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業多,她通過主動召開家庭會議解決了這一問題!

2020-08-25 有娃家長學校


本文編輯:有娃君


多多主動提議開一次家庭會議,議題是關於她的作業。


之前上網課老師都沒有布置作業,我就幫她在網上買了各科的習題每天讓她做。最近網課結束了,老師們每天都會布置一些作業。


她覺得又要做我們布置的作業,又要做老師的作業,實在是太多,每天都沒啥玩的時間。


多多說她要做主持人,我們先感恩致謝。


「謝謝媽媽昨晚摟著我睡覺,我覺得好幸福。」


我說:「我要先謝謝奶奶,因為剛剛下雨,奶奶給我打電話問要不要給我送傘。」


奶奶並沒有參加家庭會議,但是每次感謝的時候我都不會漏掉她,以前開家庭會議她會回自己的房間,現在她會選擇在廚房洗碗,我相信終有一天奶奶也會加入到我們的家庭會議中來。


我繼續說:「我也要謝謝多多,謝謝你的體諒,給到我時間去備課。」


多多說,「那我們繼續到下一個環節,討論下今天的議題,就是我的作業。我覺得作業太多了,我希望可以減少一些。」


「除了老師的作業必須要做,你們給我布置的作業,比如數學大作業我只想做四分之一,計算能手不做了。語文的練習冊一天也只做一頁。英語除了每天必讀半個小時i english,默寫能手不寫。」


我說,「其它我都同意,數學計算能手我建議每天寫一頁,要不計算速度跟不上了,英語默寫能手可以兩天寫一頁。」


我以為多多會再說點什麼的,結果多多點點頭說:「好吧,我也同意。下面我們進入玩遊戲環節。」


我們從開始開家庭會議到現在已經是第二年了,雖然開的斷斷續續的,但我從一次次的家庭會議中看到了多多的改變。


她變得不再埋怨別人,會表達自己不同的觀點,最讓我驚喜的是她遇到問題會主動尋求辦法解決。



正面管教把家庭會議稱之為萬能的工具,我也真心覺得沒有什麼事是一場家庭會議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來一場。



在這個案例中,孩子通過召開家庭會議,從而順利的解決了作業多的問題,而這是跟媽媽一直以來的引導是分不開的。


正面管教倡導的家庭會議是和善而尊重的,它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出

傾聽 、接納、合作、 解決問題 、相互尊重 、關心他人等一系列品格和技能。



那麼,正面管教中的家庭會議是怎樣的呢?有這幾個流程:


第一,角色分工。


正面管教中的家庭會議有主持人、計時員、記錄員這三個角色。


主持人負責主持整個家庭會議;計時員記錄整個家庭會議的時間,確保每次家庭會議控制在15-20分鐘;記錄員負責記錄每個家庭成員頭腦風暴的內容。


第二,感恩致謝。


大家輪流致謝,我們每個人要對每一位家庭成員所做的某件事致謝。比如,謝謝寶貝今天在我剛進門的時候給我拿拖鞋。


第三,討論議題。


建議前5次內容可以討論一些輕鬆愉快的事情,比如假期去哪裡玩,周末去哪裡吃飯。


最後,家庭娛樂活動。


結束的時候可以一起玩一些小遊戲,或者一家人在一起吃些小點心或者水果。


最後想提醒大家的是,正面管教中的家庭會議是一個很好的連接工具,在連接關係的同時順帶解決問題。


我們說關係好一切都不是問題,快和家人們一起開家庭會議吧!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相關焦點

  • 《正面管教》,從召開家庭會議開始
    圍坐在餐桌前,我們家的第22次家庭會議開始了。但是你知道嗎?就在半年以前,我們家教育孩子還是平時基本靠吼、偶爾衣架伺候,兩個孩子衝突頻繁,我和妻子也身心疲憊。而這一切都因為《正面管教》這本書發生了劇變。-1-《正面管教》這本書就是講父母如何和善、又堅定地教育孩子,讓孩子具備成長必備的感知能力和技能。
  • 北關小學召開杜絕家長批改作業 優化課後作業設計專項會議
    作業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老師開展教學評價和精準分析學情的重要手段。12月14日上午北關小學二年級全體教師就教育部、省、市教育局發出的:「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老師們積極的展開了討論和交流!會議伊始,年級組長劉樹雲老師首先向大家說明了今天會議的主題。
  •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解決批改作業問題要減少作業量
    小編碎碎念  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對於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要進行嚴處。  關於孩子學習,家長老師該怎樣各負其責?如何做好家校聯動,在不同層面對孩子提供更優的教育?小編有話說。
  • 二孩家庭矛盾多:哥哥羅列了妹妹6大問題,催我們開家庭會議
    我比妹妹大,我可以教她,她做不對的地方,我也可以和她說。」我趁機提議:「那你有空時,把妹妹的問題列舉出來?然後我們趁妹妹睡覺,開個家庭會議,商量一下對策?」「沒問題!」小傢伙愉快地答應了。03 第一次家庭會議於是,在接下來的兩周時間裡,哥哥陸陸續續列舉了妹妹的6大問題,並且對家庭會議非常期待,常常提醒我:要記得通知爸爸,抽空開家庭會議啦!
  • 用頭腦風暴家庭會議來計劃家庭旅行等活動,效果顯著
    看,22號驛站的靜靜媽媽就講述了一個她在書中看到關於帶孩子旅行前召開家庭會議的小故事,在此特意分享給你,希望能給你帶來啟發和幫助。兒子在我們出發前一個星期也就是三次家庭會議以後,我們的問題清單又加長了,家裡洋溢著一種激動而合作的氣氛,孩子們往前趕著學校的作業,並且努力節省零花錢。
  • 多子女養育:家庭會議讓孩子成為家庭的主人
    貝貝看到了,對此沒有激烈反抗(以前她是見不得我肯定爸爸,跟爸爸親近的),然後找了個機會,我用父母的生養教愛原理讓她給爸爸打分,她也沒有不耐煩(以前她是不會跟我討論爸爸的好的,只會控訴和咒詛爸爸),最後算出爸爸得93.75分,她驚奇地問你這是哪裡來的?
  • 孩子不愛寫作業?吼罵、逼迫都沒用!這3招,讓孩子主動寫作業
    每天無論家長多忙,都會在一旁緊盯著孩子寫作業,殊不知這種過度關注反倒會引發孩子的叛逆心理,給孩子造成過大的心理壓力,助長孩子抗拒寫作業的情緒。作為家長,我們應適時地觀察、了解孩子的心理動態,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幫助孩子主動學習、寫作業:1.細心觀察,時時了解孩子的情緒反應孩子不愛寫作業,作為家長我們首先應該了解他/她牴觸、抗拒的原因是什麼。細心觀察,時時了解孩子在寫作業時的情緒反應是怎樣的。
  • 孩子回家就抱怨作業多,討厭做作業,父母該怎麼辦?
    前兩天,一位媽媽和我說了一件她和女兒的事情。上初中的女兒,下午放學回到家,把書包往桌子上一扔,就開始抱怨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說哪怕到1點也做不完,煩死了。聽到女兒的這番牢騷,媽媽忍不住了,於是,就嚴厲地對她說,「老師既然布置這些作業,肯定有他的道理,別的同學都能做完,你為什麼做不完?。」女兒說,「別的同學也做不完。這麼多誰能做的完?」
  • 讓孩子主動做作業,不用那麼麻煩,記住這幾點
    陪孩子做作業一直都是父母們頭疼的事情,孩子總是注意力不集中,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喝水,一會兒撓頭,一會兒咬筆。父母守著孩子看著揪心,還容易產生矛盾,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孩子獨立自主完成家庭作業呢?當然有,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決。每一位家長都希望看到的孩子積極對待作業的姿態。
  • 為什麼家長過分關注於解決各種問題也會導致孩子不主動學習(一)
    直至最近,我終於明白了,原因就是家長過分專注於解決孩子學習成績的各種問題。「孔老師,我家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怎麼辦?」——家長的想法:孔老師,最好給我一個「神奇的藥方」,我回家一用,今天晚上我家孩子就能主動的寫作業了,不拖拉。「孔老師,孔老師,我家孩子愛玩手機,愛打遊戲,怎麼辦?」
  • 如何最有效解決輔導孩子做作業時「雞飛狗跳」的問題?
    我怎麼生了你這一個豬兒子?你哭啥?我說得不對嗎?你還好意思哭?就你這沒用的東西,你動點腦筋行不行?」接著,又是一陣刺耳的訓斥聲及讓人聽到要崩潰的侮辱性語言。於是,我默默地關上窗戶。幾乎每晚8點開始,都會聽到樓上她們家上演的陪寫作業家庭鬧劇。
  • 體育家庭作業來了!這一題 你打算怎麼輔導孩子
    從年初居家隔離期間通過網課上體育課,到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在各地逐步實施,「把運動時間還給孩子」從一句口號變成了實際的行動。作為家長,有沒有準備好?以後輔導的家庭作業裡,除了「抄寫XX遍生字」、「做XX道算術題」之外,可能還會出現「跳XX個跳繩」、「跑XX米」……體育也要留家庭作業!
  • 家長埋怨孩子作業多,老師取消家庭作業可行不?
    孩子一放學除了吃飯就在做作業,有些做到晚上10點-11點還沒有做完。有些家長就埋怨起老師,作業布置太多,孩子太辛苦了。家長恨不得自己動手幫孩子寫作業。父母是干著急,但是也沒什麼好辦法。最後還是怪老師作業多。
  • 體育家庭作業來了!這一題,你打算怎麼輔導孩子?
    從年初居家隔離期間通過網課上體育課,到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在各地逐步實施,「把運動時間還給孩子」從一句口號變成了實際的行動。  作為家長,有沒有準備好?以後輔導的家庭作業裡,除了「抄寫XX遍生字」、「做XX道算術題」之外,可能還會出現「跳XX個跳繩」、「跑XX米」……資料圖:東北校園裡的「武術間操」 蒼雁 攝  體育也要留家庭作業!
  • 如何讓孩子自覺主動完成作業?這是我見過的最好做法
    關注我,每日更新各科學習、記憶方法,讓孩子高效學習,輕鬆拿高分!現在孩子厭學、不喜歡學習,或不做作業的現象非常普遍。孩子缺少學習的主動性,需要家長三催四請,作業的問題一直困惱著眾多家長,也破壞了很多家庭的和諧。教孩子要講方法,講策略才有好結果。
  • 看起來棘手的問題?可以嘗試用一場「家庭會議」完美解決
    哥哥聽後沉默了2分鐘,感覺像是要憋大招一樣,他說:「媽媽,你總是對我生氣,我認為你應該改一改這個習慣。」當這話從一個剛滿六歲的孩子口中說出來時,我略微有些驚訝。家庭全體成員通過頭腦風暴等方式,共同討論家庭中發生的問題,最終達成共識。
  • 孩子教育最重要的是解決孩子認知問題與主動意識
    但是我們會發現,很多的孩子即使不斷奔走於不同的興趣班、輔導班,他們依然成績不夠理想,特長也不夠擅長。整天孩子們疲於應付、甚至是牴觸、再到後面拒絕上課。一有時間鬆懈下來就看電視、玩遊戲、看小說、找同學玩;一做作業就頭疼,甚至一個鍾以後拿著筆頭在玩,連兩行字都沒寫。有的家長看孩子作業沒完成,半夜怒吼住宅樓是常有的事。
  • 想要與孩子正常溝通,為什麼需要從定期舉行家庭會議開始?
    作為成年人的父母,可能聽到開會人就腦瓜疼,有些會議多的公司,一天到晚都是各種會議,最後終於熬到回家休息,現在竟然還要建議開家庭會議,想想都讓這些父母難以接受。健康養生裡面有一句話:「你沒有時間養生,但你總有時間去醫院。」放在教育孩子上面就是:「你沒有時間開家庭會議,但你總有時間揍孩子。」
  • 做到這些,家長再也不用操心孩子的家庭作業了!
    最近隨著各年級階段的學校復學,孩子們一下子從在家輕鬆自由的狀態回歸到有秩序的學校上課,頓時感到不適應了,加上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也開始多了起來,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家庭作業大部分是需要家長陪同完成的。說到陪孩子做家庭作業這個問題,相信很多家長都感到煩惱和心力交瘁吧。如何輕鬆陪孩子完成家庭作業,也是一門學問,我們不妨試試這三點。
  • 孩子做作業拖延的原因,你知道多少,什麼樣的方法解決問題更有效
    最後她終於頓悟,想來想去還是命重要,作業什麼的就順其自然吧。 這個故事立馬戳中了媽媽們的痛點,大家都心酸的笑了,然後結伴吐槽孩子在作業問題上的各種酸爽,其中以作業拖延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