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9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種植管理員坐在辦公室裡喝著熱茶,輕點屏幕發出指令,田間機械就按照規劃路線自動整地、播種、施肥、打藥、收割……這一充滿科技感的農業現代化作業場景,已經成為現實!
6月11日,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朱臺鎮禾豐種業生態無人農場的麥田裡,多臺無人駕駛的拖拉機、小麥收穫機、播種施肥一體機、植保無人機、秸稈粉碎滅茬混土還田機等農機裝備上演了一場「大練兵」。
農場不僅實現了農機自動化作業,只要遠程手機控制,就能輕鬆完成整個農場的施肥和灌溉,整個過程完全不需要人去到大田現場。而接下來的整個農作物生長過程都在無人的監控下完成,到最後收割,自動聯合收割機將搞定農田收割的環節。
也就是說,這個農場從最初播種到最後收穫,都無須任何人進入農場半步,所有步驟都可以遠程通過機器操作完成。
無人駕駛農機能夠極大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高作業精準度,將給農業生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生態無人農場團隊負責人、法國歐洲科學院蘭玉彬院士表示,這次演示的無人駕駛技術屬於國內領先,涉及耕種管收全過程,採用天、空、地一體化技術進行全方位信息採集和處理,已經實現了雲端農田的邊界設置、耕作路線規劃等,實現農機直行、轉向、倒車等控制,完成了農田裡全無人駕駛的第一步。
雲平臺為無人農場提供智慧大腦這麼多的農機能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自由奔走田間,背後離不開物聯網、5G網絡、大數據、雲平臺等技術的支撐。
雲平臺(健坤網絡公司承建)
位於農場中央的指揮控制中心和雲平臺監控系統,可以說是無人農場的「大腦」,對農場進行整體調控,監控農場內作物生長環境、土壤狀態以及所有機具的作業狀態,並進行智能實時調控。
山東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王志強教授介紹說,物聯網雲平臺系統的智能農機監控信息化平臺系統,可以實現無人農機的農機監控、作業監控、路徑規劃、歷史軌跡、指揮調度、統計分析和設備預警等功能。操作人員可以在辦公室裡對農機進行精準操控,真正實現農機的無人應用,這會讓一個人管理上千畝田地成為可能。
墒語--土壤墒情監測器
精準墒情監測。在農場的不同角落,分布著一個個白色立杆樁,它們是健坤公司研發的土壤墒情檢測器,測量不同深度土壤的溼度、溫度、PH值信息。
該款監測器佔地面積小,方便農作;布置區位可視化,方便維護;便於安裝,挖掘一次即完工;可無線傳輸、太能能供電,省去布線煩惱;高品質PVC外殼材質,經久耐用。
360°園區全景系統
智能監測氣象站
精準氣象監測
精準氣象監測。氣象站為農業生產調節提供實時監測依據。風速、風向、雨量、空氣溫度、空氣溼度、蒸發量、等氣象要素全天候實時監測,數據傳輸到物聯網雲平臺資料庫中,用於統計分析和處理,為生產管理提供精確數據依據。
生態無人農場融合了生物防控、綠色植保、無人機、農業機器人、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眾多高新技術,是重大高新技術集成應用、研發與模式創新的結合體。
「我們要做的,是打造一個精準化種植、智能決策、可視化管理和智能化操控的樣板,構建可複製、易推廣的綠色生態、高效環保的循環生態無人農場新模式,計劃將生態無人農場面積由500畝擴大到1000畝。」蘭玉彬院士表示。
農民是否會失業?小編認為:無人農場並不會導致農民失業,相反是幫助了農民,通過降低勞動強度、提高農作效率,讓他們能有更多的閒暇時間,而不是把時間全部花費在生產環節。今後只要農民有意願,從業幹到90歲都不在話下,幫助農業真正向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 >> 無人農場,智慧農業,國內首個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