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的人,對自己的無知一無所知
所有的人都是傲慢與偏見的!別不信。
每個領域都有一條鄙視鏈,玩知乎的看不起玩微博的,玩抖音的看不起玩快手的。寫文章的人,有「文人相輕」的說法:寫長篇的看不起寫短篇的,寫短篇的看不起寫詩歌的,寫詩歌的看不起寫散文的,寫散文的看不起寫評論的,寫評論的看不起以上所有看不上的。
其實凡是瞧不起,看不上,都由片面的認知導致的!你可別看那些冷笑話的段子簡短,可是真的要你去寫,你還真寫不出來。你別看人家網紅就是扭扭屁股,要你去,對著攝像頭說話,幾十萬粉絲,很快散淨了,每個領域都不容易!
以前我老爹總是瞧不起表哥,說他不愛學習,學習不行,然後數落他的「次毛」(差勁的土話)。後來去表哥家裡玩,看到表哥在寫作業,老爹就誇表哥多麼能學。
後來表哥不中途退學了。因為有關係,再加上他為人處事很利害,八面玲瓏,到了一家大型物流公司,坐了經理的位置,再加上自己搞點其他業務,一個月兩萬多輕輕鬆鬆,比起很多上學的人賺得都要多,可老爹卻覺得人學習不行就差勁!
以前的的人,都對上網是排斥的心理,覺得上網就是對網路遊戲上癮,上網的都是些不良少年。
當時,我姐姐們想學電腦、學上網。我老爹說那個是不正經人學的東西,就不讓姐姐們學。到了現在,沒有網絡真的感覺寸步難行。可是我幾個姐姐真的就都不會了。
我也常常瞧不起老爹的偏見,瞧不起他的不會做飯,不會整理房間,來家裡就會看電視,吃飯,睡覺,而且還整天唉聲嘆氣。
疫情期間,我回到家裡,到田間地頭轉了一圈,一下子就明白了老爹的辛苦,還有自己的傲慢、無知。
地裡活太多了,三個長長的大棚裡,滿滿的蒜苗都很大了,都在等著出售。可是娘親生病住院,只有老爹一個人起早貪黑拔蒜苗,深夜2點半就得起床,往城裡趕早市去佔地方。
我們對事情的認知了解都是很有限的。可能我們看到一些現象,然後就把看到的部分現象當做了全部真相。
於是,我們變得偏見,傲慢。其實我們是如此無知。對知識的無知,對領域的無知,對別人的無知而無法理解。人總是各種主觀判斷,由無知而生出傲慢。而且越是傲慢的人,越是對自己的無知一無所知。
我們的認知都是片面的真相!
為什麼人會片面呢?
人所見所知都是非常有限。再加上文化、環境、地域帶來的差異性,帶來的認知偏差。
一個概念叫自利性偏差,所謂自利性偏差就是當一個人認定或者傾向於獲得某種結果的時候,他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搜集有利於自己所傾向的結果的證據和資料,最終來證明自己的預判和認知是正確的。
所以人都是片面認知這個客觀存在的世界。如果人再對自己的認知盲目的自信,去對待生活裡面事物,根本不去辨別信息來源的真假,全面與否,就下定了主觀判斷。這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更是對別人的不負責。
十月一教師節,應該是大家都祝福教師節日快樂的日子。但是有一個人在這一天,發表了篇微博:「XX學校XX班的XXX老師,你死了嗎?」
微博迅速躥紅,上千萬的瀏覽量,大量的回覆留言。後面很多人分享自己的某位老師是多麼的可恨,聲討聲音引發的共鳴。
我高中時很愛學習,卻被同學冤枉,被某個老師狂閃耳光,被逼退學。一回憶起來就破口大罵恨得牙癢。
可你知道,我老爹信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不分青紅皂白,不問緣由,認為老師大罵學生就是對學生好,並對我各種辱罵,侮辱我的人格。當時正是村子裡的哥哥家結婚,很多人在場。
我老爹是這樣的人,讓我積憤難當,當面跟老爹吵了起來。我叔叔也看過很多的新聞,幫我說了一些事情。可人一旦偏見起來,形成的那種固定的認知,就很難說通!
所以傲慢的人,對事實層面的看不見,感情層面的體會不到,世界上根本也沒有什麼叫真正的感同身受。
這裡就不再舉例子了,推薦一部片子《狩獵》大家看看。當所有人都形成偏見後,哪怕真相說出來,也沒有人會在乎。就像麥可·傑克遜做了那麼多慈善事業,卻被人誣陷戀童癖。到死的第二天,誣陷者終於站出來還給了麥可真相,麥可·傑克遜並沒有猥褻他。只是麥可·傑克遜卻再也看不到真相還原的這一天。
可是到了現在,還有人把他跟戀童癖連在一起,連名人都無法避免受到別人傲慢與偏見的傷害!
人偏見形成的底層原因,就是人是有限認知這個世界的。我們看到的真相都是有限的、部分的真相。你得經歷過一些事情,你才能懂得這話的深意。
走出片面認知的重要意義
片面的認知世界,對我們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為什麼青春期的小孩的成長會有一個幻滅期?就是突然發現很多事是解決不了的,很多夢想是怎麼努力都實現不了的!認識到了就非常痛苦,難過!
因為他們總覺得自己是全能的,當認識到了赤裸裸真實的世界後,會痛苦。可經歷過了這種成長之痛後,他們才開始真正長大。
與自己相處,與別人相處,我們都需要走出自己片面的認知。
突破認知的局限性,無論是個人層面與自己相處,在社會層面上能抓住更多機遇,以及能夠在世界更宏大的視角中,看到世界的、人生的真相、真諦。從而更好的發展自己。更好的認識世界,從而把握世界,駕馭世界。
如何突破片面的認知世界?怎樣做呢?
首先形成一個意識:我們看到的真相都是片面的真相。認識到我們的局限性,這樣我們才會開始反思。避免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就認為是全部的實相,導致下一個歪曲的結論,變得傲慢與偏見!
有一部電影《鯊海逃生》,裡面有一個小女孩叫妮可,她真的是無知者無畏。別人都說深洞潛遊是非常危險的,可是她根本意識不到。
妮可表現得在危險面前大大咧咧,帶朋友進入了水下有鯊魚的深洞中。不小心推倒了石柱,出口被堵住,最後導致姐妹被鯊魚咬死,自己也葬身鯊魚腹中。
一定要懂得,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還有更大的世界。
所以我們自然會變得謙遜有禮、虛懷若谷。這不是我們裝的,實在是我們真實明白了自己的無知。
第二個就是學會批判思維,和多維度思維方式。對於我們形成的很多觀點、底層的假設進行一個批判式思考。就像有本書叫《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的嗎》。
對已有觀點、認知的再思考。
自己的想法是被驗證了的嗎?真實符合規律的嗎?底層假設是什麼?釐清假設的不可靠,不合理成分。不要被假性的假設迷了雙眼,讓我們我們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偏見,而實際上並沒有充足證據證明這些觀點是對的。
第三個是更大的視野。眼界帶來的差距,是難以改變的。
我以前在很小的縣城裡打工,當時買了很多書讀,學了很多知識與技能:寫作、PS、PR……
當時同事就很奇怪我學這些東西有什麼用?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這些東西有什麼用。
後來我換了大一點的城市地方工作,所學的東西都能用上。那些原來都不知道有啥用的東西,竟然換了個地方,發現都很有用!
所以一定要多看好書,多與智者交往,甚至是到更大的城市去工作,你就會打開更大的視野。發現原來的自己,是多麼無知。
越是發現自己的無知,你進步就越大。
結束語
最後,請明白,就算我們多維度的思考,努力的擴大視野,我們依然是片面的。
認識到我們的片面性,所以更要虛懷若谷,對於一些新的認知觀點保持綠燈思維,不要輕易下判斷。
認識到自己的片面性,也要認識到別人的片面性,學會不迷信權威。
更從我們認知到的片面知識中,把握住我們認識到的一點規律性的,屬於「真」的東西。從我們學到的一些事物的底層規律上做事,更好的把握世界、駕馭世界,成指數性發展自己。