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晚近,(2019-10-21)我院成功實施一例動脈導管未閉(嚴重肺動脈高壓)經皮微創封堵術。患者女性,33歲,主因反覆陣發性胸悶1年餘,加重伴呼吸困難1月急診入院,入院後燕達醫院醫療院長盧長林主任為患者進行了周詳的診療
晚近,(2019-10-21)我院成功實施一例動脈導管未閉(嚴重肺動脈高壓)經皮微創封堵術。患者女性,33歲,主因反覆陣發性胸悶1年餘,加重伴呼吸困難1月急診入院,入院後燕達醫院醫療院長盧長林主任為患者進行了周詳的診療,安排患者行經胸超聲心動圖檢查,檢查提示LVEDD 61mm,LVEF 58%,左心房32*39*57mm,右心房51*58mm,肺動脈高壓138mmHg(重度)。(見圖1)。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和個人強烈的微創治療意願,盧長林院長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心臟中心王樂豐主任帶領科室醫護人員經討論決定給予患者實行動脈導管未閉封堵術。
圖1. 盧長林院長與朝陽醫院團隊專家精準測量患者的心臟結構
燕達醫院心臟中心已多次為患者成功實施動脈導管未(中重度肺動脈高壓---無禁忌症)閉封堵術,但為如此嚴重肺動脈高壓的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PDA)患者實施此手術尚屬國內外首例。即使對我國知名的心臟病介入學家王樂豐主任來說也是一次挑戰,為肺動脈壓力高達138mmHg的患者實施動脈導管未閉(PDA)封堵術的難度也非同一般,特別是術後嚴重的右心衰,肺栓塞和猝死的風險在國內是術者的高危禁區,王樂豐主任親自與患者和家屬反覆交待病情,但家屬強烈要求微創介入手術。心臟中心團隊做了充分的術前準備和術中,術後搶救預案。盧長林主任會同朝陽醫院心臟中心我國知名心臟介入學家王樂豐教授討論治療方案。(表1)王樂豐教授在該領域的手術技能處於國內外先進水平,在充分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後,選擇了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PDA)經皮微創封堵術治療,這一創傷小的治療策略,治療策略就此確定。
表1. 2017年中國動脈導管未閉介入治療指南節選
2019-10-21下午,王樂豐教授及其團隊按計劃實施了此手術。術前測量右心房、右心室及肺動脈及主動脈壓力。王樂豐主任在充分科學的術前評估的基礎上,消毒、麻醉、鋪巾、穿刺、置管、動脈導管封堵等一系列操作行雲流水,手術順利完成(圖2)。該手術中公認的技術難點在王教授的手中似乎均不存在,沒有任何一項操作過程延遲受阻,手術歷時30分鐘,成功為患者實施了動脈導管未閉(PDA)經皮微創封堵術。術後患者僅訴輕微胸悶,生命體徵平穩,肺動脈壓持續降低。今日複查肺動脈壓力106mmHg。
圖2緊張手術中的王樂豐教授
目前認為,在動脈導管未閉(PDA)中,PDA 是一種較常見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佔先天性心臟病的10%-21%,多見於女性。大多數患者幾乎不可避免的導致肺動脈高壓。先天性心臟病(CHD) 是我國引起肺動脈高壓(PAH) 常見的原因之一, 諸多患者因 PAH 而失去手術機會。CHD相關性 PAH (PAH-CHD)臨床分為艾森曼格症候群、 PAH 合併體-肺分流、 PAH 合併小型 CHD 和術後 PAH 四類。根據體-肺分流程度,將 PAH-CHD 分為動力型和阻力型二期(表2)。燕達醫院心臟中心團隊充分評估患者綜合情況,制定適合患者的動脈導管未閉封堵術,目前 PDA 微創介入封堵術因其創傷小、療效好、恢復快,已逐漸成為治療 PDA 的常規優選方案。
表2. 2017年先天性心臟病相關性肺動脈高壓診治中國專家共識
燕達醫院暨心臟中心建院以來不斷挑戰高難複雜手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多次成功為患者實施動脈導管未閉經皮微創封堵術,標誌著燕達醫院在結構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的微創治療上處於國內先進水平,充分體現了燕達醫院心臟中心雄厚的實力。當下河北燕達醫院心臟中心團隊內外科一體化的臨床診治模式與水準已躋身國內國際先進行列,為能更好地造福京東,河北乃至全國的結構性心臟病患者做出更大貢獻。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發郵件至tousu@mail.39.net;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並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