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未來首席,請你發言】首期主打:探究疫情之下餐飲業未來趨勢。本篇稿件來源:彭怡,20歲,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大三學生
一場疫情,席捲中國,受其影響餐飲業正經歷寒冬,無數企業面臨淘汰,但所謂破而後立,危機下,企業如果能夠發現短板、變革發展,或許能夠轉「危」為「機」。
疫情影響,餐飲業受到嚴重衝擊,中國烹飪協會發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餐飲業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調查分析報告》顯示 中國烹飪協會發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業影響報告顯示,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僅在春節7天內,疫情已對餐飲行業零售額造成了5000億元左右的損失。這次疫情,對所有餐企都是一次考驗。諸如西貝、海底撈、眉州東坡這樣的大企業早已告急求救,一些中小企業已是岌岌可危,但麥當勞卻沒有按下暫停鍵,兩相對比就更令人疑惑--國內餐企究竟差在哪了?又該如何變革?
食品安全是基礎 應對預案是保證
疫情期間,大家訂購外賣的首要考慮因素就是安全。
一方面,從食材上來說,麥當勞建立並實施了級別很高的食品安全與質量標準,以此進行食材供應鏈的管理。質量保證流程不僅僅涉及到正在進行的產品,同時還有對線上供應商的訪查。
另一方面,疫情影響下,麥當勞是最早一批推出「無接觸點餐、配送」應對預案,並最早採用「配送放心卡」的企業。
2月1日起,麥當勞外送服務麥樂送在全國推出「無接觸配送」,並通過六大防疫措施的持續優化,讓消費者更安心地接受外送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的餐飲環境。
只有將安全落實到方方面面,顧客才敢點、敢吃。因此,國內餐企無論是食材上還是製作、配送上,都要執行嚴格的安全標準,才能贏來顧客的信任。
外賣:第三方外賣平臺合作和自有外賣建設同步發展
年後,疫情嚴重,多地叫停餐飲堂食,大多數餐飲企業只能通過外賣救急。
但外賣平臺提點費高是餐企進入外賣的大難點,平臺佣金、強制折扣再加上推廣費,企業基本沒什麼利潤。
麥當勞的外賣策略在這時就顯出了極大的優勢。
目前中國外賣市場運力不足,而麥樂送擁有垂直獨立的物流配送團隊,配送效率較高,本就存在一定壁壘優勢。再加上與第三方平臺合作,在第三方平臺獲取訂單,通過自有騎手送餐。麥當勞獲取流量的同時,確保了品牌能利用自身發達的餐廳網絡來控制產品質量。
「疫情促使配送到家服務需求迅速增長。」 中國烹飪協會指出,未來餐飲企業有必要考慮通過自建體系,或選擇與組織方式和物流體系健全的相應平臺合作,使外賣成為未來業務新增長點。
數位化、個性化
「外送、數位化和未來餐廳體驗是麥當勞中國加速發展的三大動力。」 正如麥當勞中國品牌拓展總裁龐琦所說,數位化是未來餐飲企業一大趨勢,麥當勞很早就開始布局數位化。
(1)數字餐廳
這次疫情,麥當勞能迅速推出「無接觸點餐、取餐」正是基於數字餐廳發展。在2016年底,麥當勞中國就宣布了「未來2.0」戰略,加速餐廳升級,通過數位化的硬體、個性化的產品與人性化的服務,全面提升顧客用餐體驗。雙點式櫃檯、觸屏自助點餐機、動態電子餐牌和便捷的行動支付,都將為顧客打造全新的消費體驗。在2.0的硬體布局方面,2017年,麥當勞已覆蓋了1800家餐廳。計劃經過一 年的規模化複製,2018年全國覆蓋率遠到90%以上。
(2)大數據精準分析
在中國,麥當勞「通過利用支付寶領先的大數據分析的能力,對消費者在不同平臺的消費行為進行分析,對於麥當勞深入洞察消費者,或者提供創意O2O營銷方式都有很大幫助。」
在支付寶麥當勞服務窗中,「支付寶早餐鬧鐘」功能利用支付寶大數據,清晰勾勒出消費者從起床到早餐的應用場景,讓早餐鬧鐘成為一種生活習慣,進一步增加了麥當勞早餐到店率,成為利用大數據進行O2O精細化運營的經典案例。
(3)數位化軟體,加強與顧客聯繫
麥當勞推出「i麥當勞」微信小程序以及麥當勞APP,以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顧客可以通過該「i麥當勞」加入會員,在櫃檯手機支付時可獲得積分,並進行產品兌換,並在會員日享受半價優惠。
疫情期間,麥當勞通過小程序推出了多重優惠,吸引了很多消費者。
麥當勞通過小程序、APP加強與顧客的聯繫,創造了更多的忠誠客戶。這次疫情也顯示出顧客粘性的重要性,面對大量外賣商家,消費者會選擇自己熟悉的、信任的商家下單,平常積累的客戶忠實在疫情下就有了大用處。
輕資產模式,現金流充足
近年來,麥當勞力推特許經營為主的輕資產戰略,2016年開始,公司自營餐廳的佔比開始顯著下降,特許經營餐廳的數量開始上升。 截至2018年底,特許經營的餐廳數量為35,085家,佔總餐廳數接近93%。而麥當勞最終的目標是實現95%的數量,因而意味著在未來特許經營的佔比還有進一步加大。
出售餐廳及資產使麥當勞的現金規模迅速上升,抵消了資本開支,投資現金流不斷向好,2017年為淨流入。2018年,麥當勞的自由現金流改善了14%以上。
疫情影響,多家餐企現金流告急,麥當勞穩定健康的現金流在此時就顯示出極大的優勢。
近年來中國餐飲一直不斷改革,疫情只是一針催化劑,將問題提前暴露,過往83年,麥當勞經歷過SARS、禽流感,以及目前的「肺炎」疫情。突發的危機必然會在一時間內影響其業績表現,卻從未將其徹底擊倒。
不破不立,國內餐企在這次危機後,若能夠借鑑麥當勞的經驗,為企業的長足發展大力變革,破而後立的企業也能像麥當勞一樣--直面危機,從容應對,持續增長。
參考資料:
1、https://www.iyiou.com/p/113410.html
2、https://www.iyiou.com/p/112218.html
3、http://www.chinaz.com/start/2014/1112/373860.shtml
4、http://www.techweb.com.cn/news/2016-03-18/2298913.shtml
5、http://www.chinamedia360.com/media_web/case/info/3/2878
(責任編輯:邵曉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