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入海口的「鳥類國際機場」

2020-12-13 海報新聞

【解說】日前,在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一片溼地內,一隻身體受傷的亞成體灰色天鵝經過工作人員的緊急救治逐漸恢復體力,現已脫離危險。

【解說】12月10日,記者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內了解到,由於該區各類珍稀鳥類數量較多,諸如此類的救助事件時有發生,其中最受關注的則是白天鵝「小雪」被救助的故事。10多年前的一個寒冬,只有幾個月大的「小雪」被工作人員從受困的冰封河道中救回並悉心照料,由於翅膀嚴重受損,「小雪」最終失去了飛行能力。雖然無法與其他天鵝一樣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但它卻在保護區安下了家,並與工作人員建立了親密的感情。

【同期】山東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救助站 工作人員 於廣軍

我們救助站的一個工作人員長期餵養它,它從野外慣了,畢竟有野性,給它餵食,給它加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相互的信任,所以它跟人比較親近不會那麼排斥人。

【解說】據該保護區救助站工作人員於廣軍介紹,很多鳥類習慣在野外生存,被救助時很怕人,但經過長時間地餵養照顧,它們會逐漸和人建立信任,願意與人親近。近幾年,他們已累計救治過100多隻鳥,其中不乏珍稀鳥類。

【同期】山東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救助站 工作人員 於廣軍

救助過疣鼻天鵝,還有丹頂鶴、東方白鸛、夜鷺,還有一些野鴨之類的,具體數量在100多隻。冬天救助的比較多,人容易抓住(受傷的鳥類),別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受傷的。

【解說】於廣軍所在的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被譽為「鳥類國際機場」,橫跨東亞—澳大利西亞和環西太平洋兩條鳥類遷徙路線,是全球鳥類重要的中轉站、越冬地和繁殖地。近幾年,由於保護區的各類環境不斷優化,東方白鸛、黑嘴鷗等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到該保護區繁殖、越冬。在保護區工作6個年頭的科研中心工程師趙亞傑,見證了這裡鳥類種類越來越豐富,棲息環境日益優越。

【同期】山東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科研中心 工程師 趙亞傑

近幾年我們的觀測來看,我們這裡越冬的鳥類,它的種群是比較大的。那麼東方白鸛我們看的時候,目前來看,全年都能見到,越冬期有部分東方白鸛在這裡越冬。在2月份開始,陸陸續續就有繁殖的東方白鸛北遷回來了,夏季整個繁殖季都能看到大群的東方白鸛,它們在高壓線杆上,或者我們建的人工巢上進行繁殖。

【解說】自然保護區內的越冬鳥類種群不斷增加,河口溼地、河流溼地、人工溼地、灘涂溼地給鳥類提供了理想棲息環境,周邊的稻田保證了雁類、鶴類生存補給。趙亞傑說,保護區「吸引力」的提升,得益於自2002年開始實施的溼地保護和恢復工作。

【同期】山東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科研中心 工程師 趙亞傑

最初我們是營造淡水沼澤溼地,通過圍壩引進黃河水,後期我們在引黃河水的時候,也注意到它這個水中含沙的問題,我們建立了沉沙池,通過引清水的方式來補給淡水溼地。還做了一些微地形改造,建立一些人工島、魚類繁殖地等,使我們保護區裡面鳥類棲息環境有一個多樣化的轉變。

【解說】據了解,該保護區現為白鶴全球第二大越冬地、黑嘴鷗全球第二大繁殖地,2020年繁殖黑嘴鷗種群達到8676隻。該自然保護區管委會主任苟宏水告訴記者,未來該保護區將建成全球暖溫帶最完整的溼地生態系統,成為更多鳥類與人和諧共處的「天堂」,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態保護治理模式。

楊飛 山東東營報導

相關焦點

  • 小叢探訪母親河|在東營黃河入海口打卡珍惜鳥類鍾愛保護區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0日訊9月9日上午,高質量發展黃河行沿黃九省(區)省級廣電媒體大型融媒採訪活動在濟南啟動,第一站是位於山東省東營市的黃河入海口。閃電新聞記者叢潤祺來到了一個美麗又特殊的地方——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鳥類國際機場」黃河三角洲演繹「冬季戀歌」
    中新社山東東營12月10日電 題:「鳥類國際機場」黃河三角洲演繹「冬季戀歌」作者 趙曉被譽為「鳥類國際機場」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今年又繁殖新增了一批珍稀鳥類。中新社記者 趙曉 攝時值隆冬,大批候鳥遷往中國南方,但走進地處北方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依然可見成群結隊的鳥兒在這裡覓食、嬉戲、休憩、飛翔,演繹「冬季戀歌」。保護區橫跨東亞-澳大利西亞和環西太平洋兩條鳥類遷徙路線,是全球鳥類遷徙的重要中轉站、越冬地和繁殖地。
  • 人民日報點讚山東東營:加強黃河三角洲溼地保護 候鳥戀上入海口
    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位於山東東營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片15.3萬公頃土地創下了我國暖溫帶溼地生態系統三個「最」。東營如何扛牢入海口責任,做好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治理?10多天前,鳥類觀測站專業觀鳥望遠鏡裡,4隻淡粉色的火烈鳥在水中覓食。這是保護區內觀測到這種世界瀕危鳥類數量最多的一次。眼下,保護區內觀測鳥類由1990年建區時的187種增加到368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由5種增加到12種,二級保護鳥類由27種增加到51種;38種鳥類數量超過全球總量的1%。
  • 神奇鳥類在哪裡?黃三角保護區有了新發現
    物以稀為貴,它不但被列入了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更享有「鳥類大熊貓」美譽。 現在,東方白鸛已經用翅膀「投票」,在地處山東省東營市的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黃三角保護區)築巢安家,累計繁殖了1954隻雛鳥。這一數字,讓後者成為東方白鸛全球最大的繁殖地。 環境好不好,鳥兒說了算。
  • 黃河入海口的「黃河三角洲」,為什麼沒有長三角和珠三角發達?
    從世界範圍來看,許多大江大河的中下遊平原地區,往往是人口密集、城市眾多、經濟發達的區域,比如長江、珠江、黃河、恆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和萊茵河等河流的中下遊平原地區都是如此。黃河入海口珠江三角洲位於珠江的入海口,包括廣東省和港澳地區,集中了廣州、深圳和佛山等三座超1萬億元GDP的城市,經濟實力十分強勁。
  • 黃河入海口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陸地,如今已是5A級景區
    黃河口生態旅遊區黃河口生態旅遊區位於山東省東營市黃河入海口地域,區內擁有河海交匯、溼地生態、石油工業和濱海灘涂景觀等黃河三角洲獨具特色的生態旅遊資源。在東營境內,奔流萬裡的黃河終於在這裡可以有了片刻的休息,卸下滿身的疲倦,緩緩注入蔚藍的渤海,當渾濁的黃色的黃河水與蔚藍色的渤海灣的海水相交融時,黃藍交匯的壯觀景象讓人震撼、令人感嘆。
  • 打造國際空港 海口美蘭機場學英語蔚然成風
    人民網海南視窗6月30日專訊:隨著海南三、四、五航權的開放和海口美蘭機場國際口岸的開通,美蘭機場迎來了越來越多的國際航班,這不僅對美蘭國際機場帶來了空前的機遇和挑戰,同時也對機場服務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為了適應這種形勢的變化,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在全體員工中掀起了一股「大家學英語」的熱潮。
  • 東營:打造向世界展示大江大河入海口文明的標誌地
    目標定位,東營市推進實施「旅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推動生態保護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相得益彰,打響「黃河入海、我們回家」文化旅遊品牌,努力讓黃河三角洲成為向世界展示大江大河入海口文明的標誌地。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東營發展文化旅遊業並將其作為主導產業,不僅是積極承擔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責任的體現,也是加強黃河三角洲生態系統保護,促進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必然要求,對推進全市高質量發展、著力實現富民惠民有著深遠的意義。作為黃河三角洲區域中心城市,東營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布局中居於重要地位,擔負著重大歷史使命。
  • 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正式開通海口至韓國清州航線
    人民網訊 2019年10月20日凌晨2:05,隨著韓國易斯達航空ZE731航班平穩降落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美蘭機場」),標誌著海口至清州航線正式通航,這是今年來繼首爾之後美蘭機場通航的第二個韓國航點。
  • 如果黃河入海口泥沙不斷淤積,有沒有可能把渤海封閉起來?
    這個問題中涉及到兩個地理事物,分別是「黃河」和「渤海」,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克拉山北麓,黃河在我國的國土上流過了一個巨大的「幾」字形,自西向東奔流到海,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長河。雖然,黃河的徑流量不大,但是由於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地區,嚴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大量的黃土進入黃河河水中,使得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黃河攜帶的泥沙在下遊河段,由於流速減慢,泥沙淤積,從而衝積形成了華北平原。
  • 黃河三角洲的鳥兒「話事人」
    東方白鸛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最早只是遷徙途經山東東營,2003年開始在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築巢繁殖,至今累計繁殖達1954隻。  位於黃河入海口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5.3萬公頃,擁有我國暖溫帶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的溼地生態系統,已成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路線的重要中轉站、越冬棲息地和繁殖地。
  • 山東東營加強黃河三角洲溼地保護 候鳥戀上入海口(綠水青山就是...
    最完整、最廣闊、最年輕,位於山東東營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片15.3萬公頃土地創下了我國暖溫帶溼地生態系統三個「最」。東營如何扛牢入海口責任,做好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態保護治理?溼地成鳥類家園「看,那是這裡的主人東方白鸛!」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走進黃河口,他說——「黃河入海處,必有大...
    這是莫言時隔30多年後第二次來到東營,也是他首次走進黃河入海口。站在黃河岸邊,他為東營寫下「行走黃河,心懷天下」的寄語,感慨「黃河入海處,必有大文章」。莫言對黃河口溼地的鳥類表現出濃厚興趣:「高密老家沒有這麼多野生鳥類。」「東方白鸛的鳥巢為啥在電線桿上?」「觀鳥的最佳季節在幾月份?」……聽到黃河口生態保護區工作人員介紹黃河口有368種鳥類,被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他說:「在這裡呆兩年,就能認識很多珍稀鳥類了。」
  • 黃河入海的威力有多大?每年造就陸地3萬多畝,造福子孫後代
    沒有經歷的是人完全想不到黃河泛濫是多麼可怕,相信去過黃河入海口的夥伴都了解,那種洶湧宏壯的氣勢,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內心。 黃河的入海口位於山東東營墾利區,現如今的黃河入海口是經過多次改造形成的,為了最大程度的分散黃河入海口衝擊力,人們將黃河不斷改造新的河道,再由多年的海水衝刷,逐漸形成了現在的入海口
  • 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構築生態屏障 打造鳥類天堂
    在民權黃河故道國家溼地公園裡,幾隻青頭潛鴨在水中嬉戲。作為我市水源地保護區,這裡一直保持著原生態,水質清澈,魚蝦成群,沉水挺水植物豐富,吸引了大量珍稀水鳥棲息,可謂是鳥類的天堂。
  • 山東有個「神奇」城市,因黃河的原因,土地日漸增多
    這一奇怪現象的背後,都源自於該地處於黃河入海口。黃河是中華兒女的母親河,5000年的華夏文明正是在此孕育而生。黃河是我國北部長河,全長約5464公裡,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裡,僅次於長江,是我國國內第二長河。
  • 海口美蘭國際機場2019年力爭新開7條境外航線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鄧海寧 通訊員雲蕾 袁鴿  記者12月27日從海口美蘭國際機場獲悉,隨著12月17日「墨爾本=海口」首航航班落地海口,2018年美蘭機場新增15條國際航線,目前航線已涵蓋了18個國家和地區的37個城市,9國旅客享受免籤政策,為給旅客帶來更多樣的出行選擇和更便捷的旅行體驗。
  • 海口美蘭國際機場T1國內候機樓商業櫃檯租賃項目招商公告
    海口美蘭國際機場現對T1國內候機樓商業櫃檯租賃項目進行公開招商,歡迎符合資質的公司報名參加此次公開招商活動。  1 招商人:海南美蘭國際空港股份有限公司  2 項目名稱:海口美蘭國際機場T1國內候機樓商業櫃檯租賃項目  3 項目概述:  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是海南省門戶機場,2019年,美蘭機場航班起降16.4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2421.66萬人次、貨郵行吞吐量
  • 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空管工程完成第二階段竣工驗收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邵長春 通訊員唐茜 李婷婷12月18日,海口美蘭機場二期擴建空管工程第二階段竣工驗收通報會在民航海南空管分局召開,驗收小組經現場檢查、匯總和討論決定,同意海口美蘭機場二期擴建空管工程通過第二階段竣工驗收。
  • 海口機場免稅店銷售額突破百億大關
    圖為海口美蘭機場免稅店。中新網海口5月8日電 (曾虹)海口美蘭機場免稅店8日介紹,截至2019年5月7日該店累計銷售額超100億元,接待購物旅客逾500萬人次,銷售免稅商品1559萬件。旅客在海口機場免稅店購物2011年4月離島免稅政策在海南落地實施,同年12月海口機場免稅店開門迎客。海南離島免稅政策實施8年來,歷經5次調整,海口機場免稅店年均銷售額增幅超過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