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製品:奶源吃緊價格已明顯上漲,缺奶情況至少2年才能緩解,大型乳企有望趁機提價
過去兩個月乳製品行業延續前期的品類趨勢,白奶類產品需求依然強勁、酸奶和乳酸菌飲料等逐步恢復。下半年收奶價格中高個位數漲幅,成本驅動部分產品漲價。
原奶價格緩慢上行,雙寡頭競爭格局趨緩,下遊飲奶需求空間仍較大。上遊方面,目前我國奶牛存欄數及單產量處於國際中間水平,還有提升空間。原奶價格自2016年後進入長期小幅波動上行態勢,短期受疫情影響有所下滑,但長期終端需求不變,隨著疫情減緩,預計原奶價格將持續回升。中遊方面,雙寡頭競爭格局已經成熟,且因疫情影響集中度不斷提升。
01奶源吃緊,二季度後奶價明顯上漲
以內蒙古呼和浩特為例,大型牧業11月月均奶價4.5元左右,中小型牧場4.2-4.3元,整體上看三季度比二季度有幅度稍大的提升。往年當地奶價大型牧業4元左右,小牧場3.9-4元。從奶價可以看出奶源整體吃緊,比如參考散收牛奶價格,目前達到6元左右,說明當前奶源吃緊。
02缺奶情況可能要2年才能緩解
目前的缺口是比較明顯的,今年大多數時間原奶供應都是有缺口的一個狀態,短期缺口不太好補充。目前乳企都是在進行調整,不過大包粉能夠生產的產品是有限的,總的來說乳企會綜合考慮國外生產情況和國內外成本比較等因素調整原料來源。但即使考慮到進口情況,缺奶情況還是會長期存在。
供需缺口方面,預計最少需要2年原奶才能滿足需求,因為從建廠到投產再到滿足缺口至少需要兩年時間。
03明年也是價格上浮趨勢大,降價可能性極小
具體看,預計明年1-6月份奶價會在當前價格基礎上有一定回落,7月份後價格會回升。明年全年平均來看,價格處於緩慢上浮過程,但在不出現特別大奶荒情況下,也不會存在大幅上漲空間,因為當前價格已經處於近幾年的較高水平。
04對大型乳企,奶價上漲反而是好事
對於大型乳企來說,奶價高低都會有相應的應對措施。奶價高時說明銷售情況好,乳企可能提升銷售價格,提升產品檔次;奶價低時乳企奶源照收,可以加工成為奶粉,通過後期釋放庫存,同時因為成本降低乳企利潤會更高一些。對於伊利來說,目前主要重點是擴大營收、擴大規模,奶價浮動對於盈利能力影響不是特別大。
05總結
行業品類趨勢延續,需求逐步恢復提升,競爭環境也有所改善。成本驅動和部分產品漲價的情況下,龍頭的競爭優勢有望得到強化。
疫情對白奶類產品的需求提振具有長期、深遠影響;低溫酸和乳飲料的消費場景正逐步恢復;奶粉和其他品類也在發展壯大。未來2-3年收入有望繼續保持不錯的增長,盈利能力和毛銷差也有望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