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父母對新生命的誕生充滿了憧憬和期待,然而孕育一個新生命卻比想像中艱辛。
4月20日上午,32歲的歐女士因「宮角妊娠」在湖南師範大學附屬湘東醫院產科順利剖宮產下一體重為1.9kg的健康男嬰,結束了忐忑不安的孕期。
醫生們不禁驚嘆,遇見如此罕見而兇險的「宮角妊娠」,卻能懷孕至34+6周,母子平安,實屬不易。
去年9月,32歲的歐女士欣喜的發現自己懷上了二孩。
可是,早孕期B超卻提示:宮角妊娠。
一聽到這個消息,歐女士內心非常糾結。
正常的胎寶寶都生長在宮腔內,生長在宮角的妊娠很少見。
產科主任李玉蓮教授介紹,宮角妊娠發病率為1.9%-2.81%,懷孕至足月的更是少之又少。
慶幸的是,在隨後複查B超顯示:妊娠囊往宮腔方向正常生長了。
隨著妊娠的進展,歐女士定期進行產檢。
3月21日B超檢查時發現:胎兒發育偏小,伴羊水過少。歐女士心情愈加擔憂起來。
3月27日,焦急的歐女士前往湖南省婦幼保健院進一步行B超檢查:疑右側宮角妊娠。
於是住院行羊水穿刺+羊水灌注治療。
因為「宮角妊娠」(高危孕婦),隨時可出現子宮破裂伴大出血危及生命。
出於安全考慮,4月15日,歐女士轉入醴陵市高危孕產婦救治中心湘東醫院產科待產。
住院期間,複查B超顯示:羊水持續減少。
結合羊水穿刺結果,醫生果斷建議:應及時終止妊娠。
若繼續妊娠,不僅孕媽媽有危險,胎兒也隨時可能死在子宮內。
徵得歐女士及家屬同意後,準備實施剖宮術。
4月20日上午,行剖宮產術。
術中見:子宮右側宮角明顯膨出,隨時可能破裂,且不排除胎盤浸入肌層。
為預防大出血,產科李玉蓮主任與手術團隊醫生在胎兒娩出後迅速綑紮子下段,剝離胎盤後立即予以藥物促子宮收縮,在宮角肌層薄弱處予以縫合止血。
在手術醫生熟練的操作下,手術順利,母子平安。
術中,出血僅200毫升,避免了大出血、休克,甚至切除子宮等風險。
術後,歐女士安返病房。
宮角妊娠雖然罕見兇險,歐女士能夠母子平安,實屬不易。
這得益於在孕期定期進行產前檢查並隨訪,同時能接受醫生的建議,及時終止妊娠,降低了進一步風險的發生。
因此,建議有宮角妊娠高危因素的孕婦一定要按時全面產檢,密切隨訪。
什麼是宮角妊娠?
宮角妊娠是指妊娠囊種植於子宮與輸卵管開口交界處的宮角部位,屬於子宮特殊部位妊娠。
隨著妊娠囊生長增大,流產和子宮破裂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可引起盆腔大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隨著妊娠進展,宮角妊娠的結局有三種。
a.孕囊停止發育,早期流產。
b.孕囊在宮角處向外生長,使宮角膨脹,最終導致宮角破裂。
c.孕囊向宮腔生長,妊娠至足月。
但由於胎盤仍附著在宮角,可出現胎盤植入、產後胎盤滯留,大出血、子宮破裂、胎死宮內等風險,若不及時診治可危及孕婦生命。
宮角妊娠的常見表現
1、陰道出血
宮角妊娠在早孕時易發生流產,常有大出血,如達足月可隨時發生子宮破裂,產後胎盤不易剝離,可致大出血,危及產婦生命。
2、下腹痛
先兆流產引起的子宮收縮,出現宮縮痛。
3、宮角處壓痛
婦檢時在子宮的一側角部明顯突起,呈囊性,有壓痛。
專家提醒,宮角妊娠臨床上比較罕見。
因其胚胎種植於宮角,屬於子宮腔內,在妊娠早期,孕囊未破裂前可無任何症狀,臨床容易漏診。
而一旦漏診或者誤診,可引起反覆過度刮宮、漏刮、子宮破裂、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等嚴重後果。
因此,一旦發現宮角妊娠,繼續妊娠風險非常大,應早期進行幹預,以免造成更大傷害。
一旦懷孕後懷疑宮角妊娠,應定期檢查,密切隨訪,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以減少家庭遺憾。
(編輯Max。)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師範大學附屬湘東醫院 劉向東 榮響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