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國畫的基本方法是臨摹,從一家入手,甚至只是一幅畫

2020-12-15 盧青說畫

說給愛好畫畫的人。不論中國畫還是西畫,臨摹都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從中學什麼要搞清楚。我說最主要的就是表現方法。其中要解決用筆用墨用色的問題同時提高這些方面的能力,而中國畫的能力或說精要也正是這些。臨摹也有助於造型能力的提高,但不能解決造型訓練的問題。中國畫造型訓練的方法是『寫生』。你用臨摹所得到的表現物象的方法,以及用筆墨的能力去畫相應的物象。

別說這不科學又要搬來素描,你以為素描不是上來就『寫生』麼。因為明暗調子塑形的理論很好理解,而表現方法就是排線構成明暗,鉛筆劃線又不用花三個月工夫來訓練,所以可以直接上手操作畫那些幾何體,而中國畫需要筆墨功力,而表現方法可以說是直接帶著不同風格進入的。比如五個學國畫的,他們分別臨不同的流派,讓他們坐一起畫同一個物象,最終結果,造型都是準的,但面貌截然不同。而五個學素描的(屬於學院的基礎素描的)畫完感覺是一樣的。關於國畫造型訓練原來寫過一個短文,這兒就不詳說了。

其實臨摹繪畫作品的意義和學書法一樣。尤其對於初學者,面對一棵樹我怎麼畫它,那樹上那麼多枝幹(冬天的)、那麼多葉子(夏天的),怎麼表現。拿來一幅傳統經典山水作品,它就能告訴你了。

我說經典作品這是很重要的,就如學書法選字帖一樣,一般強調從唐楷入手,原因呢就是所謂的『法度森嚴』。你說我鄰居二大爺那字挺好,拿他的來當範本,那不成,啟功先生教人書法,也要叫人臨古帖的。國畫也是這樣,要選好的範本,最起碼是經歷了千百年為人認可尊崇的那些。對於初學者我更建議選那些『畫家畫』,而不是『文人畫』。『畫家畫』是我給起的名字,他們更注重客觀物象的忠實描繪。這對於初學者來講是很好的。『文人畫』看著自由暢快,顯得挺輕鬆挺容易的,其實初學沒有筆墨功底和相應比如書法詩文的一些修養,學個大概形是容易得,真細究其中味道就難了。而文人又兼畫家的畫倒是可以學的,比如唐寅、沈周。往上推唐、五代、宋那時畫家的作品絕大多數作品,如我所說是『畫家畫』,不論山水、花鳥、人物從形到神的表現都堪為楷模。李唐、郭熙、荊浩、關仝、範寬、李公麟、馬遠、夏圭等等。這麼說吧,可選的是很多的,也不至於選錯什麼的。

我說從一家入手甚至一幅畫入手,然後較長時間的反覆按照人家的用筆用墨的方法訓練包括寫生訓練,讓這些方法在腦子裡生根,而筆墨技巧就像自己的習慣那樣運用,這如果按書法學習的劃斷來說就叫『入帖』了。這在生活中我們都可能遇到過說誇某個人寫的字『你這是顏體吧』。或專業點兒『入帖啦』。就說他已經有了顏體的根基了。可這根基還真不是仨倆月就能煉成的。書法中就有『對臨』『背臨』的訓練方法。但繪畫裡往往不強調『背臨』,好像人們對著畫臨一遍就能完全記住也能把人家的運筆用墨的能力全學到似的。或者是怕學習者三個月都在臨一張畫會沒耐心。對於有基礎的人來說確實沒必要反覆地臨一幅畫,但都需要反覆在腦子裡揣摩,直到那畫面上的每個細節都『存儲』到腦子裡了才好。所以我認為初學者就對一幅畫反覆地臨,就像臨字帖似得,先對臨最後能背臨。當然沒必要背臨書法似的把字帖放到一邊,勾大形結構位置看著是沒問題的,只要拿毛筆勾畫了就不再看了。

具體臨摹過程,將來也很簡單第一步用鉛筆起稿,第二步選擇好毛筆就開始畫,直到畫完為止。兩步啊,不行,這中間就會發現不少問題的,花鳥人物還好說細節不是很多,筆畫來龍去脈較清楚,那一幅繁密的山水無數的點線怎麼辦。其實這就是臨摹中的一個很關鍵點:表現方法,這是用心思的地方。找到他的規律就行了,比如『雨點皴』,肯定知道不能數著他的點子畫,那依據什麼?看點子疏密,這是對的,更關鍵的要考慮他這疏密的依據。其實也不是那麼神秘,你離畫遠點觀察一下就明白了。或者是為了表現體面活著為了物象表面特徵,你了解到這些,就能知道如何把握了。他畫一棵樹那麼多葉子,你要注意他的組織規律和外形的把控,掌握住這個了你會發現用筆畫的時候其實就是那麼一兩個動作。學的是這些規律,練得是這些動作。

再深入些就是每一個點畫的質量了,一條線的提按轉折,一個點的落筆輕重,筆鋒是散是聚等等,如果有個有經驗的老師在身邊可以直接告訴你,就可以少走許多彎路。但我認為自己動腦子琢磨,就像研究某項事物一樣,其實倒是挺有意思的,何況它又不是高深的科學問題,需要具備大量的知識儲備。不過就是通過筆畫痕跡推想畫家的動作而已。

起稿方法不外乎抓大形,然後細部深入刻畫,用鉛筆輕些,爭取或說按著落筆就準的心態,在心裡斟酌的時間長點兒,然後落筆。儘量減少橡皮塗擦次數。我說有助於造型訓練也就是這部分了,雖然是從平面到平面,仍然是鍛鍊眼力的。

最初你可以從局部臨起,甚至只是一塊石頭。最終再完整的臨。只是一幅畫上下很多功夫,真有這麼大作用麼。我這麼說吧,是為了掌握一種風格、養成一種習慣,而這習慣是好的,接下來的更廣泛的臨摹,因這種『好習慣』會覺得輕鬆容易。你學了陳式太極拳,且很紮實,在學楊氏的或其他什麼式會覺得容易的,因為他們的理都是通的。當然我發現過一些情況,也是值得玩味或說有啟發性的。我的一位朋友花十年功夫臨一本魏碑,以致後來臨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怎麼都脫不掉之前魏碑用筆的味道,但字形上又呈褚遂良的樣貌,他有些不稱意,旁邊的人甚至有說他臨不像的,我明確地告訴他很好,你已經自成一體了。我形容『魏碑的底子褚書的面』。包括周圍的人才反應過來。我說這叫『水到渠成』,都說『熔鑄百家,自成一體』,他只是兩本字帖夠了。但是第一本的功夫真是到家了呀。

當然了選範本時,儘量選『要素』全的,拿山水畫來說,山、水、樹、石,亭臺屋宇、舟車橋梁,點景的人物鳥獸等。當然了我說從一幅畫開始,那肯定是一家的作品,那這一家的其他作品就都可以拿來更全面地掌握一家的風格了。就好像選了一位師傅。

把這一家拿下來,你想更進一步,就可以選下一家、更多家來臨了,同時結合著寫生,自己的感悟,創作些作品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啦。

相關焦點

  • 熟能生巧-國畫的臨摹方法:對背意讀
    臨摹是我們學習中國畫的重要方法,臨摹注重於筆墨技法,是學習國畫不可缺少的基本功。學習山水畫的人,只有通過臨摹,掌握運用筆墨的基本技法,才能運用於寫生之中。現在我們來看一下臨摹的一些技巧方法。
  • 藝考生水粉畫基本練習方法
    一、水粉畫寫生寫生是根據眼前的具體對象作畫的方式。寫生有室內寫生與室外寫生之別。室內寫生以靜物、人像為主;室外主要是以風景為主。依教學的順序,應先進行室內寫生練習,然後再進行室外寫生練習。所以完成一幅習作,有可能取得某些成功,也有可能存在某些弊病甚至遭到失敗。這是很正常的,因為繪畫能力的提高,常常是從失敗中接受教訓而獲得的。因此要重視完成習作後的總結。寫生是繪畫基礎訓練中比較重要的課題,沒有這個基礎,要想進行速寫、臨摹、記憶、想像畫等其他方式的作業練習,就會碰到比較大的困難。當然,其他方式的練習,也會促進寫生能力的提高。
  • 學習中國畫的第一步
    怎樣學習中國畫學習中國畫講究從臨摹入手,這已經是前人在教畫 和學畫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共識,通過臨摹 ,可以對傳統表現技法與各種藝術風格 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有了這一進步,然後才可以談生活談創作。既然臨摹作為入門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找一個好的,這就像剛入學的小學生,要找一個好的老師一樣,老師的一言一行,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會影響到學生的一生,對廣大國畫學習者來說好的臨本,就是一個好的老師的,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許多大師級的 前輩 `在談起他們學畫經歷時,往往會提起他們的啟蒙老師就是芥子園畫譜,雖然這只是一個很普通的臨本。
  • 古人親授,如何畫出「傳神」的中國畫
    歡迎關注紫禁城,每日與您分享優質文章~學習繪畫,無外乎兩種途徑:一是師古人,即向前人的作品學習,辦法是臨摹;一是師造化,即向大自然學習,直接從描寫對象提煉畫法,方法是寫生。錢載蘭花圖扇頁圖片來源丨故宮博物院官網然而,歷代畫家學習繪畫,似乎無不是先從師古人入手,直到今天,亦是如此。這或許是因為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國畫積澱了對應物象的豐富圖式,形成了適應特殊工具材料以呈現圖式的固定程序。
  • 山水臨摹:如何選畫與讀畫?
    臨摹首先碰到的是選擇什麼樣的範本的問題。毫無疑問,應當選擇那些傳統山水畫中的經典作品,這一類畫格調高雅,藝術技藝純熟,較容易使學畫人體會到傳統山水畫中較深的藝術內涵。
  • 研究|寫生不能解決中國畫所有問題,更不可替代臨摹的地位與作用
    如實的標準就是要把物象描繪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簡言之就是要畫得像真的一樣。所以,無論中外,獲得真實反映客觀物象的高超技藝,一直是歷代畫家矢志不渝的最高追求。而要達到這一標準,除了對所描繪的對象進行面對面描寫以外,是很難達到這一要求的。
  • 硬筆書法臨摹字帖方法
    學習硬筆書法少不了要臨摹字帖,而臨摹字帖就是一種模仿。如果恥於模仿,恥於臨摹,就無法學到他人的好經驗好方法,當然難以不斷提高和進步。(一)摹帖初學硬筆書法,不妨先從摹帖入手。找一本自己喜歡的鋼筆楷書字帖,將較透明的(以能看清帖中字的筆畫為標準)書寫紙或者拷貝紙,蒙在字帖之上,用鋼筆按帖上的字一筆一畫地映寫下來,通過映寫,全面深入地了解原帖的點畫、結構,和用筆、筆勢的特點。一本字帖要反覆摹,直到記熟、寫熟。摹帖的過程中,一定要動腦筋,找出一些書寫的規律來,切不可「依樣畫葫蘆」,只作機械的重複。
  • 2020年寧夏教師面試高中美術《體驗中國畫的筆墨情趣》說課稿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夠了解中國花鳥畫的託物言志的審美情趣,認識和熟悉現在著名的花鳥畫家及作品;能夠掌握花鳥畫基本的筆法與墨法並臨摹一幅現代花鳥畫作品。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與語文的結合,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傳統文化中植物的象徵意味,通過觀察、欣賞、分析與臨摹練習,掌握花鳥畫基本技能。
  • 美術研究|中國畫講究畫理,畫情,畫趣!
    經過三十年的中國畫學習,我深深體會到傳統的中國畫,藝海無涯,博大精深,學無止境。中國花鳥畫是以描繪花卉,禽鳥來表現自然界的生命力,體現欣欣向榮的氣象,從而給人以健康的藝術感染。它描繪的對象是大自然,因此要培養對自然界的觀察力,訓練觀察力的敏銳是主要的。我小時生活在農村,對自然界中的一情一景十分偏好,幼時養成的觀察和寫生習慣,對我一直影響很大。
  • 中國畫的題材種類有幾種?一人告訴你
    中國畫的題材種類主要有三種:人物,山水,花鳥花鳥類,不只是花和鳥,是包含所有動物和植物。如果人物,山水,花鳥都有呢,一幅畫肯定是有主次的,哪一類為主就算是哪一類畫。那麼我推薦一幅,就算不喜歡中國傳統人物畫的人,也會覺得好看的畫。《簪花仕女圖》,唐代周昉繪製的一幅畫,粗絹本。現存遼寧博物館,十大傳世名畫。下面是我們今人臨摹的如果想要學習,繪製這樣的畫,就要學習工筆人物畫。
  • 硬筆書法入門:臨摹字帖方法
    (一)摹帖初學硬筆書法,不妨先從摹帖入手。找一本自己喜歡的鋼筆楷書字帖,將較透明的(以能看清帖中字的筆畫為標準)書寫紙或者拷貝紙,蒙在字帖之上,用鋼筆按帖上的字一筆一畫地映寫下來,通過映寫,全面深入地了解原帖的點畫、結構,和用筆、筆勢的特點。一本字帖要反覆摹,直到記熟、寫熟。摹帖的過程中,一定要動腦筋,找出一些書寫的規律來,切不可「依樣畫葫蘆」,只作機械的重複。
  • 美育探索|臨摹教學必不可少,但需要注意方法
    一.臨摹教學存在的問題美術教科書中總有臨摹教學內容,比如中國畫的花鳥畫、山水畫教學中,在教師日常美術教學中,也常常出示範畫讓學生去臨摹等。其中的問題如下。1.低層次。以教材編寫者或美術教師的手筆、以簡筆畫為範畫,層次不高。2.被動性。
  • 真正厲害的老中醫,是一幅畫就能包治百病
    他的畫為何療效如此好?還得從這位「老中醫」的故事開始說起。一開始,王維同學並沒有立志要當畫家。他一開始想的是是建功立業,名揚天下。不過他運氣不大好,剛在京城站穩了腳,靠山張九齡就被放逐,又趕上朝中內鬥,天天有人慘死。管事兒的唐玄宗天天和楊貴妃享樂,啥也不問。
  • 簡筆畫的臨摹方法,只有一個
    >由行而知換成人話說就是我們要先觀察整體然後再畫在畫的過程中再進一步觀察細節完成這幅畫作之後來個小復盤總結一下繪畫方法為什麼我希望大家要用這樣的思路去臨摹呢?因為這就是我們去創作一個簡筆畫的方法!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用這樣的方法撐開自己的腦洞總結一下今天我們學習了一個臨摹簡筆畫的方法01 歸納圖形
  • 愛畫中國畫的以色列老奶奶
    法尼亞和她的中國畫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孫伶俐):在以色列有一位98歲高齡的老奶奶,她1922年出生在中國大連,1952年回到以色列,卻在63歲的時候因為機緣巧合愛上了中國畫,成為了一名畫家。這位老奶奶和中國有著怎樣的故事?
  • 中國畫名家劉秋陽公益直播課:花鳥畫入門臨摹
    3月16日晚上8時,中國畫名家劉秋陽花鳥畫創作課程(第二講)在線公益直播課開課!本次直播課程主要圍繞花鳥畫的臨摹深入講解。直播現場,劉秋陽老師現場作畫示範如何臨摹花鳥、石頭、樹幹,掌握其基本規律。劉秋陽老師表示中國畫要經過從臨摹到寫生、創作的過程。臨摹是基礎課,很重要。臨摹選擇時,要選擇經典的摹本,學習古人如何從自然中選擇題材,表達思想和運用筆墨等,要有目的地臨摹古人某一方面的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作為借鑑,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技藝水平。
  • 煙臺萊州:李永濤120天臨摹《清明上河圖》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0日訊記者見到李永濤的時候,他正在與好友分享他前不久臨摹完成的《清明上河圖》。這幅清明上河圖長九米,全部是由李永濤一人臨摹完成。這部作品是李永濤心中的藝術高峰,十幾年來,他頂禮膜拜,不敢輕易臨摹觸碰,只是用心地做著準備。李永濤說:「我畫了好多年的山水畫,它前面的部分以山水為主,所以感覺很輕鬆,但是一步一步到了它的船的時候,我就一下就有點懵,它怎麼當時這麼細膩。
  • 中國畫只是文人水墨畫嗎?壁畫才更為深厚廣袤
    敦煌學的很多謎團,上溯到克孜爾,便能迎刃而解,尤其有助於改變國人對中國畫的誤解——以為中國畫只是文人的水墨畫。事實上,壁畫藝術同樣是中國畫的一部分,而且更為廣袤。」「有關中國畫創作的思考,一直困擾著當代的眾多畫家。在一定意義上,圍繞中國畫創作的本源性思考得不到合理清晰的解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勢必還將會有更多爭論。
  • 淺談中國畫基礎學習階段的幾個要點問題@李鳳翔老師課稿
    下面是劉老師推薦的碑帖以及筆墨形質解析,可參考學習二、古畫臨摹在不放鬆書法課程學習的同時,我們逐漸進入了中國畫的臨摹學習階段。臨摹課老師首先安排的是《芥子園畫傳》上樹、石的臨摹。我們帶著對書法筆墨形質的理解,深入細緻地臨摹了《芥子園畫傳》中的樹和石。
  • 淺析提升高中美術課堂中國畫教學實效性的方法
    這些方法都能讓學生通過國畫受到傳統文化藝術的薰陶。我國傳統美術藝術中,中國畫是典型代表,已經在世界的美術領域內形成體系,重點體現出我國古人對於社會、自然、宗教、道德、藝術等方面的認知。中國畫所運用的工具為毛筆、水彩、墨、宣紙。中國畫家以獨特構思,創造岀屬於中華傳統魅力的美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