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農場是怎樣的?國內首個生態無人農場告訴你

2020-12-23 澎湃新聞

未來農場是怎樣的?國內首個生態無人農場告訴你

2020-06-09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種植管理員坐在辦公室裡喝著熱茶,輕點屏幕發出指令,田間機械就按照規劃路線自動整地、播種、施肥、打藥、收割……這一充滿科技感的農業現代化作業場景,已經成為現實!

 

 6月11日,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朱臺鎮禾豐種業生態無人農場的麥田裡,多臺無人駕駛的拖拉機、小麥收穫機、播種施肥一體機、植保無人機、秸稈粉碎滅茬混土還田機等農機裝備上演了一場「大練兵」。

農場不僅實現了農機自動化作業,只要遠程手機控制,就能輕鬆完成整個農場的施肥和灌溉,整個過程完全不需要人去到大田現場。而接下來的整個農作物生長過程都在無人的監控下完成,到最後收割,自動聯合收割機將搞定農田收割的環節。

也就是說,這個農場從最初播種到最後收穫,都無須任何人進入農場半步,所有步驟都可以遠程通過機器操作完成。

無人駕駛農機能夠極大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高作業精準度,將給農業生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生態無人農場團隊負責人、法國歐洲科學院蘭玉彬院士表示,這次演示的無人駕駛技術屬於國內領先,涉及耕種管收全過程,採用天、空、地一體化技術進行全方位信息採集和處理,已經實現了雲端農田的邊界設置、耕作路線規劃等,實現農機直行、轉向、倒車等控制,完成了農田裡全無人駕駛的第一步。 

雲平臺為無人農場提供智慧大腦

這麼多的農機能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自由奔走田間,背後離不開物聯網、5G網絡、大數據、雲平臺等技術的支撐。

雲平臺(健坤網絡公司承建)

位於農場中央的指揮控制中心和雲平臺監控系統,可以說是無人農場的「大腦」,對農場進行整體調控,監控農場內作物生長環境、土壤狀態以及所有機具的作業狀態,並進行智能實時調控。

山東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王志強教授介紹說,物聯網雲平臺系統的智能農機監控信息化平臺系統,可以實現無人農機的農機監控、作業監控、路徑規劃、歷史軌跡、指揮調度、統計分析和設備預警等功能。操作人員可以在辦公室裡對農機進行精準操控,真正實現農機的無人應用,這會讓一個人管理上千畝田地成為可能。

 

墒語--土壤墒情監測器

精準墒情監測。

在農場的不同角落,分布著一個個白色立杆樁,它們是健坤公司研發的土壤墒情檢測器,測量不同深度土壤的溼度、溫度、PH值信息。

該款監測器佔地面積小,方便農作;布置區位可視化,方便維護;便於安裝,挖掘一次即完工;可無線傳輸、太能能供電,省去布線煩惱;高品質PVC外殼材質,經久耐用。

 

360°園區全景系統
智能監測氣象站

 

精準氣象監測

精準氣象監測。

氣象站為農業生產調節提供實時監測依據。風速、風向、雨量、空氣溫度、空氣溼度、蒸發量、等氣象要素全天候實時監測,數據傳輸到物聯網雲平臺資料庫中,用於統計分析和處理,為生產管理提供精確數據依據。

 

生態無人農場融合了生物防控、綠色植保、無人機、農業機器人、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眾多高新技術,是重大高新技術集成應用、研發與模式創新的結合體。

 

「我們要做的,是打造一個精準化種植、智能決策、可視化管理和智能化操控的樣板,構建可複製、易推廣的綠色生態、高效環保的循環生態無人農場新模式,計劃將生態無人農場面積由500畝擴大到1000畝。」蘭玉彬院士表示。

農民是否會失業?

小編認為:無人農場並不會導致農民失業,相反是幫助了農民,通過降低勞動強度、提高農作效率,讓他們能有更多的閒暇時間,而不是把時間全部花費在生產環節。今後只要農民有意願,從業幹到90歲都不在話下,幫助農業真正向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 >> 無人農場,智慧農業,國內首個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國內首個生態無人農場「大練兵」
    國內首個生態無人農場「大練兵」 原標題:   6月11日,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朱臺鎮禾豐種業生態無人農場的麥田裡,多臺無人駕駛的拖拉機、小麥收穫機、播種施肥一體機、植保無人機、秸稈粉碎滅茬混土還田機等農機裝備上演了一場「大練兵」,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無人駕駛農機技術成果,讓與會者大飽眼福、倍感振奮,也讓我們看到了農業的未來。
  • 未來農業啥樣?全球首個最先進的萬畝無人化農場告訴你!
    未來農業啥樣?全球首個最先進的萬畝無人化農場告訴你! 在北大荒建三江-碧桂園無人化農場, 數十臺無人駕駛農機馳騁沃野, 上演一場農業科技「大練兵」!
  • 全國首個生態無人農場在淄呈現
    在該站,記者看到,綠色田野中,禾豐種業原種麥苗生機勃勃,在陽光下吸收著營養,努力成長……據介紹,類似這樣的試驗示範田,禾豐種業現有4000餘畝,其中,生態無人農場500畝。承擔著山東省小麥、玉米新品種區域試驗、生產試驗、跟蹤評價試驗、淄博市農業良種工程抽檢種植鑑定試驗,以及種子風險評估試驗等工作的這家公司小麥高產創建田多次刷新魯中地區小麥高產記錄。
  • 全國最大規模生態無人農場落戶農安
    11月28日,全國最大規模生態無人農場——新安合作區生態無人農場示範基地揭牌儀式在農安縣合隆鎮陳家店村舉行。會上,農安籍院士蘭玉彬結合多年的研發,圍繞生態無人農場建設背景、生態農場技術及現實、生態農場的未來展望,對全球智慧農業發展的狀態,以及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當前面臨的問題和家鄉農安在智慧農業方面的發展做了詳細解讀與精彩演講。據了解,新安合作區生態無人農場目前是全國第二家亮相籤約的生態無人農場,這也是農安由傳統農業轉型升級智慧農業的新坐標。
  • 全國最大規模生態無人農場落戶吉林農安
    11月28日,全國最大規模生態無人農場——新安合作區生態無人農場示範基地揭牌儀式在合隆鎮陳家店村舉行。 近年來,農安確定以聚焦打好「五大戰役」、實現「九個突破」為戰略發展目標,在新時代快速發展的道路上凝心聚力,不斷創新發展。今天,全國最大的生態無人農場在農安落戶,對農安現代農業發展具有裡程碑的意義,這既是推動我縣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務實之舉,更是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一環。
  • 【禮至農場】投資3億元 國內首個網際網路智慧農場落戶閬中峰
    2018年1月15日(星期一)上午10時,深圳禮至集團投資閬中市峰佔鄉禮至智慧生態農場項目籤約儀式在閬中市峰佔鄉政府三樓會議室順利進行。據了解,峰佔鄉黨委政府與禮至集團友好協商,禮至集團在成功開發工業項目「一禮通」的基礎上,擬投資3億元,在峰佔鄉大埡口村等地流轉土地5000畝,建設禮至集團的重大農業項目「禮至智慧生態農場」。
  • 山理工生態無人農場冬小麥單產刷新全國紀錄
    經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和專家實地調查,國內多家媒體報導了2020年全國各省小麥最高產量,山東理工大學生態無人農場冬小麥以畝產856.9公斤位列榜首,刷新全國單產新紀錄。6月17日,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組織省農科院、省農技推廣總站、省種子站等單位的5位專家組成實打測產專家組,對坐落於淄博市臨淄區朱臺鎮北高東村的我校生態無人農場種植的「山農28號」小麥示範點進行實打測產。
  • 湖南省首個無人農場擬明年投入運行
    華聲在線12月17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謝璐 通訊員 李紫微)今天下午,長沙市望城區召開湖南無人農場(望城)項目建設座談會,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到場指導。該農場是我省首個無人農場,擬於明年3月上旬完成田間基礎設施建設和機具、設備採購、調試,4月正式投入運行。無人農場是發展智慧農業的一種重要途徑。通過智慧農機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農作物生產耕整、種植、管理、收割全程無人、少人化作業。
  • 中糧智慧農場打造中國首個世界級都市農場
    中糧智慧農場打造中國首個世界級都市農場 2015-10-20 18:25:50藉助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環渤海經濟區高速建設、以及2022年冬奧會申辦成功的有利時機,此農場將作為中國國內高科技農場的代表,開創可複製可再生的農業發展新方向,打造全球泛農業領域的「中國名片」。  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升,農業與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成為當代人面臨的重大課題。「三農問題」的妥善解決是國家穩定、社會進步、人民安居樂業的先決條件。
  • 8個世界首個農場引發行業震驚
    接下來,農業君幫助大家梳理世界8個首個或者唯一的特色農場,學習他們具體操作方法和切入點世界首個漂浮農場:機器人擠牛奶+LED燈種植草料汙染已經無處不在。健康的食品才是人們的需要。如何為都市的消費者或用戶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食品呢?
  • 明日直播:揭秘淄博「生態無人農場」
    淄博禾豐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理工大學聯合建設建設500畝生態無人農場示範田,項目將整合現代農藝和農機裝備、綠色植保技術、無人機、機器人、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
  • 華農「無人農場」全程高能!
    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及其團隊的無人農場項目一次播種示範。據介紹,無人農場包括智能化耕整、播種、田間管理和收穫四個環節,是信息技術、智能農機和農藝技術高度結合的生產方式。工作人員在對無人駕駛旱直播機進行作業前檢查。(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工作人員在無人駕駛旱直播機進行作業前添加谷種。
  • 江西打造首個萬畝智慧農場
    江西首個萬畝智慧農場發布活動11月14日在南昌縣蔣巷鎮舉行,通過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讓農民更「慧」種地。
  • 智慧農場院士種田
    這是全國首個生態無人農場項目,在智能應用場景的背後,承載著陣容豪華的研發團隊。現場的山東理工大學農業工程博士張彥斐教授告訴記者,目前生態農場項目已吸引了4位院士、16位國家重點人才工程專家、12名泰山產業領軍人才。
  • 無人農場成為可能 雷沃描繪智慧農業藍圖
    未來糧食收割作業整個過程將完全實現無人化、自動化。」雷沃阿波斯技術研究院液壓電控中心主任王進介紹無人駕駛雙機作業。12月3日,「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記者團走進雷沃阿波斯智慧農業示範基地,觀摩了全程機械化無人駕駛作業演示。王進表示,在3-5年內,雷沃重工(以下簡稱雷沃)無人駕駛拖拉機將實現產業化,無人農場將成為可能。
  • 生態在地農場餐廳,上線3小時眾籌300萬,米其林的專業水準,這才是農場+餐廳的未來
    在他看來這不合「邏輯」,於是他決定打造國內頂尖的在地有機餐廳,就在珠海做,在綠手指農場做!用實業證明真正的食物的價值。方野農原環境大揭秘 整個空間是由葡萄牙設計師Maria以及珠海北山知名設計師阿勤共同設計完成,包含有機料理餐廳、書吧、酒水吧、多功能活動區、和在地食材超市,外加300畝的有機農場。花一天時間待在這,你可能還嫌少。
  • 碧桂園:全球首個萬畝級無人化農場首次「練兵」
    碧桂園農業建設無人農場的目標,是希望從現代化農場應用場景出發,系統整合先進智慧農業科技、智能農機裝備,構建一套覆蓋主要農作物耕種管收全流程的自動化、智能化、遠程控制、高效協同的無人化生產系統解決方案,為中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插上高科技翅膀,搶佔未來農業科技制高點,並將無人化農場先進技術和經驗帶向全國乃至世界,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 忘記稻田裡的螞蟥吧,新生態農場邀你點讚
    導讀:我國轉向高質量發展,下大力氣治理畜禽養殖汙染,著重關注秸稈資源化問題的當下,生態農場建設有了更多可能性和必要性。生態農場,一種新農場形態,依據生態經濟學原理,運用生態學手段,能夠集生態觀光、農業生產、娛樂休閒、度假等功能為一體的新嘗試。
  • 碧桂園打造全球首個萬畝級超級無人農場,中國現代農業新勢力強勢崛起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楊百會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今年宣傳周的主題是「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雖然我國糧食安全形勢持續向好,但未來仍有隱憂。近年來,我國每年進口的糧食高達1億噸左右。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發布的《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0》顯示,到「十四五」時期末(約2025年),我國可能出現1.3億噸左右的糧食缺口。
  • 一個生態農場的現代化探索
    在這個疫情之年即將結束的時候,泉珍農場剛剛迎來了它的第七個豐收季。 無論是固體肥還是液體肥全部自製,只有很少的原料如花生渣、豆粕等還得從外面買,「未來準備都自己種植,在農場裡形成自循環,這樣更能保證酵素肥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