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借貸」時代流量App的金融生意

2020-12-23 新浪科技

來源:經濟觀察報

有沒有發覺,你的手機裡的應用,都在惦記你的錢包,綁個卡,甚至都想借錢給你?

使用滴滴打車付款時,頁面彈出——「支付享立減10元」,選擇「立即領取」,頁面隨即跳轉到了添加銀行卡的頁面,享受支付立減,需要添加銀行卡才可以。

在美團購買套餐時,頁面彈出醒目的大字「這單再減2元」,立減兩元的前提是,要勾選「我已閱讀並同意《美團月付授信付款合同》」。在合同中寫明「用戶可使用本服務所獲得的貸款資金用於購買指定的商品或服務」。

擁有龐大用戶和巨大流量的網際網路巨頭的App,在悄然間把用戶帶到了一個金融場景。

無論是社交類、電商類,還是生活類、內容類,流量巨頭們都不遺餘力地引導他們的客戶切入金融場景,手機上各種應用軟體(App)延伸的金融服務讓每個人借錢變得唾手可得。據經濟觀察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排名前20的手機App中,有7成應用提供了借貸的入口。

從流量引向支付,進而借貸,以及投資理財……螞蟻集團崛起的秘訣,在行業內被視為可供參考的「螞蟻路徑」。

「恰恰是信貸這一基礎性金融服務催生了全球規模最大的金融科技集團螞蟻科技。」中國區塊鏈與產業金融研究院院長劉洋對經濟觀察報表示,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在規模、效益上遠超過傳統線下商貿流通企業,技術應用創新+跨行業跨區域線上線下生態體系,構建成就超級獨角獸和世界500強。

然而,風向變了。

伴隨著螞蟻集團上市前夕網絡小貸新規徵求意見稿的亮相,或對螞蟻的小貸業務直接產生影響。

12月18日,螞蟻集團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突然下架。支付寶App顯示,理財類別中的「銀行存款」欄目顯示「頻道升級中,敬請期待」。這一動作再度引起業內關注。

針對近年來多家銀行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推出的存款產品,12月15日,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表示,「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存款的流動性特點有別於傳統儲蓄存款,給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帶來新課題。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開展此類金融業務,屬『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也應納入金融監管範圍。」

有研究人士直言,過去模仿阿里這種打法已經很難了。12月上旬,有接近監管的研究人士曾經告訴經濟觀察報,「監管部門現在也在具體研究,這個分不同的情況——到底是網際網路存款、網際網路貸款,還是銷售、廣告的性質。從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的公開發言中,也可以看出相關的信號。」

平臺經濟監管環境悄然間發生著變化,網際網路巨頭們的金融生意正納入監管的燈光之下。

值得注意的,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要完善平臺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範。要加強規制,提升監管能力,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

也就是說,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

流量App拓展金融業務

喜愛在淘寶網購物的劉女士,是支付寶的擁躉。不僅購物使用支付寶,還不經意間開通了餘額寶以及花唄、借唄,現在已經熟悉使用這些工具。不僅如此,她還經常在支付寶理財和京東金融上看看基金,買買理財。12月17日,劉女士研究了支付寶理財中「銀行存款」裡面的一款百信銀行「半年寶」產品。對於她而言,在手機App上購物之外,借錢消費、投資理財,是非常便捷的事情。

借貸業務或許是流量巨頭切入金融業務的一個入口,不管是自有資金放貸抑或是為金融機構提供助貸的服務。越來越多的App開始接入借貸的入口,直接或者間接地,把金融的生意輸送給了他們的用戶。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根據易觀分析發布的 2020年 10月移動 App的TOP10中,手機淘寶、拼多多、高德地圖沒有借貸產品的入口;微信、支付寶、QQ、抖音短視頻、愛奇藝、騰訊視頻、百度地圖均有「借錢」的入口。

在TOP20中,除上述三個App以及快手、QQ瀏覽器、應用寶之外,新浪微博、百度、WiFi萬能鑰匙、今日頭條、搜狗輸入法、京東、騰訊新聞也均有相應入口,有借貸功能的App在TOP20中佔比70%。

除了科技巨頭如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等在金融領域布局較早,小米、美團、滴滴、今日頭條等新晉巨頭在民營銀行、保險、基金、第三方支付、小額貸款、消費金融、商業保理、融資租賃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布局。

例如,美團App中的借錢功能的放款機構由美團三快小貸和合作機構提供;搜狗輸入法的借錢入口最高可借5萬,借錢提供方包括網際網路小貸公司搜狗小貸和成都吉易付科技有限公司。

另一種模式是通過做助貸,部分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尚未有自己的金融機構牌照,比如在商品服務的結算過程中可以增加一個信貸的服務環節,與一些中小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合作,從而獲得佣金。

內容類App今日頭條旗下「放心借」的合作放款機構包括新網銀行、中銀消費金融等。

知名大眾應用軟體美圖秀秀的合作方包括微聚未來、中原消金、度小滿、分期樂等。

購物類平臺中,物美旗下的電商平臺「多點」的借錢業務合作方包括中原消金、睿智科技等。另外一家電商App微店的「放心花」產品提供方為馬上消費金融。

商務類應用中,名片全能王的金融服務包括個人貸和企業貸,合作機構包括拉卡拉金融的「易分期」、新網銀行的「好人貸」和渣打銀行的無抵押小額貸款。

據易觀分析數據顯示,2020年10月移動網際網路用戶規模達到10.31億人。「現在很多的年輕群體,生活消費基本上都在網際網路進行,對生活休閒類網際網路平臺黏度和信任度大;以及在美團開店、在阿里開店的一些小微商家,也有短期資金周轉的訴求,所以它就可以通過線上的交易或者線上的申請,來獲得小額的資金。」劉洋對經濟觀察報分析,小額的資金申請、徵信風控、還款流程是通過線上的方式,這些平臺一般自身利用持牌的機構來開展放貸業務。

擁有場景、商戶、用戶和交易量的科技企業,是否都曾懷揣過複製一版的「螞蟻路徑」的希望。螞蟻集團通過藍色「支付寶」走入10億用戶和8000萬商家,逐漸成為「中國領先的數字支付提供商和數字金融科技平臺」。

劉洋認為,對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易購這類電商平臺而言,基於龐大的數據流量,可以精準為生態體系的各參與方數據精準畫像,及時獲取或者研判用戶的信貸需求,面向C端用戶提供消費貸和信用貸,面向平臺小微商家和供應鏈合作方提供小微信貸,其本質上是維繫和擴張其生態體系價值的市場行為。

「流量+金融」模式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對記者表示,對於這些網際網路企業而言,流量變現一直是主旋律,而金融是流量變現的主要場景。而由於主流的網際網路巨頭的流量成本不斷抬升,金融機構也在不斷尋找細分領域的流量合作夥伴。

「不是必要性,是很有必要性。」與多家網際網路平臺合作的一位民營銀行高管告訴記者,「像我們這些小銀行沒有網點,農商行、城商行他們有網點,可以立足本地,這是他們的天然屬性。我們民營銀行從設立之初是為了差異化發展,探路。但是我們沒有資金、沒有來源、沒有網點;只有依靠國內頭部平臺或者垂直的電商平臺,更好的觸達客戶。通過線上業務差異化的補充,為行業發展探路。通過這些平臺,實現開放銀行的輸出。」

網際網路銀行和科技平臺也多有合作,眾邦銀行稱,3年間,眾邦銀行連接京東、攜程、滴滴、58同城等近100家網際網路頭部平臺。新網銀行也大多選擇合作模式。據不完全統計,除股東旗下小米金融,新網銀行與滴滴金服旗下滴水貸、今日頭條旗下放心借、微博旗下微博借錢、搜狗旗下一點借錢、趣店旗下來分期、樂信旗下分期樂等平臺均有合作。

同時,該高管強調,「我們跟互金平臺是兩碼事,他們有的是為了賺快錢。」

對網際網路企業來說,依靠本身的用戶量來拓展金融業務,成為很多網際網路平臺的迫切需求,這也與網際網路企業的模式有關。「從2000年到現在20年間,過去傳統網際網路應用本身,它的商業模式是規模,所以你會發現一些小眾的應用,僅僅是依靠網際網路業務本身的規模的累積來產生用戶付費,基本都是賠錢或者是不賺錢。」劉洋告訴經濟觀察報。

劉洋以出行領域的共享單車、短租平臺等平臺舉例,因為這些評為要維護龐大的市場的技術開發,市場推廣和用戶的累積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對用戶的補貼是讓利給用戶,以形成用戶的粘度,所以網際網路經濟的模式其實本身都不太掙錢。

京東、滴滴等知名網際網路企業都曾經歷過巨額虧損。京東2014年在美國上市後仍然虧損,直到2017年才開始出現盈利;2019年2月,滴滴創始人及董事長程維在內部信中表示,2012-2018年,公司從未盈利,6年累計虧損390億元。「所以到今天,其實歐美的網際網路企業也是如此,比如說亞馬遜這樣的電商平臺或網際網路企業,並沒有蓋過歐美的一些傳統的商業業態,沃爾瑪、家樂福在歐美依然火爆,肯德基、麥當勞永遠不會倒臺,是因為網際網路經濟它本身是很難形成一個穩定的價值流,或者說穩定的盈利模式,所以說今天國內的很多網際網路企業也是面臨長時間的虧損。」劉洋表示。

通過金融業務快速變現成為網際網路平臺的一個選擇。劉洋解釋,因此,網際網路企業有了壟斷,才形成了它的規模效應。有了規模效應之後,它可以通過向入住的商家收費、向流量收費、向消費者收費等方式營利。所以它形成規模效應之後,它的流量才有價值。而過去在引流的環節或者說技術累積的環節,成本非常高。但是網際網路經濟背後其實還有一個網際網路金融,而它是容易變現的。「新技術尤其是原創的技術的培育有滯後性。但是,在網際網路的數位技術,或者數字科技金融科技的催生下,長尾用戶通過小額分散的信貸容易累計成規模效應,也會容易催生新的獨角獸,所以很多網際網路企業願意拓展增量的業務,商業本質是逐利,他們有這個訴求。」劉洋表示。

「全民借貸」時代?

2020年10月,移動網際網路用戶規模達到10.31億人,觸手可及的金融借貸服務,是否會開啟「全民借貸」的時代。「細分的服務它基本上會依據載重群體的應用,根據網際網路的應用的偏好,從而提供相應的服務。」劉洋稱,比如上文提到的名片全能王、美圖秀秀等軟體提供借貸業務。對於名片的App,它的用戶可能主要是商務人士,所以它會精準的推送授信額度、還款周期、利率適合該類人士的產品;比如美圖,它可能會基於女性的購物特點,提供相應的服務。

但是,每一個細分領域的流量都是有限的,靠流量變現的方式也是有限的。「現在很多機構看到這些年民營銀行和網際網路銀行在線上做得不錯,一窩蜂也湧入線上,大家要在各自的版圖上發揮特點。」上述民營銀行高管建議。

在網際網路平臺上引流的客戶,能否成為這些銀行的客戶?該民營銀行高管表示,這個問題很敏感,「大家有各自的客群,如果有的客戶認同我們的服務,可以轉成我們的客戶;有的客戶是一錘子買賣,這也很正常。客戶的轉化率取決於你的服務能力和影響滲透能力。」

該高管同時坦言,單純的現金貸或者場景消費貸,轉化很難。

另一方面,則是網際網路上遍地可得借貸業務,是否會產生借貸的風險。劉洋認為,在個人信貸的申請、徵信、審批、授信、還款、催收等環節全面在線化、智能化、移動化後,我國不少持牌和非持牌金融機構的消費信貸以消費貸款刺激消費,也出現了讓更多年輕人寅吃卯糧,透支消費的問題。部分涉世未深的這些年輕人,可能沒有形成一個理性的消費觀。

對此,劉洋建議,首先要加強年輕人理性消費的宣傳,另外要在資金和服務的供給方要進行改革,供給方收緊和改進以後,才能傳導到需求方。要對很多的非持牌金融機構加緊約束,不能讓年輕人繼續的透支他的信用,透支對未來的承受能力。

 「螞蟻路徑」或難再現

12月18日,劉女士突然發現支付寶App理財頁面裡的「銀行存款」產品下架了。而京東金融等平臺的多款銀行存款產品仍然在列。

對此,螞蟻集團相關人士回復經濟觀察報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螞蟻會認真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用科技手段更好地支持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

其實,「網絡小貸新規出來之後,過去模仿阿里這種打法已經很難了。行業會進一步分化。」有城商行的研究人士表示。

今年11月,中國銀保監會日前會同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起草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 (徵求意見稿)》,擬明確監管主體,並對小額貸款公司在經營過程中的風控體系、單戶上限、信息披露等問題作出詳細規範。同時,劃定了限制跨省展業、聯合貸款出資不低於30%等若干紅線。「監管方面可能對金融科技的監管在逐漸收緊。」劉洋告訴記者,其對這方面曾有相應的課題研究,網絡小貸牌照到目前為止有200多張,這兩年沒有再新批設。網絡小貸在本質上是小貸公司,只是加了網絡小貸定義以後,就變成了一個可以利用網際網路進行全國業務的牌照,所以很多的網際網路企業或者傳統的小貸公司都湧入市場去申請網絡小貸牌照,例如2017年開始強監管之後很多P2P公司轉型去做網絡小貸。

陳文表示,螞蟻事件之後,在嚴監管態勢下,網際網路企業在金融科技布局時愈發降低自營業務比重,淡化自身的金融特徵,而強調與外部金融機構的合作,明確自身的數字科技定位。

未來科技平臺從事金融業務的發展路徑如何?有城商行的研究人士對記者表示,科技平臺通過大流量平臺獲客,這種現象比較正常。但隨著小貸未來納入比較嚴格的監管,未來網際網路平臺類從事這種業務的利潤空間、槓桿等監管套不復存在,小平臺在市場分得一杯羹的的難度就更大,生存空間、利潤空間和發展空間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對大的平臺是有利的,持牌的傳統的商業銀行面對的是更加規範的市場環境,再開拓消費金融的業務環境會比過去好一些。「防範金融科技的風險沒錯,但是行業良莠不齊。通過差異化發展的定位,在各自的定位範圍內發揮各自的特點,這才是核心邏輯,是真正的落腳點。」上述民營銀行高管表示,對監管來說,也應該差異化監管,不能一刀切。好的地方加以引導;不好的地方設置紅線,在防風險範圍內支持發展。

分析人士認為,或許網絡小貸新規會重塑目前的行業現狀,監管的的信號越來越明顯。上述城商行分析人士稱,頭部的傳統平臺,本身佔有客戶的數據、流量,相對容易一些,有不少的獲利空間。但是對流量相對小眾的平臺,可能從監管環境來看,腰部及尾部可能更難擴張,進而行業分化加大。監管還是比較寬鬆的時候,槓桿放的大,佔用的自有資金也比較少,對他們沒有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等硬性的要求,可以以較少的本金或者引入合作機構的資金來做業務。尤其網絡小貸新規出來之後,過去模仿螞蟻這種打法已經很難了。

相關焦點

  • APP的金融生意
    擁有龐大用戶和巨大流量的網際網路巨頭的APP,在悄然間把用戶帶到了一個金融場景。無論是社交類、電商類,還是生活類、內容類,流量巨頭們都不遺餘力地引導他們的客戶切入金融場景,手機上各種應用軟體(APP)延伸的金融服務讓每個人借錢變得唾手可得。據經濟觀察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排名前20的手機APP中,有7成應用提供了借貸的入口。
  • ...推向「全民借貸」時代?平臺公司正被納入監管,別再惦記「螞蟻...
    擁有龐大用戶和巨大流量的網際網路巨頭的APP,在悄然間把用戶帶到了一個金融場景。無論是社交類、電商類,還是生活類、內容類,流量巨頭們都不遺餘力地引導他們的客戶切入金融場景,手機上各種應用軟體(APP)延伸的金融服務讓每個人借錢變得唾手可得。據經濟觀察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排名前20的手機APP中,有7成應用提供了借貸的入口。
  • 民間借貸利率「保護線」大幅下調;微信小商店預示全民電商等資訊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了關於修改《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新聞發布會。根據《新規》,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調整為15.4%,較過去最高36%的保護利率降幅達58%。行業人士認為,借貸方剛性成本已接近16%這條上線,加上內部運營等隱性成本將很難獲利。
  • 隨手借:消費金融時代的苦口良藥
    這是屬於消費金融的時代。  在大數據技術與金融科技的驅動下,消費金融的市場容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張。越來越多企業積極發力消費金融市場,這裡面不乏銀行機構、小貸公司、網際網路巨頭、金融科技公司、大數據公司等身影。
  • APP內容審核:「全民K歌」APP短視頻內容涉黃
    國家「掃黃打非」辦公室16日通報,近期,全國「掃黃打非」辦部署廣東省「掃黃打非」部門,對「全民K歌」App傳播色情低俗歌曲、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等突出問題進行查處,經調查,「全民K歌」由騰訊開發並運營。全民K歌表示,平臺在收到相關問題反饋後非常重視,第一時間進行了排查處理,根據《全民K歌內容管理條例》於當天迅速下架清理了涉事帳號發布的UGC違規內容,下線「交友陪玩」功能。進一步排查清理平臺上的不良信息,處置封禁違規帳號和歌房;同時,立即對青少年模式下的安全機制和產品功能進行優化完善。
  • 多數金融借貸APP未遵循「最少夠用」原則
    《規範》指出,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在收集個人信息時應遵循最少夠用原則,金融借貸APP可收集兩位常用聯繫人的聯繫方式,僅用於金融機構在借貸人逾期不還款時進行催款,應允許用戶在金融借貸應用中手動輸入緊急聯繫人信息,而不應強制讀取用戶的通訊錄。
  • 正規的借貸平臺有哪些?這些網貸app比較靠譜
    人們不斷追求高質量的生活,追求的同時支出比收入多,這時人們就會想借錢周轉,網貸成了大家的首選,可是面對網上無數的借貸平臺無從下手,那麼,正規的借貸平臺有哪些呢?正規的網貸app還是有不少存在的,只要個人信用良好,申請通過的機會也高。
  • 各大銀行信用卡對應的專屬APP名稱叫什麼
    信用第整理出各大銀行信用卡專屬APP:工銀e生活(中國工商銀行信用卡官方客戶端);繽紛生活(中國銀行信用卡官方app);郵儲信用卡app(郵政儲蓄銀行信用卡客戶端); 買單吧(交通銀行信用卡官方App); 掌上生活(招商銀行信用卡官方App) ;動卡空間(中信銀行信用卡唯一官方app);陽光惠生活(光大銀行信用卡唯一官方App); 好興動(興業銀行信用卡官方App);全民生活(民生銀行官方唯一信用卡
  • 全民理財時代,來揚潤智服投資理財APP贏取人生的第二春
    網際網路時代,人人都是金融家。隨著網際網路消費習慣不斷的成熟,國家監管力度的大力提升,網際網路金融行業也正逐漸步入正軌。  珠海揚潤投資有限公司作為面向全國的投資平臺,公司業務領域涉及金融、股權投資、房地產開發、綠色農業、建築材料、五金零售批發行業。
  • 民生信用卡「全民生活」APP 五路出擊
    這兩年,民生信用卡大刀闊斧推動金融科技創新,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新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深度應用頗有建樹。「全民生活」APP同步擴充業務範圍,深耕用戶體驗,強化營銷力度。已逐步成為一個集客戶服務、生活消費、財富管理、行動支付於一體的金融生態平臺。
  • 用戶與日活較高的APP,都想給金融產品導流
    按實收利息的15%分潤異業流量受歡迎的首要原因,在於同業合作平臺數量已達天花板。「同業渠道我們基本都對接了,到了反向篩選他們的階段,現在我們很希望和一些頭部異業平臺合作。」 一家網際網路銀行導流人員王穎表示。所謂同業流量引流,大多指原主營業務和金融息息相關,聚集了一批金融流量,通過為金融產品導流形式,最終變現。
  • 全民理財時代,金融交易APP哪家強?21財經邀你來投票!
    隨著全民理財時代來臨,理財產品種類多,理財工具市場「亂花漸欲迷人眼」,隨著傳統金融擁抱移動網際網路,金融交易類APP進入爆發期。有的功能強大,VR、AI技術信手拈來;有的與時俱進,最貼近並引導投資者需求;有的設計開發最走心,「小白」都會使用……那麼,哪款金融APP是你心中的最愛?21世紀經濟報導傾力打造的金V榜,是國內首個聚焦財經領域新媒體、金融機構理財客戶端的評價榜單。
  • 小心手機應用「基因」突變 記事本秒變借貸APP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日前,國外曝光「Agent Smith」惡意軟體偽裝成與 Google 相關的應用,在用戶不知情或未操作的情況下,利用已知 Android 漏洞,自動將已安裝的應用「變臉」為惡意版本,已感染 2500 萬臺設備。國內也有同款軟體伺機待發,卻是「出師未捷身先死」。
  • 領跑全球金融科技創新:飛貸如何玩轉新一代風控科技?
    但事實證明,專心研發風控技術的企業並不多,很大比例的金融科技公司仍在致力於開發用戶和流量,對於技術創新的關注並不夠,這導致整個行業在風光無限之後不久,就在監管收緊的狀況下迎來了大面積的坍塌。國內很多網際網路金融公司期初技術只是作為輔助能力,最近才有部分企業轉型為金融科技公司,走上了技術創新之路。不同的是,飛貸一出生就是一家純粹的金融科技公司,並且它還是中國微金融領域的唯一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 雷人借貸廣告價值觀扭曲、禍害多,如何監管相關科技金融公司
    不,他拿起中年男子的手機幫他開通了15萬額度的借貸。由於被質疑存在誘導借貸、價值觀扭曲等問題,京東金融的這一系列包括「借錢住酒店豪華套房」「借錢吃飯」等借貸視頻廣告迅速被網友送上熱搜。對此,12月15日京東金融回應稱廣告視頻存在嚴重價值觀問題,已將視頻下架,並表示該視頻的傳播是團隊「管理不善、審查不嚴」,導致「違規上線」。
  • 為什麼說「流量生意」終歸是「人的生意」?
    隨著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的發展,流量去中心化趨勢愈發明顯,散狀的流量分發機制使得用戶的「注意力」成為了碎片化流量的交匯點,導致用戶本身成為了一個個點狀的「流量中心」。而這也引發了電商巨頭們新的思考——「流量生意」正越發向「人的生意」這一本質回歸。
  • 京東金融借貸的荒誕廣告,不過是行業的冰山一角
    然而,反轉出現了,西裝男拿過該男子的手機一頓操作,卻開始推銷京東金融。  輿論被這條低成本卻充滿情緒的廣告刺痛了。一條微博網友評論此廣告稱「突出借貸者的困窘,弱化還錢的壓力,誇大免息的福利」。新華網也措辭嚴厲地批評其「為了流量不顧吃相,三觀不正,低劣奸詐」。  隨後,京東金融及其母公司京東集團先後作出道歉。
  • 九民紀要|金融借貸與民間借貸中利率問題的區別與適用
    《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法〔2019〕254號,以下簡稱「會議紀要」)中提出:「人民法院在審理借款合同糾紛案件過程中,要根據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降低融資成本的精神,區別對待金融借貸與民間借貸,並適用不同規則與利率標準。
  • 防範金融借貸風險 青島中院發布金融借貸十大案例
    青島新聞網1月7日訊(記者 陳志偉 通訊員 何文婕 呂佼)今天,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2020年青島法院金融借貸審判工作,發布2020年青島法院《金融借貸審判白皮書》和典型案例。據了解,隨著青島地區金融業快速發展,金融借貸糾紛大量凸顯,2020年,青島全市兩級法院審理的金融借貸類案件數量仍呈增長態勢,案件類型以金融借款和民間借貸為主。
  • 京東金融借貸廣告引起爭議
    京東金融借貸廣告引爭議這段時間網際網路圈可謂是賺足了眼球,先是社區團隊搞得火熱被國家點名批評,之後羅永浩直播間又因售假而道歉,現在京東又出事了,吃瓜群眾都有點忙不過來了!事情是這樣的:有網友在微博發了個帖子調侃京東金條的廣告,引發熱議,內容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