,當劉邦把韓信遷封到楚地,把齊地給了他的長子劉肥以後,就封曹參為齊地的宰相(先叫相國,後來叫丞相),曹參跟著齊王劉肥多年,與劉肥的感情非常深。也就是說,曹參是劉肥的人。
  • 作為漢高祖劉邦的長子長孫,為什麼劉襄會繼承不了帝位呢?
    那相反,嫉妒他的人多了去了,自然也就成為物極必反的過客,何況當時在整個大漢朝,也並非只有他們劉氏家族說了算,自己爺爺都忌憚的勢力,何況是他一個毛頭小子呢?那麼,為什麼劉襄已經是長子長孫了繼承不了帝位?首先,劉襄在嫡庶制度上不佔優勢對於漢高祖劉邦大家並不陌生,他本來的正妻應該是呂氏,儘管當時劉襄的父親劉肥是劉邦長子,但他是由劉邦與自己的情人曹夫人所生。
  • 劉邦之後漢朝出現了二十多個皇帝,出現的順序是怎樣的?
    兩漢共有20餘位皇帝,分別是西漢的漢高祖劉邦、漢惠帝劉盈、前少帝劉恭、後少帝劉弘、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漢昭帝劉弗陵、廢帝海昏侯劉賀、漢宣帝劉詢、漢元帝劉奭、漢成帝劉驁、漢哀帝劉欣、漢平帝劉衎、孺子嬰;東漢的漢光武帝劉秀、漢明帝劉莊、漢章帝劉炟、漢和帝劉肇、漢殤帝劉隆
  • 劉邦死後,匈奴單于為何要給呂后寫「情書」,呂后是如何應對的?
    漢朝初年,大漢相對比匈奴來說,還是屬於比較弱勢的,尤其是劉邦在白登山被匈奴三十萬騎兵圍困,可把劉邦給嚇壞了。劉邦死裡逃生之後,回到了都城,從此,再也不談打匈奴的事情了。可是,要怎麼和匈奴搞好關係呢?有一個叫婁敬的人,給劉邦出了一個注意,就是對後世影響巨大的「和親」政策。
  • 呂后害過的兩個女人:一個被奉為「廁神」,一個被尊為「花神」
    呂后,本名呂雉,字娥姁,乃是漢高祖劉邦的結髮妻子,中國歷史上的首位皇后。由於她在劉邦死後,一度掌控朝政,臨朝稱制16年,權力就如同帝王一般,故而司馬遷將其生平列入了《本紀》當中。後人也將其與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並稱,合稱為「呂武」。
  • 名字對一個人到底有多重要?為了給孩子取名,家長用盡了畢生功力
    劉彘則是漢武帝劉徹的本名,彘是小野豬;陳豨是西漢大將軍,而豨則是大野豬;至於不需要解釋的辛鐵柱嘛——他爹叫辛棄疾。總之,生理特徵、家禽家畜,都能信手拈來當名字,古人取名就是這麼任性!先秦版的「狗剩」,那基本都是貴族。
  • 漢景帝為什麼要廢太子劉榮,改立膠東王劉徹?
    筆者今天為大家還原歷史上真實的王娡,以及她的兒子劉徹是如何登上太子之位。 ,他們為六個妃嬪所生。 而景帝本來對王娡印象就不錯,王娡顏值高,加上情商又高,在她懷劉徹的時候對景帝說,她夢見太陽落進了自己的肚子裡,眾所周知古人都很迷信,景帝愛屋及烏加上劉徹出生前出現吉兆,所以景帝相信了姐姐的讒言。
  • 剷除呂后餘黨的齊王劉襄,作為劉邦長孫,為什麼不繼承皇位?
    齊王劉襄是劉邦的長孫,劉肥的長子,漢惠帝六年,公元189年,劉肥去世,劉襄繼承齊王之位。公元前187年,呂后封她的侄子呂臺為呂王,從齊國割出濟南郡做為呂臺的封國,公元181年,呂后又封劉澤為琅琊王,從齊國割出琅琊郡做為劉澤的封國。
  • 呂后狠絕的背後,除了野心,還有女人的通病——嚴重缺失安全感!
    劉邦的家庭條件,很一般,更非有文化的家庭。在家中,排行老三,村人直呼劉季(老三)。名聲,也不是特別的好。為人慷慨仗義。好酒及色,輕慢侮人,也是名聞鄉裡。如此,把呂雉許配給就這樣的人,呂太公,確實有膽識。
  • 劉邦、劉徹、劉秀、劉備、劉禪,他們到底是什麼關係?
    首先,這五人的共同點:1、都姓劉;2、都做了皇帝;3、都是出了名的人物。其次,這五人都是什麼關係?五人的關係有遠有近,家世淵源也橫跨數百年歷史,每人身上都有很多有趣故事。1、劉邦比如「鴻門宴」、「楚河漢界」、「四面楚歌」、「出爾反爾」、「功臣功狗」等等一些列千古流傳的典故2、劉徹劉徹,漢武帝的名字,西漢第七位皇帝。劉徹是漢景帝劉啟之子,劉啟是漢文帝劉恆之子,劉恆是漢高祖劉邦之子。得出結論:劉徹是劉邦的曾孫。
  • 今有「王者榮耀」,古有「胳膊大腿」,古人的名字也好玩兒
    現代人有叫「王者榮耀」的, 在人們很注重起名字的今天,顯得很標新立異,但也很隨意隨性。其實古人起名字有時候也不那麼講究,特別是在秦漢之前。據說是父親叔梁紇與母親顏徵在曾經到尼山求禱,希望可以有一個健全的兒子(大兒子是個瘸子),又因在男孩中排名第二,所以才有了孔子的名和字。還有一說是孔子頭頂有凹陷,但不管哪種,也差不多都屬於看見什麼就叫什麼名字的意思。
  • 如果韓信娶了魯元公主,做了劉邦和呂后的女婿,還會被呂后殺嗎?
    淮陰侯韓信最終為婦人呂后騙殺,臨死前,韓信很不服氣地說,「吾悔不用蒯通之計,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意思是說,他韓信後悔沒在楚漢相爭時照蒯通建議地那樣背漢自立,才落到現在為兒女子所欺詐致死的結局,這難道不是天意嗎?
  • 冒頓單于要在劉邦去世之後,給呂后寫情書,呂后是什麼反應?
    項羽被消滅之後,劉邦依舊將韓王信封為韓王,以洛陽北部等地為封國,可是劉邦後來認為,此地乃是兵家必爭之地,封給韓王信,的確不放心。因此,劉邦親自為統帥,陳平為謀主,周勃、樊噲、灌嬰、夏侯嬰等大漢開國文物精銳並三十二萬漢軍迅速行動,很快便是在銅輥、婁煩一帶將韓王信所部數萬大軍殲滅,而後又擊敗了匈奴左右賢王兩部的數萬精騎!
  • 呂后看中陳平,陳平順應呂后,不忘拐彎抹角地耍個小聰明
    張良的兒子叫張闢疆,15歲那年,他向丞相陳平問道:「孝惠帝死了,他是呂后唯一的兒子,但是,呂后只哭不流淚,你知道是什麼緣故嗎?」陳平一聽,心中未免一驚,自己還真沒有觀察到這個問題,更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遂問道:「你說說是什麼緣故?」
  • 從漢代到晉代,為什麼古人普遍使用「單名」,而極少用「雙名」?
    比如: 西漢的劉邦、蕭何、張良、韓信、劉徹、李廣、劉向等; 東漢的劉秀、班超、班固、蔡倫、張衡、王充、 大約從西漢開始,古人的名字中單名就佔了絕大多數,而雙名只是個別現象。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三國兩晉,直到進入南北朝以後,雙名才逐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