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妮妮
編輯/妮妮
作為家長肯定希望孩子能夠有自己的朋友,社交能力對一個人來說也是十分關鍵的一項技能,所以在孩子能夠有機會跟別人接觸的時候家長都會想盡辦法讓孩子能夠鍛鍊自己的社交能力學習如何處理人際關係。
表弟家的孩子皮皮,名字很皮但是性格卻非常安靜內向,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弟媳非常希望孩子能夠有屬於自己的夥伴,看到孩子總自己一個人玩就會跟孩子建議,希望孩子能夠加入到集體當中去,但不管母親如何勸說,皮皮還是不太情願。
1、 性格使然
有一部分孩子性格本身就是安靜平和的,這樣的孩子更喜歡自己玩耍,不願意跟別人社交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性格,對孩子來說內向不善交友並不是孩子的缺陷,而是孩子正常的性格。
2、 對父母的逆反心
家長有時對孩子過分的關愛,擔心孩子不能夠自己建立自己的人脈關係,有時會選擇給孩子加入集體的建議,有些比較偏激的家長會選擇強迫孩子去社交,總是強迫孩子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會讓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家長越是讓自己去跟別人交往孩子就越是不去。
家長只有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因才有辦法對孩子的現狀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家長需要尊重孩子的性格,以及孩子身心發展的趨勢,不要總是只教導孩子要跟別人建立人際關係,要去加入集體跟人社交,這樣揠苗助長的社交教育對孩子沒有益處。
但是不強迫孩子社交並不代表交際能力對孩子不重要,一個缺乏社交的孩子不僅是性格還是心理都會受到影響,從小很少鍛鍊實踐的人將來長大之後也很難跟人溝通交流,對今後的發展也十分不利。
1、 表達能力差
總是自己一個人玩的孩子沒有人跟自己交流開口說話的機會就比較少,語言的表達能力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鍛鍊的,對比那些外向活潑的孩子在課堂上就會有非常明顯的差距,一個非常活躍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也會非常流利,另一個就很可能會結結巴巴說不清自己的想法,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的觀點用別人能夠聽懂的方式說出來。
2、 膽小,不敢問問題
缺乏社交的孩子很少與人接觸,當孩子今後學習或者是生活上遇到某些問題時,孩子會不知道如何去表達,甚至是不懂怎樣去跟別人尋求幫助,其實在與人交流向他人尋求幫助的時候,孩子自身的能力也會得到鍛鍊。
3、 沒有屬於自己的傾聽者
獨來獨往的孩子很少有自己的朋友,內心會有很多話想說但是找不到合適的傾聽者,這無疑是一件非常孤獨的事情,有時遇到負面情緒自己內心無法消化可以跟朋友訴說排解情緒,但是沒有傾聽者的孩子就沒有這個排解情緒的方式。
&34;——馬·勞迪斯·卡蘭丹
社交能力對孩子來說非常關鍵,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性格還有身心發展的規律,讓孩子能夠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社交圈子,鍛鍊自己的交際能力,家長要找準適當的時機,對孩子進行引導,給孩子一定自由的空間去選擇自己的朋友,培養孩子的與人交往的能力。
1、 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的玩伴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不一定要家長強迫孩子去跟某個人或是某個集體去玩,家長完全 可以讓孩子自己去選擇想要一起玩耍的夥伴,孩子的主觀意願受到了尊重會更有交友的熱情,對待交友這件事孩子也不會那麼抗拒。
2、 給孩子一點私人空間,讓孩子自由玩耍
對孩子的行為家長可以不要事事管教,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之下家長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玩,做一些自己奇思妙想的嘗試,豐富自己的生活,適當地自由孩子更有可能創造出新有趣的價值。
3、 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榜樣
正如許慎所說,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家長要做好孩子行為的榜樣,家長也可以適度回歸自己與朋友的生活,不用一門心思全都撲倒在孩子的身上,孩子看到家長都有自己的朋友,那麼孩子追求朋友的欲望也會更加強烈。
總結
孩子社交的能力應該從小時候就開始培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不應該是強硬的讓孩子直接去與人交往加入集體,家長要引導孩子正確的交友觀念,教會孩子相關的禮儀,適當給孩子一點個人的空間自主交友,幫助孩子建立與別人的社交關係。
(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