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來了 | 高中英語深度閱讀策略:問題鏈、思維導圖、聚焦語言!

2021-02-15 明師俱樂部

開工咯~

為了給所有的老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明師學院為大家創建了【案例來了】專區,為大家帶來全國各地優秀英語老師們帶來的優秀案例~也期待更多老師踴躍投稿哦!投稿郵箱:mingshixueyuan@foxmail.com

今天帶來的是詹玲老師的來稿,本稿獲得明師學院「2019年全國英語優質教學成果徵集評選」活動一等獎。

曾獲全國、上海市和黃浦區英語教學評比一等獎;多次參加全國部分省市聚焦課堂以及名師教學展示。

撰寫個人專著《高中英語寫作訓練》和《基於深度閱讀的高中英語結題寫作教學》,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參考內容:

1. 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 (2017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梅德明、王薔. 2018. 改什麼?如何教?怎樣考?——高中英語新課標解析[M].北京: 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

3. 託尼·巴贊. (2004). 開動人腦 [M]. 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4. Wolf, M.& Barzillai, M. (March 2009). The importance of deep read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33-37.

《新課標》明確規定高中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和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即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新課標》指出,落實核心素養必須要改變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豐富課程內容,要帶領學生進行語言的深度學習,促進文化理解,提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把育人目標融入到教學的過程和內容中去。

但是如何在教學實踐中落實這一概念呢?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將討論如何以深度閱讀為抓手,在教學活動中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閱讀在英語教學中舉足輕重,事關學習者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的整體發展。

淺層閱讀僅辨識文字的字面意義,捕捉文章的基本信息,而深度閱讀則是聚焦文字背後的意義,是讀者統觀全局,以個人知識為基礎,與所學新知識建立聯繫的過程。

學生通過思維活動加工文字的底層意義,包括文化信息,並在交際過程中用運用語言知識和技能表達思維的結果,從該角度上看,深度閱讀與《課標》倡導的核心素養不謀而合。

新課標把深度研讀語篇的教學策略列為重要的英語教學策略,建議教師把握教學核心內容,根據這一精神,在教學實踐中融合Wolf和Barzillai提出的具體深度閱讀策略,運用如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英語語篇的深度閱讀。

案例1 牛津英語 S2A Unit 3 Reading-Fashion

【文本分析】

本單元的主閱讀語篇為一篇題為「fashion」的演講。演講者通過兩個實物展示和故事演繹來詮釋時尚的內涵,人們對時尚的態度和時尚對社會的影響。全文共六個段落, 每個段落都涉及到fashion這個大主題下的一個小主題。通過語篇的學習,作者希望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時尚觀,作為外語語言課堂,教師則需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思考並表達他們的時尚觀。

【問題鏈設計意圖】

根據語篇的標題和演講者的思路,問題鏈圍繞definition of fashion, common attitude of teenagers towards fashion, extreme attitude towards fashion, influence of fashion on the society, how to correctly view fashion 幾方面展開。

【問題鏈設計】

(1)How do you understand fashion? What will you think of when it comes to fashion?

(2)How would you feel if you did not have the latest fashion product?What would you do?

(3)What do you think of Gary’s going to London just to buy a pair of trainee instead of going sightseeing?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Gary?

(4)What do you think of Mother Teresa’s attending the award ceremony in old clothes? What do you think caused her to do so? Will you applaud her behavior? Why or why not?

以上問題,從學生的現有知識出發(1)(2),過渡到文本內容的描寫和評價(3(4),在評價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目標語言的文化,再次聯繫自身,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

如學生關於問題(3)和(4)的輸出如下:

S(3): In my opinion, Gary has gone to extremes. It’s not worthwhile to give up sightseeing for a pair of shoes. Personally, what Gary did was understandable, because it’s the nature of youngsters to pursue fashion, but there is no need for him to be too crazy about fashion, because fashion is no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a youngster’s life.

S(4): Her behavior was worthy of respect. Mother Teresa only thinks of human well-being. She devoted all her money and time to the happiness of those poor people. She thought this w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of all. She didn’t know what fashion was known to fashion-conscious people. She didn’t care about fashion. I should learn from her, but I will not do the same thing. I will be beautifully-dressed when attending an awarding ceremony. It shows respect to others.

從案例中不難發現,問題鏈就像一個支架和思維啟動器,激發學生從表達自我,到分析文本,到評價他人,最後形成自己的觀點,使閱讀從「獨白式」走向「對話式」和「協商式」,在外語課堂中創設了真實的供學生使用語言表達思維的空間,驅動了學生批判性思維和個性表達願望。

思維導圖能使語篇內容圖示化、形象化、系統化,能將語篇中最重要的信息進行組織整理,使概念之間形成體系和層次。

案例2 牛津英語 S2A Unit Five Virtual reality

【文本分析】

語篇類型為說明文,全文共八個段落四個部分,介紹了「虛擬實境」這一技術現象及其在商業、教育、娛樂方面的運用,分析了虛擬實境的優劣之處,最後表達了作者對待新科技的態度。

【思維導圖設計意圖】

使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明確闡釋性說明文的語篇結構,整合有關VR的文化信息,審視VR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分析語言結構,把語言形式和主題意義聯繫在一起,為解決新問題「設計你的生活中所需要的VR產品」做好鋪墊。

【思維導圖活動設計】

1.Complete the concept map and summarize the main idea for each part, showing how the writer present a vivid picture of virtual reality to us.

2.Design your own VR product, presenting it with a new concept map

通過以下學生的設計可以看出,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分析了課文內容,歸納出課文結構,加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幫助學生到把其作為支架,在新的語境中,遷移創新,創造新的語篇。

所有的文本,尤其是作為語言教材的語篇,都有其獨特的語言特點因此,教師做教學設計時,細心揣摩、關注某個語篇中普遍存在的語言現象,精心選取代表某個語言現象的字、詞、句或段落作為語言分析的案例,使學生深入探尋語言的意義,同時促進思辨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案例3 牛津英語 S1A Unit Five Very Vegetarian

【文本分析】 

該語篇是一個電視節目劇本。主人公 Sally和Sam就是吃素還是吃肉產生爭執,兩人都極力列出各種理由,企圖說服對方改變自己的選擇。作者通過這個對話,豐富學生對「eat」 「diet」的認識,思考食品的安全問題、營養價值問題以及對環境的影響問題,真正做到「Think before they eat」。

【聚焦語言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關注、品味反映文眼的語句, 體會對話雙方對於「being vegetarian」和「being eater」的態度, 推斷雙方說話時的情感。

【聚焦語言活動設計】

Read some of the sentences in the conversation. Work in pairs and share how they understand the feelings of Sally.

從案例中不難發現,教師引導學生品味分析雙方所說的話,識別他們的情感態度、話外之音。與此同時, 教師以這些關鍵字詞句為載體, 引導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產生互動交流,給學生創造學習語言最重要的三個條件:FRA---focus , rehearsal, automaticity。

閱讀能力的提升是理解性技能和表達性技能共同發展的過程。

案例3 牛津英語S1B Unit 3 Reading-The interesting world of plants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從生長環境,特性、功能三方面介紹了四種植物。通過這個語篇的學習,幫助學生運用主題語言從不同的角度介紹植物,把人和自然聯繫在一起。

【活動設計】

Plants have life and features, just as people do. If you were a plant, which plant do you think you would be? Why?

【設計意圖 】

本活動旨在讓學生思考自己的個性特徵,生活習慣,生活環境,把自己和某一種熟悉的植物做比較,賦予通過語篇學習所掌握的語言知識以生命。

這裡提供筆者所在班級學生所表達的觀點:

If I were a plant, I think I would be a lotus.

Lotus blooms in the early summer, the season which my birthday falls on. Lotus grows in the mud but remains clear and smell of mild fragrance in the distance. Like lotus, I was not born in a distinguished family, but I have been working hard and trying to be a girl who is self-disciplined and makes people feel comfortable. Lotus are useful, with its fruit served in meals. I am always extending a helping hand to people around me as well.

通過學生的產出可以看出,學生能夠運用前期所學的語言以及整合出來的知識結構表達自己的觀點,體現了多元思維和價值判斷。

教師必須在教學中搭建平臺,鼓勵學生在內化語言的基礎上,將所學的知識和能力遷移到新的生活情境中去, 從而真正地實現「用英語做事」的目標。

總之,深度閱讀的過程是對文本進行解構、重構、和創構,是在浸潤中進行的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閱讀。

只有在深度閱讀過程中,學生詞彙、語法、結構、邏輯的學習才有生命力,教師才能幫助學生完成從低階思維到高階思維的過渡和進化,實現學習過程中語言、文化和思維的融合,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在聚焦語言,剖析內涵時,可以通過引導性問題來充當思維活動的組織者,啟發學生聯繫文章的主題去思考,比較和討論,感悟作者的情感態度,領悟語篇的主題意義。

這種教學策略,改變了以往「教師+教材」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打造「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學習方式,變「注重結果」為「注重過程」。這是真正的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方式。

相關焦點

  • 英語老師必備的思維導圖教學工具
    思維導圖可以讓複雜的問題變得簡單,簡單到可以在一張紙上畫出來,讓你一下子看到問題的全部。它的另一個巨大優勢是隨著問題的發展,你可以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地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問題加以延伸。由於思維導圖擁有諸多的優點,我從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多個維度進行實踐探索,尋求不同教學內容、不同話題教學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
  • 思維導圖,畫出英語課堂的專注和高效
    思維導圖可以讓複雜的問題變得簡單,簡單到可以在一張紙上畫出來,讓你一下子看到問題的全部。它的另一個巨大優勢是隨著問題的發展,你可以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地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問題加以延伸。由於思維導圖擁有諸多的優點,我從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多個維度進行實踐探索,尋求不同教學內容、不同話題教學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
  • 【英語論文】聚焦學生思維品質的中學英語報刊閱讀案例研究
    聚焦學生思維品質的中學英語報刊閱讀案例研究A case study of English newspaper reading focusing on students' thinking quality【摘要】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是當下英語教育的核心任務。
  • 思維導圖:適用於英語學習者的學習策略
    800多個經典繪本視頻任意看思維導圖(Thanking Map)是孩子成功的重要策略。它可以幫助孩子,無論他們的主要學習方法是動覺型、聽覺型還是語言型。思維導圖對英語學習者是一個很好的策略,因為它包含了英語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口語和寫作。——羅斯福小學教師 史蒂芬妮.霍爾茨曼 本文我們主要討論思維導圖。正如史蒂芬妮.霍爾茨曼描述的那樣,很多學校廣泛使用思維導圖有效地提高了不同水平孩子的成績。
  • 孟麗麗:思維課堂融於英語教學策略初探
    問題是思維課堂的主線,思維教學要通過問題的解決才能實施。問題的提出、有效設計和解決是促進學生由低階思維往高階思維發展的主要路徑。傳統的問答方式對於知識的挖掘程度多停留在表面,而本文所提倡使用「問題鏈」教學能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式來分析。
  • 《上海英語教研》選文 | 基於發展思維品質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 上海市七寶中學  馮蘊佳【摘要】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之一。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本文從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三方面,闡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在培養學生思維品質方面的作用以及具體實施策略,以期為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提供一些借鑑。
  • 胡欲曉 | 教學策略+案例,手把手教您設計英語文學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中學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使學生能夠得到有效思維訓練並使用所學語言進行真實交際是閱讀教學的研究重點。本文以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為目標,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對文學閱讀教學中比較和對比訓練展開研究,旨在為教師設計比較和對比訓練提供可借鑑的途徑和方法。
  • 【學科篇】由期末英語考卷中的思維導圖說起
    (這裡的思維導圖策略:關鍵詞的作用,留下思考的活口。通過關鍵詞激發思維。)牛津版八年級上冊第15頁:但長長的注意事項文字學生不要看,一大堆要點在輔導時總有學生聽不全,在正式考試耳機佩戴錯、試音環節不會操作、答題環節有問題……於是,一次又一次的反覆強調。大腦喜歡簡單,孩子喜歡簡約的叮囑,就這樣一張關於英語口語上機操作要點的思維導圖以黑板為載體呈現給孩子們。課堂裡的思維導圖
  • 高中英語思維導圖,語法知識大全+學習習慣,需要的來拿!
    學習英語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難的,學了忘,忘了學,反反覆覆還是沒能學好英語,其實主要因為你沒有好的學習習慣,而且沒有理清英語語法知識,不過別擔心,這些問題你都可以在下面這些思維導圖中得以解決!思維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圖形工具,簡單高效,可以更好的學習英語,以下思維導圖都採用【迅捷思維導圖】工具製作!
  • 基於思維能力培養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實踐證明,教師可以以「預習單」梳理教學內容,激發思維活動的動機;以「問題鏈」引導文本解讀,發展思維品質的深刻性;以「白描手法」描繪關鍵人物,淬鍊思維品質的批判性;以「思維導圖」遷移語言輸出,探究思維品質的獨創性。由此來發展學生的各項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 用思維導圖做英語教學: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思維導圖做不到的!
    思維導圖也稱心智圖,是指通過線條、符號將各種意象連接起來,以直觀形象的圖示建立起各個概念的聯繫。隨著英語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思維導圖已被應用於英語教學中,包括詞彙記憶、閱讀理解、聽力與寫作等方面的教學,並且取得了一些成果。那麼在具體的應用中,應該怎麼用呢?
  • 思維導圖學英語
    作為語言學科,英語與其他語言學科,比如語文,是大致相同的。它們都由詞彙和語法等基本成分構成。如果不考慮實際對話的話,所謂學好英語,在小學和中學層面,就是儘可能全面地掌握詞彙和語法。下面,我們主要從這兩個方面講一講導圖學習法在英語學習中的應用。 一、導圖介紹首先還是簡單介紹一下思維導圖。
  • 英語課外閱讀的課內支撐: 任務與策略
    課內支撐要確保課外閱讀任務得到切實有效的落實,並對學生課外閱讀策略、筆記方法、提問及回應問題的方式等進行指導。基於學習活動設計的類型(層次)、內容和聚焦點的分析,英語課外閱讀可採用「主題化」「語境化」「結構化」「項目化」「個性化」等五大課內支撐策略。
  • 課堂教學支撐英文小說閱讀的活動設計策略探析
    、激活學生圖式;讀中,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建構語篇宏觀結構,並藉助問題鏈,梳理語篇微觀結構;讀後,基於主題反思評判,依託寫作遷移創新,並做到教、學、評一致。(一)利用思維導圖,建構語篇宏觀結構思維導圖能促進學生在閱讀中積極思考,對文本進行深層次解讀,從而增強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英語閱讀的效率[1]。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繪製思維導圖,以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結構,明晰語篇的發展脈絡,構建語篇的宏觀結構。
  • 小學英語思維導圖、英語單詞、句型梳理!(可列印!)
    我們知道,英語是一門必修的學科,關係著孩子的學習成績,學好了也可以多掌握一門語言。但英語並非我們的母語,若沒有先天的語言環境,想要學習起來還是相當吃力的。然而有的學生善用工具,幫助自己更好的掌握這門學科。其中思維導圖就是一種比較有效的學習方法。
  • 英語閱讀教學中語境的層次性與語言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語境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語言能力培養的核心變量。閱讀教學中所創設的語境是有層次的。本文提出了字面語境、隱含語境和拓展語境的語境分層法,並結合具體的課例闡述了基於語境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三大策略:基於字面語境感知語言,依託隱含語境內化語言,圍繞拓展語境運用語言。
  • ​運用思維導圖解鎖閱讀中的結構化思維
    思維圖,即Graphic Organizer(信息和思維可視化組織圖),通稱為「思維導圖」,或「思維圖」。思維導圖的核心作用在於幫學生把腦子裡一大堆散亂的「信息」梳理成可視化、結構化的「知識」。
  • 怎麼用思維導圖學英語?
    怎麼用思維導圖學英語?思維導圖這麼個洋氣的詞,international的詞,大家都不陌生。孩子學校老師有布置過用思維導圖做過作業,今天我來講講怎麼用思維導圖來學英語。現在小學生就開始上英語課,甚至很多家長還報了很多課外班去補英語課,學好英語,是每個家長都在焦慮的點。其實英語就是一門語言,和語文的學習一樣,在於字詞句的日積月累。
  • 英語秋季班國慶營怎麼選?奇速英語思維導圖故事記單詞
    奇速英語思維導圖速記小學800/初中1600單詞/一本小說24個故事連載串記高中3500單詞,是國家智慧財產權課程。由教育部新課標核心研製專家、博士生導師李力教授知道以及著名英語教育專家蔡章兵教授(奇速英語創始人)組成的教學團隊經過數年研發的獲得國家智慧財產權詞彙課程。利用母語思維遷移,偏旁+部首的原理思維導圖故事記單詞。
  • 【魔法視野】魔法學習利器—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不愧為魔法學習的利器。推薦給大家有關思維導圖的分類和案例,歡迎魔法導師們分享自己和學生們運用思維導圖的案例和心得。Thinking maps思維導圖是David Hyerle博士在1988年開發的一種幫助學習的語言工具。它的開發建立在語義學、認知心理學等理論基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