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每位準備要寶寶的女性,都要小心異位妊娠。
你知道嗎?我國每一百位妊娠期女性就有五位屬於異位妊娠,而且近年來還有漸漸增多的趨勢,比例可以說是很高了。
「異位妊娠」之兇險不可小覷,若遇上不僅胎兒無法保全,對孕媽媽的生命也是很大的威脅。
正常的妊娠過程,是受精卵形成後,通過輸卵管進入到子宮腔內「安家」,成功著床後才開始緩慢發育。
如因其它因素影響,使進入子宮的道路受阻,停在了其它地方著床,便形成了「宮外孕」,專業的醫學術語就叫做異位妊娠。
這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常見原因之一,處理不好還可能影響再次懷孕。
因此,孕初期除了自己在家檢測是否懷孕外,還要注意去醫院做個確診檢查,主要也是為了確認是否為宮外孕,若發現晚了可能會危及生命。
1、輸卵管存在病變
輸卵管病變,可能會導致輸卵堵塞,或使管腔不再通暢,無法讓受精卵順利通行。
如此,沒能及時進入子宮的受精卵,便只能在子宮外停留、著床、發育。
2、激素失調
如果雌、孕激素分泌失調,對受精卵運行狀態也有阻礙,這也是孕育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3、精神焦慮
相關研究表明,精神因素也會令輸卵管痙攣或蠕動異常,使受精卵的輸送過程受阻礙,這種不利因素儘量排除。
4、其他疾病
如腫瘤、炎症、粘連等疾病,都會使輸卵管管腔通暢受到影響。
5、節育環的阻礙
正常情況下,節育環在宮腔內是不會導致異位妊娠的,但若放置時間過長,會增加異位妊娠的風險。
如果在帶有宮內節育環的情況下,出現停經、不規則陰道出血、腹痛等現象,應考慮是否有異位妊娠的可能,這是比較危急的情況,需要予以重視。
1、曾有過停經史
多數宮外孕患者,都曾有過一段時間的停經期,一般為6-8周,或更長,因此符合者懷孕早期要尤其注意。
2、有腹痛感覺
當輸卵管因妊娠而受破壞時,有95%的機率會引發疼痛,並伴有噁心嘔吐的感覺。
出現這種狀態的孕媽一定要注意去醫院排查,小心駛得萬年船。
3、暈厥甚至休克
這通常是較為嚴重的表現,因腹腔內快速出血或劇烈腹痛,可能會使患者因失血過多休克或昏迷,須立即送醫。
4、不規則的陰道出血
陰道出現不規則的出血,呈現暗紅色,量少於正常的月經量。
備孕女性若出現月經延期,並有嚴重腹痛出現,或月經淋漓不盡,當儘快到醫院檢查。
1、婦科炎症患者
若陰道、宮頸等部分出現炎症,會有很大可能蔓延感染輸卵管,使其也患上炎症,出現堵塞、扭曲等現象,阻礙到宮腔的道路。
2、輸卵管發育異常或有手術史
輸卵管發育產生異變,會影響受精卵傳輸,容易出現異位妊娠。
與此同時,做過輸卵手術的女性中,有10%~20%的機率發生異位妊娠。
3、排卵障礙
即使輸卵管通暢,但女性若因激素分泌紊亂,使其蠕動出現異常,受精卵也無法及時進入子宮。
4、採用了輔助生育技術
無論是早期的人工授精還是現在的促排卵技術,都有導致宮外孕的可能。
比如現在最受歡迎的試管嬰兒,雖然可以直接將受精卵放入子宮腔內,但也需要3-4天的時間,讓其尋找適合安家落戶的地方。
在此期間,若不慎受到刺激因素破壞,導致受精卵離開宮腔跑到輸卵管,也會導致異位妊娠。
5、避孕方式錯誤
避孕方式不當也是個重要原因,比如節育環、緊急避孕藥失敗,也是現實案例的高發情況。
這和異位妊娠的誘因差不多是相反的,生活中要遵守以下原則:
注意避孕方式:若近期沒有生育計劃,避孕措施一定要做好。
生殖系統疾病提前治療好:炎症會使輸卵管狹窄,手術易觸發感染,或使子宮內膜碎片堵塞輸卵管的機率增加。
注意衛生狀況,做好外陰清潔:健康的生活習慣,有助於減少宮外孕機率。
畢竟宮外孕的情況,胚胎無法正常發育,一是容易流產,二是一旦發育長大,會使輸卵管受損,甚至導致不孕。
而且,經歷過宮外孕的女性,再次宮外孕的概率加大;若發現不及時,導致孕囊撐破輸卵管,短時間內大量出血,可能會讓孕婦休克甚至死亡。
只要能在早期及時發現並正確治療,以後還是可以正常懷孕的。
宮外孕治療越早,對輸卵管的損害程度就越小,再次正常懷孕的機會也會更大,即使雙側輸卵管都受損嚴重,仍可以做試管嬰兒,因此沒必要太焦慮。
最後要提醒大家,宮外孕結束後,至少半年內不可再次懷孕,應等待身體恢復到正常健康的水平再考慮。
且再次懷孕後,要第一時間到醫院檢查,排除二次宮外孕的可能。這很重要,不可小覷,別把生命安全當兒戲。
二胎寶媽、營養師,為大家分享育兒生活中的心得;圖片皆源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另外,碼字不易,如有個別錯別字,請別介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