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莞惠漲價,到深圳、東莞出臺限購新政策,從深圳擴容到擴權,這兩天又爆出東莞、惠州某些區域叫停原先的規劃建設,只要一點風吹草動就被抓住大做文章恨不能掀起一場更大狂風暴雨。而且一定要拉著深圳這位帶頭大哥40周年生日一起聯想。
每年都有類似這種戲碼上演,屢試不爽,撩得大家不要不要的。不論真假,但真的擊中了很多人的痛點、癢點、爽點,特別是那些想買不買正在做著內心鬥爭的人。
我在2017年10月買在惠州大亞灣西區,和中心區、惠陽基本都搭界,離萬達2公裡,燦邦新天地更近。2016年我就開始在東莞、惠州臨深片區看房,曾有一個中介給我打電話誤以為是打給同行了,因為一和我對話時,感覺我對當地規劃比他還熟悉。
下面把我的一點個人惠州買房心得分享一下。
一、為什麼沒有買在深圳、東莞,而是惠州?
沒有買深圳房主要原因當然是錢不夠,當時手上的錢只能在東莞、惠州之間選擇。朋友建議我買東莞,我也去看了黃江、鳳崗、塘廈幾個離深圳較近的鎮。好點的樓盤基本在2萬左右,差點的1.4萬左右。好的房子買了有壓力,相對差的看不上,而且這些鎮的顏值不是我喜歡的類型,基本是工業區、製造業為主,城市環境有點差,東莞臨深片區的優點是地處深圳、廣州兩大一線城市之間,位置都挺好,潛力大。
最終買在了惠州大亞灣西區。整體環境不錯,關鍵是價格是我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在2016年至2019年,惠州首付50萬、全款150萬左右的房子基本屬最好的房子,手握五六十萬現金基本可以隨便挑。朋友跟我說以前一些人買了惠州好幾年沒漲,又賣了買東莞,但我不想搞得壓力太大,自己蠻喜歡惠州,再一個房住不炒政策已公布,想通過房子賺錢越來越難。所以自住就買自己喜歡的地方吧。
這幾年,北方客和香港人也呈明顯上升趨勢。因為海南限購,全國一線三五線城市都漲得差不多了,而惠州因為備案價政策這幾年幾乎沒有漲,處於相對的價格「低洼」,於是北方客明顯上升屬情理之中
終點站沙田站就是深圳與惠陽交界2公裡的地方,距離大亞也不遠,還算是比較便利的。隨著惠州人口開放政策設施,地鐵接駁是早晚的事,這是時間遲早的問題。
二、給想買惠州臨深大亞灣房子的朋友一點建議
惠州(11599平方公裡)臨深片區主要在大亞灣(650平方公裡)和惠陽(915.6平方公裡)。大亞灣以西區為最臨近深圳,很多人說惠州太大,房子賣不完,但真正的臨深片區其實並不如想像的那麼多。
1.買房特別是第一套房是一項很重要的人生投資,別人的意見永遠只能做參考;
2.位置儘量在大亞灣西區,儘量選大開發商,配套、規劃會更好,住得舒服,離深圳更近,省去很多麻煩;
3.永遠要相信一分錢一分貨,不要被開發商的營銷優惠所迷惑,重要的還是位置和品質。西區的萬達商圈和臨近沙田站的周邊、及靠近惠陽的惠州南站的地方可以優先綜合比較;
4.儘量自己開車或坐車過去看房,不要讓銷售用車來接你,否則你只能看到別人想讓你看的房子;
5.買房之前,先用百度、惠州大亞灣房管局官網等工具了解一下當地的情況,配套、規劃、交通等,做足功課,才不會像個小白一樣被人「安排」;
6.入住率、亮燈率不要問別人,自己去看。白天看空調,現在很多新樓盤設計的是隱藏式空調位,看不到空調就看陽臺有沒有裝封閉式玻璃或拉鋼絲,或者看晾曬的衣服。大亞灣入住率整體都不高,大的樓盤品牌開發商一般入住率相對要高些,但一直在逐年增長,人氣比起當年的「空城」好太多;
7.活在當下,也要活在未來。美中不足是常有的事,比如產業、就業機會、工資水平、交通什麼的不要拿它和深圳比,沒法比也不公平;
8.深圳人買惠州就是用時間換空間,不要習慣性總拿深圳的一線優勢和惠州三線劣勢相比較,價格擺在那裡,惠州和國內三線其它城市比並不差;
9.大亞灣核電站在深圳大鵬新區,不過真要出事周邊50公裡都得遭殃,這種概率很低接近為零;石化區主要靠近中心區和澳頭、霞湧片區,離深圳更遠,環境生態通過現代技術控制的很好,但看著外觀有點膈應人;
10.不要因為衝動交訂金,更不要輕易交定金,錢到了人家的口袋再拿回來都不容易;優惠什麼時候都有,或多或少,但不影響大局;
11.不全信,也不要不信銷售人員,他們很專業,但也有私心;
12.現在大亞灣建了很多小學,之前無需排號就可上,現在需要排號,也說明了人口和家庭在增長。
寫在最後
城市實力和自己的人生規劃決定了你想買在哪裡,資金實力和自身潛力決定了你可以買在哪裡。
年年都有深圳合併東莞、惠州臨深片區的新聞。搞的買家們怕買錯又怕錯過,最重要的還是根據自己需要和實際情況來做決定。投機的時代已過去。工作在哪家就安在哪當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行就退而求其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