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星黃聖依帶兒子安迪上一檔綜藝節目,其婆婆直言「安迪喜歡出去玩,我就給他建了一個遊樂場;冬天安迪想滑雪,我們就給他建了一個滑雪場」,其霸氣愛孫之舉,被網友戲稱為「別人家的奶奶」。
沒過幾天,一位更霸氣的奶奶出現了。著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日前參加《奇葩大會》,分享了他觀察的一個家庭故事。
這個在「溺愛」中長大的女孩,卻如此健康陽光
武志紅在杭州湖畔大學開課時,遇到一位1982年出生的女孩孫博,覺得那是他見過少有的心理極其健康的成年人。武志紅通過聊天了解到,孫博從小生活在極其寬鬆的家庭環境當中,在周圍所有人看來,她都是一個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
孫博被「溺愛」到什麼程度呢?
孫博的父母都是地質學家,常年出差在外,她從小跟奶奶一起生活。上幼兒園的時候,孫博精力旺盛,中午不願意睡覺,幼兒園老師就打電話給孫奶奶,讓家長自己想辦法管管。
一般的奶奶,可能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實在不行拍兩下屁股算數。但孫奶奶不,作為一位知名醫生的她選擇了辭職,到孫女所在的幼兒園當了一名校醫。這樣,中午的時候,孫女就能在她的辦公室鬧騰了,反正不打擾到別人就行。
武志紅對孫奶奶的講述到這裡為止。但孫博本人在武志紅公號下留言就說:奶奶辭職當過一段時間校醫之後,覺得幼兒園的教育理念確實有點問題,就給我獨身定製了一個幼兒園,我在給我定製的幼兒園裡長大!
——完美超越那種「我孫子要啥我就給他啥」的奶奶。
作為一名被「隔代撫養」的「留守兒童」,孫博完全沒有其他孩子那種哀怨的小情緒。每當爸爸媽媽快回來的時候,她就端個板凳在門口等著。
孫奶奶從不幹預,還為她準備好各種零食。這些對孩子來說無聊的等待時間,在孫博的記憶中卻是美好而燦爛的。
看看臺下觀眾羨慕的表情!這樣的奶奶,請給我來一打!
孫奶奶這種寬鬆自由的「溺愛」教育,也被孫博的父母繼承了下來。孫博小時候成績非常好,小升初的時候,她有能力考北京最好的中學,但她卻選擇了北京石油附中。
原因只有一個:那所初中的校服好看。
換做其他的父母,看著自己的娃華育不進,偏要進普通公立,非得怒其不爭不可。但孫家的爸媽,卻毫無保留地同意了。
聽到這裡,蔡康永也被孫家的「溺愛」教育驚呆了!
限制你想像力的,並不只有貧窮
類似的事情,在孫博的成長過程中非常之多。孫博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我很幸運,我的家庭我的父母因為一直崇尚老子道德經當中隨心而動的精神,對我的選擇都是非常支持的。」
之後的孫博,跟著感覺走,為自己做決定,將這種「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的勁頭用在了事業上。如今,孫博擁有自己的公司,是小有名氣的企業家。2015年湖畔大學精挑細選了第一期總共36個學員,孫博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在教育問題上,你真的以為是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力嗎?
並不是。
限制了你的想像力的,不只有你的財力,還有你的真實水平!
身處這樣一個家庭:有理論——老子「隨心而動」說、有實踐——奶奶和父母都盡力做到知行合一、有能力——奶奶和父母都是各子行業的優秀分子,在別人眼中的「溺愛」,對孫博來說,卻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當今大家都關注的熱門話題。大家也都表示堅決不能「溺愛」孩子。
但武志紅說,也許我們一直誤解了「溺愛」、「寵愛」這些詞彙。因為每個最終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他們感受到的並不是父母的「愛過多」,而是清一色地感到「愛不夠」。
而父母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困惑乃至憤怒:我都那麼愛你了,你還覺得不夠?
那麼我們就應該反思:我們是不是……愛錯了?
父母認為給出的「愛」,孩子感受到的是「傷害」
武志紅從專業角度分析說,孫博之所以成長為今天的孫博,是因為她是「被真正寵大」的。什麼叫「被真正寵大」呢?就是她的生命力被看到了,被尊重了。
「真正的寵」,跟「溺愛」,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其實生命力只有一種。當這個生命力被看到的時候,它就是好的生命力,是熱情,創造力,愛。當生命力沒有被看到的時候,它就是黑色的生命力,是恨,攻擊,憤怒,破壞。僅僅是被看到和沒被看到的區別。如果孩子本來的生命力沒有被看到,無論你認為自己做了多少,那都不能叫愛。
武志紅直言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非常深的——
家庭是世界的濃縮,而人是家庭的濃縮。我自己做精神分析師,自己也找精神分析師幫我做治療,已經看了三年的精神分析。治療得越深,我越能感受到,我之所以成為今天這個樣子,跟我原生家庭的關係實在是太緊密了。
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惡性事件,包括前段時間化名「王猛」的網友髮長文「控訴」父母,都讓我們回過頭來反思中國的家庭教育問題。武志紅本人曾先後推出《為何家會傷人》《為何愛會傷人》等作品,都引起不小的反響。
當然,今天我們認真負責地探討原生家庭的問題,重點並不在於怪罪家庭,怪罪父母,而是尋找個人成長的原因,然後有意識地進行調整和改變。
希望「父母在等我們道謝,我們卻在等父母道歉」的悲劇,越來越少。
來源:周到上海APP、新聞晨報(shxw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