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動脈導管未閉在燕達醫院成功實施封堵術

2020-12-25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晚近,(2019-10-21)我院成功實施一例動脈導管未閉(嚴重肺動脈高壓)經皮微創封堵術。患者女性,33歲,主因反覆陣發性胸悶1年餘,加重伴呼吸困難1月急診入院,入院後燕達醫院醫療院長盧長林主任為患者進行了周詳的診療

晚近,(2019-10-21)我院成功實施一例動脈導管未閉(嚴重肺動脈高壓)經皮微創封堵術。患者女性,33歲,主因反覆陣發性胸悶1年餘,加重伴呼吸困難1月急診入院,入院後燕達醫院醫療院長盧長林主任為患者進行了周詳的診療,安排患者行經胸超聲心動圖檢查,檢查提示LVEDD 61mm,LVEF 58%,左心房32*39*57mm,右心房51*58mm,肺動脈高壓138mmHg(重度)。(見圖1)。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和個人強烈的微創治療意願,盧長林院長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心臟中心王樂豐主任帶領科室醫護人員經討論決定給予患者實行動脈導管未閉封堵術。

圖1. 盧長林院長與朝陽醫院團隊專家精準測量患者的心臟結構

燕達醫院心臟中心已多次為患者成功實施動脈導管未(中重度肺動脈高壓---無禁忌症)閉封堵術,但為如此嚴重肺動脈高壓的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PDA)患者實施此手術尚屬國內外首例。即使對我國知名的心臟病介入學家王樂豐主任來說也是一次挑戰,為肺動脈壓力高達138mmHg的患者實施動脈導管未閉(PDA)封堵術的難度也非同一般,特別是術後嚴重的右心衰,肺栓塞和猝死的風險在國內是術者的高危禁區,王樂豐主任親自與患者和家屬反覆交待病情,但家屬強烈要求微創介入手術。心臟中心團隊做了充分的術前準備和術中,術後搶救預案。盧長林主任會同朝陽醫院心臟中心我國知名心臟介入學家王樂豐教授討論治療方案。(表1)王樂豐教授在該領域的手術技能處於國內外先進水平,在充分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後,選擇了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PDA)經皮微創封堵術治療,這一創傷小的治療策略,治療策略就此確定。

表1. 2017年中國動脈導管未閉介入治療指南節選

2019-10-21下午,王樂豐教授及其團隊按計劃實施了此手術。術前測量右心房、右心室及肺動脈及主動脈壓力。王樂豐主任在充分科學的術前評估的基礎上,消毒、麻醉、鋪巾、穿刺、置管、動脈導管封堵等一系列操作行雲流水,手術順利完成(圖2)。該手術中公認的技術難點在王教授的手中似乎均不存在,沒有任何一項操作過程延遲受阻,手術歷時30分鐘,成功為患者實施了動脈導管未閉(PDA)經皮微創封堵術。術後患者僅訴輕微胸悶,生命體徵平穩,肺動脈壓持續降低。今日複查肺動脈壓力106mmHg。

圖2緊張手術中的王樂豐教授

目前認為,在動脈導管未閉(PDA)中,PDA 是一種較常見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佔先天性心臟病的10%-21%,多見於女性。大多數患者幾乎不可避免的導致肺動脈高壓。先天性心臟病(CHD) 是我國引起肺動脈高壓(PAH) 常見的原因之一, 諸多患者因 PAH 而失去手術機會。CHD相關性 PAH (PAH-CHD)臨床分為艾森曼格症候群、 PAH 合併體-肺分流、 PAH 合併小型 CHD 和術後 PAH 四類。根據體-肺分流程度,將 PAH-CHD 分為動力型和阻力型二期(表2)。燕達醫院心臟中心團隊充分評估患者綜合情況,制定適合患者的動脈導管未閉封堵術,目前 PDA 微創介入封堵術因其創傷小、療效好、恢復快,已逐漸成為治療 PDA 的常規優選方案。

表2. 2017年先天性心臟病相關性肺動脈高壓診治中國專家共識

燕達醫院暨心臟中心建院以來不斷挑戰高難複雜手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多次成功為患者實施動脈導管未閉經皮微創封堵術,標誌著燕達醫院在結構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的微創治療上處於國內先進水平,充分體現了燕達醫院心臟中心雄厚的實力。當下河北燕達醫院心臟中心團隊內外科一體化的臨床診治模式與水準已躋身國內國際先進行列,為能更好地造福京東,河北乃至全國的結構性心臟病患者做出更大貢獻。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發郵件至tousu@mail.39.net;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並促進解決。】

相關焦點

  • 河北燕達醫院成功治療:國內首例嚴重動脈導管未閉
    河北燕達醫院成功實施一例動脈導管未閉(嚴重肺動脈高壓)經皮微創封堵術。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和個人強烈的微創治療意願,盧長林院長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心臟中心王樂豐主任帶領科室醫護人員經討論決定給予患者實行動脈導管未閉封堵術。
  •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成功為4歲孩子進行動脈導管未閉介入封堵術
    近日,駐馬店市中心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就成功為一名4歲32斤的動脈導管未閉患兒進行了動脈導管未閉介入封堵術,這是該院實施動脈導管未閉封堵術以來,手術治療的年齡較小的患兒之一,標誌著該院心血管介入治療水平進一步提升。家住確山縣的洋洋,出生時在當地醫院行心臟彩超檢查發現其卵圓孔未閉。考慮到孩子當時年齡太小,父母便聽從醫生的建議先回家觀察。
  • ...記東直門醫院通州院區完成首例動脈導管未閉(PDA)介入封堵術
    圖解|心血管科四區郭煒華主任及宋彥春主任正在進行動脈導管未閉(PDA)介入封堵術 近日,東直門醫院通州院區完成首例動脈導管未閉(PDA)介入封堵術
  • 外科手術與介入封堵治療小兒動脈導管未閉的對照研究
    扶劍,潘徵夏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 胸心外科 兒童發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兒科學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重慶  400014)通信作者:潘徵夏,Email:1126149732@qq.com關鍵詞: 動脈導管未閉;外科手術;介入封堵術引用本文:扶劍, 潘徵夏.
  • 先心病巨大動脈導管未閉(PDA)合併脊柱、胸廓畸形的介入治療
    病例標題:先心病巨大動脈導管未閉(PDA)合併脊柱、胸廓畸形的介入治療術者情況:術者姓名于波(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助手姓名孫勇(哈醫大二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所在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臨床醫學院心內科EMAILssunyyong@126.com電話0451-868512570451-86605180病人一般情況
  • ​上海企業成功自主研發「可降解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器」
    5月19日,患有動脈導管未閉的2歲小男孩王某,在滬接受全球首例「完全可降解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器」植入術。手術由我國著名兒科心血管疾病專家、上海新華醫院院長孫錕教授率領團隊通過微創介入實施,整個過程約30分鐘,手術順利成功。動脈導管(PDA)原本系胎兒時期肺動脈與主動脈間的正常血流通道。嬰兒出生後,即開始肺的自主呼吸,動脈導管24小時內自行閉合。
  • ...城陽人民醫院成功開展一例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大眾網城陽·海報新聞1月29日訊(記者 歐陽繼瀟 通訊員 李春燕)近日,城陽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成功為一名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實施了房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53歲的李女士陣發性的胸痛已持續了2年多,因不影響生活質量而未到醫院系統診治,一周前李女士胸痛頻繁加重,乏力、頭暈到心血管內科就診,經詳細檢查初步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心功能Ⅱ級、心臟瓣膜病,需手術治療,而介入封堵術是根治房間隔缺損的有效辦法。  經充分的術前討論和準備,心血管內科主任王均志團隊為李女士實施了先天性心臟病心導管檢查+房間隔缺損封堵術。
  • 動脈導管未閉的最佳手術時間
    動脈導管未閉最佳手術時間是何時?據上海遠大心胸醫院胸腔鏡中心主任程雲閣介紹,成人應儘早開始,以免造成肺動脈高壓,加大手術難度甚至失去手術機會。嬰幼兒無論有無動脈導管未閉症狀均可考慮進行動脈導管未閉手術。
  • 「可降解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器」介入封堵手術 全球首例,2歲男童受益...
    5月19日,患有動脈導管未閉的2歲小男孩王某,體重11公斤,在滬接受了全球首例「完全可降解動脈導管未閉封堵器」植入術。手術由我國著名兒科心血管疾病專家、新華醫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兒科學院院長孫錕教授率團隊通過微創介入實施,整個過程約30分鐘,手術順利成功。據孫錕教授介紹,動脈導管(PDA)原本系胎兒時期肺動脈與主動脈間的正常血流通道。
  • 東莞市中醫院順利完成一例成人先心病介入封堵術
    6月10日,在市中醫院就成功為一名51歲的女士開展了一臺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封堵術,整個封堵過程耗時半小時,病人在清醒的狀態下完成手術,術中無任何不適。據了解,患者張女士,51歲,因胸悶不適來到市中醫院心血管病科就診。其心電圖提示為竇性心律,左心室高電壓。心臟彩超提示左室增大,動脈導管未閉,卵圓孔未閉。
  • 得了妊娠合併動脈導管未閉吃什麼好?
    動脈導管未閉(PDA)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在先天性心臟病中其相對構成比為5%~20%。動脈導管是連接肺動脈和降主動脈的血管管道,胎兒期肺尚無呼吸作用,故大部分血液不進入肺內,由肺動脈經動脈導管轉入主動脈。其主要功能是將含有氧氣和養料的右心室血轉運至主動脈,以滿足胎兒代謝的需要。
  • 濱州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開展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
    日前,濱州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為一名14歲的小患者順利實施了「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手術採用微創方式,不開刀,只需穿刺外周血管,患者術後24小時下床活動自如,術後3天即可出院。直到近期,孩子的父母聽說市中心醫院技術水平高,百姓口碑好,於是趁著暑假帶孩子前來就診。心血管內科王文英主任醫師經過詳細問診和認真評估,建議患者留院接受手術治療,患者父母表示:「大家都說中心醫院的技術好,我們相信您!」入院後,通過術前全面檢查及全科醫護人員討論,決定對患者進行「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術」,並制定了詳細的手術預案。
  • 51歲女士查出先天性心臟病 市中醫院用微創介入封堵術治療
    6月10日,市中醫院就成功為一名51歲的女士開展了一臺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封堵術,整個封堵過程耗時半小時,病人在清醒的狀態下完成手術,術中無任何不適。據了解,患者張女士,51歲,因胸悶不適來到市中醫院心血管病科就診。其心電圖提示為竇性心律,左心室高電壓。心臟彩超提示左室增大,動脈導管未閉,卵圓孔未閉。
  • 經導管介入封堵術治療瓣周漏的現狀
    多數PVL無明顯臨床症狀,少數可引起嚴重臨床事件,如心力衰竭和溶血。二次外科修復或二次瓣膜置換是治療PVL的金標準,但是二次手術技術難度大,風險高,手術死亡率高。1992年首次報導PVL經導管介入封堵術(以下簡稱「介入封堵」)治療成功的案例。在此後近30年時間裡,介入封堵技術及封堵器械不斷發展,目前介入封堵治療已成為PVL的一線治療方案。
  • 胎兒動脈導管早閉
    幸運的是,這名孕媽及時來到泰心醫院。在兒內二科主任兼ICU兒科主任Mahmoud Alsalehi的精準診斷和全程守護下,小生命平安降生。  危急!胎兒動脈導管早閉危及生命  據悉,這名孕媽在塘沽婦產醫院進行了孕檢,彩超結果顯示胎兒心臟異常,建議其儘快到專科醫院複查。
  • 銅川市醫院實施首例先天性心臟病介入封堵術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任永飛 記者 王鋒)近日,銅川市人民醫院南院成功完成該市首例先天性心臟病介入封堵術。該手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該院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手術治療技術的飛躍,步入了嶄新的領域,為當地患者帶來福音。
  • 浙大兒院開展全國首例達文西機器人輔助下動脈導管未閉結紮術
    8月5日,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黨委書記舒強主刀下,寶寶齊齊心臟上的畸形成功被矯治,手術過程歷時約1小時,出血不到2毫升。這是全國首例達文西機器人輔助下的動脈導管未閉結紮術,意味著先心病治療技術有了新突破,先心病患兒可以通過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得到更加精細的微創手術,創傷更小、恢復更快。
  • 浙江兒科專家造福新疆兒童,完成對口支援單位首臺兒童動脈導管未閉...
    阿布都沙拉木的出院也標誌著第一師醫院完成首例兒童動脈導管未閉介入手術,創造第一師醫院這一歷史時刻的醫生是浙大兒院第十批援疆幹部、心內科專家傅松齡副主任醫師。一個月前,阿布都沙拉木因車禍入院,意外發現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