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怎麼辦?親子專家鐘琴:首先需要成長和蛻變的是父母

2020-12-11 科教新資訊

「老師,我家的孩子不聽話,怎麼打都不行,我該怎麼辦?」

「你那樣打孩子是沒用的,要想改變孩子,是不能簡單地打的。」

「那要怎麼辦?」

「玩命兒打!」

這是某短視頻平臺上一個點讚過百萬的笑話段子,也是家長們向鐘琴老師反映的最多的問題。隨著教育資源的不斷升級,「孩子不聽話」、「作業拖拉」、「注意力分散」、「學習沒動力」……這些問題長久以來困擾著全國各地家長,「虎媽虎爸」、「暴力教育」等詞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媒體和人們的視野中。而CCTV專訪名師、美國PDP專業認證講師、國際人力資源管理認證教練等無數榮譽加身,擁有十餘年線下千餘家庭教育實戰指導經驗的鐘琴老師,曾經也為這個問題深深苦惱過。

(鐘琴接受CCTV專訪)

32歲的鐘琴,已經是國內一家知名外資企業總裁辦公室的主任,能在這樣的年紀擁有如此耀眼的職業生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外人看來是「人生贏家」的她,卻醞釀著職業生涯中一次不被親人、朋友和同事理解的大轉型。

小張是鐘琴辦公室的同事,她在上五年級的孩子跳跳,像在提前經歷叛逆期,開始變得暴躁易怒,在學習上永遠都是一副無精打採的樣子,「不會」、「不想」、「沒興趣」、「隨便」變成了孩子的口頭禪。看著小張每天上班時頂著的黑眼圈,鐘琴知道,一定是昨晚又「開戰」了。

因為自己的專業背景和很早就涉獵家庭教育行業,鐘琴對孩子的培養一直都順風順水。孩子從小品學兼優,自己自然就成了同事傾訴的對象。運用了無數種方法無果的同事也求助了自己身邊的「前輩」們,但沒想到的是,得到的答案總是千篇一律,嘗試的結果也總是不盡人意。

身邊人的育兒錯誤讓鐘琴很痛心,也讓她有了新的思考:為什麼同樣是父母,自己養育孩子很輕鬆,別人養娃那麼難?身為國際人力資源管理教練的鐘琴,深知任何人不能取代父母對孩子的教養。如何養育好孩子,關鍵在於家長的管理能力,如果管理不當,對孩子的未來就非常容易造成一種「贏的人總是贏,輸的人總是輸」的局面,讓孩子的人生差距越拉越大。

看著身邊的人為孩子教育問題焦頭爛額,鐘琴明白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作用是無可替代的,想明白了這一點,鐘琴以此為契機,毅然決然地開始投身家庭教育,決心把企業管理和心理學的理念與技巧用於孩子的教養,深入親子關係的研究,幫助更多的家長解決養育孩子的難題。

(左為鐘琴為世界500強企業培訓、右為鐘琴為省教育廳年輕幹部和教育工作者培訓)

當下家庭教育中出現的種種情況,大多是溝通和管理出了問題,溝而不通的親子教育方式如同家庭的定時炸彈,不僅影響家庭親子關係,而且對孩子人格形成與發展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父母往往想通過改變孩子的狀態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和諧,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卻從未想過,其實,當親子關係出現困境,父母處在無助、焦慮中時,首先需要成長和蛻變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辭職後的鐘琴老師,研究了國內外幾乎所有知名的家庭教育課程,但資質的良莠不齊和市場的混亂無序,是留給鐘琴老師最直觀的感受。很多相關課程「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教學方式也讓鐘琴老師覺得不可思議,養育孩子必須是一項系統工程,體系化的教育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

(鐘琴老師受邀在高校授課)

根據專業調查機構的數據顯示,在中國91.2%的家長有陪寫作業的經歷,更有78%的家長在每天陪寫作業。因為家庭作業「開戰」的家庭已經佔到了75%的高比例,父母累,孩子也累,導致家庭幸福感下降,這儼然已經成為了親子、夫妻、婆媳關係最大的殺手。而這一切背後的主因,都是源於家長對孩子成績的期待。

繁重的課業壓力讓中小學生「壓力山大」,因為學習成績而頻繁爆發的家庭衝突,讓49%的孩子都感覺到自己笨、沒自尊;23%的孩子「分分鐘想撕作業本」;更是有12%的孩子覺得作業做不完、抑鬱,有輕生的念頭。

孩子越痛苦,家長越著急;家長越著急,情緒越暴躁;家長情緒越暴躁,對孩子的施加的壓力就更大,孩子就更痛苦,更叛逆。長此以往,就會在家庭關係中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鐘琴老師認為,孩子的諸多問題都源於父母沒有提前進行系統的學習。在此基礎上,她結合自己成功的管理學經驗和多年育兒實踐,並且藉助科學的測評工具研究整合出一套高度科學化、系統化的教育體系,從根本上解決了家長的需求和痛點——讓孩子高效作業、輕鬆提分、有效增進親子關係。

在經過諸多家庭的教育實踐之後,鍾老師發現,改善親子關係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與孩子溝通和學習了解孩子,因勢利導的教育方式是了解孩子和與孩子溝通的關鍵。「說了孩子願意聽」比「對孩子說什麼」更重要。通過培養學習能力、學習習慣提升學習成績的核心理念也讓她得到了無數家長的認可與肯定。

(鐘琴老師受邀為高校學生授課)

從2002年到2020年,鐘琴老師通過18年的教育實踐,幫助了無數家庭。但線下平臺資源的有限性讓她不停地奔波在路上,偶爾身體上的疲憊讓鐘琴老師有了新的思考:如何能夠最大化地發揮自己的價值,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呢?

此時,跟誰學向鐘琴老師伸出了橄欖枝。跟誰學作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百億美元的在線教育公司,在2014年6月由原新東方執行總裁陳向東帶隊創建,致力於科技賦能教育,以點燃興趣、培養習慣、塑造人格為教育理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這也與鐘琴多年的教學理念不謀而合。雙方經過多次反覆的商討與課程迭代,終於在2017年推出了由鐘琴老師主講的「青少年學習能力特訓營」系列課程,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父母!

(左為鐘琴老師與跟誰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向東、右為跟誰學赴美上市)

小可(化名)的媽媽是鐘琴老師第57期「青少年學習能力特訓營」的學員,和許多報名的家長一樣,小可媽媽與孩子的相處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被暴躁和焦慮佔據,急性子的小可媽媽因為沒有科學系統的教育方法,讓小可變得越來越愛撒謊,越來越拖拉,小可的轉變也讓媽媽變得越來越暴躁,甚至一度想「自殺」,形成了非常不健康的「惡性循環」。

在報名鐘琴老師的課程後,小可媽媽逐漸學會了對孩子和自己進行目標管理,開始敞開心扉、對孩子進行夢想激勵。而小可也對媽媽的這種轉變做出了回應,以前經常撒謊少報作業的孩子,開始主動完成所有學科的作業,再也不用家長主動去催促。從「我被」變成了「我要」,孩子的成績也上去了,家庭幸福感也有了極大地提升。

(小可媽媽課後反饋)

實際上,小可只是鍾老師無數學生中的一員,經過特訓營的學習,作業提速、成績進步的孩子數不勝數。

(課程學員好評如潮)

短短幾年的合作,已經讓有十餘年線下家庭教育實戰指導經驗的鐘琴老師,通過在線教育幫助了數百萬學生和家庭。像小可這樣的家庭所帶來的反饋一度讓鐘琴老師和跟誰學團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而對教育的飽滿熱忱和敬畏之心更是激發了鍾老師無限的熱情,也更堅定了她走下去的決心。鐘琴老師相信,總有一天,「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中國家庭教育的真正轉變。

相關焦點

  • 鐘琴:紮根家庭教育十八年的親子專家
    來源標題:鐘琴:紮根家庭教育十八年的親子專家「老師,我家的孩子不聽話,怎麼打都不行,我該怎麼辦?」「你那樣打孩子是沒用的,要想改變孩子,是不能簡單地打的。」「那要怎麼辦?」「玩命兒打!」
  • 孩子不聽話,喜歡發脾氣怎麼辦?根本原因在父母身上
    有朋友問我,「孩子不聽話該怎麼辦?」我會問她這個問題,「你希望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獨立,有主見?」。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長大後可以有主見、獨立、有責任感,可是又希望孩子小時候可以聽話、乖,這不是很矛盾嗎? 不聽話,恰恰是孩子有主見的表現,然而很多時候跟家長的觀念想法不一樣,就會被貼上「不聽話」的標籤。
  • 孩子不聽話父母能打他一頓,父母要是「不聽話」孩子該怎麼辦?
    我進兒子房間的時候,他坐在凳子上生氣,我上前去抱著他,兒子的眼淚一下就忍不住了,抽泣的說:「為什么爸爸就可以看電視,我就不可以呢,爸爸說我不聽話還打了我,那爸爸不聽話怎辦呢?」簡單的安撫了一下他,我就離開了。坦白來說,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爸媽還能揍一頓制服他,但是如果我們為人父母做的不合格該怎麼辦。
  •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
    家是孩子成長的搖籃、棲息的港灣。孩子的性格、品行、價值觀、志趣等都與自己的家庭環境、成長經歷息息相關。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身心發展特點,作為父母該如何針對各個階段的孩子心理特點來進行良好親子互動、家庭教育呢?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課題,讓我們通過專業學習、專家指導,與孩子共同成長,為孩子的身心成長鋪墊健康之路吧!
  • 晉江:只讓孩子「聽話」真的好嗎 專家:孩子不需要那麼聽話
    「聽話」是個主觀性非常強的詞。生活中,人們習慣用「聽話」來代指「非挑戰性的行為」,而用「不聽話」來代指所有給我們惹麻煩的行為。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要求孩子聽話。但是,只讓孩子「聽話」就真的好嗎?  這期親子課堂,特地邀請晉江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諮詢師、晉江市龍僑中學專職心理教師鄭雅雙分享為什麼要允許孩子「不聽話」,怎麼和孩子更好地相處。
  • 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怎麼辦? 專家來支招
    所以今天小編就向大家推薦這篇文章,具體來說一說不同的情況家長該怎麼辦?另外:最近微信平臺開通了點歌環節,把您想說的話、想點的歌留言給小編,就會在微信平臺上傳遞你的祝福哦!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怎麼辦? 專家支招 你是否經常被孩子折騰得頭暈腦漲?你的孩子是否常常和你作對?你面對自己的孩子是否總是束手無策?
  • 孩子不聽話,和大人對著幹,應怎麼辦?
    孩子不聽話,和大人對著幹,應該怎麼辦?首先作為家長應該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想其中的原因。孩子畢竟還小很多時候不懂事,需要大人和孩子一起成長進步。疫情期間,不管是孩子還是父母壓力都很大,人一旦壓力大。就容易發火,脾氣暴躁,做事考慮不周全。當孩子不聽話,父母有時壓不住心中的火。難免忍不住說教、打罵孩子。這個現象雖然很正常,但對孩子的成長和心靈卻造成了不小的傷害。
  • 推薦 | 「親子日記」,讓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
    如果自己的父母也能像小張媽媽一樣,天天為自己寫點什麼,那該多好啊!於是,孩子們回家跟父母說了這件事,陸陸續續又有幾位家長參與進來。但這畢竟是少數家長的行為,如何讓更多父母積極參與並堅持呢?這就需要班主任的激勵和引領,為此我想了一條妙計——評選優秀家長。評選程序首先是孩子們自主申報、推薦,並說明推薦理由,只要有說服力、能讓大家願意接受就行。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父母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最近一和她講道理,她總要頂嘴說半天,說得比他媽還溜,聽起來還蠻有道理,有時候還要想一想才能駁倒她,感覺我們道理說得越多,孩子反而越不聽話。為什麼,道理說得越多,越不頂用呢?是孩子不聽話,還是我們太固執?閨女睡覺很晚,6歲的娃,每晚基本上睡覺都在10點半以後,早上不到7點又要起床。
  • 孩子總是不聽話怎麼辦?成長路上有煩惱,家長應注意開導
    孩子總是不聽話怎麼辦?成長路上有煩惱,家長應注意開導熊孩子總是令人很煩惱的,而有些熊孩子是真的「熊」,不僅調皮還不聽話,當父母告知孩子這樣做不對的時候,孩子也明知不對,但是還是不聽父母的,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也是煩惱的不得了,但是孩子這樣也是有原因的,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一下。
  • 想讓孩子「聽話」,爸媽得先懂孩子的心:《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樣又何妨?》
    青春期下半場的親子轉骨秘笈  孩子不如你的期待,很正常!  爸媽面對孩子以下狀況也有「成長痛」:  準米蟲、熱戀同居、曖昧性向、社交自走炮;  此時「親子關係」比「誰有道理」還重要,  想讓孩子「聽話」,爸媽得先懂孩子的心。
  • 孩子不聽話,家長應該怎麼辦?專家剖析孩子心理動機!
    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都是一個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這裡沒有靈丹妙藥,但卻有許多心理教育的原則和技巧。今天就帶您探究孩子不聽話的種種表現、原因及應對措施,讓您能正確且自如地面對孩子不聽話的行為。孩子的成長中是不是有各種不聽話的行為呢?作為父母的您是不是也因此而傷神不已呢?
  • 孩子不聽話,家長如何應對?這4個教育方法,建議父母收藏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乖巧聽話,但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難免會有不聽話的現象,不是和父母頂嘴,就是用發脾氣來表達自己的不滿,甚至對父母大呼小叫摔門而去,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如何管教不聽話的孩子呢?
  • 孩子總是不聽話怎麼辦?父母學會這3招,讓孩子跟你做朋友
    當孩子和家長發生小矛盾了,或者孩子做錯事了,家長批評孩子應該是理所應當的事情,而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改正。可是有的孩子可能小時候還會乖乖聽話,爸爸媽媽說了他以後,他聽話地點點頭。可長大以後卻變得不願意聽大人的說教了。那麼首先,孩子不聽話會有哪些表現呢?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最笨的父母才打孩子,聰明的家長都這麼做
    雖說自古以來都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一直以來打孩子是很多家長慣用的手段,雖然很多家長都知道打孩子是不對的,但是還是沒忍住動手了。孩子不聽話怎麼辦?最笨的父母才打孩子,聰明的家長都這麼做家長們認為打孩子也是為了孩子好,是教育孩子的一種手段,顯然這些父母並沒有意識到打孩子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有多大,且不說心理傷害,就說肉體傷害的事情就屢見不鮮。
  • 孩子叛逆期不聽話怎麼辦?
    從教12多年來,總會被家長問到:老師,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孩子總跟我吵架,孩子拒絕溝通,怎麼辦?其實,每個孩子都會有叛逆期,這是很正常的現象,證明孩子長大了,父母們不必過於苦惱焦慮,要理解孩子和有效溝通。叛逆期在12-18歲的青春期表現最為明顯,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自尊心特別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有時候會故意跟大人對著幹。
  • 孩子叛逆頂嘴不聽話,父母大多做過這些事,親子關係差怨不得孩子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叛逆頂嘴不聽話呢?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成長的幾個叛逆期階段。這個階段,孩子從子宮以及襁褓的束縛中,逐漸脫離出來,對於外界事物的認知,變得更加敏感,所以渴望掙脫父母的懷抱,因此無論是行為和語言,都會有明顯的叛逆徵兆。 比如說,2—3歲的孩子,逐漸不喜歡家長抱,更喜歡自己下地走動,查看周圍的環境,喜歡翻箱倒櫃,到處亂竄,一遇到家長批評,也會情緒激動哭鬧,這也是孩子認知發展,與父母之間的第一次碰撞。
  • 專家談良好親子關係:父母要和孩子共讀共寫共同生活成長
    ­   19日,由現代教育報社主辦的 「轉型時期的親子關係構建」家庭教育主題論壇在京舉行。「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親子共同成長的過程,沒有家長的成長,就沒有孩子的成長。」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朱永新表示,在網際網路時代,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要與時俱進,讓家庭教育在傳承中更新、變革。
  • 親子教育文章(孩子的童年需要「試誤」,需要「不聽話」)
    童年需要「試誤」,需要「不聽話」。不允許孩子犯錯誤,要孩子事事聽命於家長,這猶如不允許學走路的孩子摔跤一樣,是以暫時的、表面的完美取代長久的、內在的完善。每個兒童首先都必然處於一種精神的無序期,心理活動由混亂走向有序。孩子是作為一張白紙來到世界上的,世界突然把他包圍,他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即成長過程。
  • 親子溝通,父母一定要掌握3個小技巧,孩子聽話又乖巧
    很多父母大嘆和孩子難以溝通,或是已經盡力去和孩子「溝通」,但親子關係還是不太融洽。其實,孩子和大人的溝通方式有所不同。父母與孩子間的親子關係是否良好,親子溝通技巧發揮了關鍵作用。親子溝通,父母一定要掌握3個小技巧,孩子聽話又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